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公墓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墓资讯

公墓价格大连 大连市内基督教发展及教堂建筑赏析

更新时间:2025 08 04 10:33:57 作者 :庆美网 围观 : 31次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公墓价格大连这个问题的一些问题点,包括大连市内基督教发展及教堂建筑赏析也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析分析,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还望您关注下本站哦,谢谢~

自1899年大连建市以来,随着俄国、日本殖民统治的开始,西方的基督新教、天主教、东正教等基督教各派别传教人士也随之进入大连,大连地区的教堂建筑也随之兴起。其中东正教是在大连地区最早出现并昙花一现的教派,随着1905年日俄战争的结束,俄国势力被日本驱赶出大连,东正教也随之瓦解。

自1905年至1945年大连地区随着日本殖民统治的深入,西方基督教在此得到了得到发展,出现了很多基督教堂及其教堂开设的医院、救济站、学校等。在大连地区的新教传教主要分为三支,第一支为日本殖民统治进入后的日本基督教在大连地区的传教,于1907年初建了日本基督教西通教堂;第二支是由丹麦基督教路德教会于1913年在中国建立的第一个正式教堂——北京街承恩堂;第三支则是1917年由英国在大连工作人员在驻大连总领馆开展宗教活动,随着教徒的增多于1924年在英国领事馆附近开始筹建圣公会堂,并于1928年竣工。对于天主教来说,百年来大连市内地区的天主教堂为此一处,就是由美国玛利诺外方传教会中的日本天主教徒于1926年在大连西安街建立天主教堂,这些教堂各具特色,各自用建筑诉说着自身的过往。

日本基督教西通教堂旧址(现为肯德基友好广场店)

公墓价格大连 大连市内基督教发展及教堂建筑赏析

基督教承恩堂(现为基督教北京街教堂)

基督教圣公会教堂(现为基督教玉光街礼拜堂)

西安街天主教堂(现为大连天主教会)

1947年,大连成立了中华基督教联合会,建国后,20世纪60年代初成立基督教“三自”爱国会。文革期间大连地区的传教活动基本停止,随着改革开放落实宗教政策陆续将原本的教堂建筑归还教徒,同时也新建了几处教堂,1981年“三自”爱国会恢复建制(当时大连只有一位牧师–寇庆光牧师),1984年底,又成立了大连基督教协会。到2007年底,大连基督教活动场所已达92个,教牧人员53人,信众20余万,基本确保了市内中沙西甘四区信教群众都可以在区域内教堂礼拜,针对朝鲜族信教群众还专门设立了兴工街教堂为朝鲜族教堂。但是这些教堂的建筑大有应付之感,根本谈不上建筑美学,实用性更强。

进入21世纪,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大连这座西方文化渲染比较浓郁的城市,也应该更好的挖掘教堂旅游文化内涵,恢复友好广场教堂建筑功能,利用俄罗斯风情街教堂塔楼建筑、东港威尼斯水城教堂建筑增加信教群众的礼拜场所,同时可以与婚庆公司开展教堂婚礼增加互动及收益。

俄罗斯风情街可利用改为教堂建筑

经过不完全统计大连地区的教堂建筑如下表所列:

大连山城町9番地(今大连市西岗区烟台街17号)

大连初音町(今大连市中山区进展巷45号)

大连西通28番地(今友好广场8号)

大连基督教青年会(敷岛町教堂)

大连敷岛町67、69、71番地(今中山区友谊商厦北楼址)

敷岛町教堂拆除后建设基督教青年会

大连西岗街216番地(今大连市西岗区长江路605号)

大连西通32番地(今大连国贸中心大厦址)

原为救世军小队营舍,后建设救世军会馆

大连舟后町28番地(今大连市中山区玉光街2号)

大连香取町7番地(今大连市中山区学士街125号)

现称中山区学士街基督教堂,建于2004年

大连中山区青泥街57号(今大连瑞诗酒店)

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姚家路4附近

大连市甘井子区百合山庄(406路终点站)旁

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甘井子路20号

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滨海西路469号

大连千岁町44番地(今大连市西岗区西安街31号)

下面就对大连地区的教堂建筑一一介绍如下:

一、东正教教堂建筑

1、山城町俄国东正教堂(1900年前后)

大连山城町俄国东正教堂(俄国东正教会圣堂),原址位于山城町9番地(今烟台街温馨花园住宅小区靠北侧),达里尼市政厅西侧,金帆宾馆后边。建于沙俄侵占时期,建筑面积4520坪,地上二层,砖石结构。还有地下室和附属场地,可容纳300余人。由于其所在地地势高,当时很多附近的老照片都是在从它上面的塔楼拍摄的。

