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 07 07 07:06:55 作者 :庆美网 围观 : 24次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汉阴黄龙山公墓价格表这个问题的一些问题点,包括陕西汉调二黄大事记也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析分析,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还望您关注下本站哦,谢谢~
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
春,戏曲作家王绍猷编写的戏曲专著《秦腔记闻》由易俗社发行。全书共分十五节,其中第13节为“秦腔与京剧之比较”。最后一节,还记述了他1938年在湖北黄陂、黄岗与黄安考察二黄剧种的情况,并重申了他赞成齐如山先生“戏剧源自西北”的主张。
5月20日,我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解放西安。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一队于22日夜进入西安。随即和各部队宣传队,各兄弟剧团向西安各界人士和广大群众以秧歌、腰鼓、图片、演讲、演出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活动。民众剧团一队演出了《血泪仇》《穷人恨》《保卫和平》《官逼民反》《保卫发电厂》等戏。
6月,旬阳神河化妆团随旬阳县自卫团向人民解放军投诚起义,编为安康军分区文艺宣传队。
7月15日,陕甘宁边区文协在西安召开戏剧工作座谈会。
8月,陕甘宁边区文协在西安举办文艺政策讲习会,由张稼夫、张季纯、苏一平主讲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期三月。西安文艺界知名人士刘尚达、封至模、樊粹庭、苏育民、李瑞阳等,以及各戏剧团体的领导、编导、主要演员共计200余人参加了学习。
9月25—28日,西安戏剧界举行救灾义演。
9月29日,《群众日报》邀集西安影剧界座谈戏剧工作。
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西北文工一、二团和西安的各文艺团体以大型秧歌队上街宣传、庆祝。
是年冬,汉中民新大舞台被迫迁至成都。
是年,汉调二黄各派名艺人汇集西安组成大众剧社活动约三年余。
是年,西北军政委员会向各戏曲团体均派有军代表及新文艺工作者,协助排演新剧目。
建国前,凡有流散二黄艺人路过紫阳县洞河,当地玩友盛情挽留,解囊相助,帮谋职业,促其安心献艺传徒。民国25年(1936)至建国前夕,计有唐安泰、孙玉宝、李玉喜、李玉成、左玉贵、凌安云、周凤鸣、廖恒太、洪金钟、龚敬荣、王德、杨包包、裴胡琴、刘巨川、张孝军、杨明灿、刘丑角等名艺人、名票友,先后在洞河既从事各行职业又积极参加演出活动。
建国后,安康紫阳县瓦房乡政府正式命名黎有娃组织的自乐社为“紫阳县瓦房店业余剧团”,佩发徽章,添置戏箱。杨锡鼎任团长,范金明(职业艺人)为教师,人员增多,排演《血泪仇》等二黄现代戏,移植《彩楼记》《十五贯》《葛麻》《三不愿意》等二黄古装戏。关中籍成员演出秦腔《游龟山》《周仁回府》《玉堂春》等剧。应邀为瓦房店、麻柳、红椿、汉王城、毛坝关、高滩、城关等地物资交流大会演出,影响颇大。
年初,汉剧班由南郑县湘水寺迁入汉中。
2月17日,安康军分区文艺宣传队在安康城演出了新编二黄历史剧《三打祝家庄》,军分区赠给书有“革面鼎新”的锦旗一面。同年春返回神河,当地政府大力支持,排演了二黄戏《害人一贯道》《红布条》《夫妻识字》《兄妹开荒》《买卖公平》等一批新剧,宣传新政策、新思想。
3月20日,陕西省人民政府文教厅转发西北军政委员会文化部第一次民主评定的可演与停演剧目。可演剧目有:《穷人恨》《血泪仇》《官逼民反》《保卫和平》《大家喜欢》《北京四十天》《黄巢》《三打祝家庄》《鱼腹山》《斩马谡》《陆文龙》《廉颇与蔺相如》等23个,停演剧目有《马义救主》《杨氏婢》《黄河阵》《探阴山》《大劈棺》《杀子报》等63个。
4月1日,西北军政委员会文化部成立。成柏仁任部长,吴文林、马健翎任副部长。西北文艺工作团改属西北军政委员会文化部领导。
7月22日,时任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理事、京剧表演艺术家程砚秋程砚秋与杜颖陶、胡天石、李丹林自徐州出发二次赴西北对地方戏曲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在西安逗留期间演出了《锁麟囊》《荒山泪》《红拂传》等剧,并加演日场专门招待文艺界(以后的外来名角也大都举行这种招待演出。使文艺界得到观摩良机,最先这样做的是程砚秋)。他观赏了正旦演员杜建德(玉华)在西安演出的汉二黄《碧玉簪·回娘屋》,称“汉调二黄艺人为京剧老前辈”,并亲赠杜缀有“汉调之光”的锦旗一面及旦角“头面”一幅。期间,程砚秋亦邀二黄艺人张庆鸿(商县城西张坡村人)去西安。当看了张庆鸿的《献图》后,给予高度评价。同时抄录了《张松献图》《三搜府》《月明楼》等剧本,相赠张庆鸿皮袄一件,以作留念。程砚秋回到上海后,在《上海申报》上发表了观看《献图》的评论文章。文中提到,张庆鸿的“献图”是他所看到的许多“献图”中最好的。程砚秋专访了二黄演员陈忠洪(教师,工丑。本名陈福美,字润斋,商洛山阳人),并索取了二黄脸谱及剧本。
本月23日,西安戏剧界举行反美宣传运动周。
9月12日,西北戏剧工作者协会在西安成立。
9月中旬,陕西省首届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在西安召开,代表160余人,正式成立了陕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9月21—30日,西北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西安召开。会议根据毛主席指示的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针,总结了陕甘宁边区时期和西北五省解放以来文艺运动的经验,确定了西北文艺工作的方针任务。大会选举了西北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75人,正式成立了西北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9月,安康汉调二黄艺人杜建德偕同安康中学教员许卜年赴西安出席陕西省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会后杜建德(玉华)在西安应邀参加大众二黄剧社演出。
秋,二黄艺人赵清平得到政府关怀,陕西副省长张凤翙接他往西安陆军医院治疗,京剧大师程砚秋专程去访,并赠300元以资医费,是年12月,应西安观众要求,陕西省文化局安排在西安南院门剧场,他带病演出了《斩李广》。海报贴出,门票便抢购一空。此次登台,是他从艺60余年的最后一次演出。
10月20日,陕西省文教厅颂发了《关于陕西省文工团及各分区文工团编制、经费及供给标准等项规定》。
10月,西北文化部开展戏曲调查,搜集西安戏曲剧本500多种,剧作家照片30多幅,名艺人剧照40多幅,其他戏曲文物计1000余件。
10月,西北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在西安召开。会议根据毛主席指示的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针,总结了陕甘宁边区时期和解放以来文艺运动的经验,确定了西北文艺工作的方针任务。大会选举了西北文学艺术界联合委员会委员75人,正式成立了西北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冬,安康县城西关自乐社与同心社合并成立安康人民剧院。职业艺人全数参加,部分玩友原复其业。
冬,岚皋县工余联欢社社员刘长春、张积余、毛齐资、米福玉、吴季本、李学林、田心智、马立人、毛平清等与当地机关干部、学生一起将秦腔现代名剧《血泪仇》移植成汉调二黄演出,受到中共岚皋县委宣传部及广大观众的支持和欢迎。
11月30日,陕西省文教厅设立文化科,主管全省文化艺术工作。
12月,安康县人民政府派文化馆干部张乾寿、杨明灿辅导二黄同心社、西关二黄自乐社经过充分酝酿协商正式合并成立安康人民剧院。
是年,西安各剧团开始学习贯彻国务院关于剧团“三改”(即:改人、改制、改戏。“改人”即改造演员的旧思想、旧作风,树立新思想、新作风;“改制”即改变原来个人戏班的旧制度,建立新制度;“改戏”即禁演坏戏,创作和排演革命历史剧和现代剧)的文件精神。
1月14日,西安戏剧界1400余名艺人义演,筹集代金,慰劳在朝鲜作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
本月29日,西安市人民政府发放戏剧改革奖金2690万余元(旧币),奖励易俗社、狮吼剧团、三意社、回民文工团等27家剧社、团体和164名戏剧工作者。
