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 09 08 17:42:58 作者 :庆美网 围观 : 4次
时至惊蛰,阳气上升,气温回暖,春雷乍动,雨水增多,万物生机盎然。按照一般气候规律,惊蛰前后各地天气已开始转暖,雨水渐多,大部分地区都已进入春耕。此时蛰伏在泥土中冬眠的各种昆虫也开始惊醒,过冬的虫卵也要开始卵化。
由此可见,惊蛰是反映自然物候现象的一个节气。
惊蛰节气养生
惊蛰时节,人体的肝阳之气渐升,阴血相对不足,所以养生要注重顺应肝木升发之性,使自己的精神、情志、气血也如春天一般舒展畅达,生机盎然。
规律起居防春困
惊蛰前后阴寒之气渐降,阳气升发,人体血管舒张,流入大脑的血供较冬季减少,中枢神经的兴奋性减弱,致使春困扰人。
很多人认为多睡可以解乏,但结果往往是越睡越困。其实,春天可以适当晚睡早起、多伸懒腰,这样可以使血液循环加快,不但能减轻困意,还能激发肝脏机能。
春捂秋冻慎减衣
惊蛰时节,从气象角度讲,是由冬寒向暖春的过渡。此时虽然阳气渐生,但是余寒未尽,因此春捂就显得尤为重要。
万物在春天开始复苏,人体也同自然一样,原先处于“冬眠”的皮肤细胞开始活跃起来,毛孔张开,这时冷风来袭,便可长驱直入,引发感冒、咳嗽等不适。所以惊蛰时节虽然温度升高,但是衣服递减要适度,不能一下子脱掉过多衣物,而应根据个人体质和天气变化逐渐减少。
《老老恒言》中说:“春冻未泮,下体宁过于暖,上体无妨略减”。告诉我们,春天穿衣以“上薄下厚”为宜,这与现代医学认为的人体下部的血液循环较上部为差,易受寒冷侵袭的观点相吻合。
省酸增甘养脾气
惊蛰时节饮食亦应遵循春日“省酸增甘,以养脾气”的养生原则,多吃些性温味甘的食物以养脾,这些食物包括糯米、黑米、高粱、燕麦、南瓜、扁豆、红枣、桂圆、核桃、栗子等。
惊蛰时节,乍暖还寒,虽气温有所回升,但余寒未消,饮食上还可适当进食一些辛味食物以助阳升抗余寒,如韭菜、洋葱、香菜、生姜、葱等食物。
另外,惊蛰以后,气温回升,细菌、病菌等微生物活力增强,容易侵犯人体而致病。大家可以多吃点清热解毒的“抗菌”食品,比如大蒜、大葱、蒲公英、蜂蜜、绿茶、香菇等。
心胸开阔畅气血
保持愉快的心情能使体内气血和顺通畅,使人精神焕发,有利于身心健康。
惊蛰之时,老年人尤需要调养情志,平复心情,切忌大喜大怒,避免焦躁抑郁,可寄情于琴棋书画、养花、阅读、散步等悠闲项目以怡情养性。
心胸宽广,心情舒畅,没有心事烦扰,没有气机郁结,气血运行顺畅,全身气机畅达,脏腑功能健旺,身体自然健康。俗话说“若无闲事挂心头,人生便是好时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适当活动助升阳
天气渐暖,阳光和煦,应如蛰虫般充满活力,多参加一些有益身心的户外活动,如散步、慢跑、踏青、放风筝等,亦可选择太极拳、气功、五禽戏等传统养生保健方式。
惊蛰期间,春雷乍响,春暖花开,空气清新,空气中负离子含量也较多,最适宜进行空气浴、日光浴,以吐故纳新,调和呼吸,使气血冲和、心安神宁,阴阳协调、气机顺畅,达到养生的目的。
此时还应当多投身于踏青远足的运动之中,以呼吸新鲜空气,增强心肺功能,调节中枢神经系统,提高思维能力。并使腿部力量增强,筋骨变得更加灵健,还可改善睡眠,消耗掉一些过盛的能量,利于体重控制。
放风筝就是特别适合在春天里进行的一项活动。因为冬季里人们久居室内,趁惊蛰阳气升发之际,到旷野郊外放风筝,可以在享受大自然美景的同时,使身体各部位得到锻炼,促进新陈代谢,使机体顺应自然界阳气升发的特点。
健脾祛湿扶正气
春季南方有种特殊的天气气象,俗称“回南天”。回南天一般出现在春季的三月份,主要是因为冷空气走后,暖湿气流迅速反攻,致使气温回升,空气湿度加大,一些冰冷的物体表面遇到暖湿气流后,容易产生水珠。此时,空气湿度接近饱和,墙壁甚至地面都会“冒水”,到处是湿漉漉的景象。
除了物品、食品容易受湿回潮,人体也容易被湿邪侵袭,出现疲乏、身重、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泻便溏等症状。一年中南方回南天的日期与惊蛰日期相近,故在岭南惊蛰之时,也应重视对脾胃功能的调理。
对于天气导致的体内湿阻,最简便的办法就是食疗,加之岭南人素有煲汤的习惯,自制简便的除湿汤即可取得较大的功效。除湿的药材并不需要太多,有淡渗、利湿、健脾之功即可。常用的有茯苓薏米汤、淮山芡实汤等。
