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公墓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墓资讯

安吉安城文化公墓(安且吉兮)

更新时间:2025 07 02 15:10:27 作者 :庆美网 围观 : 30次

其实安吉安城文化公墓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安且吉兮,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安吉安城文化公墓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1、安吉县建县于汉中平二年(185年),取《诗经》“安且吉兮”之意得名,是古越国重要的活动地和秦三十六郡之一的古鄣郡郡治所在地。近现代艺术大师吴昌硕故里。

2、安吉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发源地。

3、1951年安吉县政府迁出安吉城,安吉县城更改为安城镇,2001年并入递铺镇,安城镇更改为安城村。

安吉安城文化公墓(安且吉兮)

4、今日安吉(安城)城墙位于安吉县递铺镇北约10公里处的西苕溪西岸安城村。

5、安城是唐晚期至民国时期安吉州、县治地。安城城墙是浙江及江南地区现存较完整的县级城防体系。

6、唐天祐四年(公元907年),安吉县治地迁至马家渡西(即安城),元至正十六年(公元1356年)总管张俊德始筑土城。一年后以石砌筑。明洪武五年至六年(公元1372—1373年)间,知县张士良创建四城谯楼。明嘉靖年间及清雍正、乾隆、咸丰年间多次重修。

7、安城平面略呈桃形,南北城门相距760米,东西城门相距600米。城内原有九街、十八巷、十二牌坊、七十二口水井及府衙、文庙、祭坛等建筑。

8、1939年4月遭日军轰炸,这些建筑全都损毁,基本无存。

9、安城城墙由城墙、城台、城门及环城马道和护城河、跨河石桥等组成。城墙周长3000米,横断面呈梯形。墙体内黄土杂石子夯筑,外墙用青砖、条石包砌,内墙用块石包砌。因多次遭受洪水冲塌,几经修复,故城墙用砖不统一,砌筑方法也不一致。

10、现城墙城垛坍塌,内墙包砌的块石大部分拆除,东门及东门外吊桥拆毁,环城马道大部分不存。护城河除部分湮塞外,保存较好。存城墙残高4-6米,厚5米。有南、西、北三门,均为券顶式门。该城除具有防御作用外,还可防洪。

11、因地处苕溪西岸,故城墙兼具防御、防洪双重功能,采用城墙—护城河—斗埂三重防护体系,城、闸合一,增强了防御与防洪功能。所有城台均设内外两道城门,内城门开闭式具防御功能,外城门槽闸式为防洪所置。

12、2006年安城城墙作为明清代的古建筑,被国务院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关于安吉安城文化公墓和安且吉兮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标签: 公墓资讯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