春,山阳大同社一批演员流落西安,组成临时班社,名大众社。因境况维艰,西安市二黄艺术业余研究会委派白云峰、张九如、李厚征三人承头,另起班名,重新组建。经中共西安市委宣传部、市文教局批准正式成立为“西安二黄班社”。先在骡马市三意社剧场,后租用南院门私人剧场(后改建为东风剧院)演出。建社之后,各路艺人纷纷归附。中坚力量有:原西安鸣盛社的刘鸣祥(生、净)、山鸣岐(生、末)、张鸣峰(武生、净)、魏鸣廉(老旦)、卢鸣才(旦)、赵鸣瑞(正旦)、雷鸣震(生)、郝鸣秦(生)等;原庆义社青年艺人邵子福、高子海、冯子才、李子喜、段子凯、董子杰;商洛派艺人邢大伦、李大壮、杨大钧、赵建忠、武振发、吕耕三;安康杜玉华、何朝宏及三原著名女艺人刘佩文等。演职人员之多竟高达150余人。十门角色成双成对,艺人各有拿手好戏。二黄宿将赵安子闻大众社建立,专程自镇安赶往祝贺,一折《斩李广》轰动西安。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程砚秋两度来西安考察戏剧,对该社艺人赵安子、陈忠宏、杜玉华、鲍寿亭、刘佩文等人进行了专访调查。剧社由白云峰、张九如、李厚征任董事,刘鸣祥,山鸣歧任社长,外交兼文艺代表邢大伦。演出剧目有:《上天台》《清河桥》《斩黄袍》《烧绵山》《探五阳》《搜杯》《辕门斩子》《女界牌》《出五关》《铁笼山》《大保国》《八蜡庙》《九龙峪》等五六十本(折),受到西安回汉两族群众的欢迎与支持。董事会原设想招收一批学员进行培训以作后继力量,但自迁往南院门剧场不久,遇天雨连续48天,上座下降,艺人出走,剧社穷困潦倒,幸得政府先后几次无偿调拨面粉等物,勉强维持生计。雨后由艺人刘鸣祥(领班)、邢大伦等负责组织前往户县、泾阳、三原一带演出,返回咸阳后散班。
4月,安康县政府派杨明灿、张前寿、马兆有组织同心社、西关自乐社合并建成民营的安康人民剧院、演职员62人(男59人,女3人),公推名誉主任李洪猷,副主任许洪祥、凌成佑,地址设城内鲁班巷国民剧场。
4月,安康人民剧院应汉阴“三月三”物资交流会邀请,在汉阴县城演出新编汉调二黄历史剧《北京四十天》《仇深似海》等。
本月27日—29日,陕西省暨西安市民主人士、文艺干部举行抗美援朝捐献义演。收入5000多万元。
9月29—10月2日,西安市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一次代表大会举行。正式成立西安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刘尚达当选为主任。
10月8、9日,陕西省文教厅召开陕西省第一届文工团工作会议。厅长景岩徵作报告。会议主要是根据当时的政治任务,安排文工团今后的工作,讨论文工团的性质、任务等。
是年,西北军政委员会文化部和西安市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根据中央政务院1950年5月5日颁布的《关于戏曲改革工作的指示》(简称“五·五”指示),积极稳妥地开展了以“改戏、改人、改制”为中心的戏曲改革工作。改革要求既要坚持党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文艺方针,又要有效地清除传统剧目中的封建毒素、迷信色彩、宿命论观点以及淫秽低级的趣味,以剔除其糟粕,保留其精华,使其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服务。为此,西北军政委员会文化部和西安市政府组织人力,对流行在西北和西安地区的戏曲情况进行了调查摸底工作,写出了《西北戏曲改进工作报告》,并对调查所得戏曲资料进行了展览。
通过调查得知,西安当时拥有的戏剧专业团体21个,其中秦腔8家,京剧4家,评剧3家,豫剧4家,晋剧、汉剧各1家,专业戏曲工作者1782人,每日观众约计25万人。同时,搜集了在西安流行上演的戏曲剧本500多种,拍摄剧作者照片30多幅,名艺人便装照和戏装照40多幅,收集了各剧社有历史价值的照片和已故名艺人的照片多幅,还有化妆脸谱、庄王庙碑帖等文物1000多件。全国戏曲工作会议期间,这些珍贵的资料在北京故宫展览会上进行了展览。
11月2日,西北文化部在举行第一次西北文化行政会议期间,在西安举办了“戏曲资料展览会”。展出秦腔传统剧目800余种,豫剧剧目数十个,解放后各地创作的秦腔、眉户、豫剧、京剧等剧目50余个,秦腔名艺人剧照及其他照片500余幅,以及有关唱词录音、剧本草稿等资料数千件。
是年,坐落于西安市东天街解放市场内的解放剧场建成。初为豫剧名演员常香玉建的简易剧场,“香玉剧社”于此营业演出。后经1956年、1964年和1971年三次改建,终成规模。著名京剧演员马连良、言少朋、王金璐等曾在此演出。
是年,西安市人民政府决定在北大街南段建一座现代化剧场(即现在的人民剧院),长安大舞台迁至新城南门外,仍为席棚剧场。京剧名演员尚小云、筱翠华、李玉茹、华香琳、李普华、赵慧秋、徐碧云、李元春、袁金凯、尚长春等均曾在此演出,呈现出京剧在西安前所未有的盛况。
是年,蓝家训和赵建中在西安“大众剧社”合作演出二黄传统剧目《盘貂》。
是年,二黄演员陈尚奎(工净。原籍河南淅川人,后移居商洛丹风炉道韩家沟,浑名聂秃子。其幼时漂游江湖戏班,后搭班“广易社”与王广翠同台。他嗓音宏亮浑厚,身架优美。拿手戏为《芦花荡》《打瓜园》《猎虎记》《下河东》《九更天》等。有“活张飞”美称。他赤体在钉有三寸长钉的木板上“滚钉板”,在群众中留有深刻影响。)组织30余人进行二黄戏曲培训,请吴招恩、胡子江任教,成立了“炉道业余剧团”。
是年,紫阳县二黄自乐社称紫阳县业会剧团,积极配合改治运动,挖掘二黄传统戏,排演现代戏,深入乡镇巡回演出,不断巩固提高,至1956年已具相当规模,为紫阳县成立专业剧团奠定了良好基础。
是年,石泉县文化馆组织恢复活动,石泉县城关同乐社改称城关业余剧团。排二黄新戏《王贵与李香香》《仇深似海》等,配合土改运动和新《婚姻法》宣传。
是年,岚皋县支化馆成立,遂将岚皋县工余联欢社改称为岚皋县业余剧团,主要演出汉调二黄,马立人任团长、田兴玉为音乐股长,刘长春为导演股长,刘积金为业务股长,马学良为剧本股长,演出了《蝴蝶杯》等大型传统剧目。
是年,汉剧团开始在汉中南市场修建草棚舞台以平民汉剧学社的名义演出,社长吉天云,副社长龙玉生。
5月,西北文艺工作团全团开展文艺整风。学习《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结合自己十年来演出和创作的实践,正确理解和贯彻了“政治和文艺,正规化和为工农兵服务,向西洋学习和民族化”的关系。
6月22日,陕西省文教厅召开全省文化行政会议,要求坚决贯彻“普及第一"的文化方针和文艺整风精神,加强思想领导,保证文化工作方针政策的正确执行,重视艺人思想改造,积极进行戏曲改革……。
6月,西北戏曲流行节目修审委员会在西安成立,西安市刘毓中、安鸿印、王文鹏、杨金声、苏育民、李正敏、阎国斌、范紫东、王绍猷、谢迈千、封至模、田益荣、杨公愚当选为委员。
夏,西安二黄研究会为抗美援朝捐献义演。
10月,中共石泉县委书记亓雪峰召集袁胜录等部分艺人,提出排演《徐州革命》(即二黄传统戏《串龙珠》),提高人们对反封建斗争的认识,演出后深获好评。后又选排一批具一定教育意义的传统剧目,承担了1953年9月城关首届物资交流大会的演出任务。
12月25日,西北军政委员会撤销,成立西北行政委员会,西北军政委会文化部同时撤销,成立西北行政委员会文化局。
是年,全国文联副主席柯仲平到商州视察,看了二黄艺人张庆鸿表演的《献图》,当场吟诗赞扬。
是年,商洛地区组织业余文艺会演,二黄演员陈尚奎演《芦花荡》中张飞,深受赞赏。
是年,石泉熨斗二黄自乐社改称熨斗区业余剧团。赵开一为团长,业务骨千有吴玉燕、张敬襄、范廷瑞等。逢节日或重大集会皆挂衣演出。
2月23日,陕西省第一届民间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在西安举行。参加会演的各地演员代表共145人,观摩代表14人。西北文化艺术工作者联合会副主席张季纯、郑伯奇,陕西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张凤翙、陕西省文化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景岩徵以及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艺术事业管理局观摩小组等到会祝贺。
6月4日,西北文化局召开专业剧团整编工作会议,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关于剧团实现民族化、专业化、企业化的改制方针,鱼讯在会上作了报告。
7月17日,西安7月17日,新城剧场改建工作完成,交西北人民话剧团管理使用。
8月,陕西省政府拨歌扶持安康汉调二黄事业,人民剧院归专署领导,杨明灿、王道中、黄贤明、虞竹坪、余书棋等新文艺工作者先后调入该院工作。
9月4日,西安市流行剧目修审委员会成立。地址在北大街西安市文联内。由西安市副市长张锋伯担任主任委员,刘尚达、田益荣、樊粹庭、范紫东、李约祉、高培友、谢迈千、苏育民、何振中、李瑞阳、淡栖山等人为委员。日常工作由市文联副主席田益荣主持,主要组织西安市戏曲专业人员及社会贤达对流行在本市的戏曲传统剧目进行审定。
9月20日,西安市文艺政策讲习会结束。该会自1949年8月起,先后举办四期,每期两个月至半年,学员总计1419人,以戏曲艺人为主。
9月30日,陕西省戏曲修审委员会成立。
10月,荀慧生率团到宝鸡市在渭阳柴油机厂演出。
是年,陕西省广播电台录制西安二黄研究会名艺人山鸣岐、史金荣、张定九、田玉亭、王福庆、李梧轩等演唱的《临潼山》《二进宫》《三奏本》等戏。
是年,坐落在西安市北大街西一路北侧,原“长安大舞台”旧址处开始动工修建人民剧院。
是年,汉阴县蒲溪区业余剧团成立,中共蒲溪区委任命汪德培为团长,聘艺人杨家和、杨成、陈明新为指导散师。演职员有张朝贵、杨达义、杨永义、沈继哲、汤能余、康忠义等。排演了《反徐洲》《大明府》《双李逵》等汉调二黄传统戏,配合政治运动,巡回各乡村演出。他们实行“半工半艺”的办团方针,开办了生产甜酒曲的副业工厂,经营收入除开支部分演职人员用费外,两年间购置时价一万元的衣箱、道具,成为全县衣箱新,人员多,节目多的业余二黄剧团。
