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 07 30 12:58:05 作者 :庆美网 围观 : 64次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2019年辽阳公墓价格,以及在沈阳辽中找到谜一样的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1、在沈阳辽中找到谜一样的“辽阳县”
2、辽中县汉代偏堡子古城址被录入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名册后,省、市文物考古专家立刻赶往遗址地,根据实地考察,并结合文献记载,他们认为这里就是汉代辽东郡18县之一的辽阳县。记者在当地文物管理所获知,“偏堡子古城址”已被推荐申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3、古城址发现时间:2009年5月8日下午3时许。
4、“你现在就站在汉代辽阳县的古城址上!”在辽中县茨榆坨镇偏堡子村东南方一片空旷的田野上,沈阳市考古专家李晓钟十分肯定地对记者说。
5、他手里拿着一片直径约5厘米的瓦片,那是他刚刚从地上拾起的一片有纹饰的残瓦。
6、与在偏堡子周围战国至汉代墓葬发现的大麻纹砖等建筑构件不同,这片瓦上纹饰更加精美,传递的历史信息更多。“这就是汉代建房用瓦。”李晓钟说。
7、大约3万平方米的汉代古城遗址
8、“过来,到这边,快看!”正在旷野里考察的李晓钟兴奋地喊了起来。普查队员郑玉金、王福强、鲁峰一路小跑着聚拢过来后,看到年近花甲的考古专家举着一块沾满泥沙的瓦片,他们隐约意识到这将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发现。
9、大家扩大了搜索范围,找到了更多带有纹饰的瓦片和陶片,有弦纹加绳纹板瓦残片、有简瓦残片、陶盆口沿残片……他们遍访当地村落里的老人,听他们讲述当地的传说。
10、这是一处战国至汉代的古城遗存。经初步测量,此处遗址东西长300米,南北宽100米,面积约3万平方米。
11、苦寻不见的“辽阳县”终于面世
12、省、市文物考古专家纷纷赶来查看,最后达成共识,认为这就是考古界一直在苦苦找寻的汉代“辽阳县”。遗址以“辽中县汉代偏堡子古城址”的名字录入了“三普”名录。
13、这里所说的“辽阳县”,跟现今辽宁省版图上辽阳市境内的辽阳县没有直接关系,而是指汉代辽东郡下辖的18县之一。
14、战国时期燕国大将秦开北却东胡、设五郡、修长城后,辽沈地区开始被纳入中原版图,现在的沈阳地区在汉代归辽东郡管辖。
15、史料记载,辽东郡有18个县,其中侯城、高显和辽阳3县就位于现今沈阳市的辖区范围内。侯城、高显两县已相继被发现,但谜一样的“辽阳县”在这次“三普”前一直觅而不得。
16、在上世纪80年代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期间,文物考古工作者就曾在辽中县境内寻找“辽阳县”的踪迹,但始终未能如愿。
17、2000年前古人在河边建起“辽阳县”
18、辽中县茨榆坨镇是个文物大镇,也是个文物遗址分布较为密集的地区。在这次“三普”中,需要复查的文物遗址有4处。新发现的“辽阳县”城址就在偏堡子战国至汉代墓葬群保护范围内。
19、今年7月中旬,记者随辽中县文物管理所副所长郑玉金再次来到茨榆坨镇偏堡子村。
20、偏堡子古城址为砂土土质,中间是相对高度为1米的沙丘,四周地势低缓,在遗址东面约3公里处就是沈阳市的母亲河浑河。可以推想,2000多年前可能就是因为看好了这条河,古人才在这里建起了“辽阳县”。
21、郑玉金告诉记者,城墙的具体位置还没确定。古城遗址的西、南、北三面都有土塄子,从规模和走向看,这些土塄子极有可能就是“辽阳县”的城墙残迹。
22、18天的地毯式搜索
23、对辽中县茨榆坨镇的文物普查是从2009年4月下旬开始的。
24、最初的10天里,除了在4月23日和29日先后对明代的茨榆坨边墙和谢荣策革命烈士墓进行复查外,并没有其他新的发现。
25、直到5月4日,当普查队接近该镇偏堡子村时,我们的辛苦付出才终于得到了报偿:在一天之内不仅发现了明清时期的遗址,还发现了明代的偏堡子烽火台遗址,这些可都是新发现。
26、之后,我们又复查了辽金时期的偏堡子遗址,并新发现了两处遗址:辽金时期的大兰地遗址和金元时期的火葬墓地。
27、接下来需要复查的遗址只剩下一个了,那就是与此次发现的辽东郡“辽阳县”遗址同处于战国至汉代的偏堡子墓葬群。
28、我们提醒自己:“二普”已经过去这么长的时间了,这里地形地貌又发生了变化,当年遍寻不到的“辽阳县”,这次会不会在偏堡子墓葬群附近现身呢?
