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公墓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墓资讯

重庆大惨案墓地遗址在哪里(重庆大轰炸遗址怎么预约)

更新时间:2025 08 05 17:19:40 作者 :庆美网 围观 : 140次

 

日军进攻重庆最激烈的战役

著名的重庆大轰炸,从1938年2月18日开始,到1944年12月19日结束,持续了长达6年半时间。

其中,以1938年2月到1943年9月的轰炸最为猛烈。日军共出动飞机9513架次,空袭重庆及附近地区200余次,投放包括细菌弹在内的各类炸弹2.16万枚,炸死1.19万人,炸伤1.41万人,炸毁房屋1.76万幢。

1941年初,日本已经决定南下和英美法决战。

这种情况下,日本非常希望尽快压迫国民政府屈膝投降,以便抽调出在中国的百万大军和海空军部队。

重庆大惨案墓地遗址在哪里(重庆大轰炸遗址怎么预约)

所以,日军集中主力发动了《102号作战》的大规模轰炸。在1月至8月,超过3000架次飞机空袭重庆,包括夜间空袭。

在这几个月规模空前的大轰炸期间,终于造成了1941年6月5日的重庆大隧道惨案。

6月5日晚上,日军再次出动24架轰炸机,分三批对重庆进行大轰炸。

听到防空警报以后,重庆市民仓皇涌进附近的防空洞。

其中,很多民众拥向公共防空隧道(十八梯大隧道),一度涌入超过1万人。

实际上,这个防空洞容纳不了这么多人,设计为容纳接近7000人,滞留时间为2到3个小时。

自然,防空洞实际可以容纳更多的人,远远超过设计的上限。

当时中国的防空能力落后,防空洞数量很少,几乎每个防空洞都有超量市民躲避。

所以,当天这里涌入了上万人,负责管理的防护团员也没有阻拦。

这次轰炸的时间,却远远超出预计。

第一批日机是19点28分进入重庆市投弹,最后一批投弹结束以后离开重庆是晚上23点13分。前后长达4个小时!

而根据防空警报,是在空袭前在几十分钟就已经拉响。

约19点开始,市民就陆续进入防空洞。

到日军飞机离开,市民滞留防空洞近5个小时,远远超出了设计上限。

期间由于日军不断投弹,市民们也无法出去。

当时防空洞的通风口比较少,还被轰炸破坏了几个。

根据幸存者曾婉清说:当天有汉奸为日军飞机发信号,日军是有目标地轰炸洞口和通风口。

而中国的技术落后,欧美防空洞使用的电动通风机,我们并没有安装使用。

于是,隧道内逐步出现缺氧的情况。

单纯的缺氧,尚且不致命。关键在于,重庆6月晚上气温已经到达30度,隧道内又有积水,导致非常闷热,达到40度以上高温,人体极为不适。

到了日军空袭快要结束时,防空洞内很多群众已经不同程度缺氧,身体难受。

于是,一些人倒卧在地上,一些人则开始向洞口拥挤,试图逃离防空洞。

你推我挤,洞内很快形成骚动,大家拼命向门口挤过去。

不过,防空洞的设计是门并不能从外面打开,而必须从里面推开。

此刻由于大量市民从内堵住大门,洞外的防护团员虽用尽全力,却无法打开大门。

这边,洞内的氧气在不断减少,洞内人群的情绪更加急躁。他们拥挤在一起,互相践踏,前面的人纷纷倒下,有的窒息死亡,有的被踩踏而死。

后面的人已经不顾前者死活,继续踩着人体往外挤,惨案就这样发生了。

大量的群众被践踏倒在大门附近,死伤狼藉。

由于洞内秩序已经混乱,外面的人进不来,里面的人出不去。

到了大门被强行用工具劈开的时候,已经造成很大的人员伤亡。

防护团队员邓国彬多年后回忆:当时我住在十八梯17号,6月5日这天,发出警报后,我先往防空洞跑,但人太多,挤不进洞,我就在洞口协助引导。日机投下的炸弹落在洞口附近,大隧道周围受到震动,拥挤在洞口的人群一个劲地向洞里挤,防护队员也帮着往里挤。当时敌机一批接一批的在重庆上空不停地投炸弹,隧道洞口木栅栏关着,在防空解除信号未发布之前,当然不能让洞中的人出来。后来我才知道洞里发生了大混乱。