是年,镇坪县职工业余剧团成立,由镇坪县机关中外省、地籍干部职工和当地居民中文艺爱好者组成,起初以业余清唱发展到挂衣登台演出。后民主选举汪传忠为团长,李建堂为副团长,屈英秀、张应玉、李连生为导演,分设二黄、秦腔、京剧三组。政府拔款2000元,去西安购置道具、戏衣,自己动手添置舞台幕布、景片,每有大会或节假日必有演出,每月至少一次。先后演出二黄《东郭先生》《貂婵》《雷电颂》《黑旋风》《三打王英》《收姜维》《穆桂英桂帅》《徐庶荐葛》《斩马谡》,秦腔《二进宫》《三回头》《祭灵》《调寇》《苏武牧羊》《二堂献杯》《小姑贤》《起解》《游龟山》《柜中缘》《斩雄信》《周仁回府》,以及京剧《平贵回窑》《起解》等。
2月7日—12日,商洛二黄与剧种花鼓、高台曲、土曲子艺人代表143人出席“商洛地区民间业余艺术会演”,演出节目65个,11场次。
春,原西安新城南门外的长安大舞台因城市建设规划需要被拆除,其班底移至游艺市场继续演出,但不再用长安大舞台之名。
4月30日,西安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的《西安戏曲》(内部刊物)创刊,市文联副主任田益荣任主编。从创刊到1955年底,共出刊20期,发表文章136篇约50余万字。其内容除对西安上演的剧目和演出进行评介外,还发了老一辈秦腔表演艺术家在艺术上的心得体会。
4月,以原安康县城关业余剧团为基础,周顺义(生、末)唐章明(生)、蔡安亭(丑)、王义林(生)、马向有(彩旦、外)、熊邦林(鼓师)、杨宗明(琴师)为骨干,选拔区、乡爱好文艺的青年教师、学生组建成立安康县星火剧团。演职员41人(男30人,女11人)。政治指导员彭玉辉、团长赵承群、副团长周顺义。剧团除演出一些二黄传统剧目外还移植上演古典剧《卓文君》《十五贯》《借亲配》,眉户剧《梁秋燕》,并以安康曲子音乐演出《费公智》,现代戏《归末》等。
5月9日,西安市流行剧目修改审定委员会,为了繁荣戏剧演出,克服舞台剧目贫乏现象,满足广大人民文化生活要求,按照中央文化部和西北文化局“关于流行剧目修改审定”的指示精神,首先各剧院将自己所有上演剧目,初步选择提出意见,造表报来,然后召集修审委员、戏剧作家、主要演员、导演以及有关领导同志,反复进行研究,初步审定了第一批流行剧目。这些节目,都是长期流传,为广大人民所熟知和喜爱。共计本戏68个,即《三打祝家庄》《劈山救母》《木兰从军》《游龟山》《白蛇传》《江汉渔歌》《还我河山》《赤壁鏖兵》《大回荆州》《赤胆忠心》《新九件衣》《和平使者》《岳云》《牛郎织女》《十三妹(救安公子起寺谋止)》《廉颇蔺相如》《鱼腹山》《四进士》《打金枝》《紫金冠(改编)》《打虎计》《红娘子》《大破东平府》《逼上梁山》《新十五贯》《大战宛城》《通天荡》《苏武牧羊》《卧薪尝胆》《铡美案》《奇双会》《嘉兴府》《连营寨》《淝水之战》《五典坡(前后本新改)》《五典坡(前本)》《张羽煮海》《烈火扬州》《游西湖(新编)》《西厢记》《秋江》《法门寺》《屈原》《仇深似海》《出五关》《战临潼》《讨荆州》《红楼梦》《红桃山》《长坂坡》《取成都》《白兔记》《火焰山》《梁山伯与祝英台》《河伯娶妇》《赵五娘》《棠棣之花》《回到祖国来》《双钗记》《金沙滩》《韩玉娘》《邵巧云》《豆汁计》《斩马谡》《女搬兵(战太平)》《蛟龙驹》《伉俪箭》《家庭痛史》等。折戏97个,即《打柴劝弟》《考红娘》《重台》《桑岱别传》《烙碗计》《女斩子》《伍员逃国》《黄鹤楼》《少华山》《白先生看病》《打镇台》《打李厥》《岳母训子》《探窑》《放饭》《释放》《探监》《打韩昌》《辕门斩子》《古城会》《卖但是》《斩秦英》《火焰驹》《激友》《周仁回府》《刺秦王》《三岔口》《冀州城》《走麦城》《浣纱》《卖画劈门》《三回头》《独木关》《黑叮本》《捡柴》《慈云庵》《拆书》《木楠寺》《越虎城》《过巴州》《打焦赞》《截江》《兰桥会》《黄金台》《辕门射戟》《火烧绵山》《宇宙锋》《斩韩信》《战长沙》《华容道》《斩雄信》《斩黄袍》《调寇准》《打渔杀家》《捉放曹》《小姑贤》《苏武庙》《哭秦庭》《草桥关》《临潼山》《打銮驾》《黄花岗》《金刚庙》《黄逼宫》《争状元》《空城计》《墩台挡将》《乾元山》《渔家乐》《过昭关》《别虞姬》《挑袍》《单刀会》《定军山》《红逼宫》《李陵碑》《四贤册》《花亭会》《界山口》《河湾洗衣》《通天犀》《春闺考试》《神亭岭》《伯牙摔琴》《伯牙奉琴》《芦花计》《大郑宫》《善士亭》《夜战马超》《详状》《汲水》《白水滩》《国士桥》《回霍府》《救凌统》《取洛阳》《刮骨疗毒》等。
本月28日,西安音乐工作者协会、西北戏剧工作者协会在西安联合举办民间音乐观摩会。西安易俗社、尚友社、三意社等先后演出了秦腔、迷胡、汉剧等19个节目。
6月8日,西安市流行剧目修审委员会公布第二批流行刷目。本戏27个,即:《投笔从戎》《葫芦峪》《洪羊峪》《武大郎之死》《乾坤鞘》《麒麟山》《黄巢》《翠娘盗令(翡翠园)》《出汤邑》《守扬州》《重耳游列玉》《黄龙山起义》《玉堂春(新改)》《卖油郎》《凌云志》《克敌荣归》《南阳关》《茶瓶计》《再生铁》《两狼山》《通天荡》《火牛阵(新改)》《皇帝与妓女》《软玉屏(丫鬓不要收房)》《双明珠》《民族英雄(改双妻)》《大报仇(去显圣部分)》等。折戏19个,即《苟家滩》《白叮本》《拷寇》《抱妆盒》《拿高登》《观兵书》《虎头桥》《双背鞭》《考文》《九江口》《三打店》《捉张任》《花蝴蝶》《柴桑关》《真假李逵》《贺后骂殿》。
7月,王熙苹受邀参加西安市戏曲界宪法草案座谈会。作为参加会议的29位戏曲界人士之一,在大会应邀发言。
8月10日,西北行政委员会文化局于8月4日在西安召开的西北戏曲工作者座谈会结束。会议根据中央文化部关于加强对民间职业剧团的领导和管理指示,讨论和研究了上演剧目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法。
本月15日,在当时的西北军政委员会文委会的支持下,申请西北文化部财政拨款100多万元,在西安北大街原长安大剧院旧址上,为西北文工团重新修建了一座的剧场——人民剧院竣工,举行开幕典礼,段绍嘉题写了院名。建成后交的剧院是当时西北五省规模最大、设备最好的剧院。曾接待过众多的中、外著名艺术团体演出。尚小云、袁世海、叶盛兰、关肃霜、王昆、崔嵬、于洋、蓝马、秦文、马思聪、王玉珍、郭兰英、常香玉、才旦卓玛,及波兰钢琴家日姆斯基等著名演员、艺术家曾在此演出。党和国家领导人周恩来、朱德、刘少奇、邓小平、李先念、彭德怀、陈毅、董必武、习仲勋、薄一波、胡耀邦、班禅额尔德尼等均先后在此看过演出。
本月16日,延安中央大礼堂整修工程竣工。
9月,宁陕县二黄剧团应邀为佛坪县物资交流大会演出。
10月26日,西北大区撤销,在西北行政委员会文化局和陕西省文教厅文化处的基础上,成立陕西省文化局,鱼讯任局长。
本月,西北大区撤销,西北戏曲流行剧目修审筹委会并入陕西省戏曲修审委员会。主任委员袁光、副主任委员姜炳泰、王依群。
是年,紫阳县洞河街正式成立洞河业余剧团,由街政府直接领导,吸收男女青年参加,排演汉调二黄剧目、配合政治运动,到各方巡回演出。
3月28日—4月23日,陕西省文化局召开陕西省戏曲创作座谈会。要求进一步加强对戏剧创作的思想领导和各剧种老艺人之间的合作,为产生出更多更好的历史题材和现代题材的戏曲剧目而努力。
4月8日,位于西安市北大街青年路北的“五四剧院”落成。该剧院是在京剧“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关怀下,由58家工商业者集资兴建。建设前,资方代理人赵清泉专程赴京与四大名旦商谈,并合影留念。梅兰芳为剧院书题“五四剧院”门楣四字(意取发扬“五四”新文化精神)。
5月9日至10日,陕西省文化局召开全省国营剧团团长会议。鱼讯局长综述了国营剧团的工作情况和今后的方针任务与要求。会议检查了为工农兵服务方针的执行情况,并制定了深入工矿、农村、部队演出计划。陕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王荣在会议结束时作了指示。
5月20日,商洛专署为保留二黄剧种,集二黄艺人成立“商洛新生剧团”。赵维文任指导员、孙亚文任团长,有演职员46人。主要演员有:吕庆华、张庆鸿、武振发、吕耕三、王西亚等。
5月30日—6月4日,陕西省文化局召开全省国营剧团团长会议。会议着重研究了如何贯彻中央文化部关于民间职业剧团登记工作的指示等问题。
6月30日,西安市戏曲修审委员会制定的《关于审查上演剧目的暂行办法》(共六条),经陕西省西安市人民委员会核准,并于7月1日起实行。该《办法》制定了剧本、彩排及流行剧目的审查规定。
7月1日,西安市流行剧目修改审定委员会改为“西安市戏曲修审委员会”。
7月5日,经陕西省人民委员会批准,陕西省文化局颁发了《陕西省民间职业剧团登记条例》及《陕西省民间职业剧团奖励办法》。
9日—10日,陕西省文化同召开全省国营剧团团长公议。会议检查了为工农兵服务方针的执行情况,并制定了深入工矿、农村、部队演出的计划。
12月12日,陕西省文化局在西安召开了国营剧团团长座谈会。会议研究讨论了国营剧团如何更紧密地配合国家工业建设的大发展和农业合作化运动的高潮,讨论制订了1955年排演、演出计划及如何贯彻艺术事业企业化问题。
是年,《西安戏曲》第13期发表张棣庚同志在陕西省文化局召开的戏曲创作座谈会上的发言,题为《在戏曲改革中,我们要怎样看待历史人物和历史真实性与艺术真实性的问题》。
是年,安康汉剧团到汉中、城固等地演出《将相和》等剧。
是年,左元新(商州市人,应工生、小生。又名左忠元)在商洛新生剧团学艺(后下交山阳为山阳新生剧团),拜二黄艺人陈胜志为师。曾在二黄剧《蛟龙驹》《壁寒犀》《软玉屏》《沙家浜》《鸳鸯谱》,迷胡剧《李亚仙》《梁秋燕》,歌剧《江姐》等剧中饰演主要角色。犹以刁德一、甫志高、春生、郑元和等人物著称。他表演细腻传神,刻画人物人木三分,嗓音宏亮,唱腔悦耳,吐字清晰。
