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公墓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墓资讯

肥城湖屯公墓价格多少钱一个(看看那些历史名人和你一个老家)

更新时间:2025 07 30 03:03:55 作者 :庆美网 围观 : 108次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肥城湖屯公墓价格多少钱一个,以及看看那些历史名人和你一个老家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1、鲍叔牙(生卒不详)鲁国平阳(今新泰市汶南镇鲍庄)人,春秋时齐国大夫,以知人善任著称。少年时与管仲友善,两人合伙经商,每次赚了钱,管仲总是多分给自己,少分给鲍叔牙,鲍叔牙从不计较,这就是有名的“管鲍分金”故事。齐襄公乱政时,管仲随公子纠奔鲁,鲍叔牙随公子小白出奔莒。襄公被杀,纠和小白争夺君位,小白得胜即位,即齐桓公。桓公想任鲍叔牙为相,鲍叔牙却力劝桓公释放管仲代己位。在管仲的辅佐下,齐桓公得以称霸诸侯,齐国成为强国。司马迁在《史记》中说“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少鲍叔能知人也。”

2、林放(生卒年不详)字子邱,鲁国平阳(今新泰市放城镇放城村)人。思想家,春秋时著名学者,是商纣王的重臣比干的后裔。曾到曲阜向孔子求教“礼之本”。终生不仕,隐居在山林,向进山香客宣传儒家孔子的学说,并给当地山民传授礼、乐、书、数等文化知识。宋真宗登封泰山时,追封他为“长山侯”。放城有《林放祠祀》唐碑,泰山极顶孔子庙中有林放雕像。

3、柳下惠(生卒不详)展氏,名获,字禽,又字季,春秋时鲁国大夫,曾为士师(掌管刑狱的官)。因食采柳下(今新泰市宫里镇西柳村),遂姓柳氏,谥号惠,称柳下惠。他博文达理,外和内介,以善于讲究礼节著称于世。孟子把他和伯夷、伊尹、孔子并提,称赞他是“圣之和者也”(《孟子?万章下》),“和圣”也就成了柳下惠的美称。《荀子?大略》还记载了柳下惠“坐怀不乱”的故事,于是后人将其誉为作风正派、品德高尚的男子。柳下惠死后,葬在柳下村北,紧濒汶水,历代对其墓妥为保护,至清代,墓犹高如山陵,俗称“王坟”。至今,柳下祠堂尚存,“和圣故里”“柳下书堂”古碑依在。

肥城湖屯公墓价格多少钱一个(看看那些历史名人和你一个老家)

4、柳下跖(生卒不详)姓展,名雄,鲁国柳下(今新泰市宫里镇西柳村)人。“跖”,本指赤脚的奴隶,因他住在西柳,故称柳下跖。他追求“耕而食,织而衣,无有相害之心”的平等社会,曾领导奴隶起义,“从卒九千人”。孔子劝他效法“圣人之行”,罢兵休卒,柳痛斥曰:“丘之所言,皆吾之所弃也,亟走归,无复言之!”柳下跖的事迹,《孟子》《史记》《汉书》多次提及,荀子也赞扬他“名声如日月,与舜禹俱传而不息。”《史记》中称“其徒颂义无穷”。据传,泰山傲徕峰上有柳下跖的插旗石,峰东的“大校场”“小校场”,峰下的“跑马场”,就是当年柳下跖的练兵场。泰山西麓和西南麓有当年柳下跖使用和筑造的上马石和川道等遗迹。在新泰放城,还有传为柳下跖开凿的九龙口等。

5、师旷(生卒不详)字子野,春秋时期鲁国平阳(今新泰市北师乡北师村)人,晋国乐师。他精通音律,认为奏乐可卜吉凶,音乐可兴邦,亦可覆国,靡靡之音不可妄听。他曾劝谏晋平公不要听商纣王的乐师师延所作的靡靡之音,平公不听。结果晋国大旱三年,赤地千里,国力大损。师旷也十分关心政治,他认为治国“惟仁义为本”“君必惠民”。晚年潜心研究音乐,不幸熏瞎双目。卒后葬于新泰。墓前有宋代建的师旷庙。

6、鲁义姑(生卒年不详)祖籍东海兰陵(今苍山县兰陵镇),曾祖迁于泰山郡钜平(今宁阳县葛石镇)。政治家。鲁国爱国才女,曾以义德感化退齐兵。光绪《宁阳县志》载“义姑姊,鲁人,史佚其姓字。齐伐鲁,姑姊避兵,弃子抱侄,齐将高其义,为之退师。详刘向《列女传》见艺文。至今,犹称其故里曰南义村,立祠祀之。”宁阳县城、爵山、葛石镇宁家庄有鲁义姑庙及塑像。

7、荣启期(前571-前474)宁阳县葛石镇葛石店村(柴家庄自然村)人。荣启期是在中国思想史、哲学史上第一个提出“以人为贵”“以寿为乐”的思想家,提出了“三乐观”:“吾乐甚多。天生万物,唯人为贵。而吾得为人,是一乐也;男女之别,男尊女卑,故以男为贵,吾既得为男矣,是二乐也;人生有不见日月、不免襁褓者,吾既已行年九十矣,是三乐也。贫者,士之常也;死者,人之终也。处常得终,当何忧哉?”他是位隐居山林的高士,孔子曾尊其为师。柴家庄荣德海藏有《荣氏族谱》。

