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 07 09 17:42:59 作者 :庆美网 围观 : 5次
五输穴是类特定穴
人体特定穴有十大类,包括五输穴、原穴、络穴、郄穴、八脉交会穴、下合穴、背俞穴等。它们各自的位置、治疗作用以及经气留止都不同,这就像是一棵大树的诸多分叉一样,同宗同源却又不尽相同。而且,许多重要的穴位往往“身兼数职”,比如手太阴肺经的太渊穴,既属于原穴、八会穴,又是五输穴中的输穴。
在特定穴中,五输穴是一种尤为特殊的存在,是十二经脉在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5个穴位。《黄帝内经·灵枢》中记载:“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腧,所行为经,所入为合”,这是关于五输穴的最早记载。古人常言:“上善若水”,所以也喜欢把经气的运行过程比喻为水流。
五输穴各守其位,司其职
五输穴也有其各自的五行属性,所有阳经的井穴属金,荥穴属水,输穴属木,经穴属火,合穴属土;所有阴经的井穴属木,荥穴属火,输穴属土,经穴属金,合穴属水。
井穴:多位于手指尖和脚趾尖,比喻为水的源头,经气出来的地方,即“所出为井”。
荥穴:多位于手掌或脚掌之前的手指、脚趾,比喻水流比较微弱,还未形成大流,是经气流行的部位,即“所溜为荥”。
输穴:多位于手掌或脚掌,喻为水流由小而大,由浅而深,是经气渐盛,由此注彼的部位,即“所注为腧”。
经穴:多位于腕踝关节以上也就是前手臂和小腿,喻为水流变大,畅通无阻,是经气正盛、运行经过的部位,即“所行为经”。
合穴:位于手肘和膝盖附近,比喻水流汇入湖海,经气由此深入,会合于脏腑的部位,即“所入为合”。
临床常根据具体病变经脉的五输穴相生、相克关系选取穴位治疗疾病。在《难经》中有一段经典描述:“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俞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
井穴可用于治疗胃脘不适(胃痛、胃胀、嘈杂不爽等),同时这些穴位在四肢末端,十指连心,针刺时很痛,因此可以治疗神志昏迷;也有学者运用针刺井穴治疗痴呆,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荥穴可用于治疗一切和“热”有关病,比如高热时可以针刺荥穴,运用泻法或者点刺放血,达到退热的目的。
输穴可用来治疗关节痛和脏腑病症,阳经输穴多用于肢节疼痛,如手太阳小肠经的输穴后溪穴治疗颈肩痛;阴经输穴多用于治疗五脏病症,如手少阴心经的输穴神门穴,多用于治疗与心有关的失眠、多梦、心悸、胸闷等。
经穴可用来治疗喘咳等病症。
合穴可用来治疗六腑(胃,胆,大小肠,膀胱,三焦)病症。
日常保健巧用五腧穴
五输穴在养生保健中亦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刺激方法和其它穴位类似,包括针刺、艾灸、按摩、拔罐、刮痧等。但因五输穴多位于肘膝关节以下,肌肉浅薄,拔罐、刮痧不易操作,针刺需要由专业医生按照部位的不同调整针刺角度和深度。
作为保健穴,推荐艾灸或按摩五输穴,手心互揉、手掌手背互搓,睡前热水泡脚按揉足趾,长期坚持,可精神气爽,少受疾病困扰。
失眠、头痛:涌泉穴位于足底,是足少阴肾经的第一个穴位,经常步行石子路可以按摩此穴,具有降压、改善失眠、缓解头痛等保健作用;同时因该穴位于脚底,位置最低,易受凉后感冒生病,“寒从脚起”,应注意脚底保暖。
咽喉痛:感冒了嗓子痛,或者慢性咽炎犯病了,咽喉肿痛,可以用指甲点按手太阴肺经的井穴少商穴,有条件的可以局部点刺放血,能即可缓解疼痛。
我是健康饮食管理师小辉(营养师)。亚麻籽油是一种营养丰富、具有多种健康功效的食用油,有多少人知道它实际的营养价值呢?最后,我会推荐一种用亚麻籽油炒菜的特别简单菜
冬季,许多百姓在家中储存大量大白菜,酱腌菜就成了不少百姓的过冬菜之一,酱腌菜既好吃又方便,便纷纷端上了百姓的餐桌。但往往这些食物中都富含亚硝酸盐,那么,大家对亚
在各种涉及食品安全的话题中,亚硝酸盐堪称最受关注的热门之一。“产生亚硝酸盐”几乎是各种“赶快转发……”“某某食品竟然……”的朋友圈热文中最常见的关键词。关于它的
说起亚硝酸盐,可能很多人都害怕,甚至是以为它可以对人造成威胁。它的本身是一种亚硝酸钠,颜色为白色或者是淡黄色的微粒。如果真正吃到的人,你也可以感觉都略微苦涩的感
【临床知识】1.概述亚急性(非化脓性)甲状腺炎又称病毒性甲状腺炎、肉芽肿性甲状腺炎,发病前数周常有病毒感染史。近年来本病发病逐渐增多,临床变化复杂,有误诊及漏诊
用户评论
这篇文章太厉害了!原来中医里还有五行一说啊,我对这些传统文化了解太少了.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看完这个标题,感觉中医确实很有讲究,不同穴位的“身份”不一样?好想知道具体是哪些穴位。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希望文章能详细解释一下每种对应元素的穴位和治疗效果,这样我才能更好地理解。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看来治病还得考虑五行元素,这真是太复杂了!但是好像中医就是这样注重整体调理吧?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一直觉得中医很神秘,现在看来确实还有很多门道要学习。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五行是基础,难怪不同的穴位会有不同的治疗效果。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以前去按摩的时候就感觉每个穴位的感觉不一样,原来原因是这样啊!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期待看到详细的解释,让我了解一下中医养生的奥秘。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中医博大精深,还有很多值得我们探索的地方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文章能让人对传统文化有更深的理解,真希望我们能够更好地传承这些智慧。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看来治病还要看五行相生和相克关系啊!这真是太有趣了。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个观点很有意思,我之前从来没想过穴位还有这样的分类方法。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对中医越来越感兴趣了,希望能够学习更多相关知识。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五行的应用让我对中医的理论更加清晰了,原来它不仅仅是针灸那么简单。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很有启发性,让我意识到中医养生真的很有深度。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以后看按摩师操作的时候可以更了解穴位的用途和功效了!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希望这种文章能够普及到更多人手中,让大家对中医有更好的认识。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个话题真的很吸引人,让我想学习更多关于五行和穴位的知识。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