是年,刘桂芳(商州市人,应工青衣)入商洛新生剧团(后为山阳新生剧团)学艺,拜二黄艺人吕耕山为师。50年代曾在二黄剧《蛟龙驹》《软玉屏》《七人贤》《二度梅》《鸳鸯谱》《苦菜花》,迷胡剧《李亚仙》《梁秋燕》等古典和现代剧中担任主要角色。犹以陈杏元、李亚仙、冯秀娟、二嫂等角色脍炙人口。她踏实肯学,做工细腻,演青衣稳重端庄;演闺旦柔情似水,眉目传情;苦戏唱来如泣如诉,牵动观众,喜剧演来活灵活现,满台春风。
1月18日,西安市文化局召开戏曲艺术改革问题座谈会,市属戏曲剧团业务负责人及导演、部分著名演员和音乐工作者30余人出席。
本月,《西安戏曲》更名《西安戏剧》。市文联副主任田益荣仍任主编。
2月28日,陕西省文化局发出《关于贯彻全国国营剧团实行企业化座谈会精神的意见》。
3月2日,陕西省文化局印发了《陕西省民间职业剧团登记工作总结》。自1955年8月起,在全省范围内全面展开,12月底全部结束。全省履行登记的民间职业剧团共72个。
3月17日,安康人民剧院经省文化局批准为国营剧团,由安康专署代管。嗣后,剧团自行更名安康汉剧团。“汉调二黄”改称“汉剧”自此始。
4月2日,西安市文化局举办“西安市戏曲工作者讲习会”正式成立。该会分设导演、演员、音乐等研究班,吸收本市各剧团(社)的主要业务人员110余人参加。
4月19日,中共陕西省委书记赵伯平向西安文艺界1200余人作关于戏剧改革工作的报告。主要内容有:①关于表现现代人民生活题材的剧本;②关于历史剧、神话剧的修改创作;③关于秦腔舞台艺术改革等。
4月,安康汉阴县城举办为期13天的“三月三物资交流大会”,邀请蒲溪区业余剧团到会、日夜两场助兴演出二黄戏,受到县领导和全县人民的赞誉。
4月,以原安康县城关业余剧团为基础,周顺义(生、末)、唐章明(生)、蔡安亭(丑)、王义林(生)、马向有(彩旦、外)、熊邦林(鼓师)、杨宗明(琴师)为骨干,选拔区、乡爱好文艺的青年教师、学生组建成立了以演汉调二黄为主的安康县星火剧团。演职员41人(男30人,女11人)。政治指导员彭玉辉、团长赵承群、副团长周顺义。设剧务股、总务股和演员队、乐队、舞台工作队。除演出一些二黄传统剧目外还移植上演古典剧《卓文君》《十五贯》《借亲配》等。
4月,白河县文化馆组织街道业余剧团经调整充实后成立了主演汉调二黄的县新生剧团。李明官为团长,王昌云为业务辅导员,接回本县艺人王启发,招收一批青年学员,赴邻县演出,获得好评。
5月,西安市文化局召开剧目上演规划座谈会。
6月15日—26日,陕西省第一届戏剧观摩演出大会在西安举行。参加这次大会的有西安市、直属县市及渭南、宝鸡、商洛、汉中、安康、绥德、延安、榆林等八个专区的观摩演出代表团共12个,包括37个演出团,18个剧种,145个节目。其中演出代表1873人,观摩代表630人,特约老艺人15人,中央及山西、甘肃、青海、西藏、云南、新疆等地特约观摩代表115人。会议期间,陕西省委第一书记张德生接见了名老艺人和演员代表,省委书记赵伯平和省长赵寿山在大会上讲了话。在长达40多天的时间里,大会观摩、展览及售票演出共150场,其中观摩演出71场,售票演出58场,展览演出21场。观摩演出的剧种除秦腔外,还有话剧、新歌剧、歌舞、眉户、京剧、豫剧、评剧、晋剧、越剧、汉调二簧、汉调桄桄、花鼓戏、端公戏、八岔戏、曲艺剧、同州梆子、二人台等扎根陕西的外地剧种和本土地方戏,丰富多彩。参演节目中本折戏及音乐舞蹈节目共145个,其中本戏21个,折戏110个,音乐舞蹈节目14个。在这些剧目中,既有创作的现代剧、历史剧,还有改编、移植的剧目,同时还有进行整理改编的原本演出剧目。
陕西省举办第一届戏剧观摩演出大会。商洛山阳二黄艺人陈忠洪获表演奖。
1956年,陕西省第一届戏剧观摩会演,二黄艺人张庆鸿以84岁高龄登台展览演出了《献图》“虽花花暮年,满口无牙,但仍是字字清晰,阴阳分明,字韵婉转,紧中有神,快而不粘,使得全场观众拍手称绝。”他艺术生涯70年,学习了本戏200余本,折戏50余回。常演的100多本戏的台词,全能“包本”,艺人称他“饱肚子”。
1956年,陕西省第一届戏曲观摩汇演,二黄演员吕庆华(工净,商洛商南县人)以《五台会兄》展览演出获得好评。
6月15日—7月16日,安康汉剧团赴西安参加省第一届戏剧观摩演出大会,演出汉剧《楚宫》获一等奖、《清风亭·碰亭》获三等奖、《届原·雷电颂》获整理改编二等奖和音乐演奏奖。
7月,中共汉阴县委决定蒲溪区业余剧团与汉阴县歌舞团合并,成立以演唱汉调二黄为主的汉阴县人民剧团。
8月,西安市戏曲界组织学习贯彻全国戏曲工作会议精神,开展挖掘、整理传统剧目,对剧目工作进行全面规划,并成立了学习办公室,领导和组织学习。
8月,安康汉剧团派杨明灿赴江苏省南通市,聘请京剧教师张玉崐到团任教练、导演。
会后,安康汉剧团迅即制订出切实的“全面提高艺术、政治、文化的五年规划”,响亮提出“学习继承传统,认真革新创造”的口号和安排;成立党、团支部;充实业务阵容;远聘京剧教师张玉崐,加强基本功训练,引进成套京剧程式,丰富汉剧表现力;加强剧目、排演、演出、艺术教育全面的计划管理;卓有成效地提高了汉剧舞台艺术。在安康汉剧团的带动、影响和具体帮助下,6县汉剧团都相应地积极采取诸如“走出去,请进来”等一系列措施,努力提高演职员素质,提高演出质量。
8月,湖北省竹溪县为发展汉二黄,派文化馆屈申馆长领剧团学员恢德超、江玉英等8人来安康汉剧团学艺,培训一年。
9月,安康专署决定将安康汉剧团移交安康县领导,与星火剧团合并为安康县汉剧团。
9月,汉阴县歌舞剧团和蒲溪区业余剧团合并组建了汉调二黄专业团体——县人民剧团。首任团长朱建德、副团长汪德培,后期团长王治荣。建团初,从镇巴县接回汉阴籍老艺人陈安信为主要“报本”人,聘何玉庆、杨家和为教师,西乡姚梦龙,汉中赵林为武功教练,排演出《西厢记》《三打王英》《黑旋凤李逵》《四进士》《高康州》《三打采石矶》《取长沙》《天门阵》《春秋配》《十五贯》《七人贤》《双下山》等本、折戏近百个。
10月,专业性艺术研究指导机构西安市文化局艺术辅导室成立。逐步抽调了项宗沛、曲波、米舍枝、司敬修、王征、张继权、石明珍等人到艺术辅导室工作。
秋,商洛镇安县组建“群众剧团”。负责人方周全,地址县城东老爷庙,表演剧种为汉剧。剧团初建时演员多系原“安东社”“三胜班”的艺人,如师德胜、尹定贵(柞水县凤镇人,工丑角)、何福全、刘庚发等;新收学员李秀云、赵梅、武巧云、白志义及1957年收学生龚自民、邢义林、项玉珍、陈月娥等计50人。
10月,石泉县城关业余剧团以整理改编的汉调二黄大戏《虎狼异》(后出版改为《恩怨记》),参加石泉首届业余戏剧观摩大会。会后石泉县改府决定,以该团为基础,调整充实,成立石泉县专业汉剧团。
11月5日,陕西省文化局举办的“陕西省戏曲导演讲习会”开学,樊粹庭、李正敏、封至模等被聘为教员。
同日,安康石泉县汉剧团成立,以汉调二黄为主。
11月16日,陕西省人民委员会批复省文化局,同意《关于发掘整理戏曲遗产的情况及安排意见》。并要求对老年艺人的优秀节目应即录音,以便流传。
11月25日—12月15日,专区皮影戏代表队赴西安参加省第一屈皮影、本偶观摩会演大会。演出弦子腔《沽酒》,道情《打蛮船》,二黄《盘肠战》《剪红灯》,八岔《送香茶》等13个折戏分别获奖。
11月,专区皮影戏会演在安康举行,安康、旬阳、汉阴、石泉、紫阳、岚皋、平利7个县代表队57人参加。演出汉调二黄、道情、弦子腔、八岔皮影剧目12个;会期座谈了与会剧种的源流沿革、班社、剧目状况;艺人李荣堂、王连成献出家传手抄剧本105本;会后编印《会刊》存史。
冬,安康县汉剧团应邀派王道中、赵承群、余书棋赴武汉参加湖北省第一次戏曲观摩会演大会。会中交流了汉水中上游二黄班社沿革。
是年,西安市流行剧目修审委员会更名为西安市戏曲修审委员会。
是年,汉中大众京剧学社迁至汉中东大街104号。
是年,紫阳县政府将洞河业余剧团与城关业余剧团合并,成立专业紫阳汉剧团。
是年,汉中市汉剧团被接收为市政府直属单位,隶属汉中市文化局,集体所有制剧团。
是年,陕西戏曲研究院戏曲教练白小亭(北京人,小时在北京“富连成”学艺七年。功底厚实,跌扑翻打无所不能)调入“商洛剧团”任教练,培养了几期学员,且不少为剧团中坚。几十年培养的艺员中,有现任编导、教授、团院领导者等,桃李满天下。
1月28日,中国共产党陕西省委员会统战部、陕西省文化局邀请名老艺人座谈提高戏曲艺术质量的问题。
1月30日,镇巴县人民汉剧团成立陈昌新任团长,葛玉翠、徐存鼎任副团长。
2月8—16日,西安市职工文艺汇报演出大会在西安举行。
2月12日,陕西省文化局发出“在全省戏曲剧团中开展排演一个好戏运动”的通知,要求各剧团针对本团特点和演员条件选定剧目,精排细练,反复加工,达到内容健康、生动、精练、优美,并能充分体现剧种风格,发挥传统的演唱技巧和演员的特长。
3月5日,陕西省戏曲剧目工作会议在西安召开。会议总结了陕西省首届戏剧会演大会以来挖掘、整理与排演传统剧目工作的经验,讨论了挖掘工作的安排意见(时全省共挖掘传统剧目2274个,已上演的590多个)。会后,陕西省文化局组织了陕南、关中等发掘组,深入各地、县工作至1962年,共发掘抄录各类剧目8000多个。
4月27日,著名剧作家、戏曲作家田汉在西安向文艺界作关于戏剧工作的报告。其中针对陕西的戏剧工作情况,发表了意见。
5月15日—30日,汉中地区举行“1957年戏剧观摩会演大会”。参加会演的剧种有汉调桄桄、汉调二簧、秦腔、京剧、端公戏、曲子戏以及歌剧等,汉中市平民汉剧团、汉中市大众京剧团等9个剧团,演出大小节目66个,其中有创作剧本1个、整理改编的2个,各剧种的传统剧目和外来剧本61个,共演出72场。省文化局艺术处处长袁光、干部陈幼韩、省戏曲剧院副院长柳枫、省文联张宁、西安市文联主任田益荣等到场。汉中市平民汉剧团演出的汉调二黄《打金枝》、汉中市大众京剧团演出京剧《杨八姐游春》《霸王别姬》,展览节目有《打焦赞》《写状》《宇宙锋》《雪杯缘》《玉堂春》等。《杨八姐游春》《打金枝》获演出一等奖、《霸王别姬》获演出二等奖;京剧《杨八姐游春》(导演王少良)获导演一等奖、汉剧《打金枝》(导演贺国斌、龙玉生、刘玉秀)获导演二等奖;大众京剧团乐队获音乐演奏三等奖。