除了煲汤,喝粥也能除湿,如薏米淮山粥、小米粥等。粥本来就有养脾胃的作用,加之薏米、淮山、小米等食材有健脾利湿之功,连日服用,即可除湿,还可增强人体正气,抵御湿邪侵扰。
惊蛰养肝小技巧
春天在五行属木,在人体应肝,应保持心情愉悦,避免生气或发怒,影响肝的疏泄功能,引起肝气郁结。
1、闭目转睛
现代生活中电子产品普及甚广,用眼过度问题普遍存在。中医认为“久视伤血”,平日我们过度用眼,对气血也是一种消耗。
而目为肝之窍,闭目转睛可以保养肝肾之精血,也可以一定程度上排除杂念,静养心神。心烦意乱、工作忙碌时也可将此作为一种调节情志的简便方法。
2、艾灸散寒
惊蛰时节,气候乍暖乍寒,早晚温差较大。如果人体阳气不足,肝气郁遏,加之外感风寒湿之邪,容易引发或加重多种疾病。这时,可以在医师的指导下适当艾灸,以预防疾病。
3、梳头宁神
常言道:“春梳头,一年通。”诸多中医养生专著中都强调了梳头的重要作用。特别是春天梳头,有助于疏泄肝气,还可以缓解春困。
梳头时可以刺激到头部多个穴位,如百会、四神聪、太阳、玉枕等,能起到开窍宁神、升清降浊的作用。最佳的梳头时间是晨起后,睡前其次。
4、饮花茶怡情
春饮花茶有益健康,对于花茶的选择,女性可喝点玫瑰枸杞茶;容易上火的人可以喝点野菊花枸杞茶;血压高的可以喝点野菊花罗布麻叶茶。
此外,还可用黄芪6克,玫瑰3克,佛手片3克,混合为花茶,日间冲泡饮用,能缓解疲劳嗜睡、脾胃虚弱、食欲不振、表虚自汗等症状,起到中气通畅、养肝的目的。
5、按摩益身心
疏肝搓两肋:肝气郁结时候,可将双手按腋下,顺肋骨间隙推搓至胸前两手接触时返回,来回推搓30次,以双肋部位有温热感为佳。
养脾揉三里:足三里穴位于膝关节外侧向下4横指处。按揉时小腿略向前伸,使腿与凳保持约120度,食指按放在足三里穴上,移放中指在上面加压,两指一并用力,按揉足三里穴,做1分钟,可健脾和胃。
补肾暖腰部:腰为肾之府,先将两手对搓至手心热后,分别放在腰部两侧,手掌贴着皮肤,上下按摩腰部,直到有温热感为止,每次约200下左右。
食疗推荐
01
补水:枸杞菊花,明双眸
肝火旺盛很容易出现眼睛干涩、目赤火热的不适症状。菊花枸杞茶是一款清肝明目效果很好的茶饮。
一般来说,眼睛干涩,泡一杯白菊枸杞茶,连续喝三天,基本就能缓解眼部不适了。
需要注意的是,久服菊花,疏泄太过,又会使肝木失于滋养,反倒伤肝,因此饮用菊花茶也要适量。
02
防病:乌梅白糖,去风热
惊蛰期间易患风热感冒,大家一定要注意补水,津液不足的时候记得喝碗乌梅白糖汤。
乌梅白糖汤
症状:舌质红,舌苔薄甚至没有舌苔,发烧,咽喉肿痛,口干舌燥,小便量少,颜色黄,甚至发红。其中小便量少很重要。
方法:每天用五个大乌梅(大人可以用到七八个),白糖两调羹,熬水,把乌梅熬烂。制作成乌梅汤。
用法:放温后服用,当做饮料来喝。
服用后,一般是小便的量增加了,然后体温下降,则为对症。
03
润燥:姜汁梨水,止咳痰
惊蛰时容易患呼吸道疾病,表现为咳嗽咳痰口干舌燥、咽痛音哑。
而梨性寒、味甘,入肺、胃经,有清热养阴,利咽生津,润肺止咳化痰的功效。
口干舌燥时喝点姜梨饮,非常见效哦~
姜梨饮
此方出自《医钞类编》:取鸭梨1个,生姜3片,一同榨汁服用。
鸭梨润燥解毒、清肺利咽;生姜化痰宣肺、固护脾胃,两者配合增强了化痰功效,却没有寒凉伤胃的弊端,适宜儿童及老年人服用。
04
通便:水煮酥梨,清肠道
便秘者可选酥梨饮,酥梨比起鸭梨养阴功效更强,更适合初春时节高血压、眩晕、便秘者使用。
它与山楂中都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能保护心脏、减轻疲劳、增强心肌活力、降低血压;果胶含量也很高,有助于消化、通利二便。
酥梨饮
取酥梨1枚,去核切片备用;生山楂5个,去核备用。先将大米50克煮粥,再放入梨片和山楂,再煮5分钟即可出锅,饭后温热服食。
05
防感冒:五虎汤
五虎汤
食材:新鲜生姜45g,大枣45g (红枣,掰开不用去核);葱白1-2根(东北大葱,即京葱,取白色那段,去须,每根切成4段,最后15分钟下);黑豆30g(黑皮黄心的为佳);核桃6个(个小的用10-12个,打碎带壳入药),可以加红糖适量以调味。
做法:加水约1000ml,煎煮45-60分钟,分多次频服,或分早中晚3次服,不翻煎。
本方为李可老中医根据经典中医“一气周流”理论所创,经南方医院李可学术思想传承基地及广东省中医院中医经典临床应用基地(中医经典科)临床反复验证,是一个用药安全、确有疗效的临床验方。