左侧为市政厅官邸,右侧空地后为教堂

右侧为市政厅,左侧空地后为教堂

1904年5月3日,日军侵占大连,这里成为了日军的伤病医院,称作“大连第一将校病室”。后来成为大连小学校的教学用地。1932年至1932年间,教堂被拆毁,建起了一片住宅。如果这座俄式教堂不被拆除,那么俄罗斯风情街将又会多出一道亮丽的风景。当时大菜市一带还未填海,教堂就在高坡处,也是城市的制高点。

教堂被征用作为大连寻常小学校最初教学地

该建筑我认为是一座文艺复兴风格的建筑,建筑避免了使用东正教建筑的洋葱头,拜占庭建筑的十字对称加中心大穹顶,更没有哥特式建筑的高高尖塔,更多的是讲究对称、复古,也有罗曼式建筑早期的多拱券造型。应该是文艺复兴无疑。各位学习建筑的大神们可以一起讨论一下该栋建筑的风格特点。

还有一个小小的细节,照片中的栏杆是上个世纪90年代大连地区常见的围栏形式,原来这种样式已经在大连持续了百年,至今记得那银灰色的铸铁栏杆,复杂的花纹,比现在的好看百倍,如果一直沿用,那不又是城市的一个独特标志吗?这些城市细节需要城市管理者去思考,也希望有识之士去发觉那些属于大连的城市元素。

这样的栏杆百年前就已经在大连广泛使用

2、苏联茔圣弥哈伊尔总领天使教堂(1935年)

大连露国墓地教堂又称圣弥哈伊尔总领天使教堂,旧址位于大连初音町(现大连市中山区进展巷45号),现为大连青云街苏军烈士墓园址,老大连人称为苏联茔。该墓地始建于1902年,之后多次修建,形成一定的规模。

大连露国墓地及圣米哈伊尔总领天使教堂

教堂于1935年重建,当年举行新教堂祝圣大典。教堂命名为“圣弥哈伊尔总领天使教堂”,1943~1953年的掌院司祭是马林·科罗文神父。后期拆除。

大连露国墓地及圣米哈伊尔总领天使教堂远景

大连露国墓地及圣米哈伊尔总领天使教堂

大连露国墓地及圣米哈伊尔总领天使教堂远景

教堂建筑为砖木结构,典型的东正教堂样式。尖顶上的洋葱头及东正教十字架是东正教建筑的标志。该建筑建设伊始为单塔楼,在1935年扩建时向西北方向增加了塔楼。教堂坐落在门口处东边的高坡上,墓地在西侧坡地。后建塔楼为阳台+四面三角山花加四面圆拱亭形式,亭子上部为洋葱顶,可以通过外部钢爬梯进入观景阳台。主塔位攒尖式,上部为洋葱头顶。三面三角形山花门加拱圈门廊。山花两侧各一对宝瓶柱托起山花。建筑更多了运用了条纹、齿状线脚、连续横纹装饰。在大连地区没有再留下任何俄式的教堂建筑。全部都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中。只有旅顺火车站的穹顶能够看出是当年沙俄的身影。

二、天主教教堂建筑

大连天主教堂(西安街天主教堂1926年)

旧址位于西岗区西安街31号。始建于1926年,由美国玛利诺外方传教会中的日本天主教徒建立。教堂院落由圣堂、东楼和西楼三部分组成,其中圣堂建筑面积315平方米,西楼建筑面积356平方米,东楼建筑面积352平方米,总占地面积2432平方米。1927年院内西楼首先建成,1928年圣堂建成,1929年教堂整体工程全面竣工。1988年又在东楼北端建成840平方米的综合楼,组成一个完整的院落。大连天主教堂是目前大连市内唯一的一座天主教堂。

1945年日本战败,日本人撤离大连,这个教堂成了中国人的教堂。文革期间,教堂内部及两个钟楼等遭到破坏。1978年修复,将教堂正面两侧的钟楼改修为尖塔,塔尖矗立着白色十字架,风格改变。1980年教堂改名为圣心堂重新开放。80年代每年洗礼人数为2~3人。1989年由郭景成神父接任,1994年开始由彼得张永哲神父接任。1991年对教堂钟楼加高并贴上红砖。1994年由大连市政府民委批准为宗教活动场所,开始举行面向外国人的弥撒,由崔在哲神父负责。1998年被评为市级文明宗教活动场所。2002年被指定为大连市第一批历史保护建筑,2003年由大连市政府公布为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10月圣堂开始拆除翻建,第二年竣工。