29、果然,5月8日,对茨榆坨镇展开18天地毯式搜索后,我们在田野里找到了裸露于地表的汉代瓦片和陶片,并由此进一步展开调查,消失了千年的神秘“辽阳县”古城址终于现身。
30、燕长城在沈走向大体确定
31、据《史记》记载,燕国大将秦开“却胡”后设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同时又沿五郡的边界自西向东修筑了一条长城,以保护五郡不受北边部族的侵扰。但是在此后漫长的岁月里,这条燕长城却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了,成为了一个历史谜团。
32、经考古工作者几十年的调查,西部四郡的战国秦汉长城遗迹及其走向大部已确定,但辽东地区的燕长城遗迹却始终未被发现。
33、2008年5月,在沈阳市棋盘山高坎地区,文物普查队员新发现了4座战国至汉代的烽火台遗址,皆为黄土夯筑。还在地面采集到了战国、汉代的陶片和瓦片。此后,在浑南莫子山地区又发现了一座高4米的战国时期烽火台遗址。
34、这是此次“三普”的一个重大发现。将在浑河北岸发现的这几处战国两汉时期烽火台遗址串连起来,正好与抚顺地区发现的烽火台呈东西一线分布,这一新发现揭开了燕长城在沈阳地区的走向之谜。
35、东陵区发现辽金时期古城址
36、2009年,在沈阳市东陵区王滨沟乡八家子村至魏家沟村的一条公路旁,沈阳市的“三普”队员意外发现了一座城址。
37、它呈不规则的长方形,城门口朝东。从地面采集到的器物以辽金时期为主,也有一些明、清时期的器物,专家们推测该古城属于辽金时期的遗址。
38、沈阳地区的“辽东郡”三县齐了
39、省文物考古专家姜念思介绍说,沈阳地区在战国时期为燕国辖境,属辽东郡。西汉时,沈阳地区仍属辽东郡,并设置了侯城、高显、辽阳三县。
40、这一回,找到了辽阳县,加上以前发现的侯城和高显县遗址,沈阳地区的辽东郡三县就终于找齐了。这的确是沈阳市考古史上的一次重大发现,它进一步丰富了辽宁、沈阳建制史的研究资料。
41、姜念思详细介绍了辽东郡侯城和高显县发现的过程,他说发现过程“很艰辛,也很漫长”。
42、侯城――它是沈阳的根
43、侯城在被发现之前,已经有许多历史学家根据文献记载推定它就在沈阳城内或附近,但最终发现和确定却经过了几十年的艰辛探索。
44、1958年5月,在南市区(现属沈河区)热闹路热爱里1号院内挖下水井时发现了一座战国墓,这是在东北地区首次发现战国墓葬。
45、1971年和1975年,在沈阳故宫和沈河公安分局院内又相继发现了古代遗址。两处遗址地层堆积完全相同,其实同属一个遗址。这个遗址面积大,堆积厚,遗迹、遗物比较丰富,绝非一般的聚落遗址;从大型夯土基可以推断出,这显然不是一般的民居,另外,发现的“千秋万岁”瓦当通常是在官署建筑上才会有的构件。
46、这个遗址始于战国至汉代,上面又叠压着辽金元和明清文化层,表明沈阳古城具有悠久的历史。这一重大发现,让考古工作者把探寻汉代侯城的目光投向了沈阳老城区。
47、但是,侯城的城墙却一直没被发现。直到1993年,在沈河区原宫后里修建“东亚广场(今兴隆大家庭)”时,才意外发现了一道古城墙遗址。经省市考古工作者抢救性清理,发现城墙为东西走向,黄土夯筑。在墙体的北侧,还发现了护城河的遗迹。可惜,由于工程时间紧迫以及当时认识的局限,没能允许考古工作者进行更加充分的发掘。
48、尽管如此,这段城墙的发现意义之重大仍不容置疑,它为沈阳城找到了根,解决了长期以来没能解决的沈阳城的始建年代问题。结合文献记载,学者撰文考定,沈阳古城址就是汉代辽东郡18县之一的侯城县。
49、高显县――在今苏家屯区魏家楼子
50、在沈阳老城区以外,发现的战国至汉代古城址还有魏家楼子城址、上伯官屯城址。
51、在1973年和1982年,考古工作者曾经先后两次对位于苏家屯区沙河乡魏家楼子村西北的魏家楼子城址进行考察。城址呈方形,城墙为夯土筑造,东西北三面保存较好。
52、在该城址西南150米处还发现了一处汉代居住遗址,在城东、城南发现了汉墓群。有考古学家依据考古资料和文献记载,推定魏家楼子城址即为汉代辽东郡下辖的18县之一的高显县。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各位宝妈宝爸们,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选择高端奶粉来满足宝宝的营养需求。但是面对众多的高端奶粉品牌和产品,如何才能选出最适合自己宝宝的呢?别担心,今天小编
奶粉是每个宝宝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营养来源,而近年来,进口奶粉在市场上的地位也越来越受到关注。你是否想过,哪些是十大进口奶粉品牌?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进口奶粉?如何辨
嘿,亲爱的小伙伴们!今天我要和大家聊一聊关于奶粉的话题。你有没有想过,市面上到底有哪些牌子的奶粉是最受欢迎的呢?是不是总是被各种广告和宣传搞得眼花缭乱,不知道该如何选择呢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一聊备受关注的话题——奶粉排行榜!作为妈妈们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奶粉排行榜究竟有什么作用?哪些品牌是公认的前十名?又有哪些因素会影响排行榜的评选结果呢
喂饱宝宝是每个父母的责任,而选择一款优质的奶粉品牌则是每个父母必须要面对的难题。市面上琳琅满目的奶粉品牌让人眼花缭乱,究竟哪些是公认最好的奶粉品牌呢?今天就让我们来揭
你是否正在为宝宝的奶粉选择而烦恼?想要给宝宝喂养最受欢迎的婴幼儿奶粉,却不知道该如何选择?别担心,今天我们将带你一起探究全球最受欢迎的婴幼儿奶粉品牌。从市场现状分析、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