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 07 03 20:13:17 作者 :庆美网 围观 : 3次
生了疑难杂症不愿去医院,先问“度娘”,再从网上购买各种祖传秘药、偏方,已然成为眼下不少市民的“通病”,但用了这类秘药、偏方后,非但没能药到病除,反而使病情加重,又险些惹下大麻烦。
“真是把我吓坏了,要不是及时去医院就诊,后果不堪设想。”患病市民说。
网上销售的各类祖传秘药、偏方,其从业人员是否具备从业资格?与之关联的各类药物又是从何而来,药效如何?谁又该为其“治疗效果”负责?
日前,鲁中晨报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市民经历
祖传秘药贴 险惹大麻烦
一次在眼下司空见惯的网购经历,却令当事人惊出一身冷汗,专治脚疾的祖传秘药贴,非但没能药到病除,反而使病情加重,险些惹下大麻烦。
“真是把我吓坏了,要不是及时去医院就诊,后果不堪设想。”
6月20日下午,家住张店的高瑞杰在向记者讲述自己的经历时,言语间仍充斥着悔意,他称自己不应该盲目迷信网上销售的祖传秘药,因药不对症,差点让他一时“失足”。
高瑞杰告诉记者,半个月前,他突然感到左脚脚趾不适,刚开始并未在意,几日之后,疼痛感逐渐加重,走路也变得十分困难。
“对照脚趾上出现的异样,我自己从网上查了一下,感觉像是长了鸡眼,听同事说用鸡眼贴可以治愈,我便从网上买了几盒。”
与很多怕麻烦的青年人的心态一样,面对这类“小疾”的高瑞杰也不愿浪费时间和精力去医院就诊,心想贴几贴鸡眼贴大可药到病除。
然而事与愿违,在经过近一周的“自主”治疗后高瑞杰发现,其脚趾上的“鸡眼”非但没能治愈,反而情况越来越糟。
“两个脚趾变得又红又肿,不仅走不了路,甚至连鞋子也穿不上了。”
高瑞杰说,为此他还专门就此事咨询过销售鸡眼贴的网上卖家,对方在看过其脚趾红肿的照片后却表示,“这是用药后的正常反应,只要坚持用药便可去根。”
后因用药的脚趾实在疼痛难忍,无奈之下,高瑞杰前往医院就诊,而面对大夫给出的诊断结果,却让他惊出了一身冷汗。
“大夫说,我脚上长的根本不是什么鸡眼,而是属于乳头瘤病毒感染后导致的一种增生性疾病,与鸡眼完全不同。同时,因为用药和治疗不当,敷药的脚趾当时已经感染,如不及时治疗,怕是会有大麻烦。”高瑞杰说。
采访中记者发现,目前,越来越多的市民开始热衷通过电商平台找寻治疗各类疑难杂症的祖传秘方、偏方,而线上被冠以“祖传”头衔的各种药物也是琳琅满目。
“既然是治病用的药,在线上销售过程中怎会没有管控?如此又怎么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高瑞杰担忧地说。
记者调查
秘方偏方五花八门 内服外敷无所不能
网上销售的各类祖传秘方、偏方,其从业人员是否具备从业资格?与之关联的各类药物又是从何而来、药效如何?谁又该为其“治疗效果”负责?6月21日至22日,鲁中晨报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6月21日上午,记者通过网上搜索发现,目前,在各大电商平台只要输入“祖传秘方”“祖传偏方”等关键词,便可以找到能够治疗各类疑难杂症的“神药”,除常见的各种治疗关节类疾病膏药和膏状制剂外,甚至还有专门针对婴幼儿的止咳剂以及可以清除癌细胞的秘方药。
在一家知名电商平台,记者联系了一名专门销售治疗肿瘤秘方的商家,听闻记者是为了解治疗肿瘤的秘方而来,客服人员亦表现得十分热情。
“你所描述的这个情况比较严重,建议用斑蝥的干燥全虫,绝对有效,这个药在线上是不允许销售的,因此没有上架,但是我们有供货渠道,可以给你另做链接。”客服人员说。
进而询问后记者了解到,对方所说的斑蝥其实是一种有毒的昆虫,能够分泌一种名为斑蝥素的液体。作为一味中药材,其具有治疗肿瘤的作用,但毒副作用也很大。
“你们销售这些中草药,是否具有相关的资质手续和从业资格?”记者问。
“我们所提供的配方是祖传的秘方和偏方,所以没有你说的医院或药店的手续,再者说,你来找我们要的肯定是效果,不是许可吧?”对方说。
采访中记者发现,类似网店多是打着可以治疗各类疑难杂症的幌子在销售各类中草药,其中不少商品页面均有数量不少的订单。
在另一家电商平台,记者又找到一个销售祖传止咳剂的商家,询问其是否拥有中草药的进货及销售许可。对方则解释说,配方是祖传的,不外传,而中草药是自己从山上采的。至于药用价值,即使说了,记者也不会懂。
调查中记者发现,目前,随着消费者对电商平台依赖度的增加,不少药品也像生活用品一样被转为线上销售,而由于药品的特殊属性,也加大了对其管控的难度。
6月22日,在淄博从事药品销售工作多年的业内人士张霞向记者透露,目前,电商平台上中草药及中药产品销售存在的主要问题为:部分商家缺乏从业资质及相关许可,平台对商家资质审核不严,在销售过程中有商家将中草药冠以秘方头衔夸大宣传。
“盲目用药会损害患者健康,即使是中药的使用也需要有资质的从业人员进行诊疗,在这一问题上,许多网购秘方药的消费尚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张霞说。
延伸思考
中药产品网上销售
准入制度必不可少
调查中记者发现,患者病急乱投医、线上商家打擦边球躲避监管、各大电商平台监管不严等因素为各种祖传秘方、偏方所关联的中草药和中药产品的线上销售提供了“便利”,也将消费者的身心健康置于了危险的境地。
6月23日上午,山东正大至诚律师事务所主任杨於伟律师在接受鲁中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根据《电子商务法》的相关规定,关系消费者生命健康的商品或者服务,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对平台内经营者的资质资格未尽到审核义务,或者对消费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造成消费者损害的,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
