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公墓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墓资讯

公墓价格虚高的原因(炒得更高的墓地)

更新时间:2025 07 16 23:30:23 作者 :庆美网 围观 : 27次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公墓价格虚高的原因的一些知识点,和炒得更高的墓地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四月份是清明季,相关的房地产舆论也少不了对于墓地这个“地下房地产”的关注。

近年来,墓位的价格越来越贵已经不是新鲜事:之前媒体报道上海某知名墓园一个面积0.6平方米的单/双穴墓,售价34.18万元;同面积的三穴墓售价45.78万元,若换算成每平方米的价格,则高达76万元。

即使在更为偏远的上海南汇,墓园的单位价格也已经飙升到13万元/平,同一区位的地产价格倒是还停留在3万元/平,这种倒挂现象让人啧啧称奇,更为奇葩的事虽然价格一再攀高但或因为奇货可居的原因,墓园还采取了捂盘惜售的房地产营销招数,时不时传来某某墓园不对外销售的消息。

公墓价格虚高的原因(炒得更高的墓地)

话虽如此,“地下房地产”引发的争议还是动摇不了大多数人对于房价的忌惮和愤怒,“炒的更高”反而“吵的不凶”,这是缘何?

首先,墓地可以卖高价,还是观念裹挟之下的“最刚需”;

虽然近年来不断有壁葬、海葬等多样化殡葬方式推出,舆论也不断宣传各种更有利于环保的方式为墓地高价降温,但绵延前年的落土为安观念仍然深入人心,导致富人和穷人在这个问题上,保持了出乎意料的一致性:前者认为生前富足,自然身后也要匹配;后者认为生前艰辛,身后“再也不能委屈自己”。

这已经和封建迷信无关,而是每个人对于自己人生终极归位的安排。

其次,和房地产不同,墓地不存在“从刚需到改善”的升级;

就算墓地价格偏高,但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只此一套”的消费理念之下,也从反面成就了“因为只此一套所以不将就”的消费取向。

尽管墓地作为一个行业而言利润奇高,但多数人还是墓地的终端消费者,参与炒作和以此为业的毕竟是少数,这是“地下房地产”和房地产在消费侧的最大差异。

而在去除了泡沫化的概率之后,墓地价格的高企背后,还是一线城市用地有限情况的极端表达,2500万人口的城市“人均一个”都勉为其难,同时对其他殡葬方式的接受需要一个较长的周期,价格高也就不足为奇了。

对消费者而言,最终影响决策的是总价而非单价,“76万元/平”固然过分,但因为需求面积有限,所以总价还可以被控制在百万之下,这种结构矛盾的社会影响力自然也不及动辄“500万买外环”的房地产。

综上,墓地价格的偏高有其内部的原因包括供需包括消费频次包括供地限制等等,将其拿来和房地产对比本来就是插科打诨,以此来转移(甚至证明)“房价不过分”的普遍矛盾,不仅不合理而且不可取。

关于公墓价格虚高的原因,炒得更高的墓地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公墓资讯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