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 08 28 19:41:56 作者 :庆美网 围观 : 3次
因为老要看宝宝的便便啊!
每天给宝宝换尿布,看粑粑形态是不是优美、颜色有没有异常,还得闻闻气味是不是不可描述。看来当妈的不重口点,都养不好娃了!
肯定有很多妈妈对宝宝各种各样的便便感到焦虑,不知道是不是正常。
今天咱们就来推送一条有味道的文章,说说孩子正常和不正常的便便长啥样。便便发绿、太稀太硬、有血丝等等又是什么情况……
这可能是咱们开号以来,最最重口味的一条推送。咱当妈的啥没见过,相信你一定能hold住并看完今天的文章。
小插曲:大家都知道,咱们的干货文章都是会找医生审稿的,那就给大家看一段关于这篇文章,我们和医生之间的微信对话:
了解了医生对便便的“耐受力”,现在就来考验各位妈妈们的“耐受力”啦!
坐稳了,前方高能预警!
宝宝大便的形态与很多因素有关,比如月龄、喂养方式、身体状况等。尤其是从出生到1岁这段时间,宝宝大便真的是一会这样一会那样的,次数也完全摸不出规律。
新生儿的便便
新生儿最初两三天会拉粘稠、黑绿色的胎便。可别嫌弃哈,这是你怀孕期间宝宝肠道里积累的排泄物,由胆汁、黏液、肠壁细胞和羊水等组成。
胎便的排出说明宝宝的肠胃系统开始正常工作了。如果24小时内没有解胎便,或3天后还是持续黑便便,建议咨询医生哦。
母乳喂养宝宝的便便
初乳有通便的作用,能帮助宝宝排出胎便。慢慢的,宝宝大便就会变成棕绿色的,再变成比较黄的大便,呈稀软状,有点类似奶油、糊糊的质地(不要误以为是拉稀哦)。有时还会呈现颗粒状,没有难闻的气味。
纯母乳喂养的宝宝可能一天会拉4次以上,也可能3天才拉1次(甚至更久)。只要宝宝排便容易且大便是软的,没有腹胀呕吐等不适,体重增加良好,就不要担心。
配方奶喂养宝宝的便便
吃配方奶宝宝大便是黄色或黄棕色。配方奶不能像母乳那样完全被消化,一些残留物会使宝宝大便看起来更大坨,也稍浓稠一些,类似花生酱,气味也重一些。
配方奶喂养宝宝会比母乳喂养的更容易拉奶瓣便,这很正常,随着宝宝消化能力改善,情况就会好转。
配方奶宝宝通常需要每天至少排便1次才会舒服,越长时间不排便,大便就会越硬,也就越难排出,就可能会便秘。
添辅食后宝宝的大便
添加辅食后,宝宝的便便啊就一言难尽了,啥稀奇古怪的都来了……随着宝宝吃的东西越来越多,大便会变得更稠、颜色更“花”,而且气味也更不可描述!
比如你给宝宝吃了胡萝卜泥,那么接下来尿布上可能就会有橙红色大便甚至胡萝卜颗粒;给宝宝吃富含纤维素的食物,比如果干、玉米粒、豌豆等,很有可能会被宝宝直接排出来。
这些都没关系,可以适当把食物再弄的小一些,多咀嚼一会,或者适量少吃一点。等到宝宝的胃肠道慢慢发育完善了,就能够有效地处理这些食物,便便会越来越正常。如果长时间大便中存在不消化食物,或者大便性状比较稀,建议去看看医生,评估宝宝的消化功能及营养状况。
大便太稀
便便特别水、拉的次数与份量突然比平时多了,爆出了纸尿裤外,有这些情况的可能就是腹泻了。便便颜色可能是黄色、棕色、绿色,有时候甚至带着血丝。
如果一天内,腹泻情况没有好转(尤其是一天内拉了6次以上水样便),或者存在尿少、精神偏软等情况,建议去看看医生哦。
大便干结
宝宝如果很多天没便便不代表便秘,便秘指的是大便干结,拉出来像一颗颗小卵石似的、排便时能看出宝宝很不舒服,甚至大便太硬,擦破肛门,带上血迹。
纯母乳喂养的宝宝一般不会便秘,配方奶喂养或添加辅食后的宝宝会更容易便秘。可以多吃一些富含纤维的食物,粗粮、果蔬等促进排便。
偶尔一两次便秘没什么关系,如果连续3次以上建议看一下医生。
泡沫便便
一般情况可能是宝宝对食物中淀粉、糖类不消化引起的。
比如母乳宝宝,可能是妈妈吃了糖较多的食物,使宝宝喝的母乳中糖过多。这种情况,妈妈要注意调整饮食,吃清淡一些。
添加辅食的宝宝,可能是吃了过多淀粉,如米糊、面食等,减少食用这类食物,看看便便状态有没有恢复正常。
如果便便除了带泡沫,还比较稀,建议去看看医生,是不是可能肠胃感染了;如果长时间的泡泡便,注意有无乳糖不耐受的情况。
带粘液的便便
正常大便中就有黏液,只是量少,肉眼不易发现。如果孩子的便便看起来亮亮的,说明便便里带有的粘液量增多。这种情况可能是宝宝吞了很多唾液之后,唾液中的粘液不消化就拉出来了;也有可能肠道受到过轻度刺激导致肠道黏膜分泌黏液增加,一般身体会自行调节,不用担心。
但粘液便也可能是受感染或过敏等引起的。如果持续了2天以上,或黏液量比较多,有酸臭味;或宝宝有腹胀、腹痛、呕吐等任何其它不适症状,要及时去看医生哦。
绿便便通常很正常
如果宝宝看起来没什么异常,大便里也没血丝等,颜色发绿一般没什么关系,是很常见的。
发绿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1.宝宝吃奶次数频繁,但某只乳房只吃了一会儿又吃另一只了,没有吃到富含脂肪的后奶来填饱肚子,就可能会发生这种情况。应该在宝宝将一侧乳房的奶吸空后,再喂他另一侧。
2.吃强化铁的配方奶粉。一般配方奶中都加入了强化了铁元素,宝宝还不能很好吸收,多余的铁在肠道细菌作用下形成了墨绿色物质。
3.没有吃饱,饥饿会使肠道蠕动加快,多余的消化液随大便排出,呈绿色。这种情况可以增加奶量,让宝宝吃饱就可以了。
4.添辅食,吃了绿色食物,宝宝还不能很好的消化,随大便一起拉出来,就是绿绿的,之后做蔬菜时可以弄得更细碎一些。
如果宝宝拉绿色带泡沫、粘液、血丝,还比较稀的便便,有可能是受到感染了;如果宝宝拉柏油色或者黑色大便,需要警惕消化道出血的可能,要咨询医生或及时就诊呢。
红便便要分情况
首先判断宝宝是否有吃红色食物,红火龙果啊、西瓜啊之类的,可能就会拉出红色便便,不用担心。
如果不是上述情况,出现了血样便,有的可能只是带点血丝,有的可能一整坨都比较红。
那就要引起注意了。观察大便是否比较硬,看看鲜血是否在大便表面附着,有可能是出现了肛裂哦。
除了这些,还有可能因为肠胃受感染、对食物过敏、肠息肉、肠套叠等。
