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公墓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墓资讯

法国巴黎公墓价格及图片 巴黎拉雪兹公墓

更新时间:2025 07 08 18:20:46 作者 :庆美网 围观 : 30次

大家好,关于法国巴黎公墓价格及图片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巴黎拉雪兹公墓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1、前几年去巴黎,看了两个墓地,看这些墓地,主要是要去向我巴尔扎克、大仲马等文学巨匠致敬,同时,要去看看巴黎公社社员墙。那天我们先去蒙马特公墓(见我前帖)那里有左拉—小仲马—司汤达…’)。出来我们乘地铁去拉雪兹神父公墓,这个公墓是拿破仑建立于1804年,面积43公顷,有97个墓区,是巴黎市内最大的墓地。其被誉为“杰出的露天丧葬艺术博物馆”。莫里哀、拉封丹、巴尔扎克、王尔德、肖邦等陆续埋葬于此。但它在中国有名是因为巴黎公社社员墙。

2、我们从侧面进公墓,不知道为什么要去办公楼里面取平面图,而且还是现打出来的。

3、拉雪兹公墓明显比蒙马特公墓大,里面也宽敞。虽然墓碑让你知道这里是墓地,但肃穆中有几分优雅。

法国巴黎公墓价格及图片 巴黎拉雪兹公墓

4、弗里德里克?肖邦(1810-1849年)的墓,墓前有许多鲜花和花环,墓碑上面是一个少女的雕像。看来有不少人来祭奠他。虽然我是个音乐的门外汉,但肖邦的大名还是如雷贯耳,著名的“浪漫主义钢琴诗人”,欧洲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他一生创作了大约二百部作品。虽然他是音乐家,但他又是爱国者。

5、在9-10世纪波兰就已经建立了国家。可是从17世纪后期屡次被沙俄侵占,1772——1795年20年间,俄、普、奥三国三次瓜分波兰至亡国。俄罗斯占有了波兰62%的土地。1830年11月29日夜,波兰人发动起义复国,但持续不到一年就被俄国镇压。肖邦在这时候离开了波兰赴巴黎,途中得知俄军入侵华沙后悲愤之余写下《C小调练习曲》。前两天我还特意听过这个曲子,不难感受此中亡国之恨。嗨,夹在那几个大国之间小国的悲惨,所以波兰到现在还是对俄国有十分的戒心。虽然后来沙皇曾授予他“俄皇陛下首席钢琴家”的职位和称号,但被肖邦拒绝。他也再没有回过故土,一直寓居巴黎到1849年39岁病逝,并葬在那里。他的遗愿把他的心脏葬在祖国,身体留在巴黎。看来这里应该是他的身体。

6、墓地中间的小岗上有教堂。好像也有那放骨灰的小方格。

7、莫里哀(Molière,1622-1673年)的墓,厚重的大石块砌成,像一个鼎,这是当年拉雪兹公墓开办时为招揽顾客,提高墓地知名度而移入的。莫里哀是法国17世纪古典主义文学最重要的作家、演员。在欧洲戏剧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现在确知的其有30多部戏剧作品,代表作有《无病呻吟》、《伪君子》、《悭吝人》《太太学堂》、《唐·璜》等。

8、78年我就买了他的译本——喜剧六种,剧本言辞辛辣幽默,感觉他是一个狂热的天才戏剧家和演员,他年轻时放弃贵族家庭权利,创立“光耀剧团”从事戏剧事业。1673年2月17日带病表演完自编剧目《无病呻吟》,咳破血管,三个小时后与世长辞。但他也是现实主义作家,其作品激烈反封建反教会,以致被禁演,甚至下狱。到其死后,教会不允许其葬入宗教墓地,只能夜里打着火炬下葬。

9、和莫里哀墓并排的是让·德·拉·封丹(1621—1695)的墓,他当年和莫里哀同一个原因一起移入这里。可能大家都看过他的“乌鸦和狐狸”、“狼和小羊”、“龟兔赛跑”和“冒充羊倌的狼”等寓言故事。他的《拉·封丹寓言》,与古希腊著名寓言诗人伊索的《伊索寓言》及俄国著名作家克雷洛夫所著的《克雷洛夫寓言》并称为世界三大寓言。