一个幸存者则这么回忆:6月5日6点钟,警报发出时,我在校场口。紧急警报拉响后,驻守之宪兵及防护团员将隧道大门锁上。

第一批敌机投弹后,就觉得心中发慌,心脏好像往下坠,如患急病,很想喝水。即向外走去,但觉有人拉住,不能举步,而仍立在原地。又过了一小时,心中更为发难、难过。忽然有人呼喊救命,第一句声音很高,第二句即转低又细,然后寂然无声。黑暗中总觉得有人在乱咬自己的手,而手多处受伤。洞内的人都挤卧在地下,好像昏昏沉沉睡下了。时而双目流眼泪,口流清口水,时而心境清凉,唯恐已死,暂失知觉。

重庆人民纪念碑著名景点是什么

朋友,首先纠正下那个碑不叫“重庆人民纪念碑”,它的全称叫“人民解放纪念碑”,简称“解放碑”,重庆人民都知道。

“解放碑”这个名称,既指碑体这座标志性建筑物,也指碑所在的这一片地区(当然是因它而得名)。

你问的问题是“重庆人民纪念碑著名景点是什么?”是不是问解放碑地区附近还有什么著名景点?如果是这样理解,那我可以告诉你:这座碑本身就是一著名景点,同时,这里还是重庆乃至我国西部最著名的商业步行街,——“中国西部第一街”。

到了重庆,不能不到解放碑。观赏巍峨的碑体,了解下它的前世今生,也饶有兴味。碑下流连徜徉、观景拍照、街头打望(重庆话,专指看美女,)以外,附近可游之处甚多,不妨一一道来。

国泰艺术中心,就在解放碑中央商务区CBD核心地带,由国泰大戏院和重庆美术馆组成。其构建采用中国传统的民族风格,体现浓厚的巴渝文化。艺术中心的大楼主体为红色,象一团燃烧的“篝火”,也象一艘起航的船舰。可以在外面逛逛拍几张照片。

洪崖洞,从国泰艺术中心沿临江路往沧白路步行十分钟左右,即到达洪崖洞民俗风貌区。它的特点是把城市旅游景观、商务休闲景观和城市人文景观集于一体。整个建筑群没计为最具巴渝传统建筑特色的“吊脚楼”,依山就势,沿着山崖修建。从解放碑过来,穿洪崖吊脚楼而下,可以直达江滨。是游吊脚群楼、观洪崖滴翠、逛山城老街、赏巴渝文化、看两江汇流、品天下美食的好去处,也是解放碑的会客厅。

罗汉寺,从洪崖洞沿沧白路往民族路,步行十分钟左右即可到达。罗汉寺始建于北宋,因寺内有500尊罗汉像而得名。据说罗汉寺很灵验,香火一直很旺。寺中可以“数罗汉”,找到自己的护法罗汉。这里自从拍摄了电影《疯狂的石头》后,名声更是大震,成为游客的必游之地。

大轰炸遗址,出罗汉寺,从民族路经五一路到八一路再直行七八百米,共20来分钟即可到达。1941年6月5日晚,日机24架分三批偷袭重庆,在5个多小时的疲劳轰炸中,渝中区十八梯、石灰市和演武厅(现磁器街)三段防空隧道内,发生了震惊中外、惨不忍睹的避难民众窒息、践踏惨案,造成人员伤亡2500人左右。重庆解放后,有关部门对较场口大隧道进行了清理维修,建立了大轰炸惨案遗址。

游到现在,天快晚了,肚子也该饿了吧,这就奔下一个点去——重庆好吃街。

八一路重庆好吃街,从大轰炸遗址经民权路进入步行街,再走两三百米即可到达。共需六七分钟。好吃街距解放碑仅三四百米,是市内最大的小吃街。堪称吃货天堂,各种特色重庆小吃,麻辣烫、一锅端麻辣香锅、串串香、正东担担面、银丝过桥米线、毛血旺、重庆麻辣火锅、锅仔饭、卤肉饭、山城小汤圆等等,一应俱全,而“好又来”的酸辣粉很正宗。