8、左丘明(约前540-前452年)鲁国都君庄(今肥城市石横镇衡鱼村)人,春秋著名史学家,儒学奠基人之一。著有《左传》《国语》,前者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后者是中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均是研究先秦历史的重要文献。孔子视左丘明为君子,尊称其左丘明,谓之与其共好恶。左丘明病逝后,人们将他著书的地方称作“左传精舍”,予以保护,并代有修葺。

9、范蠡(前517-前448)战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经济学家。时越国被吴国战胜,成为吴属国,范蠡为越国上将军,辅佐越王勾践20余年,苦身戮力,终于灭吴,成就越王霸业。之后范蠡辞去越国职务,与西施隐姓埋名来到齐国肥城陶山经商,积累家产数千万。他仗义疏财,施善乡梓。死后葬于陶山湖屯镇西幽寺村。范蠡著名的经济思想对现代的经济建设有积极的意义。西幽寺村有范蠡墓、范蠡祠、西施洞等。

10、钟离春(生卒不详)战国时无盐邑(今东平县)人,著名才女。她关注国家大事,曾当面指出齐宣王政治上的“四失”。宣王听了非常感动,当即让她坐车入宫,拜为无盐君,立为后。宣王据其言拆渐台、罢女乐、退诌谀、纳忠言、选兵马,用田婴为相国,以邹人孟轲为上宾,齐国从此成为强国。

11、淳于意(前205-前140)临淄(今山东淄博市)人。医学家,中医辩症治病的创始人。汉文帝时,为太仓令,为政廉平,号太仓公。他年少时喜好医术,为人治病,预断死生,多能应验,也招来怨恨。汉文帝四年(前176),有人上书控告他,朝廷判决将他押到长安施以肉刑。其小女儿缇萦上书文帝,要求“入身为官婢,以赎父罪,使得自新。”文帝为之感动,赦免淳于意,并废除了肉刑。淳于意被救后,在泰山一带专心行医,尤精望诊。《史记》载其医案为后世中医方剂经典。卒后葬于满庄镇淳于村,现村中有淳于意墓。

12、夏侯胜、夏侯建(生卒年均不详)西汉宁阳侯国(今宁阳县西部)人。二人是西汉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夏侯胜,武帝时博士、太子少傅。今文尚书学“大夏侯学”的开创者。为人质朴,刚直不阿。曾任光禄大夫、谏议大夫。他敢于直言帝王功过,《资治通鉴》记载:汉昭帝欲建造武帝庙,当时朝廷众官齐口称赞,而夏侯胜则认为,汉武帝虽然有抵御四方强敌,扩大疆土之功,但在战争中滥杀俘虏及庶民,以致浪费了大量钱财,过度铺张,白白消耗了大量财力,使百姓流离失所,至今逃亡在外的流民没有安顿下来,不应该给武帝建庙立塑像。为此受监禁,被赦后任太子少傅。大将军霍光心存异谋,欲另立新君。夏侯胜冒死进谏,挫败其奸谋。后被任为长信少府,为皇太后讲授《尚书》。朝廷每有大事,皇上必召他直言。夏侯胜90岁辞世时,太后为其穿素服五日。

13、夏侯建,武帝时博士,官至太子少傅,夏侯胜的侄子。学识渊博,富有创新精神,史称“小夏侯”。

14、“大小夏侯”二人,是今文尚书学的开拓者,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巨匠。二人建学馆,广延学子,成为汉时名师。继战国百家争鸣之后,再次掀起治学资政文学运动,为社会进步做出了贡献。

15、刘盆子(公元10-?)东汉末年泰山式县(今宁阳境)人。参加赤眉农民起义军后被拥立为帝,年号建世。后降于刘秀,今泰山天胜寨有刘盆子洞,传为其避乱的地方。

16、羊续(141-189)平阳(今新泰市羊流镇羊流村)人。政治家,著名廉吏。历任庐江、南阳太守。他为官清廉,府丞献其活鱼一条,羊续“受而悬之于庭”。后来府丞再次进献,“续乃出前所悬者,以杜其意”。这便是“羊续悬鱼”的佳话,“悬鱼太守”遂成为后世廉吏之典。中平六年(189),汉灵帝欲拜他为太尉位列三公。按当时的风气要拿礼钱十万给皇帝,以示感恩。羊续举起自己破旧的衣袖说:“我的全部财产都在这里”。结果只授予太常之职,未赴任便病逝,终年四十八岁。卒后归葬故里羊流,羊氏祖茔、羊续墓犹在。

17、刘桢(186-217)字公干,东汉末东平国宁阳(今宁阳县)人,东汉著名文学家。其五言诗颇负盛名,为“建安七子”之一。被曹操征召,为丞相掾属,行文才思隽锐。与曹植齐名,性格倔强。曹丕举行宴会,因“犯”礼制被曹丕以不敬罪下狱。后复起用为吏。不久染瘟疫病逝。后人将刘桢、曹植并举,称为“曹刘”。

