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 08 01 11:09:54 作者 :庆美网 围观 : 6次
脾胃
首届国医大师邓铁涛邓老善治各类内科杂病、尤其是心脏疾患,他在去年刚刚以104岁高龄仙逝。今天《养生堂》邀请到了两位从广州远道而来的嘉宾,他们既是中医心内科的专家,也是曾跟随邓老学习的门生。为我们讲述104岁国医大师日常如何治心护心。
病例:邱阿姨,52岁,在2017年突发急性心衰,表现为活动后气促、双下肢水肿,严重时夜间不能平卧,走10-20米就喘的不行。当时的彩超结果提示她的左心室肥厚,左室射血分数仅35%(正常射血分数50%-70%),心脏泵血能力严重下降,属于严重心衰。最后经过陈主任团队的调治,2020年邱阿姨的射血分数提高为50%,心脏功能得到了良好的恢复。
心衰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终末期的表现,不管是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等,如果没有得到有效的防治,最后都可能发生心衰。
很多人觉得心衰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但其实它也有急性发作的时候,短时间可能就会致命!
导致慢性心衰急性加重的三个诱因:
1、外感六淫
所谓六淫就是风、寒、暑、湿、燥、火,也就是外在的一些诱因,比如慢性心衰病人突然的感冒或者感染肺炎,这样的情况下,可能导致心衰急性加重。
心衰急性加重的信号:呼吸困难、不能平卧、双下肢水肿、食欲下降。
2、情志改变
暴怒、大喜等情绪的突然改变,也可能引起慢性心衰的急性发作。
3、饮食不当
暴饮暴食、吸烟、喝酒等不良饮食习惯,也可能引起心衰的急性加重。
国医大师邓铁涛邓老认为:心衰的根本病机来自心脏的气血阴阳失调,以心气虚为起始,逐渐发生水停、血瘀、痰饮等病理过程和病理产物。而临床上最主要的两个证型,就是心阳虚和心阴虚。
对这两个证型,邓老拟定了一个暖心方、一个养心方。
1邓老养心方——心阴虚
2邓老暖心方——心阳虚
专家提醒:一人一方,用药前请咨询医生。
陈主任告诉我们,除了临床对症用药外,还需要必要的食疗调理,五组神秘的配方,分别有着补心气、补心阴、活血化瘀和健脾益肾的功效。
1.针对气虚:蛤蚧人参粥
适合平时没劲、口唇暗淡、形寒肢冷、面部浮肿等心气虚的人。
配伍:蛤蚧粉2克,人参粉2克,粳米50克
人参大补元气,是补气圣品,具有调节脏腑功能,提高免疫力的功效;蛤蚧可以补肺气定喘嗽、温肾阳、益精血。
制作方法:先将粳米淘洗净后煮成米粥,待熟时加入蛤蚧粉、人参粉搅匀,趁热服之。
2.针对气阴两虚:生脉银耳羹
适合容易有内热,经常脸红、心慌、胸闷,更年期心慌烦躁等人群。
配伍:人参3克(或党参15克),麦冬10克,五味子3克,银耳(干)10克。
人参大补元气,麦冬气阴双补,五味子酸涩收敛,三药合用就有益肝肾而不上扰于心的作用。
制作方法:将人参、麦冬、五味子洗净煎汁约200毫升。将银耳泡发去蒂,与药汁文火炖软烂,食用即可。
3.针对血瘀:桃红丹参乌鸡汤
适合口唇紫暗、舌下脉络迂曲、有瘀斑瘀点的人。
配伍:红花20克,丹参15克,桃仁5克、桂圆各5克,红枣6个,乌鸡1只,生姜4 片。
桃仁活血化瘀、润肠通便,红花活血通络、化瘀,丹参活血化瘀、养血安神,佐以桂圆、红枣,可以补心脾,益气血,加上乌鸡同炖,适合血瘀人群日常调理。
制作方法:中药材洗净,稍浸泡;红枣去核;乌鸡宰洗净。一起与生姜下瓦煲,加清水2500毫升(约10碗量),武火滚沸后改文火煲约2小时,下盐便可。为3~4人量。
4.针对脾肾两亏:黄精灵芝冬菇补虚汤
邓老在治疗心脏疾病时,特别注意补脾胃,而今天推荐的汤就具有健脾益肾的作用,适合走几步就虚喘、食欲不好、恶心呕吐、大便溏泻等人群服用。
配伍:鲜冬菇5个,黄精30克,灵芝50克,党参15克,鲜淮山200克,大枣2颗,腐竹50克,猪脊骨200克。
制作方法:汤料分别洗干净,药材稍稍浸泡,猪脊骨汆水,淮山去皮切段,然后所有的材料一起下煲,加清水2000毫升左右,武火煲滚后改文火煲2小时,饮用前再下盐。
这个汤更适用于秋冬进补,暑湿季节可以暂停。
用法:桃仁、红花、赤芍、水蛭四味药各30克放入纱布袋中,加入3000毫升水,煎煮后用于足部泡洗。
中医治病从来不是越贵越好,对症了,5味6味足矣,不对症,你花再多钱,跑再远路,做再多检查,一样止不住病情。中医关于关节痛主要有四方面的发病机理,分述如下:1、感
