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公墓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墓资讯

巴蔓子公墓?巴蔓子在利川的这些传说

更新时间:2025 08 09 12:12:06 作者 :庆美网 围观 : 26次

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巴蔓子公墓的问题,以及和巴蔓子在利川的这些传说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1、中国利川网全媒记者周洵石进

2、利川民间传说对巴蔓子其人其事的叙说,以“巴人”“巴国”和“都亭山”为主线,用民间口承文学特有的叙事逻辑和手段将对巴蔓子的崇慕融入社会民间,通过为山川河流地名和神明显灵事件解说,不断将巴蔓子从族群英雄装扮成血肉丰满的地方保护神。

3、民间传说叙事框架中,往往采借“托物言事”的叙述方式来纪念巴将军。《利川人物志》说:“恩施、利川的山水多以巴公命名。恩施城南里许有巴公溪及巴公墓(祭祀墓)”。位于利川城西39公里处的都亭山是清江、磨刀溪、建南河的发源地。民间有《清江的传说》说明清江的来源:“清江发源于利川都亭山附近的龙洞沟,河水清清,好像明镜一样。据传说,清江是巴族将军巴蔓子的血液化成的。”

巴蔓子公墓?巴蔓子在利川的这些传说

4、无独有偶,利川民间流传都亭山因巴将军的下葬产生出灵泉。民间以明代官方风水大师“此地有巴将军灵魂护佑,非同一般气象”评价,来解释都亭山上草木四季葱茏,繁花盛开的景象。在利川苏马荡的十里杜鹃长廊山上,有一座被当地人称为巴将军头颅所化的人像石头。在恩施龙凤镇青堡村有一座铁帽山(冠顶山),相传是巴蔓子将军头盔所化。山上原有冠顶庙,主神即巴将军。

5、以“神女择婿”“斩蛇精”“惩恶道”“赈济灾民”为故事情节的民间故事,则将巴蔓子从民族英雄推向神坛。

6、在传说故事中,巴将军在民间不断显圣,化身为善良百姓的守护神。流传在利川城关、汪营和谋道一带的民间故事《铜锣和石鼓》,讲述了巴将军出哑谜为女儿择婿的故事。

7、相传利川铜锣寨住着兄弟俩,哥哥叫陈巧,弟弟叫陈实。有一天他们听到天空中传来锣鼓声,并听到巴将军出的谜语:“铜锣对石鼓,银子五万五,要是有人能识破,包你买起重庆府。”兄弟俩很奇怪,费了好大的劲才爬到铜锣寨山顶问山上住着的老帕普(土家语,意为老祖宗或老爷爷)打听破石鼓的方法。老帕普不声不响,只做了像挖地一样的手势。哥哥陈巧认为巴将军要他找铁匠打造钥匙去打开石鼓,于是在年青铁匠的指引下到东南方偷来老铁匠的大铁锤,当他想用铁锤砸开石鼓时却被石鼓吞到肚子里。弟弟陈实回家后请铁匠打造了十八斤重的大锤、十斤重的挖锄和八斤重的刨锄开山造田。三年收入百石谷,第四年见到了巴将军的女儿并和她成了亲。

8、巴将军显圣“斩蛇精”“惩恶道”“赈济灾民”故事流传于利川团堡镇一带。

9、相传巴将军显圣斩蛇精发生在1404年(明朝永乐二年)秋天,团堡境牛栏坪的磨子洞有修炼成精的青蛇,时而变成美女诱骗英俊男子,时而化为猛兽惊扰乡邻,索取实物。当地百姓不堪其害,祷告于巴将军神像前。将军显灵来到磨子洞,第一次将青蛇斩断扔到小溪河里。第二次打败青蛇,把它剁成肉泥抛入小溪河。第三次为了防止青蛇再次爬出来,巴将军移来大山紧紧压住青蛇,又将大山的一面劈成数百丈陡峭的悬崖,创造了朝东崖“神迹”。

10、巴将军显灵惩恶道发生在1466年(明宪宗二年)。传说在团堡镇白果坝村出了名外号张法师的妖道,好吃懒做,常以妖法骗取民财。一天他准备去患病的李老汉家骗钱时,被巴将军神灵警告,从此不敢以妖术骗人钱财了。巴将军显灵赈济灾民发生在1641年(明崇祯十四年),传说利川都亭山、神龙堡等地因大旱灾和李自成起义而哀鸿遍野。巴将军魂游至此,到处施粮米救济百姓。他将大米存于团堡神龙堡的一个大石洞里,受灾的百姓拿着一个碗到洞口求米,都能得到一碗大米。

11、文章摘自刘安全和段超所著《巴蔓子英雄形象构建与文化认同》一文

12、责任编辑|卢华审核|谭莉审签|古学锋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标签: 公墓资讯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