18、羊祜(221-278)字叔子,泰山郡平阳(今新泰市)人,西晋政治家、军事家。新泰地名来源,即是羊祜取新甫山、泰山合意,上表晋武帝所改。羊祜出生显贵,265年被晋武帝司马炎拜为尚书右仆射、卫将军、都督,管理荆州军事,垦田积粮深得百姓拥护,远近人皆来归降。他不居功,拒绝晋升,曾上奏著名的《让开府表》。278年病逝。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诗中赞其曰:“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巾。”

19、羊侃(495-548)南朝梁大臣、著名战将。泰山梁甫(今泰安市东南)人。性情豪放,勇武过人。因军功官至魏征东大将军,领泰山太守。后率军归梁,历任徐州刺史、青冀二州刺史、晋安太守等。侯景反叛,侃任都官尚书,率众保卫京师。侯景执其长子相威胁,侃不为所动,仍据城死守,多次打退侯景进攻。是年十二月,侃积劳成疾,病逝于军中。梁廷追赠其侍中、护军将军。

20、安道壹(生卒不详)名“僧安”,又名“道壹”,是中国古代著名四大僧侣书法家之一。北齐时期东平人,由山东地区残存刻经题记和称谓可知,其为当地知名僧人,擅长书法,与北齐的官绅有交往,是山东地区刻经活动的主要人物。主要作品有东平县境内洪顶山刻石(全国文物保护单位),枣庄铁山、临沂峄山、二鼓山等刻石。经考证,泰山经石峪刻石亦出自安道壹之手。

21、僧朗(生卒不详)京兆(今陕西西安)人,泰山佛教的传入者,北朝高僧。前秦苻坚皇始元年(351),移居泰山传经,“孜孜训诱,劳不知倦”,在泰山地区影响很大。在统治者的支持下,他创立了山东地区最早的佛教寺院——朗公寺,又在玉符山(又名方山)建立寺院,也就是现在的灵岩寺,成为唐宋间国内四大名刹之一。朗公寺的开拓,一度带来泰山佛教的兴盛,谷山玉泉寺、神宝寺、普照寺等大多在北朝后期相继建立。

22、程咬金(?-665)后改名知节,唐初济州东阿(今东平县斑鸠店镇)人。隋唐时期著名将领。隋末聚众反隋,后归唐。唐朝建立后,被封为宿国公。李世民夺位后,累官至镇军大将军,封卢国公。太宗诏命将咬金及其他宿将共二十四人绘像于凌烟阁,以彰其功。卒赠骠骑大将军,益州大都督,谥曰襄。陪葬太宗昭陵。程咬金故事被采入《响马传》《说唐全传》《隋唐演义》等,成为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

23、梁灏(962-1004)字太素,郓州须城(今东平县州城)人,北宋著名政治家。雍熙二年(985)中状元。他关心国事,曾作《听政箴》献给真宗皇帝。北辽兴兵犯境时,灏主张“明赏罚,斩懦将,重用武勇谋略之士”,很受好评。灏有吏才,每进朝奏对,词辩明敏,真宗非常赞赏。景德元年(1004)病卒。有文集十五卷。

24、梁固(985-1019)字仲坚,梁灏子。自幼好学,曾著《汉春秋》。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中状元,后人称颂梁灏、梁固父子状元,在东平州城建有“父子状元”坊。梁固有吏才,马元方主掌三司,办事粗率,梁固常受命断案,因判案公正,当时被称为“平审”。年三十四岁病卒。有文集十卷。

25、钱乙(1035-1117)字仲阳,宋代东平郡(今东平县)人,宋代著名儿科医学家。著有《伤寒论指微》五卷、《婴孺论》百篇等书,惜已失传。其弟子阎季忠搜集钱乙论述、医案、处方及各种资料,于公元1119年整理编辑而成《小儿药证直诀》。该书比欧州最早出版的儿科著作早三百年,是世界上现存第一部原本形式保存下来的儿科著作。钱乙对儿科医学贡献卓著,后人称其为“儿科之圣”。

26、梁楷字白梁,东平人,南宋画家。嘉泰年间(1201-1204)任画院待诏,后不受金带,离职而去。他擅画人物、佛道、鬼神。初师贾师古,有“青过于蓝”之誉。现存作品有《太白行吟图》《泼墨仙人》《布袋和尚》《秋树双鸦》等。

27、党怀英(1134-1211)字世杰,号竹溪,祖籍同州冯翊(今陕西大荔),后随父迁奉符南城(今泰安市岱岳区徂徕镇邓家庄)。金代文学家、书法家。著有《竹溪集》(30卷)、《钟鼎集韵》,《竹溪集》已佚。党怀英入仕前隐居徂徕山,筑竹溪庵,读书吟诗。现徂徕山上竹溪庵遗址犹存,庵旁有其篆书“竹溪”二字石刻。他还工书法,有“独步金代”美誉。当时泰山一带碑刻多出其手笔。现存碑刻如岱庙“金重修东岳庙碑”的篆书题额以及谷山寺碑、天封寺碑皆为怀英手迹。大安三年(1211)卒,葬于奉符城南四十里(今泰安市岱岳区北集坡镇西旺村),享年七十八岁,谥号文献。

28、高文秀东平人,约生活于元宪宗元年前后,早卒。少年时善以历史上的武侠英烈为题材,撰写杂剧,尤以反映梁山泊英雄除暴安良为最多。后进入元大都,多有佳作,时人誉称“小汉卿”。高文秀一生创作杂剧近四十种,名作有《黑旋风双献功》《好酒赵元遇上皇》《刘玄德独赴襄阳会》等,另有《周瑜谒鲁肃》《惜花春起早》等散曲。存世作品有《黑旋风双献功》《须贾啐范睢》《保存功经赴渑池会》《刘玄德独赴襄阳会》等5种。