5月27日,陕西省文化局转发了文化部《关于开放禁戏问题的通知》和原西北文化部全部解禁的剧目。
5月,“商洛新生剧团”(商洛专署于1955年5月批准成立的民间职业剧团。负责人赵维文,主要艺人有琴师孙亚文等)由商洛地区下交山阳县更名“山阳新生剧团”,后正式定名“山阳县剧团”,团址设在县城东娘娘庙戏楼,主要演唱二黄。赵维文任指导员,陈胜志任团长。后历任团长为陈胜志、吕耕山(副),程忠杰、曹进宝、朱睿海、张正付、任守德、武新艾(副)、赵觉民;指导员有杨长理、霍国震。建团初,广罗民间二黄艺人陈忠洪、张庆鸿、吕庆华,武振发、陈胜志、吕耕山、王西亚等,又零星招收学生郭淑琴、刘桂芳、李淑杏、徐福民等共46人,上演挖掘传统剧《天门阵》《麒麟山》《九龙峪》《下宛城》《烧绵山》等;同时排演《赤胆忠心》《光复台湾》及现代剧《挖界石》《春暖花开》《梁秋燕》《苦菜花》《刘介梅》等,配合党的中心工作,活跃人民文化生活。1964年古典剧停演,多唱迷胡、歌剧。“文革”期间,改唱京剧。全团开往陕京学唱了《红灯记》《沙家浜》《龙江颂》《杜鹃山》《赛驼以后》等京剧。1976年恢复二黄剧种,上演了《杨门女将》《小刀会》等戏,并穿插演唱京剧、迷胡等其他剧种戏,演出于商洛各地,并几次到毗邻郧西、郧阳、西峡、淅川、安康、石泉、蓝田等地,颇受当地观众欢迎。1957年以后招学员7期151名。其中60、70、82届学员设科班训练,余均随团培养。涌现出郭淑琴、左元新、张正付、武新艾、蔡正明等汉剧中坚演员。艺术骨干人员还有司鼓刘合品、吴忠云、京胡孙亚文、熊世银,京二胡高继国,月琴郭明全,音乐作曲任循道等。
6月,安康县文教科副科长袁善荫参加文化部在京召开的全国剧目工作会议。传达精神后,安康县汉剧团上演汉剧《九更天》等10余本禁演传统剧目。
7月3日,西安市汉剧文艺研究会山鸣岐、刘鸣祥、邵子福、冯子才、何子善等10人,应四川温江汉剧团邀请,赴温教学并演出。
本月11日—16日,陕西汉剧艺人山鸣岐等在四川邛崃演出《拷打公孙》《火烧绵山》《法场换子》等剧,获当地政府授予的荣誉奖状和奖章。
本月27日,西安市戏曲界集会座谈25日《人民日报》社论《有毒草就得进行斗争》。与会代表一致表示要和毒草作斗争,坚决不演坏戏。
7月,尚小云与尚长荣率团到宝鸡,在宝鸡剧院演出。
本月,武汉市汉剧团赵琛、曾彩龄、邱海清等3人来陕搜集汉二黄资料,先后从陕西省文化局、省传统剧目工作室和西安市文联资料室抄录汉剧优秀传统剧本《李彦贵卖水》《闹花园》《桑园会》《耒阳县》《朱砂印》《日月图》等100多本。这些剧本均系陕西汉剧研究者马敬之、汪仲秦历年来结合本省汉剧老艺人口述记录的。在安康访问期间,安康县文教局多次邀集汉剧团老艺人座谈汉调二黄源流沿革、班社历史、艺人辈份。
7月,安康县汉剧团为湖北省竹溪汉剧团代培的8名学员一年期满,结业回县。剧团调派陈安理等9位艺人支援新建的汉阴、紫阳、石泉3县汉剧团。
同日,安康县召开老艺人座谈会,汉调二黄、陕南道情、八岔、大筒子戏、曲子等剧种的55位艺人出席,讨论并整理了各个剧种的源流资料;登记了本地区老艺人的分布状况;报出剧目320个;口述记录195个,捐献剧本51个,其中26个为报传珍本。
8月,柞水县石镇业余剧团改为职业剧团。演唱二黄。
本月,商洛地区首次举行现代戏创作会演。山阳新生剧团演出二黄《通天桥》,主演张正付,《教育了我》,主演陈胜志。
11月下旬—12月上旬,西安市举行二届戏曲汇报演出。
12月24日,西安市戏曲界召开社会主义大辩论动员会。
12月27日,安康平利县汉剧团成立。
是年,安康县汉剧团调派二黄艺人陈安理(小生)、钟玉贤(小生)、田梓桂(女、旦)、唐章明(生)、袁富贵(场面)等支援汉阴县人民剧团,实力加强,剧目增多。剧团常于县境内各区乡及石泉、紫阳、岚皋、安康等地巡回演出。3次赴安康参加专区戏剧会演和营业演出。
是年,以城关业余剧团为基础创建平利县汉剧团,主要演出汉调二黄等。该团出湖北,过四川,参加省、地重大演出活动,巡回安康地区10县演出,在群众中享有一定声誉。《陕西日报》以《一史活跃在大巴山中的扁担剧团》为题,专版报道了他们上山下乡的实绩盛况。
1月,西安戏剧界贯彻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针,下乡上山,送戏上门。
2月5日,陕西省文化局召开全省艺术表演团体巡回演出规划会议。
3月11—14日,西安市文联与陕西省剧协筹备处联合召开西安地区戏剧、曲艺创作跃进座谈会。
3月15日,陕西省文化局、西安市文化局联合召开戏剧团体社会主义建设大跃进誓师大会。31个表演团体的代表一致表示:坚决响应党的号召,要在政治上做革命派,艺术上做革新派,建设上做促进派,誓以百倍的信心,鼓足革命干劲,在思想上、艺术上、经营管理上来一个大跃进。
4月2日,陕西省文化局、省剧协筹备处和西安市文联联合召开戏剧理论研究工作者座谈会。
4月9日,中国戏剧家协会陕西分会筹备委员会成立。由25人组成,马健翎被推选为主任委员,鱼讯、姜炳泰、樊粹庭、刘毓中为副主任委员。
5月,商洛举行现代戏创作会演,山阳新生剧团演出二黄《红龙腾空》主演冠汉斌。
6月5日,周信芳莅临陕西省戏曲学校指导。
本月,陕西省剧目工作室按省文化局决定,组织人力开始编辑出版《陕西省传统剧目汇编》。是年10月出版秦腔第一集。到1964年后共编辑出版秦腔、同州梆子、西府秦腔、汉调桃桃、汉调二簧、华剧(碗碗腔)、眉户(迷胡)、线戏、跳戏、弦板腔、阿宫腔、老腔、弦子戏和陕南道情等十四个剧种的传统剧目汇编共71集,收编传统剧目640个。
8月9日,陕西省文化局召开全省戏曲表现现代生活座谈会。全省各剧团的业务干部、艺术工作人员、业余戏曲作者等255人出席了会议。
本月9日—17日,陕西省文化局召开陕西省戏曲表现现代生活座谈会。会议号召全省戏曲工作者动员起来,为创造社会主义新戏曲而奋斗。
10月25日—11月23日,陕、甘、宁、青、新五省(自治区)第一届戏剧观摩演出大会在西安举行。观摩演出代表团5个,共37个演出单位,15个剧种。观摩演出剧目49个,其中现代戏7个,新编历史戏12个;展览演出剧目22个,其中现代戏5个,传统戏17个。安康县汉剧团随省代表团参加,演出汉剧现代戏《朝阳沟》。大会观摩演出代表、以及中央有关部门和北京、广西、山西、四川等10多个省(市)的代表,共2100余人。副省长李启明致开幕词,省文教办公室主任张华莘作重要讲话。文化部副部长刘芝明莅临指导。大会期间,中国戏曲研究院副院长罗合如作了题为《戏曲表现现代生活的几个问题》的专题报告。闭幕式上,鱼讯作了总结报告。
10月,以紫阳县城关、洞河业余剧团为基础的紫阳县汉剧团正式成立。
11月24日,原西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张治中在北京饭店设宴招待陕西省戏曲赴京演出团。首都文艺界知名人士应邀参加,张治中副主席、文化部钱俊瑞副部长、中国剧协田汉主席、著名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都即席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最后国务院秘书长习仲勋勉励大家虚心学习。
同日,中国剧协陕西分会成立。马健翎当选为主席,鱼讯、姜炳泰、田益荣、樊粹庭、刘铳中为副主席,理事55人。
12月,商洛镇安、柞水两县合并,剧团随之合并名为“镇安县剧团”,演唱二黄。李德照任指导员,王安奎、任俊臣、师德胜任副团长。演员有尹定贵、赵金平、李双印、王忠恕等。其中二黄演员尹定贵(艺名毛娃。尹生的次子,赖金榜之徒,与陈胜志、张胜林、张胜华为师兄弟。6岁学艺,7岁登台。有二黄“七龄童”之称。全部包本记有戏剧300多本,戏班社称他“戏母子”。)担任教师,培养二黄艺员。他曾先后在“三合班”“五福班”“安乐社”等班社搭班。四次在“抗建剧团”“三圣班”任派师。二黄一末到十杂缺啥补啥。《烤火》中的赵易、《打城隍》中的乡丁、《闹店》中的瞎子等角色表演,无不令人捧腹。
年底,镇安、柞水合并,商洛镇安“群众剧团”(汉剧)更名为“镇安县剧团”。新增艺人王安奎、任俊臣等;学员李继芳、邓家财等,人员增至90,实力壮大。
是年,西安市举行全市群众文艺观摩会演大会。
是年,安康镇坪县职工业余剧团(二黄、秦腔、京剧)解散。
是年,白河县新生剧团前后从西安、杭州等地购全新戏装;本县艺人荣仲喜返回白河,任主管业务团长。经常上演二黄剧目:《抱火斗》《伐子都》《铁弓缘》《兴汉图》《将相和》《铡美案》《四进士》《串龙珠》《玉堂春》《二度梅》《女界牌》《白蛇传》《七人贤》《滚钉床》《昊天塔》《打龙棚》《五福堂》《李陵碑》《过巴州》《打镇台》等。先后在县境各区乡和湖北郧西、郧阳、竹山、竹溪、陕西安康、旬阳、山阳、平利、石泉等县约150个集镇(点)演出近2000场次。从业人员共49人,其中李明富、荣仲喜、王祥瑞、姚凤香、王桂英、姚先德、张友华、纪均贵、吴贵民、蔡代青、李大清、余胜平、龚成林较为出色。
是年,汉阴、石泉、宁陕并县,汉阴县人民剧团合并于石泉汉剧团。
是年,蜀河抗日救亡工作宣传团(即“化妆团”)由蜀河镇业余爱好者捐赠和镇人民政府出面筹措资金添置戏衣,特请河南工匠绣制四蟒四靠、头盔10余顶。改称蜀河镇业余剧团,负责人肖显堂。成员增加了少数机关职工和社会青年如王久万、朿文寿等。依原“化妆团”手抄剧目付排演出《七人资》《四进士》等。“文革”期间,肖显堂组织一班青年学生,联合演出《智取威虎山》等现代戏,影响甚大。现成员者化,戏箱全毁,但有专业剧团来镇,总有数人登台演出以求自娱并有零星“闹玩子”活动。
1月6日,陕西省戏曲赴京演出团胜利归来。副省长李启明等省、市领导和文艺界人士到车站欢迎。演出团在京时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文艺界著名人士和广大观众的热情鼓励与赞扬。梅兰芳、欧阳予倩、田汉、马少波等在各种报刊上发表了数十篇评论文章,给演出团以很高评价。特别是对《赵氏孤儿》一剧给予了充分肯定,评价为改编最成功的传统戏之一。党和国家领导人刘少奇、周恩来、朱德、贺龙、陈毅等在中南海特意对演出团全体同志进行了接见和招待,返陕途中应山西省邀请,在太原进行了10天的访问演出。
