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公墓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墓资讯

87岁重庆公墓奶奶?一个举动让大家拍手称快

更新时间:2025 08 29 17:12:10 作者 :庆美网 围观 : 24次

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87岁重庆公墓奶奶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一个举动让大家拍手称快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1、前几天,病了好多年的吴老太太寿终正寝,安安静静的走完了她的一生。

2、吴老太太现年87岁,有三个儿子两个女儿,儿女们也都年过半百,有自己的家庭和子女。

3、接到电话以后,大家相继回到老太太生前所在的小儿子家奔丧。

87岁重庆公墓奶奶?一个举动让大家拍手称快

4、小儿媳妇李静和丈夫既要忙婆婆的后事,又要照顾一大家子人的吃吃喝喝,忙的不亦乐乎。

5、本以为人多力量大,没想到人心隔肚皮,哥嫂和姑姐之间相互推诿让她和老公烦不胜烦。

6、按理说,家里87岁的老人去世,属于高龄,也是喜丧。

7、一帮儿女风风光光的将吴老太太安葬是最简单不过的事情,可是却为了一块墓地整得鸡飞狗跳。

8、还在前几年家庭聚会,李静就提起过老太太百年以后墓地的事情,可是老太太的几个儿女谁也不想拿这个钱。

9、那时候一块墓地才两万块左右,由于意见不统一就没有买。现在老太太去世了,去买的时候才知道,墓地已经涨到了5万块。

10、再贵也得买,去世的人总得安葬。

11、当天晚上,老太太的几个儿女坐在一起,商量出钱的事情。

12、结果谁也不愿多掏1分钱,生怕自己吃亏似的。

13、吴老太太以前是在农村生活,老伴走的早,她一个女人拉扯五个孩子,又是在田地里刨食,日子过得别提有多难。

14、可是再苦再累,为了孩子,倔强的吴老太太硬是咬牙挺了过来。

15、她将几个儿女拉扯大,给他们先后成了家,才算是了却了心思。

16、家里经济条件最好的当属老大,几个兄妹中就他一个人是大学毕业,早年在城里娶妻生子。

17、现如今,大儿子已经退休,两口子拿着退休工资,日子过得悠哉乐哉。

18、老二在农村,不成器还好赌,一有钱就往赌场跑。家里的日子过得捉襟见肘,为此事两口子经常闹的鸡飞狗跳。

19、老二家的儿子都30岁了,面临成家的问题,可是穷的拿不出来钱娶媳妇,日子过得紧巴巴。

20、李静是三儿媳妇,他们两口子结婚的时候家里啥也没有,就两间土坯房。

21、好在李静的老公比较争气,替人家开车跑运输。后来积攒了一点家底,就自己贷款买了车,又在城里买了房。

22、李静的两个大姑姐都先后嫁了人,条件都也不错。后来赶上政策好,农村的田地流转了,两个姐姐都先后搬到了城里,大家相隔都不是很远。

23、按理说,这么一大家子人给老太太办后事应该是绰绰有余,可是就为了一块墓地,吵得鸡飞狗跳。

24、身为长子的老大只拿了1万块钱,说是手头的钱刚给自家儿子买了房子,没有多余的。

25、其实老大的意见很明确,吴老太太五个儿女,一人1万差不多刚好。

26、二儿子坐在那里半天不说一句话,光知道抹眼泪。

27、如今的他欠了一屁股的外债,实在是拿不出来钱,干着急不管用。

28、李静的大姑姐条件倒是挺好,在保险公司上班,有房有车。现在离婚了,带着女儿独自生活。

29、轮到大姑姐表态的时候,人家直接来了一句,“妈不是有高龄补贴吗?拿那个钱出来办事不就完了,剩下的不够我们再均摊。”

30、李静一听鼻子差点气歪了,婆婆是有高龄补贴,但一个月也就几百块钱而已。

31、之前婆婆的那个存折她一直不动,只有生病住院才动用上面的钱。

32、前几年婆婆中风,躺在床上不能动弹,几乎药就没有间断过,这一点钱根本挡不住花。

33、老太太去世前又住了十多天医院,卡上就没有什么钱了。

34、李静将那张卡拿了出来,将花费的流水一一说给大家听,大姑姐这才不吭气。

35、众人的目光看向二姑姐,吴老太太生前最疼她这个女儿,应该会有所表示。

36、没想到二姑姐悠悠的来了一句,“养儿防老,我是女儿,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

37、二姑姐的意见也很明确,墓地的事情应该是三个儿子负责,与她这个女儿没关系。

38、李静的老公见状很生气,就跟自己的大哥商量,看能不能多拿一点钱出来。

39、一旁的大嫂不乐意了,直接怼了一句,“以前爸爸不是有墓地吗?埋在那里就行了,干嘛非得单独买那么贵的!”