29、张志纯(1220-1316)字布山,号天倪子,又号布金山人,有张炼师之称。泰安州埠上保(今肥城市张家安村)人。元代著名道人。曾任东岳庙住持。元中统三年(1262),被宣授为东岳提点监修官,兼东路道教都提点;后又策划监修泰山南天门工程。他喜爱诗词,是当时著名诗人,《泰山喜雨》《桃花峪》等诗篇讴歌了东岳泰山的秀丽风光。晚年,上书皇帝重修蒿里山神祠,获准,未竣即逝。

30、霍希贤(生卒年不详)东平县新湖乡霍庄人。政治家,东平籍武状元。《湖南通志》记载:“延祐五年戊午霍希贤榜”。元仁宗延祐五年(1318)进士及第,廷试第一。任奉议大夫、广平路威山知州。州城镇东有状元府,宿城镇马庄有霍状元墓林。

31、王祯(生卒不详)字伯善,东平人,元代农学家及木活字印刷术的创造者。曾任泰安州教授,重视教育事业。著有37卷农学巨著——《农书》(现存36卷),该书是一部从全国范围总结农业生产的农书,分《农桑通诀》《百谷谱》《农器图谱》三部分,于皇庆二年(1313)刊行(明初收入《永乐大典》)。印刷《农书》时创木活字,排印《旌德县志》100部;又创造转轮排字盘,活字以韵排列,排版时转动轮盘,以字就人,极方便;还撰写了《造活字印书法》,绘制《活字板韵输图》附载《农书》内,成为印刷史上的珍贵文献。此外,对冶炼技术也有发明创新。善篆书、善诗文,著有《农务集》。

32、罗贯中(生卒不详)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籍贯山东东平罗庄。《三国演义》《水浒传》作者。他自幼熟读经史,早年创作出《风云会》《蜚虎子》《连环谏》等杂剧。明洪武十四年(1381),写出《三遂平妖传》。之后又相继写出《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此后,又创作出《三国演义》这部鸿篇巨著。后来移居杭州(钱塘),活动于江浙及淮南一带,明洪武二十年(1387),又撰写出《水浒传》。《三国演义》《水浒传》现已被译成十几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

33、李汝桂(1514-1600)字少崖,明代泰安崖下村(今岱岳区山口镇东太平村)人。隆庆戊辰(1568)贡士,先后任广德、迁安训导、献县教谕。其潜修心理学,辞官后在故里设育英书院,宣讲太极中庸之学,独抒见解,往往超越前贤论述,来学者常数百人。受业者如临邑邢侗(进士,任太仆寺卿)、淄川张至发(进士,大学士)、郡人王度等,均以文章政治显于时。大臣甘一骥从之讲学,执弟子礼,肥城知县马经纶率门下二百人执经受业。所著有《还朴心声》《教言讲余录》等。世称汝桂为“海岱儒宗”。万历二十八年(1600),李汝桂卒于讲坛,书院停办。育英书院为泰山历史上著名书院之一。

34、萧大亨(1531-1612)字夏卿,号岳峰。祖籍肥城安驾庄镇夏辉村,后随父迁居泰安州放城(今新泰市放城)。明嘉靖进士。著有《岳峰萧公奏议》《夷俗记》等书。隆庆、万历年间历任边职,长期跋涉于边塞地区,力促与蒙古各部的友好往来。在蒙古部落侵扰洮河以及史、车部落外叛事变中,萧大亨力排众议,反对妄开边衅,采用外交手段使蒙古顺义王归顺,并向朝廷擒献了外叛酋长。此后萧大亨入朝出任刑部尚书,后改任兵部尚书。立朝不畏权贵,两次弹劾炙手可热的权宦高淮。隆庆六年(1572),萧大亨因念母上书请归养,五百里外闻母病殁,披发赤足,徒步日行百余里奔丧,居丧尽哀,内外称孝。萧大亨重视保护泰山名胜古迹,泰山道士昝复明在凌汉峰下建三阳庵,萧大亨为其撰碑记,今碑石犹存。他还主持移建岱东四阳庵,为岱阴碧峰寺撰立《重修佛殿碑记》。在他为《泰安州志》题的序中,对泰山历史文化给予高度称誉。万历四十年(1612)卒。明神宗敕令在岱阳金牛山下为其建墓,葬于泰安城西的金牛山下,墓地俗称“萧家林”,建有牌坊、石仪,蔚为壮观。遗迹至今犹存。

35、张登云(1553-1639)宁阳县葛石庄人。明中期著名抗倭将领、军事家。万历二十年(1592),张登云任辽海道台,并委以东征经略副使的重任。1594年,日本倭寇突袭辽东半岛的西宁城,形势十分危机。张登云临危不惧,在西宁城门下单骑立马,将长柄大刀横在腰前,怒责日倭首领,日倭不知城内虚实,以为明军早有准备,便仓皇而逃,张登云单骑退敌2万的战绩载入《明史》。被封为西宁侯。宁阳县葛石庄有日涉园、紫诰重封坊。

