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公墓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墓资讯

“宁使贫不就他职,不取份外的钱”——黄炎培墓前殷殷孙子(李家俊)

更新时间:2025 08 08 22:52:30 作者 :庆美网 围观 : 93次

“我宁愿穷,也不愿再做一份工作,也不要拿多余的钱。”

——殷殷在黄炎培墓前教导孙子

(李家俊)

题目:黄炎培先生的长子黄方刚于1944年1月17日在乐山病逝。1944年清明节前夕,黄炎培怀着悲痛来到乐山,两次悼念黄方刚。 在黄方刚墓前,黄炎培不紧不慢地告诫自己的三个孙子黄九九、黄海川、黄敏江,要像父亲一样勤勉廉洁,做人干净利落。 它反映了一代社会活动家的广泛情感。

“宁使贫不就他职,不取份外的钱”——黄炎培墓前殷殷孙子(李家俊)

1.不祥的预感

黄芳刚 1901-1944

1944年1月18日夜,黄炎培心神不宁,无法入睡。 突然听到有人敲门,顿时就有了不祥的预兆。 收到两封电报,一封是武汉大学校长王兴功,一封是乐山补训部主任韩学源,通报了黄芳刚去世的悲痛消息。 黄炎培得知后悲痛万分,冷静下来后,立即回电并电汇5万元,请王行功处理后事。

当晚,黄炎培在日记中写道:“方刚!方刚!你将离开你的父亲和母亲。” (黄炎培的妻子王九思,1940年因脑溢血在上海去世)

1月19日,黄炎培强忍悲痛,亲笔写下了《讣告》:

长子方刚学哲学。 历任广西、东北、北京、四川、武汉、华西大学等多所国立大学教授,东北大学文学院院长。 不幸的是,他于2010年1月17日在四川乐山武汉大学任教授期间因病去世。 他教书十六年了,今年四三岁了。 他有一个寡妇和三个小男孩。 除了命令他的三个儿子前往安葬并郑重寻找他的遗体外,还请各位亲友向他们学习。 黄炎培.

梁思成赠送黄方纲一幅古碑拓片

黄方刚早年就读于清华书院。 师从梁启超先生,是梁思成的同学。 1924年进入美国卡尔顿大学获文科学士学位,后又获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回国后,他在广西大学任英语教师,后受东北大学校长张学良之邀出任文学院院长。 1939年10月7日,黄炎培亲自派黄方刚到已迁至四川乐山的武汉大学任教。 黄方纲一生勤奋,著作丰硕。 代表作有《苏格拉底》、《道德》、《年代考证》、《知行难解》等。

黄芳刚的《道德》

1943年夏秋,黄芳刚刚从成都回到乐山。 他感到身体不适,并被诊断出患有心脏病。 他断断续续地吃药半年多了。 1944年初,黄芳刚病情加重,手指上出现了血斑。 这期间,黄炎培十分着急,多次写信询问治疗情况。 1944年1月17日,黄炎培派人汇去3000元给黄方刚,要求将黄方刚转到医院救治。 没想到,这天下午,黄方刚突然感觉热极了,一掀被子,就在那一刻死了。 他英年早逝,享年43岁。

《中央日报》、《大公报》连续三天刊登讣告。 与此同时,黄炎培向政治局请假。 当时,从重庆到乐山的交通非常不方便。 黄炎培的四子黄万里替父亲搭便车到乐山处理后事。

1929年黄炎培一家的合影。后排右二是黄方刚。

这段时间,黄炎培如坐针毡。 他不断阅读黄方纲的遗作,并写下《方纲悼文》赠与友人:

方纲生活清净,真诚爱人,积学崇道,虚心有成,服务文化,直至去世。 即使他的生命不会永远持续下去,但他仍然对得起别人,对得起天地。

长子方刚学习哲学,并担任大学教授十六年。 民国三十三年1月17日病逝于四川乐山,享年43岁。黄炎培悼念。

黄炎培题写的黄芳刚墓碑

2、在牺牲的路上浪费了时间

2月8日,黄炎培收拾好行李,按照约定与妻子姚维军从花纱管制局成都交通处乘坐汽车前往成都。 让黄炎培没想到的是,经销的手续非常复杂。 一路上检查站很多,证件检查也很多。 幸运的是,检查人员要么是黄炎培的弟子,要么读过黄炎培的书。 他们尊重黄炎培,并提供便利。 又走了一会儿,就到了璧山县城。 回忆1936年的峨眉山之行,黄炎培吟诵了一首诗:

全夏总要寻找有血有肉的,云睿无奈的看着成美:

漫长而艰辛的旅途令人筋疲力尽,我渐渐为自己养活自己的能力感到羞愧。

2月27日下午,黄炎培在成都陕西街燕京大学会议室为黄方刚举行追悼会。 燕京大学校长梅宜宝、教育家刘少宇等知名人士出席。 席间,黄炎培向各界人士介绍了黄方刚的生平,对社会各界人士对黄方刚生死存亡的关心和帮助表示感谢。

黄炎培3月5日自成都出发,考察建设中的新津机场,3月5日晚抵达乐山。3月6日,黄炎培看望武汉大学校长王行功、教务长朱光潜,感谢他们对黄方刚生前的照顾。 后应邀到武汉大学讲学。

3. 墓前须知

3月6日下午,黄炎培带着黄方刚遗孀韦华兰和黄方刚的三个儿子来到李老宅旁的黄方刚墓地。 祭奠仪式上,三代人回忆起黄方刚的正直和勤奋,不禁泪流满面。 一家人悲痛万分,痛哭失声。 献花行礼后,黄炎培在黄方刚墓前叮嘱三个孙子:

你一定记得你的父亲是怎样出身的,他学问是多么端正,他是多么踏实,他是多么潜心教学。 穷不如换一份工作,更不要拿多余的钱。 如何与人为善、真诚、忠实。 如何善、诚、善地教人。 当你想念你的父亲时,你一定要像你的父亲一样好。 这是为了安慰死去的父亲,安慰活着的母亲。 你的祖父已经老了,这就是你想要的。

黄方刚的哲学著作《苏格拉底》,1945年6月,黄炎培专程到书店花了280元买了两本留作纪念。

回忆乐山三代祖辈吹喇叭、敲铜鼓、唱《一起爱中华》的场景,我们缅怀黄炎培“高尚纯洁的品格,博爱互助的精神,侠义勇敢的精神,其主要含义是:“爱自己、爱他、爱他人、爱国、爱物”的教导,三个孙子在墓前受到了深刻的励志教育。

据黄炎培日记记载:墓地主人李书芳,四川大学毕业生,黄范刚学生,乐山县初中校长。 李淑芳是前清内阁秘书进士李家修的嫡系。 因此,黄炎培认为,李氏是老子李二的后裔。 黄方纲一生研究老子,并以翻译老子著作而闻名。 去世后,葬于李家墓地。 宗老子,算是安慰吧。 黄炎培强忍悲痛,亲笔为黄方刚撰写墓志铭:

方纲一生清正廉洁,遵道而成,言行一致,真诚爱人,求物一丝不苟,着书立说,至死不渝,一生虽短, ,他无愧于人,无愧于天地。”

当晚,黄炎培心情沉重,从柜子里清理了黄方刚的物品,发现了许多遗物。 他忍不住泪流满面。 在打扫卫生的时候,他写了一份长达四页的目录。 “最光荣的事情就是为国家、为人类做出真正的贡献,贡献出我全部的聪明才智。”

儿子早逝,他的悲痛挥之不去。 3月22日,黄炎培含泪写下《为方刚墓哭泣》:

生不求他人强己,死留清水随峨嵋;

三江风姿如此,能留于世,百卷残存,谁要偿?

最后,为了解决任空儿的案子,朱胜禄回复道:

玉师定下中原日,等待帅公祭祀子孙。

方刚智收起了学业,回答了最后一个问题白仁。

2022年,民建中央副主席陈文华(左三)、民建四川省委主席谢尚华(左四)、周伦宾(左一)乐山市主席等前往马鞍山调研黄方刚墓修复工程。

标签: 公墓资讯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