春,安康汉剧班参加陕西省人民代表大会的西安市和安康专区代表联合提案:为保留汉调二黄剧种,要求成立省级专业二黄剧团。
2月15—25日,西安市1959年第一次群众文艺会演在西安举行。
同日,《西安戏剧》改为半月刊,公开发行。从1956年第5期开始,历时三年,在30多期的刊物上,共发表文章60多篇,其中还发表了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的《谈谈表演艺术》、邴少霞的《中国戏曲的基本功》以及尚小云、李宗义、叶盛兰、杜近芳、郑亦秋、王玉让等京剧名家的艺术见解。
2月25日—3月5日,安康专区第四届民间音乐、舞蹈、戏剧会演在安康举行,安康、石泉、紫阳、平利、旬阳、白河6县代表队150余人演出汉调二黄等5个地方剧种的剧目多个。
3月13日至19日,陕西省文化局为了研讨戏剧创作和剧本整理改编中存在的问题,并了解献礼节目的创作情况,召开了陕西省专业剧团献礼剧目座谈会。
3月20日—26日,陕西省文化局召开“陕西省1959年专业剧团团长会议”。根据八届六中全会决议和陕西省第二届党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精神,检查了一年来的工作,安排了全省戏曲艺术团体向建国10周年献礼工作和巡回演出工作。
3月20日至30日,陕西省文化局在西安举办了陕西省群众音乐、舞蹈、戏曲会演大会。参加会演的有西安市、各专区、各选区、陕西军区和省级直属机关的11个演出代表团,演出节目144个,工农商学兵和干部1349人。在开幕式上,副省长李启明讲了话。在闭幕式上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江云讲了话。省文化局局长鱼讯作了总结报告。
4月,湖北省戏曲工作室派王俊、赵荣华赴安康调查访可汉调二黄剧目、声腔、脸谱。
5月5日,安康专区戏曲发掘组整理编印《汉调二黄剧目册》,全集以表格形式开设有编号、剧目、别名、本折、调口、有无抄本和内容简介等栏目,共统计汉调二黄剧目1077个。
5月15日—27日,安康专区第一届专业剧团会演大会在安康举行。参加会演的有安康、石泉、紫阳、平利、白河等5县汉剧团代表227人;湖北武汉,西安、汉中等地16个单位的来宾和老艺人22人;大会演出17场36个剧目:计二黄传统剧22个,移植汉剧7个,自编现代戏5个,移植现代戏2个;主要剧目有现代民歌剧《葵花向日红》《绿海红心》《黑山钢铁战》,汉剧现代戏《四川白毛女》《飞天堰》《双回门》,曲剧《茶瓶计》、紫阳民歌剧《嫁嫂》,汉剧历史剧《脱靴辨奸》《杨乃武与小白菜》《打龙棚》《杜鹃泪》,弦子戏《沽演》等。
5月,安康专区戏曲发掘组以《安康专区第一届专业剧团会演资料》编辑印刷《安康专区戏曲发掘组汉调二黄资料集》。该资料集第一部分有:汉调二黄班社沿革概况介绍,记述自清道光十九年(1839)到民国卅八年(1948)汉中、西乡、城固、镇安等地和本地汉调二黄班社在本区城乡活动的时间、点线及基本阵容等口碑资料;第二部分详记汉调二黄杨金年传科18字辈、范仁宝传科7字辈及不明字辈各班派共百余名艺人姓名、艺名、浑名、行当、籍贯、现工作单位等;第三部分“汉剧音乐初步调查统计表",列记二黄调板式15种,阴板(反二黄)调式7种,腔类6种,西皮调板式18种,腔类17种,其他杂腔什调10种,丝弦曲牌18种,唢呐曲牌103种,锣鼓曲牌等的曲名50种;第四部分按历史朝代汉调二黄记名脸谱415种。
6月12日,西安市文化局举办戏曲艺术训练班,学习川剧表演艺术。川剧名老艺人张文卿(艺名琼莲芳)、陈金波、彭海清等四人莅班任教。学期3个月,学员50余人,观摩人员60余人。
6月25日,《西安戏剧》与《陕西戏剧》合并,改为月刊,定名为《陕西戏剧》,公开发行。《西安戏剧》历时三年多,共出刊75期,除刊登经常性的剧本研究、表演评价,以及演员的角色创造和心得体会的文章外还发表了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的《谈谈表演艺术》、邴少霞的《中国戏曲的基本功》以及尚小云、李宗义、叶盛兰、杜近芳、郑亦秋、王玉让等京剧名家的艺术见解。
7月,《西安戏剧》与《陕西戏剧》合并,改为月刊,定名为《陕西戏剧》。
8月10日,西安市“1959年戏剧观摩演出大会”在三意社剧场隆重开幕。13个演出单位,共800余人。参加会演的有秦腔、豫剧、越剧、评剧、关中道情、歌舞、话剧等7个剧种,17个优秀节目和2个歌舞晚会。本省、市及外省、市观摩代表200余人观看了演出。
8月10日—15日,陕西省文化局召开陕西省1959年第二次专业剧团团长会议。会议总结了上半年准备建国十周年“献礼”和积极提高质量为中心的戏剧艺术工作;并对开展迎接建国十周年的献礼活动和继续上山下乡巡回演出作了具体安排。会议还讨论了省文化局《关于全面扶植发展地方剧种,丰富舞台艺术的意见(草案)》和《关于合理安排剧团的工作、学习、休息时间和保护演员健康的试行办法(草案)》。
8月,陕西省高教局、劳动局、文化局联合通知在安康地区招收了汉调二黄学员75名,学习汉调二黄关中流派。
9月22日—10月21日,陕西省表演艺术团体庆祝建国十周年献礼演出展览月。有省、地、县艺术表演团体31个,25个剧种,戏曲剧种有秦腔、眉户、碗碗腔、关中道情、弦板腔、端公、八岔、京剧、豫剧、同州梆子、汉调二黄、线戏、话剧、歌舞、木偶等。200多个节目演出39天。尚小云、徐碧云也参加了献礼演出。通过献礼演出,集中地反映了党的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以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在艺术事业中的胜利。期间,尚小云先生改编的古代剧《双阳公主》参加了献礼演出。这是一出唱念做打都很吃重的旦角戏。尚小云扮演双阳公主,充分发挥了他能文能武的表演才能。在“问路”一场里一边掏翎子,一边抡着茜红色剑穗,如同风卷花树,满台生辉。在这出戏里,尚派的“马趟子”也得到充分的发挥。台上如见双阳公主一马千里在茫茫风沙中驰骋,而且歌移舞换,千姿百态。“问路”一场是全剧的重点。当年,尚小云已经60岁了,虽然唱腔不如当年刚劲,但是功力却更显得纯熟了。开始唱[西皮原板]、[回龙],接唱[西皮慢板]。唱腔明快、奔放,表现了双阳公主不顾山高路远,“离国撇家”要去搭救狄青的急切心情和豪迈气概。
9月22日—10月21日,陕西省表演艺术团体庆祝建国十周年献礼演出展览月,安康县汉剧团演出汉剧传统戏《打龙棚》。
10月29日,尚小云继将自己的名贵书画捐赠给陕西省博物馆之后,又将40年来所购置的戏剧服装、道具等共755件,及收藏的一批宋、元明、清书画捐献给陕西省戏曲学校,捐赠仪式在省戏校隆重举行。张汉武、鱼讯、姜炳泰、郑伯奇等出席,西安戏剧界代表和省戏校全体师生参加了赠献仪式。
秋,专署文卫局为省戏曲学校汉剧班在全区招收学员70名,先期在安康开课教学。
11月23日,陕西省人民委员会召开电话会议,省委常委、副省长时逸之在会上作了报告。要求各级领导部门,全省文艺工作者积极行动起来,充分调动一切力量,以社会主义教育为纲,配合农业生产等中心任务,立即开展一个声势浩大的、内容生动活泼的、形式多种多样的文化宣传运动,为当前的跃进形势,为工农业生产,为广大劳动人民服务。
是年,陕西省戏曲学校成立,设二黄班,招员75名作崇秦中二黄的后继力量,毕业后分配安康汉剧团。
是年,山阳县剧团王兴谋创作现代汉剧《通天桥》,获商洛地区首届会演一等奖。
2月7—13日,西安市第三次职工业余文艺会演大会在西安举行。
2月25日—3月5日,陕西省第二届职工业余文艺会演大会在西安举行。17个演出代表团,1200余人,演出13场,183个节目。有戏曲、舞蹈等30多种艺术形式。大会评选出71个优秀节目和62个优秀创作节目。中央和兄弟省、市文艺团体的代表观摩了演出。
3月15日—4月1日,陕西省新搬上舞台剧种会演在西安举行。参加这次会演的代表团,有陕西省戏曲剧院、长安、渭南、蒲城、韩城、大荔、铜川、凤翔、兴平、乾县、安康、洋县、榆林等多个剧团,共计931人,连同各地观摩代表,共1100余人。参演剧种有碗碗腔、老腔、洋县碗碗腔、西路碗碗腔、陕北碗碗腔、弦板腔、眉户、关中道情、陕南道情、陕北道情、弦子戏、大筒子戏、紫阳民歌剧、端公、八岔、二人抬、平弦曲子、阿宫、线戏腔等19个,节目30多个,京剧、二黄戏为参加会演。
3月,中国剧协陕西分会在西安举办“西安戏曲界抗旱节目展览演出”,参加演出的有陕西省戏曲剧院演员训练班、陕西省京剧团、西安市尚友社、越剧团、狮吼剧团等戏曲团体,演出了秦腔、眉户、京剧、越剧、豫剧等节目。
4月5日—5月10日,为培养戏曲人才总结经验,“1960年陕西省戏曲青年演员会演及艺术教育工作大会”在西安举行。这次大会历时36天,甘肃、青海、山西、河南及宁夏等兄弟省(区)和陕西省各专、县(市)文化单位派员前来观摩。陕西省京团的《收关胜》《丑洞房》《八大锤》《搜孤救孤》(4月7日东方剧院夜场)、汉中专区代表团的京剧《长平之战》(4月8日人民剧院夜场)、陕西省戏曲学校的京剧《山河泪》(4月22日人民剧院夜场)参加了大会观摩演出。会后,陕西省戏曲学校的尚小云与陕西省京剧团的郑万年、王金璐、孙钧卿获“艺术教育工作者个人奖”,省戏曲学校《山河泪》中演员尚长荣、蒋秋萍、刘国祥、朱广济、苏德发,省京剧团《收关胜》中演员王俊鹏、冯友年,《搜狐救孤》演员李正侠、左文林,汉中代表团《长平之战》中演员蔡正芳、张彦芬、关美荣、李清川获“青年演员奖”,京剧《山河泪》获“剧本奖”“演出集体奖”“音乐奖”,省京剧三团的《收关胜》获“演出集体奖”“导演奖”,《长平之战》获“导演奖”“音乐奖”“舞台美术奖”。山阳县剧团张正付因表演二黄《斩马谡》获二等奖;刘桂芳(工青衣,商州市人)在二黄《断桥》剧中饰白素贞,获表演二等奖并与尚小云先生留影。安康县汉剧团、石泉县汉剧团、紫阳县汉剧团演员组成的专区代表团演出汉剧《梁红玉》《三收何元庆》。其中《梁红玉》获得剧本奖、演出集体奖、导演奖、音乐奖、舞台美术奖等奖项。汉中代表团第二队演出京剧《长平之战》、汉调二黄《思盗钗》等。陕西省戏曲学校尚小云,陕西省戏曲剧院韩盛岫,陕西省京剧团郑万年、王金璐、孙均卿获“艺术教育工作者奖”,陕西省京剧团王俊鹏、冯友年、李正侠、左文林,陕西省戏曲学校尚长荣获“青年演员奖”。