36、萧协中(?-1644)字公黼,萧大亨次子,明末著名泰山学者。他自幼工于诗赋,十八岁时因作《绿远楼赋》而蜚声文坛,后以父荫入仕。崇祯末年,致仕还乡,寓居泰安城酝檀园,致力于泰山地理风物的研究。1644年,泰安城被李自成起义军攻破,萧协中投井自杀。著有《酝檀集》《泰山小史》等书。其中,《泰山小史》“以名胜为纲,每目叙其大略,词简意赅”,收入泰山名胜及名人150余条,每条之下,均作题咏,而且书中记录了一些泰山史料如半山亭秦篆等,对泰山史研究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37、泰山五贤对孙复、石介、胡瑗、宋焘、赵国麟等5位对泰山文化有较大贡献人物的尊称。金大定间,在岱庙东建鲁两先生祠,祀孙复与石介,后移泰城东南隅。明嘉靖年间,佥事卢问在讲学处(今五贤祠旧址)建仰德堂祀孙复、石介,后加奉胡瑗,称三贤祠。三人并称“宋初三先生”。清道光九年(1829),县令徐宗干又奉宋焘、赵国麟入三贤祠,合称为五贤祠。

38、孙复(992-1057)字明复,北宋初学者,宋晋州平阳(今山西临汾)人。景祐二年(1035),应石介之邀至泰山讲学,创建泰山书院,世称泰山先生。学馆初设在岱庙东南隅,号“信道堂”,后迁至泰山凌汉峰下。庆历二年(1042),由于孙复赴京任职,书院停办。鲁人自石介而下,皆师事孙复。范仲淹、富弼言称其道德经术宜在朝廷,于是由布衣拜秘书郎、国子监直讲,累官至殿中丞。孙复治《春秋》,著《春秋尊王发微》12卷。与石介、胡瑗提倡以仁义礼乐为学,以继承儒家道统自居,排斥佛老,抨击祸福报应学说。嘉祐二年(1057)卒,葬于东平。欧阳修作《孙明复先生墓志铭》。旧志载,孙复还著有《睢阳子》10卷、《春秋总论》3卷。

39、石介(1005-1045)字守道,一字公操,北宋初学者,宋奉符(今山东泰安)人。故居在徂徕山西北之桥沟村。曾讲学徂徕山下,世称徂徕先生。北宋天圣八年(1030)进士,初任郓州推官、南京留守推官。在南京任职期间结识孙复,并引为知己,帮助他到泰山讲学,拜其为师。景祐三年(1036),任嘉州军事判官,因母亲去世,归家奔丧。居丧期间,在徂徕山长春岭下建徂徕书院,“以《易》教授诸生”。庆历二年(1042)夏,服丧期满,召为国子监直讲,徂徕书院亦相继结束。庆历新政时,石介作《庆历圣德诗》,积极拥护改革。新政失败后,受到保守派打击,被迫出任濮州通判。庆历五年(1045)卒,葬于徂徕山下。欧阳修作《徂徕先生墓志铭》。著有《徂徕先生文集》。

40、胡瑗(993-1059)字翼之,北宋初学者,教育家。宋泰州海陵(今江苏泰州)人,世居陕西安定堡,世称安定先生。与孙复、石介并称“宋初三先生”,是宋代理学酝酿时期的重要人物。相传胡瑗曾与孙、石同读书于泰山,“攻苦食淡,终夜不寝,一坐十年不归,得家书有‘平安’二字,即投之涧中,不复展读”。今泰山五贤祠旁尚有投书涧及“胡安定公投书处”刻石等遗迹。后执教太学,四方之士来学者,学舍竞不能容。以太常博士致仕。著有《论语说》《周易口义》《景祐乐仪》等书。

41、宋焘(1572-1614)字岱倪,号绎田、青岩,泰安孝门村(今肥城孝门)人。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中进士,选为庶吉士,后改任御史,巡按江南,兼督学政。多次仗义直谏,惹怒神宗,被贬为平定州判官,不久辞职隐乡。建青岩居,聚徒讲学,搜寻岱故,编著《泰山纪事》《岱下小史》等,另有诗集《青岩居草》《落花钱韵》等。万历四十二年(1614)卒,葬于泰安城西上旺村凤凰岭下。

42、赵国麟(1673-1751)字仁圃,号拙庵,泰安人。清代名臣。少时家贫,好学。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进士,历任福建、安徽巡抚,刑部、礼部尚书兼领国子监事、文渊阁大学士等职。后辞官返里,隐居读书。为启迪后学,在宋焘青岩居故址创办青岩义社,后易名青岩书院,是泰山历史上著名书院之一。著有《云月砚轩古体诗稿》《调皖纪行草》《拙庵近稿》《塞外吟》《近游草》《大学困知录》《文统类编》等。

43、施天裔(1614-1690)字泰瞻,号松岩。先世章丘人,明初迁泰安州(今泰山区施家结庄利民小区)。史学家,清代贤臣。1660年出任山东左布政使(在任24年),他为官清正廉洁,率直耿介,深受百姓喜爱。期间,主持修纂《山东通志》;主持重修泰山顶碧霞祠大殿、东西配殿、钟鼓楼、山门、御香亭;创建东西石阁、戏楼、神门;重修南天门、灵侯殿、白衣阁等。今岱顶的主要建筑均保持了此次建制规模。1668年受郯城地震影响,岱庙损坏严重,他主持重修岱庙,历时10年竣工,亲自撰写《重修东岳庙碑记》,至今犹存。1683年任广西巡抚。1685年赐归故里。1690年卒后葬于施家结庄。今泰安市泰山区施家结庄尚存施氏墓、褒封碑牌坊等。