40、李静耐心的解释,“公公去世的早,埋在了村子后头的荒滩地。现在农村有新规定,不允许增添新坟地,以前的老坟也要逐步迁出去,统一到陵园。”

41、现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求必须买新墓地,将公公的坟和婆婆一起合葬。

42、大嫂听后不再说话,只是给了大哥一个警告的眼神,示意他不要轻易表态。

43、大哥有些惧内,低着头抽烟,半晌不再说话。

44、二哥倒是想拿钱,可惜他人穷志短,自己手头没钱,光叹气没辙。

45、大姑姐又在那里作妖,就说自己的老妈以前一直跟着李静两口子生活,现在老妈去世了,后事该有他们两口子操办才对。

46、李静一听这话就很来气,婆婆以前手脚利索的时候,几家儿女都争着抢着让她过去帮忙做饭,照顾孩子。

47、自从后来婆婆生病了,手脚开始颤抖,拿东西都不稳,几家人谁也不愿意她过去。

48、无奈的婆婆就跟着李静两口子一起生活,直到她去世。

49、婆婆半瘫在床上,都是李静端屎端尿的伺候,吃喝拉撒、洗洗涮涮,其中的辛苦不说也罢。

50、几个儿女顶多是有空过来看一看,买点东西就算是尽了孝心。

51、从来没有一个人说接自己的老妈回家里伺候几天,让婆婆享享其他儿女的福。

52、两个大姑姐不掏钱,还在那里一个劲的挑事,说老妈以前还有私房钱,全都贴补给了李静两口子。

53、李静本来对她们就没什么好感,见状直接发了飙,“好了,你们都可以不用掏1分钱,就权当老妈没有生你们。我伺候了老太太这么多年,我再风风光光的送她最后一程。墓地我家买了,以后你们不要后悔!”

54、两个姑姐根本不想出钱,一听她这话,巴不得将自己脱了干系,自然不会反对。

55、接下来的几天,大家各忙各的谁也不搭理谁。

56、老太太出殡的那一天,除了李静两口子跪在那里低声的啜泣,其余的儿女哭的撕心裂肺。

57、李静冷眼旁观,心里不是个滋味:真的是活着不孝,死了乱叫,婆婆卧病在床需要人伺候的时候,你们大家在哪里?

58、现在人去了,哭的感天动地给谁看,何必虚情假意。

59、送葬的队伍浩浩荡荡的到了墓地,墓碑已经事先刻好,只是上面只有三个儿子的名字,没有两个女儿。

60、大姑姐不乐意了,立马跑去找李静理论。

61、李静讥讽道:“当初让你们掏钱的时候,你们谁也不拿钱,凭什么墓碑上要刻你们的名字?”

62、二姑姐也在一旁帮腔,“你这样叫我们在亲戚们面前怎么做人!”

63、李静耻笑,“你现在知道不好做人了,当初让你们拿钱的时候,你们这也困难,那也困难,1分钱都不想掏,怎么就不想想会有今天!”

64、大姑姐不乐意,“二哥也没拿钱,那为啥上面有他的名字?”

65、李静言简意赅,“二哥背了一屁股的债,不知道从哪借了5000块钱送来,你说墓碑上该不该有他的名字!”

66、这块墓地五万块,老大家拿了一万,老二给了五千,剩下的钱全是李静和老公掏的。不但如此,就连婆婆的后事也是他们两口子操持着办的。

67、在场的亲戚们得知了事情的经过,纷纷露出鄙夷的眼神,很是不齿这两个女儿的为人处世。

68、墓碑就立在那里,所有的人都看着,并且以后永远都矗立在那里,仿佛向众人诉说着她们的不孝,真的是无声胜有声。

69、在众人面前,大姑姐、二姑姐羞愧的低下了头,成为了众矢之的。

70、亲戚们都为李静的做法拍手称快,都说能有这样的儿媳,是吴老太太的福气。遇到这样自私自利的姑姐,就该这样惩治她们。

71、朋友们,你们大家觉得李静的做法对吗?欢迎评论区里留言。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标签: 公墓资讯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