有很多朋友在早上刷牙的时候,总是恶心,干呕,有人说这是慢性咽炎的症状。慢性咽炎确实可能引起刷牙时恶心、干呕,但是不能仅凭这一点,就判定为慢性咽炎。有的时候咽喉过
据数据统计,我国患有不同程度咽炎的患者现有60%~70%,并且在空气质量较差的大城市更是有着较高的发病率。急性咽炎的重复发作就是导致慢性咽炎的主要原因,其主要症
烟抽多了,慢慢就得了咽炎,每天睡觉的时候都不停的清嗓子,又咳不出来东西,十分难受,直到有一天,病情加剧了,早上用力咳出来的痰都是灰黑色的,里面还夹有血斑,从那
随着环境的恶化,尤其是近年来雾霾的频繁出现,慢性咽炎的患者越来越多。立秋之后,天气慢慢转凉,秋燥也越来越明显了,平素有慢性咽炎的患者已经有加重的趋势。慢性咽炎,
气温下降,不少慢性咽炎患者反复 出现胸闷、咽喉部异物感、咽痒咳嗽等症 状,可以自制慢性咽炎茶饮用,能起到良 好的缓解效果。取黄柏30克,加水150毫升,煎煮至1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
用户评论
惊蛰要调理好肝脏,春天起来就容易情绪烦躁。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以前听老人说过,到了惊蛰这种时节要注意补血了,不知道现在还管用吗?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阴血不足的话感觉整个人都是比较疲倦的,要好好调理一下了。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让我了解到原来肝阳在惊蛰节气就往上走了啊,真是太新奇了!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的确是这段时间容易疲劳,可能是阴血不足吧?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现在好多人都说春季要保养肝脏,但具体的养生方式还是不太懂。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个饮食调整的建议很有用,我也试试看能不能缓解一下疲劳感。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春天该多吃些绿叶蔬菜了,有助于补血和调理肝脏。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以前都不知道惊蛰节气这么重要,还是要学习一些养生知识啊!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感觉自己越来越容易失眠了,这跟肝阳升起有关吗?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平时运动比较规律,对肝脏调理也有帮助吧?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早上的时候适当的晒太阳确实能让我的心情变得更好了。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看来要开始重视惊蛰节气的养生了,预防一些疾病也比治病划算。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分享给身边朋友一起学习一下养生方法。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感觉这个标题写的很有吸引力,让人想了解一下详细的养生建议。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文章内容很通俗易懂,不像一些专业医疗知识那么让人难以理解。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让我对惊蛰节气和肝脏健康有了更深的认识。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看来我接下来的运动锻炼計劃要调整一下了,更好地适应春天气候的变化。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