44、唐仲冕(1753-1827)字六枳,号陶山居士,世称唐陶山。原籍善化(今湖南长沙),后客居肥城县(今肥城市)涧北村。清代著名泰山学者。著有《岱览》《陶山文录》《陶山诗录》等。他主持泰山书院期间,曾参与重修《泰安县志》。他探访泰山名胜,遍览泰山典籍,历时12载编撰《岱览》(32卷)一书。全书层次明晰,稽考精审,图文并茂。史学家钱大昕为此书题诗:“东岱寰中秀,图经手自编。群山收一览,五岳独自先。”道光七年(1827)病卒,其子遵遗嘱将其归葬肥城陶山。

45、毛澂(1843-1906)字蜀云、又字叔云,四川仁寿人。著有《稚解诗集》等书。毛澂曾三任泰安知县,在任期间,致力泰山的保护和开发,兴新学,倡新风,为世人称颂。光绪十九年(1893),岱庙的秦篆刻石失盗,毛澂下令搜寻,查得原石后,移存道院,派人严加看护,幸存至今。光绪二十九年(1903),他捐银千两重修“和圣墓”。毛澂还发动泰安各界在泰山大面积植树造林,重修蒿里山神祠、对岱亭、环翠亭等。在黑龙潭新建西溪石亭,在云步桥新建酌泉亭,后均成为著名景点。毛澂注意革除陋俗,他将岱顶舍身崖改为爱身崖,还查封斗母宫,派道士住持。毛澂重视文化教育,在天书观旧址创办高小学堂,在泰山上书院旧址创办师范学堂,先后在全县创办初等小学堂185处。为启迪民智,还在岱庙创办阅报所。1913年,山东提学陈荣昌撰立《泰安令毛君兴学记》,对其振兴教育事业的政绩给予高度评价。光绪三十二年(1906)毛澂卒于滕县任所。

46、吕彦直(1894-1929)字仲宜,又字古愚。近代著名建筑师、设计师。东平县人。幼时喜爱绘画。1913年清华大学建筑系毕业,后派往美国康南耳(一说康乃尔)大学深造,毕业后被聘为美国建筑大师茂斐的助手,曾协助设计南京金陵女子大学和北平燕京大学的建筑图样。回国后,又设计了中山陵墓、中山纪念堂和中山纪念碑。由于积劳成疾,在中山陵工程临近尾声时,因脑溢血突发与世长辞。中山灵堂西南休息室里,原有他的浮雕像,抗日战争中雕像不幸丢失,迄今下落不明。

47、朱霄(1907-1931)原名朱桂生,又名朱啸、张子炎,肥城县(今肥城市)湖屯镇南辛庄人。早期中共山东党组织领导人。1922年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1924年上半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共青团济南第三支部书记,发起组织“济南青年读书会”;参与组织济南市学生联合会、育英中学联合分会及其群众组织举行集会,声讨英、日帝国主义的罪行。1926年成为山东学生联合总会主要负责人之一。大革命失败后,转入农村发动组织农民运动。开辟济南以南津浦铁路沿线至鲁南一带党的活动阵地,多次检查巡视泰安县党的工作。1928年调任中共青岛市委组织部长。是年冬被捕。1931年4月5日,与其他21名革命志士,被国民党政府枪杀于济南纬八路侯家操场。

48、王价藩(1865-1934)字荩臣,又字建屏,号退轩。祖籍四川成都,清咸丰年间随父落籍泰安。先后主办过醴泉义塾、图书社,与范明枢合力创办县劝学所、宣传所等。民国初年,创办泰安女子小学堂,任校长。晚年热心于泰山文献的搜集整理,悉心征集泰山史料。时《泰山述记》版本已不多见,他赴济南辗转借抄,凡8年始得补齐。历经30年,积书8000余卷,以草屋3间藏之,曰“仅好书斋”。时人赵正印称其“凡乡先哲之著述佚文,莫不收藏编录,泰山文献赖以保存”。他还曾担任民国《重修泰安县志》分纂。一生编著书13种,计60册;抄书66种,计150余册,有《泰山名胜》《泰山述记》等。搜集泰山文献50余种,有《泰安州志》《泰山小史》等。他从搜集整理的文献中遴选40种、110卷,编辑《泰山丛书》,事未竟病殁。由其子亨豫克承父业。

49、洪涛(1912-1938)原名洪裕良,江西省横峰县青板桥乡排楼村人。山东人民抗日联军独立师师长,著名红军将领,徂徕山起义领导人之一。洪涛1927年参加革命,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1937年被中共中央派往山东,创建抗日根据地。1938年1月1日,参加领导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组建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四支队,任司令员。1月26日,在寺岭村伏击日军告捷。2月17日,在新泰境内四槐树村附近伏击日军运输车队,炸死炸伤日军40余人。队伍很快发展到4000余人,成为山东在中共领导下的一支较大的抗日武装。因连续行军作战,洪涛在部队转移至徂徕山劝礼村(又称圈里村)时,不幸逝世。后安葬在泰安革命烈士陵园。