5月9日,中国剧协陕西分会召开青年演员座谈会,出席会议的共40余人,大部分是陕西省戏曲青年演员会演中受奖的优秀演员。
5月,安康县汉剧团王道中赴北京出席全国第三次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
同月,先进集体安康县汉剧团代表宋文祥,紫阳县汉剧团代表陈定余,先进个人代表紫阳童友富,安康王发芸出席在西安召开的省文教系统群英大会并分别获奖。
6月28日—7月1日,陕西省文化局、中国剧协陕西分会在西安联合举办“西安戏剧界反美宣传节目展览演出”。
7月1日,安康旬阳人民剧团(后改成旬阳县文工团)成立,成员由中、小学学生及国家干部组成,以演出汉调二黄为主。
8月,由汉中市京剧团、秦剧团、桃桃剧团和二黄剧团筹集资金,政府给予部分补助,在汉中市东关磨子桥古庙和毛家石桥祠堂,开办了“汉中市戏曲、演员训练班”。设京剧、秦腔、汉剧、汉调桄桄4个班,招收学生90余人。李自强任党支部书记兼主任。
8月,安康汉剧班赴陕西省戏曲学技内设班培训。在校期间,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尚小云任艺术总指导,徐碧云为艺术指导,专科教师有清末民国时期关中、商洛著名科班艺人陈忠宏(丑、外)、山鸣岐(生)、刘鸣祥(生、净)、王安奎(日)赵建中(旦)、杨大钧(小生)裴联壁(净)、周建伯(琴师)、邵子福(老旦兼司鼓)等,武功教练李雨田、王承志、齐少奎、刘英华、何桂山、黄永祥、董子杰等。张兴贵、毋致、赵兴先后任班主任。
同月,安康县汉剧团派彭玉辉、杜建德、黄贤明应邀赴武昌参加湖北省武汉汉剧院成立大会。赠大会锦旗一面,书缀“地连秦楚,江共一流、道同一脉、亲切师友”。会期,黄贤明拜师陈伯华。
11月26日,陕西省文化局发出《关于配合整风、整社运动积极开展文化宣传活动的通知》。要求各级文化行政部门,各文化艺术单位,应当在当地党委的领导下,积极行动起来,充分运用各种文艺形式,认真地宣传贯彻党的政策,更好地办好农村人民公社,一心一意支援农业,为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跃进而奋斗。
是年,西安市文化局艺术辅导室解体。
是年,商洛镇安县剧团为了加强了乐队及业务工作,先后从学校调一些懂行的人员进团,这个时期,由于过去老艺人多,挖据整理演出了大部汉剧传统剧目,如《麒麟山》《八义图》《火烧绵山》《下宛城》等数十本。并排演了《红色种子》《江汉渔歌》《四川白毛女》等其他剧种现代戏。
是年,安康县汉剧学校建立,附属安康县汉剧团。安康县县长崔锦义任名誉校长,副团长许洪祥任班主任(后期由邓玉琛任班主任),张玉崐任武功教练兼艺术指导,著名汉调二黄艺人雷鸣震、杜建德、左玉贵及张蔚文任排导老师和教练,配专职文化课、音乐课教师各一人。以招工指标招收了顾铭、来世清等学员20人,并为紫阳县、湖北竹溪县代培学员10余人。
是年,平利县汉剧团评为出席陕西省群英会先进集体,同年出席全国文教群英会,成为全省剧团上山下乡的一面红族。后自行政称平利县红旗剧团。西安电影制片厂为此拍摄了新闻纪录专题片《巴山轻骑》,在全国放陕后产生一定影响。主要演职员先后有胡成统、何基奎、冯家富、邹益礼、常春芳、邹成仁、吴荣华、常纪伦、李福启、张友华、邹永礼、张友武等。剧团历任领导有胡承统、邹合理、邹成仁、常纪伦。1988年秋,平利县政府决定对该团保留机构、缩编人员、保留骨干,实则撤销了剧团。
1960年前后,陕西省文化局委托陕西省剧目工作室整理编印出版《陕西传统剧目汇编?汉调二黄》。共8集,收录传统大剧60本。
1月17日,陕西省戏剧创作座谈会历时4个多月,今日结束。
本月,陕西省文化局先后在延安、汉中和宝鸡等地分别召开全省剧团工作会议,研究讨论如何全面提高创作和演出质量问题。
7月16日,陕西省戏曲学校汉调二黄班(安康汉剧班)二年级学生,首次在西安实习汇报演出了《二进宫》《营门斩子》《大回朝》《红火棍》《芦花荡》等折戏,各界对绝响多年又重新展现于西安剧坛的汉二黄剧种后继有人给予高度评价,《戏剧报》《陕西日报》《西安晚报》《陕西戏剧》报道、评论及省人民广播电台、省电视台实况转播。该校汉剧名老艺人陈忠宏、山鸣岐、刘明祥、邵志福、王安魁等登台献艺,演出了《斩黄袍》《盘陶》《二虎山》《断太后》等剧。
8月8日,戏曲艺术家梅兰芳逝世,12日《西安晚报》发表尚小云、苏育民、刘毓中,何振中、王天民、樊粹庭写的悼念文章多篇。
本月下旬—10月,为庆祝建国12周年,陕西省戏曲学校同州梆子班、京剧班、汉调二簧班学员,在西安献演一批剧目。该校三班除在市内演出外,还分别到各工厂、学校作专场演出。演出期间,广播电台作了实况广播、电视台播转了重点节目。
10月26日—11月10日,西安市举行第一次名老艺人会串演出。参加者50余人,演各类剧目30余出。
10月26日,《陕西日报》刊登尚小云文章《练功、倒呛、学习》。
10月,汉中市戏曲、演员训练班结业。经过一年零三个月的训练,培训出的学员京剧有张学东、李宝民、朱长恒、田素兰、吴佩贤、郭惠全、张宝玉等,训练中,排演的京剧有《贺后骂殿》《打渔杀家》《清风寨》《捉放曹》《吊金龟》等剧目。汉调二黄有孙明英、欧丽英、王光义、赵明江、王顺民、刘汉荣等。排演的汉调二黄有《审诰命》《女斩子》《白水滩》等剧目。
11月17日,西安市文化局、市文联联合召开座谈会,请参加会串演出的名老艺人座谈演出感受和对今后继续挖掘戏曲遗产的意见,以及传授技艺等问题。
11月,中央文化部副部长钱俊瑞到安康视察文化工作,观看专区秦剧团、安康县汉剧团地方戏剧目及民间艺人演出,对地方文艺工作发表了重要讲话。
12月22日,西安市文化局组织收徒拜师活动。市秦腔、豫剧等6个剧种的138名青年演员分别拜32名老艺人为师。
1960年1961年,陕西省剧目工作室向二黄艺人张庆鸿(商县城西张坡村人)抄录了几十本大、小二黄剧目。在此期间,省戏校多次邀请他授艺。
是年,专业性戏剧研究机构——西安市文化局文艺研究室建立。朱力任主任,潘兰、刘一青任副主任。下设剧目组、理论组、创作组。剧目组负责全市专业、业余创作、改编剧本的审核,优秀者推荐市属剧团排演,需加工的帮作者修改提高;理论组负责全市上演剧目的研究评论,组织各种专业会议,帮助剧团提高上演剧目质量;创作组除自己撰写剧本外又组织指导全市专业剧作者深人生活,选取创作素材,交流经验等项业务。文研室的成员有:丁洁、王大民、王鸿绵、王思智、王诚、宁克中、田琳、米舍枝、李葆华、关睢、张蕙、阎敏学、芜原、焦斌、贾玉森、侯光前、郭听、晁祖荫、薛浩、鱼跻龙等。
春节,安康汉剧班在西安三桥、户具演出,受到欢迎,先后排演了传统戏《女界牌》《昊天塔》《大保国》《铁钉床》《过巴州》《献图》《汲水》《行路》《五台会兄》《营门斩子》《红桃山》《武松打店》《辕门射戟》《渔舟配》《三宫堂》等30余本(折)。
2月26日,陕西省文化局戏剧创作研究班成立。鱼讯兼任班主任。学期3年,聘请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戏剧教授兼课。
3月17日,《陕西日报》刊登尚小云文章《谈“五法”》。
5月22日,中国剧协陕西分会邀请西安地区知名的剧作家、主要演员、戏剧音乐、舞台美术工作者以及戏剧评论工作者召开座谈会,纪念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20周年。
6月1日,中共陕西省委发出了关于讨论和执行中央批转文化部党组和全国文联党组《关于当前文学艺术工作若干问题的意见(草案)和通知》。要求全省各级党委、各有关党组、应根据中央的指示,组织文化领导部门和党内外全体文艺工作者,认真讨论,坚决贯彻执行。在讨论和执行的过程中,应结合实际情况在总结以往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改进领导方法和领导作风,调整文艺工作方面各种关系,正确地贯彻执行党的知识分子政策、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进一步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学艺术。
6月中旬至9月,陕西省剧目工作室组织工作组,深入安康地区各县对流行于该地区各个剧种的源流沿革,音乐唱腔、脸谱绘制,表演艺术,传统剧目等方面的发掘、整理工作进行了复查。对各个剧种的代表班、社和艺人,都分别写史立传,对不同流派的音乐、唱腔、表演、除以文字纪录外,还进行了录音、照像,并推荐给当地剧团学习。汇集传统剧目;汉调二黄920本(折),安康道情616本(折),弦子戏302本(折),越调318本(折),八步景126本(折),大筒子111本(折),八岔77本(折)。绘制汉调二黄传统脸谱279个,收集皮影雕刻老谱集五大本。
秋,陕西省戏曲学校汉调二黄班学员分配到安康汉剧团。
11月,为加强戏曲剧目的思想性和战斗性,中国戏剧家协会陕西分会召开座谈会,西安地区各戏曲团体、省、市文化部门的有关人员和负责人出席了会议。
本月,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田汉来陕视察,对陕西戏剧工作者作了重要报告。并游览了药王山。
是年,安康县汉剧学校学校停办。