附近还有朝天门广场和长江索道还没有来得及推荐。如果精力旺盛,可以从洪崖洞到朝天门广场(公交862路或112路,或者打车,步行要半个多小时)。

朝天门广场游完后,可打车或步行到罗汉寺(步行一公里多,20多分钟;坐公交到公交站也要走一公里多)。

现在来说长江索道。它被誉为“万里长江第一条空中走廊”和“山城空中公共汽车”,多部影视剧里都有它的镜头。横跨大江,从空中鸟瞰山城,又是另外一种体会。索道可以单程(20元)也可购往返票(30元)。往返票当日运营时间内都有效,并不是过去了就马上返回。但我建议买单程,把索道游和到南岸观山城夜景结合起来。建议下午早点去排队,从索道北站(渝中区新华路,距罗汉寺五六百米,距朝天门步行约两公里)跨江到南站,出站后打车或到南滨路或到南山“一棵树”观景台看山城夜景。山城夜景,独特的山水立体夜景,不看很遗憾的。

重庆渝中区有哪些景点

有解放碑,朝天门,洪崖洞,若瑟堂,李子坝轻轨穿楼,长江索道,人民大礼堂,三峡博物馆,鹅岭二厂文创公园,半山崖步道,戴家巷崖壁步道,湖广会馆,关岳庙,枇杷山公园,云端之眼,重庆大轰炸惨案遗址,通远门旅游景区,国泰艺术中心,滨江公园,18梯传统风貌区,山城巷

重庆大轰炸遗址怎么预约

不需要门票,但需要提前网上预约。

重庆大轰炸惨案遗址博物馆自2021年9月28日起,已向市民免费开放。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四9点至17点,每周一闭馆。

重庆较场口的历史

较场口历史悠久,其街道位于渝中区东部,有红岩革命纪念馆,《新华日报》营业部旧址,东周巴将军蔓子墓,国民党左派党委部旧址,“六五”大隧道惨案遗址,天主教若瑟堂,韩国临时政府旧址。较场口街道东北连解放碑街道,南接南纪门街道,西临七星岗街道,四通八达。

据记载,明神宗万历二十八年的时候,四川总督李化龙就曾在较场口大会文武,登坛誓师,讨伐播州宣慰使杨应龙。到了明崇祯的时候,张献忠也在这里率众集会,由此可以知道较场口自古以来就注定是个热闹的地方。

在古时候,较场口是一地多用的。需要操练士兵的时候,这里才是较场,不需要操练检阅的时候,这里就成了供居民居住和进行各种民间活动的场所。较场口在古代其实叫“校场”,何时以讹传讹变成了“较场”已经不得而知了,在清朝的古地图上已经标注为“较场”,较场口是明清时期的练兵场,也是川东武生考取武举的地方,有“大校场”和“小校场”之分。小校场如今还在,即小较场巷。清朝晚期较场口已经变成了街道密集的商业区了。街道的名字也以当时交易的杂货来命名:木货街、磁器街、草药街、鱼市街、小米市、石灰市等等。另外还有一些行业帮会所在地命名的,比如石、木、泥、竹业供奉鲁班,因而在石灰市旁边就有了鲁祖庙,庙外为茶馆,那条街也就叫作“鲁祖庙”。由此可以看出当时较场口一带民间商业的繁盛状况。到了抗战时期,各省难民逃难进了重庆,民国政府也迁都重庆,重庆城再一次扩大,那时候的较场口达到了历史上最繁华的时期。

较场口如此热闹的原因,多半还是因为它特有的地理位置和地形条件。较场口在城中部稍偏西南的方向,属于上半城的边缘地带。明明是在重庆城的山脊之上,但是又偏偏地势开阔平坦,东、北方向更是连接众多的街道,是山城中难得一见的“大平坝”。

标签: 公墓资讯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