对于血样便便,最好是拿着宝宝的带血的粑粑样本去医院检查,及时就诊哦。
白便便往往有问题
白色便便是非常不正常的便便了,通常是胆汁缺乏引起的,可能是肝脏、胆道等部位出问题的信号呢。白色大便是非常少见的,一定要及早就医。
这篇有味道的推文终于要结束了。其实糕妈最想跟家长们讲的是:对待孩子的大便要抱着宽容的心态。每个娃的便便都是不一样的。即使同一个孩子,因为喂养食物的变化、消化系统的发展,便便也都是不一样的。
只要宝宝身体没有什么不适,便便的各种变化其实不用太过在意。除非是文中提到的一些非常特殊的便便需要去看看医生。
嗯,掐指一算,今夜后台可能会收到很多妈妈发过来的宝宝便便照片,然后问:糕妈,快帮我看看,我家宝宝的便便正常吗......
参考资料:
1.https://www.mayoclinic.org/healthy-lifestyle/infant-and-toddler-health/expert-answers/baby-poop/faq-20057971
2.https://www.babycenter.in/a551926/your-babys-stool-whats-normal-and-whats-not
3.https://www.babycenter.com/baby-poop-photos
今年30岁的王婷(化名)家住重庆巴南区,平时身体不错,夫妻俩一直打算要个宝宝。今年6月15日,王婷在药店买了验孕棒自行验证,结果显示她怀孕了。随即,她前往西南医
孕卵在女性子宫腔外着床并发育的异常妊娠过程被称为宫外孕,宫外孕会对患者身体造成巨大危害,严重时还会危及生命。既然如此,宫外孕的早期症状又有哪些呢?孕育专家于萍表
用户评论 ◆乱世梦红颜 看到这个标题,我的心都有点担忧,希望了解一下宫外孕的症状,做好检查工作。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代价是折磨╳ 我以前听人说
大部分宝宝在4-6个月期间会开始萌出乳牙,出牙期间,宝宝的牙龈也会非常不舒服,身体不适时,应尽快寻求专业医疗意见,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切莫自行开处方。1.流
当宝宝长出第一颗牙齿时,宝妈们是激动的。但是很多宝妈们不知道的是伴随着第一颗牙齿出现的前后都会有很多症状随之而来,出牙期间我们能看到的大多数症状与其他疾病症状
宝宝长牙期:读懂不适,温柔呵护当宝宝来到这个世界,每一个成长的里程碑都让家长们欣喜不已,而长牙便是其中一个重要的阶段。通常,宝宝在4 - 10个月左右开始长牙,
用户评论
我平时会关注一下宝宝的便便情况,现在看来确实要注意观察了。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哪个医院比较好呢?我该咨询问问吗?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宝宝生病真是让人着急,及时就医真的很重要!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两种便便是什么样的呢?能详细一点描述吗?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的宝宝偶尔也会便秘,但看起来不是特别严重。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养生保健真的需要从宝宝时期开始吧,这样才能健康成长。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今天带孩子去医院应该注意些什么?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看来家长们对宝宝的关注真是一刻都无法放松。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孩子的身体很脆弱,任何异常都需要引起重视。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最近也打算学习一下如何观察宝宝的身体状况。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医生说宝宝肠道健康很重要,饮食也要注意啊!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种便便通常是哪种疾病的表现呢?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对了,还有宝宝的体征需要关注些什么?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希望宝宝们都能健康快乐成长!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家长在照顾宝宝的过程中也要记得 menjaga kesehatan (保持自己健康) 。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最近有很多关于宝宝健康的分享,感觉很实用!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还要去咨询一下医生的建议。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有些时候小小的异常可能预示着更大的问题,及时发现很重要。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家长需要注意细心观察宝宝的异常!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