1月7日至16日,经陕西省人民委员会批准,陕西省文化局在西安召开了全省剧团工作会议。这次会议根据党的八届十中全会精神和文化部全国巡回演出工作会议精神,检查总结了两年来的工作,研究了加强戏剧工作的思想性和战斗性,更好地为工农业生产和广大工农兵服务等问题。
1月21日,陕西省文化局召开全省剧团工作会议,讨论戏剧工作如何进一步加强思想性和战斗性。更好地为农业服务等问题。
3月中旬,西安市戏剧界掀起学习雷锋、歌颂雷锋高潮。
本月,陕西省文化局召开全省剧团团长会议,贯彻中央“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总方针及禁演“鬼戏”,大演现代戏的指示精神。会后全省有关剧团停演了10多本神鬼戏;有《铡判官》《游西湖》《上天台》等。上演了现代戏《箭杆河边》《夺印》《中国魂》《两颗铃》。
4月5日—15日,陕西省文化局、中国剧协陕西分会在西安联合召开现代戏观摩座谈会。全省各专县的导演、编剧和有关专业人员一百余人出席。
4月,安康汉剧班该班全体派返安康。
本月,中国戏剧家协会陕西分会召开现代剧创作座谈会,讨论对创作现代剧的认识和深入生活、改造思想等问题,历时12天。参加座谈会共60多人。会议期间,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等有关部门的领导作了讲话和发言。
5月,中国戏剧家协会陕西分会召开传统剧目座谈会,讨论“进一步提高传统剧目的思想性,更好地为农村服务"等问题。
5月,命名安康专区汉剧班,隶属陕西省文化局和安康专区文教局双重领导,实行边学习、边演出的管理方针。增派傅新、宋建中、赵瑞祥、徐生榜等为管理教师。除二黄传统戏,还排演新编古装剧,现代戏和移植剧目《仙霞岭》《云中之战》《虎穴智擒》,歌剧《江姐》,话剧《豹子湾战斗》《文飞行员》《柜台》及《掩护》《强渡大渡河》等。
6月24日,陕西省文化局发出《关于对当前立即停演的55出“鬼戏”的处理意见》。意见规定:立即停演的“鬼戏”有:秦腔《游西湖》(红梅记、李慧娘);汉二簧、线戏《探阴山》(铡判官);豫剧《阴阳铡》;秦腔、碗碗腔《金琬钗》;秦腔《告庙》;秦腔、眉户、豫剧《大上吊》(李翠莲上吊,十万金、刘全、唐王游地狱);秦腔、碗碗腔、豫剧《夜斩阴曹》;秦腔《阴阳河》;秦腔《黑虎打台》(赵公明显魂》;川剧、京剧《活捉王魁》;评剧《活捉孙富》;秦腔、汉二簧《哭灵上路》(背娃);秦腔、眉户《杜二娘》;汉二簧、京剧《活捉吕聚》;秦腔、汉二簧《活捉潘璋》;碗碗腔、线戏《两世缘》;碗碗腔、线戏《两世姻》;线戏《小阳河》(田圣归天);同州梆子、线戏《双红带箭》;秦腔《太和城》;同州梆子《五雷阵》;秦腔、汉二簧《五雷碗》;汉二簧《过沙江》;汉二簧《上天台》(打金砖);汉二簧、同州梆子《贼打鬼》;京剧《乌盆记》。另有《对银杯》《八件衣》等29出剧目在未改好前,亦应停演。
9月27日,陕西省文化局、剧协陕西分会、西安市文化局联合召集西安戏剧界的作家、导演、演易等有关人士100余人,就进一步贯彻执行“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问题,举行座谈会。
9月28日,陕西省文化局发出《关于在所有戏曲剧团中开展学习讨论<进一步贯彻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方针〉问题的通知》。
冬,由地委宣传部长延晓,专区文教局长屈如代领秦剧团、安康、平利、紫阳、石泉四县汉剧团及宁陕等县的剧作人员到旬阳县神河区白庙乡参加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创作出汉剧《春催山红》、陕南道情《古水新波》等新作品。
12月27日,中共中央西北局(63)418号文件印刷了西安地区戏剧界学习讨论进一步贯彻执行戏曲方针问题的情况。从9月下旬开始,陕西省委宣传部组织西安地区戏剧界开展了进一步贯彻执行“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方针问题的学习讨论。这个阶段省、市文化部门,组织西安地区17个戏剧团体,普遍学习了有关戏剧工作的重要文章,召开了包括作者、戏剧评论工作者、主要演员和业务领导干部100多人参加的7次座谈会,比较集中、深入地座谈了贯彻执行“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方针的情况和问题。
1月25日—2月8日,陕西省文化局在西安召开了1964年演出工作会议,部署1964年戏剧艺术工作的任务,研究剧团参加社教运动及安排巡回演出问题。
4月,中央文化部、省人民政府先后通令禁演传统古装历史剧。自此,全省各专业剧团、业余剧团当即封箱停演传统历史剧,全演现代戏。
5月20日—5月28日,陕西省第二届戏剧观摩演出大会在西安举行。与会代表2100余人,观摩了10个代表团,包括42个表演艺术团体演出的47个反映现实生活和革命斗争历史的大小节目。其中剧种11个。中央文化部,中共中央西北局以及陕西省有关领导出席了开(闭)幕式。省长李启明致开幕词。省委书记处书记舒同作总结报告。陕西省京剧院代表团演出京剧《延安军民》。安康专区秦剧团、安康县汉剧团参加,并演出汉剧现代剧《梅刀新传》。
9月18日,陕西省剧目工作室干部陈夫林、杨忠、高非、李素心、王振伟等奉陕西省文化局派遣,分赴陕南、陕北两地贯彻“京剧革命”精神,禁演传统戏,历时3个多月。
10月,陕西戏剧团体纷纷下乡、下厂为工农兵演出。
12月22日,专区革命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在安康开幕。到会观康演出代表404人(8个专业剧团299人,安康、汉阴、岚皋、白河、旬阳5县业余演出团98人,观摩代表8人),会演节目有石泉县汉剧团《春潮》、安康县汉剧团《长缨在手》、平利红旗剧团汉剧《走那条路》、岚皋县汉剧团汉剧《蚕乡之春》、安康汉剧班汉剧《虎穴智擒》等,历时16天。
是年,镇巴县刘光朗、杨成德、李云溪编印了《汉剧曲集》第一辑。
年初,经陕西省京剧院领导研究,时任陕西省委舒同书记亲自批准,王筠蘅、王熙苹从新疆调入陕西省京剧院工作。
3月9日,陕西省文化局印发了1965年工作要点,提出1965年我省文化工作的总任务是:“继续端正方向,整顿队伍,繁荣创作,活跃群众文化生活,组织文化下乡,大力支援农业,更好地为工农兵,为社会主义服务。”
本月,陕西长安社教宣传队学习“乌兰牧骑”,深入秦岭山区。陕西省“农办”发现后,将该队推荐给“社教”总团,即调宣传队到长安县汇报演出。李登瀛团长,李启明、傅子和副团长看后大加赞赏,收为长安社教总团宣传队,队长周述武。
4月26日,陕西省文化局报请省人民委员会同意,成立了陕西省文化工作队。其任务是:面向山区、厂矿,通过演唱等文艺形式,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党的方针政策;普及科学、技术、卫生知识,辅导群众业余文化活动。办队原则为:小型多样,一专多能,轻装简束,勤俭节约。编制30人,由省文化局直接领导。
5月,陕西省戏曲学校汉剧班在安康实习演出一年结业,人、物大部分配安康县汉剧团。汉剧团原有艺人杜建德、陈先荣、刘应彦、陈守新、葛春荣等23人调出,曹洪山等8位老艺人退休,留艺人6人。
7月12日,陕西省参加1965年西北地区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的演出团和观摩人员赴兰州。
8月28日,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20周年,西安市各剧团排演反映抗日战争的新节目。
9月,中共陕西省委组织了所谓思想战线指挥部,除先行派社教工作队进驻陕西省文化局外,又派工作队逃驻陕西省戏曲剧院等单位,柯仲平、马健翎、黄俊耀被定为“柯、马、黄”反党集团。10月18日,马健翎迫害致死。戏曲界一批人士亦受牵连。
9月,商洛山阳县剧团带二黄剧《红灯记》《芦荡火种》《沙冈村》等10余本戏,巡回湖北郧西、郧阳,陕西安康、石泉、汉阴、白河等地演出,历时六个多月。
是年,山阳县剧团巡回湖北郧西、郧阳及陕西安康区属6个月演出现代汉剧《通天桥》,深受欢迎;
汉阴黄龙山公墓价格表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陕西汉调二黄大事记、汉阴黄龙山公墓价格表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
想要开一家母婴用品专卖店,需要多少资金?这是许多人心中的疑问。母婴用品行业近年来发展迅速,加盟一家专业的母婴用品专卖店成为了许多人的选择。但是,加盟母婴用品专卖店究竟需
嘿,亲爱的小伙伴们!你们有没有想过要加盟母婴店?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小激动呢?不过在做出决定之前,我们先来看看这个行业的背景和发展趋势吧!母婴店加盟在近年来已经成为了一个热门的
嘿,亲爱的小伙伴们!想要开一家属于自己的母婴店吗?那就一定不能错过今天的话题——“加盟母婴店,如何选择一家好的品牌?”毕竟,作为年轻人,我们都希望能够拥有属于自己的事业,并且在
嗨,亲爱的年轻爸妈们,想要开一家母婴店加盟吗?听说这个行业发展前景不错,但是也有许多坑需要注意哦!别担心,今天我就来给你们做个小小的提醒,帮你们避免被坑的风险。首先我们来分析
嘿,亲爱的年轻爸爸妈妈们!想要开一家母婴店吗?那就让我来为你们揭开加盟母婴店的神秘面纱吧!今天,我们将一起探讨加盟母婴店需要多少费用、有哪些加盟条件和优势。别担心,我会以最
想要投资母婴店,但又不知道需要多少资金?或许你也在犹豫是否要加盟母婴店,担心投资回报率不高。别担心,今天我们就来给你详细解析加盟母婴店的投资金额及影响因素。从加盟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