50、范明枢(1866-1947)名昌麟,又名炳辰,泰安城元宝街徐家花园人。著名爱国人士,与当时的鞠思敏、于月龄、王祝晨并称齐鲁四大教育家。光绪三十二年(1906)留学日本,回国后致力于教育事业,先后在泰安、济南、菏泽、曲阜等地建学堂、办书社。1933年,协助冯玉祥在泰山前麓创办武训小学14处。“七七”事变后,他呼吁广大民众进行抗日,在西麻塔召开的抗日周年纪念大会上,跪在鹅卵石滩上领众宣誓。1946年6月17日,他被批准加入中国共产党,时年已81岁。范明枢一生乐与青年接触,故有“老青年”雅称。他还关心农业及公益事业,农民尤喜与他交谈。1947年10月病逝乐陵县,1950年移葬于泰山前麓。谢觉哉为其墓碑亲题:“永远是人民的老师!”林柏渠为其墓碑亲题:“革命老人永垂不朽!”

51、冯玉祥(1882-1948)字焕章,原籍安徽巢县。出生于河北青县兴集镇。著名爱国将领。抗日战争开始后,积极主张抗日,与共产党合作,反对蒋介石消极抵抗政策,受蒋介石排斥,于1932年3月至10月、1933年8月至1935年10月两次寓居泰山普照寺“菊林旧隐”。在泰期间,他关心群众生活,经常给贫苦人民送衣送粮;出资修建大众桥;办小学14所,免费收取穷苦孩子入校读书;组织官兵疏浚、新建大众泉、朝阳泉;引种烟台苹果、肥城佛桃等优良果树。他还以民间疾苦为题材,与赵望云合作48幅诗配画,刻成48通诗画碑,立于天外村科学馆内。为纪念1911年辛亥革命滦州起义牺牲的烈士,1933年,在普照寺东北和南部分别建泰山辛亥滦州起义烈士祠、辛亥革命滦州烈士纪念碑。1946年出国考察水利。1948年9月,响应中国共产党号召,回国参加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工作,途中轮船失火遇难。根据其生前愿望,遗骨安葬在泰山。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国家领导人为其题写了挽联,郭沫若题墓壁“冯玉祥先生之墓”。

52、赵新儒(1876-1952)原名赵正印,泰安县城(今泰城)人。著名泰山学者。幼年列名僧籍,为普照寺俗徒,法名义琳。1903年乡试中解元,旋赴日本留学,受到民主思想的影响。1911年任山东提学使司,主办《齐鲁公报》,宣传革命,遭通缉,流亡海外。辛亥革命后,历任山东省教育会长、师范学堂监督等职。袁世凯称帝,他借议论时尚予以抨击。张勋复辟后去职,闲居北平。1926年他积极响应国民革命军北伐,参与南北合作事宜。军阀混战期间,泰山文物古迹遭破坏,他多次登山,逐段勘估,拟订修缮计划,相继修复岱庙大殿、围墙、包公祠、五贤祠及中天门到南天门盘道,并将岱庙大殿内壁画护以铁栏。在整修过程中,结合实地考查,他悉心稽查文献,摅述所见,著成《经石峪考》《泰山灾石记》(未付梓)《新刻泰山小史》《新儒联语录》等书和文稿,刊行《石塘老人文集勘本》。“七七”事变后,流亡四川。1952年卒于绵阳。

53、夏辅仁(1916-1964)原名夏天庚,泰安城永福街人。早期中共地方领导人。1931年加入共青团。“九?一八”事变后,参与南下学生抗日请愿团和纪念巴黎公社等活动。1932年被捕入狱。1934年,在狱中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获释后返泰,联络范明枢等成立“泰安县各界抗敌后援会”,开展抗日宣传。他曾任泰安县委书记、泰山特委书记,1938年1月,带领县委和抗日武装部分成员奔赴徂徕山,参加武装起义。1939年10月赴延安参加整风运动,当选为中共“七大”代表。1945年8月调东北地区工作。1954年,奉调支援越南土改,荣膺“胡志明一级荣誉勋章”。1955年调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民族室副主任,后任主任。1961年,调西藏工作。他具有丰富的民族工作经验,被誉为“民族工作专家”。1964年11月,在视察公路建设时,被飞石击中头部,不幸殉职。

54、马伯声(1890-1966)原名马遹骏,回族。民族实业家。祖籍德州,后移居泰安。在萃英中学读书时,跟美传教士学英文,为登泰山的外国人当口语翻译。他善于经营,曾受聘于济南英美烟草公司,后跻身保险业。后又在济南建仁丰纱厂,在青州建永年面粉厂、永年电灯厂,仁丰所产“蜘蛛美人”牌原白布与日本纱厂的大五幅布竞争于国际市场。1927年出资在泰城办仁德学校。1937年在泰山南麓创办仁德农场,经营养殖、酿造诸业,并开辟果园,引种优良树种,投资恢复了泰山林业公司。1937年12月避居天津,期间撰有《泰安建设计划》《仁丰纱厂创办经过》《工业管理》等著作和文稿。1952年,“五反”运动中,因涉嫌贪污敌伪资产,被法院拘留审查。1966年春病故。