原教堂建筑为成中心塔楼对称式哥特建筑。中间塔楼高耸挺拔,尖顶处为十字架标志,圣堂正面为莲花瓣式彩色玻璃花窗,成三段式分割。莲花瓣中心位置为窝卷造型托起上方方形老虎窗。莲花瓣花窗下方为一楼大门,由两个扶壁柱分为三个门洞,中大两边小,人字形门楣双檐口。建筑两侧为两个耸立城堡式护角,配有细条形窗户。建筑两侧分别开有五扇尖拱形窗户,配有彩色玻璃。教堂整体哥特式风格突出,大气恢弘,气度非凡。

2011年在原建筑基础上进行了重建,建筑整体立面基本没有变动,取消了中间的哥特式塔楼,在两边碉堡式护角之上增加了高耸的塔楼,但是建筑塔楼略显粗糙,丝毫没有原建筑的精致感。只能说徒有原建筑之形,没有原建筑之神。历史建筑真的不是简单的拆除重建那面简单,即便你一模一样的复刻但是其历史底蕴已经荡然无存。

三、基督教教堂建筑

1、大连日本基督教堂(友好广场教堂)

旧址位于大连西通28番地(今友好广场8号)。建于1907年8月,建筑面积864平方米,占地面积2211平方米,一至三层,砖混结构,系哥特式建筑风格。1905年,日俄战争结束后,日本帝国主义取代沙俄开始了对大连的殖民统治。为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扩张政策服务的日本基督教会,于1905年4月在大连建立了临时教会。1907年8月,正式建立了大连西通日本基督教会,并迁入西通日本新舍。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停止宗教活动。1949年3月,成立中山区文化馆,隶属中山区人民政府文化局。1969年3月,毛泽东思想宣传站取代了区文化馆职能。1978年8月,恢复文化馆。1994年5月,中山区文化馆迁至三八广场。后改建为“威廉斯堡”等西式快餐店,现为肯德基快餐厅。2011年3月15日,西通日本基督教会旧址被列为大连市第三批重点保护建筑。

2、敷岛町教堂(大连基督教青年会)

大连基督教青年会位于旧址位于大连敷岛町67、69、71番地(今中山区七一街与同兴街交汇处友谊商厦北楼址),又称敷岛町教堂。是日据时期在大连的日本人社会教化团体。以基督教义为宗旨,陶冶品性、启迪智能、锻炼身体、开展社交。1910年新青年会建立前敷岛町教堂为哥特式教堂建筑,成中心塔楼对称结构,中心塔尖为十字架。四座烟囱耸立建筑四角。圆弧形大门上方为圆形菊花瓣窗格眼窗,上部为三角山花。中间为圆形十字装饰。神台为半圆形抱厦结构,依托在建筑山墙上。建筑檐口处有一圈方格形装饰线脚,下方为两个连续拱装饰的条形窗。该建筑很早就被拆除,建设了后来的基督教青年会。

1910年新建馆舍竣工,之前教堂拆除。1911年3月1日创立开馆,设灵育、智育、体育、社会奉仕4个部。馆内有宿舍、会员谈话室、食堂、图书馆、浴室照相室等,并开办夜校,分英语、汉语2科。规定会员资格为15岁以上男子。经费初期以会费维持,1925年4月后改为财团法人制。1927年5月,将场地租给上海大戏院,改名光明社,为上海大戏院分院,放映中国影片。1945年日本投降后解体。建国后为大连市公安局中山分局使用,2000后拆除,原址建设了友谊商厦北楼。

建国后成为大连市公安局中山分局

建国后成为大连市公安局中山分局

该建筑为半地下一层,地上三层(含一层阁楼),北欧丹麦式风格建筑。在建筑朝北和西北方向设建筑大门。门廊突出建筑本体,北向门廊为变化式三角顶,西北侧门廊为高耸庑殿顶。整体建筑屋面开7座大型三角形老虎窗。墙面为长条形14组格子窗,其中北墙面8扇分布在4座老虎窗下方,西北墙面6扇窗分布在老虎窗两侧。建国后经过改造为六层建筑(含一层阁楼)。其中最西侧老虎窗被改造为塔楼突出与整体建筑并高于建筑主体建筑。改造后的墙面和屋面减少了很多复杂的装饰,更加简洁。但是没有了当年建筑整体协调性,建筑比例有些不协调。