#健康科普大赛#复方斑蝥胶囊组方为斑蝥、三棱、莪术、人参、黄芪、刺五加、山茱萸、女贞子、半枝莲、熊胆粉、甘草。方中斑蝥味辛性热,攻毒蚀疮,逐瘀散结,为君药。三棱
1、丹灯通脑胶囊:本药主要由丹参、灯盏细辛、川芎、葛根组成,本方具有滋阴生津和活血化瘀两大功效。滋阴生津法能生津增液、增水行血、濡养脉管;活血化瘀法可改善血液粘
1.【舒筋胶囊】舒筋胶囊——是一种中成药,成分包含麻黄、马钱子、桂枝、羌活、防风、千年健、独活、牛膝、续断、杜仲等都是一些纯中药组成,全方具有祛风除湿,舒筋活血
奇经八脉是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的总称。它们与十二正经不同,既不直属脏腑,又无表里配合关系,“别道奇行”,故称“奇经”。十二正经
十二经脉的走向与命名规律其实体现了经脉的主要分布部位和所联系的脏腑,了解并灵活运用它们,将很快记住十二经脉循行分布情况,用于指导针灸临床选穴与治疗。“十二经脉循
用户评论
厉害了!104岁还能保持这样健康精神状态,真是太让人佩服!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中医的养生之道确实很有道理,尤其那几款食疗方要好好研究一下。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护心、健脾、化瘀,这几个方面都是平时容易忽视的,很需要重视起来的。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么高齢就能坚持修炼,真是个很好的榜样啊!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国医大师分享的长寿秘诀,一定值得我们学习和参考!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看看这位大师的养生方法,感觉自己的人生观也需要调整一下。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食疗方能有效改善身体状况,这种传统智慧真的很不错!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中医讲究的是从整体角度调理身体,这一点确实很值得深思。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些养生方法在现在的生活节奏下显得尤其重要!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看来健康长寿还是要靠自身的努力和坚持才行!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希望更多人能够了解中医养生的价值,将传统智慧传承下去!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食疗方可以是日常生活的调理方法,帮助我们更好地保持健康!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对这些养生秘诀深感兴趣,想要深入学习一下。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份长寿“心法”让人受益匪浅!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国医大师的经验非常宝贵,希望能为更多人带来健康和福祉!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中医养生结合现代生活方式,可以获得更好的效果!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食疗方不仅能调理身体,还能提高生活质量!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长寿“心法”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与实践!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坚持食疗方法,感受健康带来的愉悦!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感谢国医大师的分享,让我们更加了解中医养生的理念和方法!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