55、王耀武(1904-1968)字佐民,幼名王哲让,国民党高级将领。泰安市岱岳区夏张镇上王庄人。王耀武出生于农民家庭,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第三期学习。抗日战争爆发后,率所部参加抗日,被称为“抗日铁军”。1942年11月,常德会战胜利,受蒋介石召见于南岳。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任长衡地区受降长官。1946年1月指挥部队进攻解放区,后兼任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主席、省保安司令、山东军管区司令等职。1948年9月16日济南战役打响后被捕获,成为战俘。1959年被特赦。1964年任全国政协委员。1968年7月病逝于北京。

56、李鹤年(1895-1969)原名李传龄,又名李茂三。肥城市边院镇东向村人。李鹤年出身农民家庭,曾应募去法国当铁路工人,和留法学生先后领导3次罢工。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4年6月被派往苏联学习,12月转为中共党员。回国后,辗转北京、张家口等地开展革命活动,创办“义武团”开展武装斗争。抗战期间,又积极组织抗日武装,1942年不幸被日伪军逮捕,受尽酷刑,但始终未吐露党的机密。建国后,曾在华北妇联、中央建工部工作。1969年12月病逝。1987年9月8日,中央将李鹤年的骨灰安放于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

57、张耀南(1901-1974)济南市长清区纸房村人。早期农民运动领袖,泰山地区著名抗日领导人,今泰山林场创始人。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率全家参加革命。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9年9月,任泰山林场场长。任职期间,主持制定《1960-1967年泰山林场八年发展规划》,提出了“泰山是旅游胜地,泰山建设要和发展旅游业,美化人民生活相互促进”的设想。1962年5月,在黑龙潭水库西创建山东社会主义劳动大学三分校,组织学生在水库周围大量栽植苹果树、桂花树,黑龙潭水库西坡成为泰山8年绿化规划的样板。1962-1965年,他又主持修建建岱桥和天外村至竹林寺简易公路、泰安城至岱阴佛爷寺简易公路、大规模绿化泰山等一系列大型项目。1974年10月5日在泰安病逝,葬于长清烈士陵园。

58、赵丹(1915-1980)原名赵凤翱。祖籍肥城县(今肥城市)安临站镇贺庄村人。著名电影、话剧表演艺术家。演出过世界名剧《娜拉》《大雷雨》,历史剧《屈原》《林则徐》以及大批抗日救亡剧目,是位很有影响的话剧演员。1936年,他主演的《十字街头》和《马路天使》轰动国内外影坛,被誉为“中国影坛上开放的一朵奇葩”。1968年后,开始从事文艺人才的培养工作,曾随中国艺术团出访朝鲜和日本。晚年集一生之艺术理论结晶,撰写了《银幕形象塑造》和《地狱之门》两书,是表演艺术理论方面不可多得的专著。1980年10月10日因病逝世。

59、以上信息整理与泰安史志办官网,如需补录敬请留言或提供给官方

肥城湖屯公墓价格多少钱一个和看看那些历史名人和你一个老家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

标签: 公墓资讯
相关资讯
  • 哪些家庭早教app值得推荐?

    您是一个忙碌的家长,想要给孩子提供最好的教育,但又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吗?那么家庭早教app就是您的最佳选择!它可以帮助孩子获得全面而有效的早期教育,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得到

    2025-07-29 18:57:34 公墓资讯 
  • 哪些宝宝童装品牌值得信赖?了解一下宝妈们的首选!

    宝宝童装品牌,对于每位宝妈来说都是不可忽视的重要话题。毕竟,孩子们的成长离不开衣食住行,而在这其中,衣服更是直接关系到孩子的健康和舒适。但是面对市场上琳琅满目的宝宝童装

    2025-07-29 18:53:34 公墓资讯 
  • 哪些宝宝奶粉被评为最佳?

    妈妈们注意啦!近日,生活百科行业热门话题“哪些宝宝奶粉被评为最佳?”引发了广大消费者的关注。作为新手爸妈,如何选择最适合宝宝的奶粉成为了让人头疼的问题。别担心,今天小编就

    2025-07-29 18:42:34 公墓资讯 
  • 哪些学生奶粉品牌排名前十?值得信赖的学生奶粉有哪些?

    近年来,随着学生奶粉市场的不断发展,各种品牌层出不穷,让人眼花缭乱。但是,在众多学生奶粉品牌中,哪些是真正值得信赖的?今天,我们将为您揭晓最新的学生奶粉品牌排名前十榜单,并探讨

    2025-07-29 18:37:34 公墓资讯 
  • 哪些学生奶粉品牌在市场上最受欢迎?

    哪些学生奶粉品牌在市场上最受欢迎?这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因为随着社会发展,孩子的营养需求也越来越重要。作为家长,我们都希望给孩子选择最好的学生奶粉,但是面对市场上琳琅满

    2025-07-29 18:33:34 公墓资讯 
  • 哪些孕婴店被评为全国十大?

    嗨,亲爱的小伙伴们!最近有没有听说过哪些孕婴店被评为全国十大呢?是不是很好奇这些店铺都有什么特点,顾客又是如何评价和体验的呢?别着急,今天我就来给你揭晓答案!首先,让我们一起了

    2025-07-29 18:25:34 公墓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