3、基督教承恩堂

大连基督教承恩堂位于大连市西岗区长江路605号,市民习惯称北京街教堂。承恩堂建于1913-1914年间,是丹麦基督教路德教会在中国建立的第一个正式教堂。

基督教新教于1807年(清朝嘉庆十二年)传入中国,1895年丹麦基督教传教士来到东北,1896年,丹麦传教士外德劳牧师到旅顺传道,1910年又来到大连市内宣教。1911年,外德劳牧师计划筹建大连市基督教承恩堂,并于1912年回国向丹麦基督徒筹集建堂款项,同时,大连的基督徒也为建堂积极筹款。1913年教堂正式开工,1914年竣工落成,整个礼拜堂(包括主堂与教牧府)所占建筑用地共有1705平方米,主堂建筑面积200平方米。

有传闻牧师府建筑始建于1909年,早于礼拜堂,笔者根据时间线猜测:牧师府建筑原为中式民房,虽然经过修缮装饰,但是主体仍未中式结构。(现有建筑也能看出中式民房痕迹)。外德劳传教士于1910年由旅顺来此时,该建筑已经存在,并纳入了教堂建筑系统。

至1920年,有教徒320人。1914年至1940年间,教会在教堂的所有占地之上又先后兴建了7处房屋,面积达984平方米,后来使用的副堂都是改建自这些房屋。2002年1月,整座承恩堂被大连市政府列为大连市第一批重点保护建筑物。

“文革”期间,承恩堂停止了宗教活动,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落实宗教政策,才重新恢复运转。目前,教堂除主堂外,还有四个副堂同时开放。

今天的承恩堂,定时参加活动的信徒人数已经有3000多人,专职的教牧人员四人,也常有其他教堂的教牧来此证道、牧养,并设有婚礼主持、英语辅导班等项服事。

4、大连救世军会馆

救世军(TheSalvationArmy)是一个于1865年成立,以军队形式作为其架构和行政方针,并以基督教作为信仰基本的国际性宗教及慈善公益组织,以街头布道和慈善活动、社会服务著称。其国际总部位于英国伦敦,在全世界有几千个分部,分布在大约七十多个国家,约有成员两百多万人,其中以美国人较多。这种性质的机构是宗教价值观影响下的慈善机构,与当时在大连由当地富商刘肇亿创办的宏济善堂异曲同工。

大连的救世军组织是在日俄战争后,由日本传发展过来的,最初在西通32番地(今大连国贸中心大厦址)设立救世军小队营舍。1909年,在南山麓播磨町137番地(今延安路与七七街交汇处东南角血站位置)设有妇人和孤儿收容所。

1923年,在救世军小队营舍原址新建的大连救世军会馆竣工。该馆由中村宗像事务所设计,高冈久留事务所施工。建国后作为大连朝鲜族文化艺术馆。上世纪90年代后期拆除。

早期的救世军小队营舍,典型的教堂建筑风格,正面为三角形大山花墙,中间为凸出拱券形门廊,两侧各有两扇拱券式格子窗。门廊上方救世军大字很是显眼。中间屋顶设有一小穹窿顶塔楼,四周开玻璃窗,像是一座指明前进方向的灯塔,塔尖长长的避雷针可能也是旗杆。建筑十分简洁,没有复杂的装饰,层高又很矮,静静地坐落在西广场的西北角处。

1923年在原址重建了救世军会馆,该建筑比其营舍气派的多,建筑为砖木结构,哥特式风格,整体建筑地上三层,塔楼五层。建筑主体成T字型分布,南、东、北三面T字出头部分为三角形山花墙,东面与南面山花墙夹角为塔楼。大门设置在塔楼朝向广场一侧,方形大门上方为半圆形拱圈装饰。山花墙面多用条纹分隔五组窗户,中间三扇较小,旁边两扇稍大,三层楼布局一致。建筑一层墙裙未石灰石条石砌筑,塔楼部分砌石与门同高,其他部分与窗台平齐。烟囱挺立于建筑西侧平直墙面处,西侧墙面对称开窗中规中矩。

建筑虽然没有繁复的花纹装饰,但是处处体现了建筑的庄重和大气。有种不怒自威的感觉。作为教会建筑有别于教堂更像是学校,是一种折中和融合。80年代这栋建筑被绿色和白色两种颜色搭配在友好广场更加夺目,犹如一位羞涩的绿裙少女站在广场口等待着爱人的归来。90年代末建筑随着整体地块的改造而全部拆迁,现在耸立在此的是大连地区第二高建筑国贸中心大厦(375米)。

