更新时间:2025 08 19 17:32:05 作者 :庆美网 围观 : 19次
明天就要去新的工作岗位了
上班30多年,经历了下岗再就业的波折起伏,也经历了从外勤临时工到办公室正式工的身份转变,再到后来多多少少的有了点头衔。
90年代那一场突如其来的下岗潮席卷了祖国大地,工作了十年的企业瞬间垮塌,三三制的下岗方式没有一分钱的补偿。
任何的不舍与眷恋也改变不了当时的状况。没有多少悲伤更多的是无奈。
生活总要继续,寻了一份外勤的工作,虽然是临时工,风里来雨里去的也没多少钱,但终究是一份工作,暂且解决温饱。
工作就这样干了下来,经历过夏天日晒雨淋的洗礼,承受了冬季寒风暴雪的摧残。皮肤的颜色越来越深,特别是夏季黝黑黝黑的绝不输非洲土著。
七年之痒说的是对婚姻的厌倦,是一个寻求突破的窗口,工作如是。
由于工作表现还算可以,升任了班组长,此时就基本不用去外面跑了。
年轻的时候喜欢读书,喜欢各种知识,痴迷那些三极管二极管场效应管等的无线电制作,学习从laser310,apple II到赛扬、奔腾等多种电脑,虽然都是皮毛之能但在当年也可蹦哒一气。
就是这些看似贪玩形成的知识储备为我以后的工作打开了一扇窗。
从外勤到办公室,从临时工到正式工,从一线到管理,每一次都是质的转变。
明天,开启工作历程中新的一段,厌倦了一些事情,看开了一些事情,往后余生干一些喜欢的事情。
明天的工作我喜欢。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于今日头条,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侵权,请联系本站编辑删除
一、方剂来源与组方配伍大黄䗪虫丸源自东汉张仲景的《金匮要略》,是治疗“五劳虚极、瘀血内停”的经典方剂,以“缓中补虚、破瘀通经”为特色。其组方包含12味药物,配伍
一、千年古方的「破瘀智慧」大黄蛰虫丸源自东汉医圣张仲景的《金匮要略》,是治疗“五劳虚极、肝血内停”的经典方剂。其配伍精妙,以大黄为君药破瘀通经,配伍水蛭、虻虫等
编者按:彝族医药在用药和治疗方面特色鲜明,疗效卓著,相比其他传统医药,彝医用药更具有简、便、效、廉的特点,特别是喜用善用动物药。王敏主任医师从事中医工作已有37
吴文博中医药科普一见“中”情,“医”生一世,我爱中医药,大家好,我是老药师吴文博,现在开始中医药科普:介绍大黄、桃仁、䗪虫组成的角药 。大黄、桃仁、䗪虫的配伍是
大黄 又有川军 将军、火参、肤如等多个别名。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的干燥根和根茎。大黄喜寒凉气候,忌高温。其野生品大多生长于我国西北及西南海拔
谈到宫廷用药,人们总会想到人参、鹿茸、燕窝等高级补品,其实有一味人们熟知的泻下药也常被使用,它就是——大黄。大黄在宫廷中的使用历史可追溯到南北朝时期。当时有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