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 08 05 15:14:38 作者 :庆美网 围观 : 69次
高温天气会导致心理健康恶化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高温天气(气温超过33℃)会影响我们的情绪和行为,加重精神心理症状。高温会加重情绪问题
一项在澳大利亚的研究数据表明,气温在26.7℃以上时,温度越高,因精神心理、行为方面问题就诊的人数越多,心理疾病总就诊量增加7%。与非高温天气相比,高温天气的住院人数增加了7.3%,其中主要疾病有:情感障碍(如抑郁症、恶劣心境、躁狂症和双相情感障碍)、与压力相关精神障碍(如焦虑症、广场恐惧症、强迫症和创伤后应激障碍)等。暴力事件随气温而上升
高温天气损害认知功能
气温过高可影响人的认知功能。有研究表明,高温会降低记忆力测试的表现,损害大脑运行的能力。还有研究观察到,痴呆患者在酷暑天气时住院和死亡的风险增加。科学家发现,头部和颈部短时间内,直接在高温天气强烈阳光的直射下不会影响认知功能,但长时间暴露会显著损害认知功能,尤其是大脑在进行复杂、联合运动的认知任务时,高温暴晒会让大脑的认知功能大幅下降。夏季自杀风险增高
12个国家130多万起自杀案数据表明,较高的环境温度与总体自杀风险增高有关。此外,室外气温还能影响自残事件的发生率。心理疾病患者对极高气温尤其敏感,在夏季,他们的症状可能会因此而加重,甚至造成提前死亡。精神心理疾病患者更容易受高温天气影响
很多精神心理疾病患者本身体温调节功能出现异常,比如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体温调节可能会遇到困难,而温度的变化会改变情绪障碍的症状。此外,服用的精神科药物还会影响人体调节热量的能力以及他们对体温升高的意识,这与伤害和死亡有关。比如一些抗抑郁药和抗精神病药,会影响身体调节温度的方式,让身体对热的敏感性增加。同时,精神心理疾病患者的自理能力相对较低,生活环境可能会比普通人稍差一些,更难以抵抗高温热浪的侵袭。还有一点不能忽视,就是在精神心理疾病患者中,要格外注意老年人的情况。尤其是60岁以上的人群,他们由于身体调节功能失调等,维持身体正常体温的能力降低,所以在高温下更加脆弱。我们要高度重视在高温天气期间的生活护理。精神心理疾病患者应对酷暑“十建议”
1.做好心理准备,夏天是精神心理疾病的高发期,患者和家属要提前打“心理预防针”,提前做好防范。2.注重心理调节,越是天热,遇事越要心平气和,当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或倍感压力增大的时候,要学会及时纾解压力和情绪。3.一定要按时按量服药。4.做好防暑降温措施,空调电扇开起来,不要怕费电,如果没有,开窗通风也是好的。5.虽然我们常说多晒晒太阳有助于心理健康,但在夏天,还是要尽量避免阳光直射。出门时戴个帽子、穿上防晒服等,减少头部和颈部直接暴露在太阳下。6.适当补充水分,穿着宜宽松舒适,以助于身体散温。7.劳逸结合,高温天气可多加休息,尽量减少外出。8.在饮食方面,要多吃一些清淡食物,少吃辛辣、刺激性或容易上火的食物。不要饮酒。9.规律作息,保持充足的睡眠。不要因为日子变长就熬夜,如果晚上睡不好,中午可以小憩半小时左右。休息有助于抑制负面情绪。10.病情波动时,应及时咨询心理专家或治疗。
很多备孕夫妻都想早日怀孕,但这对于很难怀孕的女人来说,却成了一种难题,但对于那些易孕体质的人,只要有一次不避孕就会怀上,这就会让孕妈很容易忽略掉,其实怀孕是有感
辛勤耕耘总会有收获的,任何的努力相信一定会开花结果。今天我们要讲的是胚胎在子宫内膜安营扎寨时的表现,对于我们医生而言,测个血HCG就可以了解是否着床怀孕。可是
简单点来说,受精卵着床其实就代表着怀孕了,有些人不了解便十分好奇,受精卵着床之后有感觉吗?其实当受精卵着床之后就代表着已经怀孕了,只不过很多人忽略了而已。那么,
怀孕是件很神奇的事情,有的人一次就中了,有的人却是要备孕很久才能中奖。但不管怎么说,成功怀上就是一件好事情。但任性的baby到底什么时候能来,谁也猜不透。怀孕后
对于备孕期的女性而言,能顺利地受孕是一件很值得高兴的事。但并不是每次同房后都能成功。当然,能否成功受孕,这和个人体质,备孕的时间以及男方精液质量等各个方面的因素
水分含量是维持皮肤柔软性和弹性最重要的因素,当皮肤缺水时会干燥,紧绷,甚至是起皮。引起皮肤干燥的原因有两种,一种是由皮肤病引起的干燥(如牛皮癣和湿疹),这种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