5、基督教圣公会教堂

大连玉光堂,旧称基督教圣公会堂。现全名为“大连市中山区玉光街基督教礼拜堂”,座落于大连市中山区玉光街2号。教堂建筑为哥特式的建造风格。

1917年,英国人雅格、路西等几位城市规划、建筑工程师来大连开发煤气工程,他们都是英国基督徒。当时他们住在中山广场南侧,英国领事馆后边的一栋二层的灰楼(即玉光堂院内后楼)的楼上,每周都在楼下举行宗教活动。后来人越来越多,这里就容纳不下了。1924年,决定开始筹建礼拜堂,堂址选在灰楼旁边。筹建资金由中华圣公会华北教区主教弗朗西斯L.诺里斯博士(FrancisL.NorrisD.D.)筹集,德国建筑师威廉姆斯(Williams)设计,弗朗西斯主教负责建筑监督。

1928年5月6日举行奠基仪式,10月15日竣工,11月4日举行圣别式,即祝圣典礼,取名为“大连圣公会教堂”。当时,该教堂属于中华圣公会华北教区管理。

2002年,玉光街礼拜堂被大连市人民政府认定为第一批重点保护建筑。2003年,礼拜堂被大连市人民政府认定为大连市文物保护单位。同时也是辽宁省文物保护单位。现为大连市基督教主要活动场所之一,附近有信徒近万人。

6、寺儿沟福音堂

随着1910年外德劳从旅顺到大连定居传教,创立了大连教区。北京街承恩堂落成,大连基督教信义会随之也迁入。后来大连基督教信义会有在寺儿沟等处相继修建了福音堂。1936年12月13日落成的大连寺儿沟福音堂。

随着寺儿沟学士街周边区域改造福音堂被拆除,2004年在原址重新修建了中山区学士街基督教堂。

原建筑为二层中式建筑,大连人成为“中国房”。房子门窗都带有木板护窗,夜间可以将木板拉开覆盖在窗户上,一则安全,二则保护隐私。建筑正中二楼为十字架装饰,一楼为大门,整体成倒八字。

学士街新教堂为三层建筑,局部四层阁楼,配有中心塔楼。建筑整体坐东朝西,建筑入口处设在一层塔楼上,三角形山花门楣装饰,上方为镂空十字架窗户,利用十字形状做成的窗户,可能是整个建筑的特色之处。十字架上方为圆形眼窗,塔楼尖顶处有十字架装饰。建筑南北立面成对称样式,四层屋面各设置三座老虎窗,二层三层为带尖拱的条形窗,一层为方窗。建筑四角为齿状的线脚包裹。整体建筑简洁,没有过多复杂设计,简介大方。

7、大连中央基督教会堂

大连中央基督教会堂又称双叶学院,原址位于萨摩町157番地(今杏林街与安民街交汇处西北地块,现瑞诗酒店西南角)。始建于1938年4月5日,哥特建筑风格,占地总面积:94882坪,1938年12月11日竣工落成。该建筑由布里兹建筑事务所和井上建筑事务所设计,布里兹建筑事务所和川岛令造现场监督,共进组施工,竹之内商会负责暖房卫生设施,中村电气工业所负责电气工事,成三洋行负责家具类。建成后同时也是双叶幼稚园、双叶学院的所在地。1939年1月7日,双叶幼稚园迁移到羽衣町7丁目出云神社的旁边。此建筑成为双叶学院和大连组合教会的所在地。

一楼:玄关,传达室,礼拜堂,圣坛,长廊,圣歌队舞台,纪念室,纳骨室,传教士休息室,小集会室,五重钟塔,厕所。

二楼:和式房间(面积有四个半榻榻米和十二个半榻榻米的房间。)

1945年日本投降,该建筑被接收,1949年2月,大连决定集中招收烈士子女和干部子女组建育才学校,同时组建育才学校幼儿园。8月,学校和幼儿园开始招生,9月1日正式开学。育才学校是今24中前身,幼儿园便在该建筑与一路之隔的能乐堂开办(现雍景台位置)。后此处为中山区业余艺术学校、大连市群众艺术馆。