“同时,根据《互联网广告管理暂行办法》的相关规定,电商平台所发布的广告均属于互联网广告的范畴,应当符合广告法和互联网广告办法的规定,违规发布广告的行为,也将受到处罚。”杨於伟说。
采访中,在咨询了淄博当地多家医院的相关医务人员后记者还了解到,药品尤其是处方药从管理上讲非常严格,在国家批准层面尚无祖传秘方、偏方之说法。针对药品、保健品、食品间的区分也十分清晰,批准的标准也各不相同。
6月23日下午,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产业经济学副教授左月华也对此表示,近些年,随着电商平台的发展,不少药品转移到网上售卖,在给消费者提供便利的同时,也促生了诸多乱象。由于互联网具有超地域性的特点,对于电商平台店铺广告的监管,显然无法按行政区划的方式进行管理。因此,需建立更高层面的执法协作机制,形成监管合力。
“依托和运用互联网渠道进行中药产品的售卖,对传统中药产品的推广是有利的,但前提是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的相关规定。”
左月华说,对此,电商平台应完善机制,严格审核涉医、涉药以及食品保健等方面产品的经营资质,同时还应设立行业准入制度,提高准入门槛。
在中医眼中,汗有多重要?《十问歌》里,首先便是“一问寒热二问汗”。可见汗液在病情诊察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适当地出汗,并非坏事。出汗可以散热,可以散寒,还可
补虚药之补阴药 补虚药:凡以补虚扶弱,纠正人体气血阴阳的不足为主要功效,常用以治疗虚证的药物,称为补虚药,也称补益药或补养药。根据补虚药在性能、功效及主治
中药里面有一些是全身或几个部分都可入药的植物或动物。不同的药用部位表现出不同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这也是中药里面比较神奇的一件事。今天讲的是枸杞。古书有记载:“
1。使用形状工具绘制基本图形1。打开文档文档,单击“插入”选项卡,查找并单击“形状”工具。2。在弹出形状列表中,选择所需的图形类型,例如矩形,圆,线等。3。单击
一斤黑枸杞动辄上千元,是谁给它的勇气?相信不少人都吃过枸杞,但是黑枸杞吃过的人可就不多了,顾名思义,黑枸杞就是黑色的枸杞,不过它的价格并不便宜,曾卖到过上千元一
枸杞子为茄科植物宁夏枸杞的干燥成熟果实。主产于宁夏。夏、秋二季果实呈红色时采收,热风烘干,除去果梗,或晾至皮皱后,晒干,除去果梗。生用。[药性]:甘、平。归肝
用户评论
很多中药和老家方子确实管用呢!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这类产品宣传夸大了作用,还是要去正规医院治疗比较好。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网上那么多自媒体都在吹嘘祖传秘方,真是让人眼花缭乱。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之前尝试过内服外敷,确实感觉有一些效果,但不敢完全依赖。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些秘方可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不能代替正规的医疗手段治疗疾病。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祖传经验还是要重视,很多地方确实藏着很好的养生方法。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需要注意的是,用药要谨慎,特别是对敏感体质的人来说更加小心。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一些偏方可能存在一定的风险,最好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使用。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这些“祖传秘方”听起来更有吸引力,但真实效果还需要打个问号。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对于慢性病来说,或许可以尝试结合正规治疗和一些传统养生方法。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希望大家在选择这类产品的时候要谨慎,不要轻信网络宣传。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中药的理论值得研究,但具体效果因人而异。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更倾向于健康的生活方式,比如饮食、运动等,来预防和保健身体。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相信科学,选择正规医疗机构进行治疗更加安全可靠。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很多中医药专家都在通过现代技术推广传统文化,我觉得很有意义。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些“秘方”也反映了一些老年人对传统文化的重视。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希望大家在养生过程中坚持科学理性,不要被某些不切实际的承诺所误导。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很多传统的养生方法确实具有辅助保健的作用,但不能作为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健康是第一位的,选择适合自己的养生方式最重要。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