10、著名的巴黎公社社员墙,一棵大橡树立在这堵石头砌的墙前面,近3米高的墙上都是绿色的爬山虎,墙外面是挨着就是居民住宅区。墙上镶着一块灰白色的大理石,上面写着,“公社的死难者”“1871年5月21——28”。简单而又让人感叹,1871年3月18日,巴黎无产阶级建立了巴黎公社。5月21日,巴黎公社的社员们同凡尔赛政府军展开浴血奋战。28日政府军包围了公社保卫者的最后据点——拉雪兹公墓。147名战士被逼到墓园东北角的夏洛纳墙下,在“公社万岁”呼声中全部殉难。在历史上遂被称为“5月流血周”,这墙从此被称为“公社战士墙”。1908年5月21日,在这里镶嵌了大理石碑。

11、《国际歌》的词作者,当年巴黎公社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欧仁鲍狄埃也葬在这里。那首我们从小唱大的歌曲——要为真理而斗争——英特纳雄耐尔一定要实现!————到现在我们能理解多少?我们实践了多少?我们完成了多少?

12、不禁想起那年我去祭奠一个老哥——老领导。他的骨灰就放在八宝山火葬场后面小山上的一个院子里,都是园林式的曲廊,墙上密密麻麻地安放骨灰。当时我就想,干嘛在这挤挤巴巴的地方。后来有人一语点醒我,可别看这地方,那都得是局级以上领导才能放到这里,这是身份的标志,哦……。纵观天下好像只有在这里,才以什么组织的范围和官职大小为入葬的标准。……无语。不知道巴黎公社的先烈们怎么想?嗨————

13、爱尔兰作家、诗人、剧作家王尔德的墓很奇怪,一个狮身人面像的墓碑被玻璃罩着,他常被引用的语录:“我们都在阴沟里,但仍有人仰望星空。王尔德的作品我没看过,但小姑娘们喜欢他,他葬在这里以后,小姑娘们来这里都要在他的墓碑上留下吻痕。王尔德的孙子梅林?霍兰德说:“我们无数次劝告游客,不要亲吻墓碑,但这一点用也没有。亲吻王尔德墓已成为来巴黎旅游的必选项目,无法停止”。前些年据说这些吻痕把墓碑都腐蚀了(有点邪乎),所以罩上了玻璃。不过现在没法吻,好多人又写个小纸条塞在那里。

14、一眼就看见巴尔扎克的胸像,他立在墓碑上。巴尔扎克(1799-1850年),19世纪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被称为现代法国小说之父。他一生写出了91部小说,其作品合称《人间喜剧》,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

15、来看巴尔扎克是我来拉雪兹公墓的主要目的之一。70年代末,国内陆续出版了他的译著,我也买了不少。就我看过的他的小说有:《驴皮记》、《高老头》、《夏倍上校》、《邦斯舅舅》、《贝姨》、《欧也妮?葛朗台》、《幻灭》等。不愧为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赤裸裸地揭露人性丑恶一面,对社会不公的激烈抨击入木三分。其实,我倒是特别喜欢他笔下的那个侠盗——伏冷脱。但看多了又有类似的感觉,有时候感觉有些窒息和绝望。劳累过度与世长辞在他去世前,巴尔扎克对他的老朋友维克多?雨果抱怨说他无法完成《人间喜剧》了。在他逝世时,雨果曾站在法国巴黎的蒙蒙细雨中,面对成千上万的哀悼者慷慨激昂地评价道:“在最伟大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名列前茅者;在最优秀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佼佼者之一”。

16、秋叶飘来,斜阳透过,这世界最著名的公墓,无论生前大官小民,到这里都是一杯黄土。给逝者一片地方,让后人去怀念,无疑对历史的传承,人类的延续是有益的,必须的。前些年看见那个河南周口的"平坟书记"——居然升到省委副职的人倒台了,这种不要祖宗,亵渎祖先的人居然能还升职——?鼓励的什么精神?这些年拟断了许多理由——上不要祖宗,下不要子孙——就顾自己——只顾当前。隔断历史的社会要遭报应的。

关于法国巴黎公墓价格及图片和巴黎拉雪兹公墓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标签: 公墓资讯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