该建筑为哥特式风格,成L型布局,地下一层,地上两层。标志性的方形塔楼和上部的突兀高耸的笔尖式塔帽引入瞩目,教堂主体部分的三角形大三花气派、庄重,中间为蕉叶形彩色玻璃窗被窗格四等分,变化的窗格花纹配上彩色玻璃耀眼夺目,尤其是晚上教堂灯光开启,更是让人目不暇接,彩色玻璃窗下方为弧形拱券大门,大门两侧扶壁柱头成三角形,更像两颗随时准备发射的火箭挺立两旁。

该建筑也曾被世界著名建筑杂志载入,才留下了这些图纸和照片,让我们能够回忆起这座建筑的魅力。可惜的是建筑已经随着砖头瓦砾进入了废墟与尘埃,只有人们模糊的记忆和书本上还能窥见其中的点滴。

8、基督教大连丰收堂

大连丰收堂位于大连市甘井子区丰收路258号,是目前大连市内四区中建筑规模最大的教堂。2001年申请得到批准,当年10月,丰收堂即破土动工,经过一年的紧张施工,新堂落成,并于2003年4月5日举行了献堂典礼。

丰收堂占地面积4400平方米,建筑面积4300平方米,分上下两层,座位向着讲台呈弧形排列、阶梯状分布,可容纳3000人同时聚会,是一座气势恢宏的大礼拜堂。

9、大连市内其他基督教堂

进入21世纪,随着信教群众的不断增加,大连市内四区也设置了很多供信教群众礼拜的福音堂,这些建筑大多以实用为主,除了兴工街教堂、西山堂为单独建筑外,大多都是借用原来的殿堂楼宇一部分开展布教活动,照片如下:

a)基督教姚家教堂(甘井子区姚家路4附近)

b)沙河口区兴工街基督教礼拜堂(大连市沙河口区西安路97号)

c)甘井子基督教福音堂(甘井子区甘井子路20号)

d)沙河口区滨海西路基督教会(沙河口区滨海西路469号)

e)基督教解放路福音堂(中山区解放路272号)

f)基督教百合福音堂(大连市甘井子区百合山庄(406路终点站)旁)

g)基督教西山堂(甘井子区红南东街1-13号)

以上是启俊给你带来的大连市内基督教小史及其特色建筑赏析,关注启俊带你了解大连老建筑及其背后的故事。

好了,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本次分享的公墓价格大连和大连市内基督教发展及教堂建筑赏析问题对您有所帮助,还望关注下本站哦!

标签: 公墓资讯
相关资讯
  • 哪家医院可以做DNA亲子鉴定?

    你是否曾经想过要进行DNA亲子鉴定?这项看似高大上的科技,其实在生活中却有着重要的作用。今天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DNA亲子鉴定的基本原理及重要性。那么问题来了,哪些医院可以提

    2025-08-04 10:33:31 公墓资讯 
  • 哪家医院做试管生男孩效果好?

    嘿,小伙伴们!你们有没有听说过试管生男孩这个新兴的生育方式?是不是很好奇哪家医院的效果更好呢?别着急,今天我就来给大家解密一下这个话题。首先,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什么是试管生

    2025-08-04 10:25:30 公墓资讯 
  • 梵顿公馆【梵顿公馆租房】

    这项检查发现6个校外培训机构遭受了火灾安全危害,并没有进行检查。对于不合格的校外培训机构,他们当场做出了惩罚决定,并向现场经理告知了特定问题,他们会敦促他们一一

    2025-08-04 10:18:25 公墓资讯 
  • 哪家医院做的试管婴儿最好?

    试管婴儿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生育方式,它为不能自然受孕的夫妇带来了希望。但是,随着试管婴儿医院的增多,选择一家合适的医院成为了备孕夫妇们面临的新问题。究竟哪家医院做的试

    2025-08-04 10:12:30 公墓资讯 
  • 哪家公司在泰国的试管婴儿中介行业中排名第一?

    泰国的试管婴儿中介行业备受关注,每年都吸引着众多不孕夫妇前往寻求帮助。但是,哪家公司在这个行业中排名第一呢?今天我们就来揭晓这个备受关注的问题。从市场规模、发展趋势到

    2025-08-04 10:07:31 公墓资讯 
  • 哪家上海月嫂公司排名第一?十大公司你知道几家?

    想要找一家靠谱的上海月嫂公司,排名第一的那种?或许你已经听说过十大上海月嫂公司,但究竟有几家能够真正称得上是排名第一呢?在这个日益重视月子护理的时代,选择一家优秀的月嫂公

    2025-08-04 09:57:30 公墓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