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 07 09 22:19:14 作者 :庆美网 围观 : 31次
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包公墓3的问题,以及和包公墓之谜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最近出差途径合肥,听那边同事说到合肥包公园是必去的地方之一,不然等于没有来过合肥,我一听同事这么说那就必须要去看看。
包公园前身是包河公园。包河公园为环城公园中历史文化景观的代表,属于环城公园中重要的一段面积30.5公顷,其中水面15公顷。包公园是为纪念北宋著名清官包拯而建,包公园由包公祠、包公墓、清风阁、浮庄等景点组成,联票50元。
我们先参观包公墓园。穿过阙门、神门,神道尽头就是包公神主所安放的享堂了。享堂的正后方是包拯主墓,主墓正下方是墓室,室内正中端放着包拯墓铭,金丝楠木棺具内安放着珍贵的包拯遗骨。
在包公墓园的最后一项参观内容是这里的展览馆。展览馆不大,但内容非常精彩。里面有很多珍贵的资料,让游人全面了解包公墓的真实发掘过程,历史上的包公真实重现。
展览馆前言,介绍了包公的生平。包公,名拯,字希仁,生于北宋真宗咸平二年(公元999年),仁宗嘉祐七年(公元1062年)病逝于同河南开封。次年,他的女婿文效将其灵柩运回合肥,归葬故里。上世纪70年代合肥市东郊的一次抢救性考古发掘,揭开了神秘的包公墓之谜。
根据历史记载,包公募位于公城乡公城里东村(今合肥市大兴集镇),历朝历代均给予保护与尊重,1956年被列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然而历经近一千年的岁月,墓园早已“丘封荒顿”,残碑断碣。一次文物保护及考古工作,揭开了包公墓的真容。
包公家族墓园东西64米、南北52米,墓区散布着十余座大小不一,高低不等的墓冢。考古人员根据墓坑大小深浅绘制了草图,其中体量最大且由坚硬石料构成的墓室推测为主墓。其它坟茔从土色分辨应为同时代墓,大致分布在主墓轴线两侧,推测应为包公子孙之墓。考古人员确定先从墓地边缘的小墓着手,先远后近、先小后大,逐步发掘。
初现谜团。小墓挖至3米深处时,出土一口楠木棺材,上有抬棺用的三对铁环,这在当时是极高的待遇。令人惊奇的是,墓室中清理出两块墓志石,其中一块刻有“宋枢密副使赠礼部尚书孝肃包公墓铭”16个篆字,另一块缺了一角,上刻着“宋故永康郡夫人董氏墓志铭”12个篆字,这说明墓主很可能就是包公和他的夫人。
为了弄清真相,考古人员从棺中取出部分遗骨,送交中国社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进行鉴定,证实全部为包公遗骨。墓中仅有一具棺椁,却有两块墓志石?考古人员不禁产生疑问。
考古人员对墓群逐一清理,除6座无名男女墓和1座疑冢外,另有三座墓出土墓志石。包公长子包繶夫妇合葬墓位于主墓下方偏右,棺外有条石砌成的石椁,条石折断、斜卧,有被盗遗迹。两椁并列,一大一小,中有隔墙。小椁头部外侧竖立一合石墓志,墓志盖上有“宋节妇永嘉郡君崔氏墓志铭"12个大字。
包公长孙包永年墓在主墓下方右侧,靠近包繶夫妇墓的足部,是一座土坑墓。内有一具木棺,棺头树立一块碑形墓志,碑额上篆刻“宋宣教郎包公墓铭"8个字。包公次子包绶与文氏夫妇合葬墓位于主墓右侧,土坑木棺,男棺稍大。棺头各置墓志一合,一为方形,盖上篆刻“宋朝奉郎包公墓志铭"9字;一为长方形,盖上篆刻”宋蓬莱县君平阳文氏墓志铭”12字。
真相渐渐被揭开。按墓志记载,崔氏为“先茔之次”,包绶为“实先茔之次”,包永年为“祖茔之次”。以此推测,位于他们上方的主墓应是包公基。经发掘,这是一座用条石建造的地宫,坐北朝南,占地20平方米,原拱形顶道遭到破坏,砖砌棺合上有零星棺木碎片与陶器碎片。巧的是,墓道中挖出一块墓志盖碎片,正与小墓中出土的董氏墓志盖缺失的拐角相吻合,这证明董氏墓志是从这里迁移出的。考古人员分析,可能是包公夫妇的合葬墓,遭受盗掘后,包公子孙后代将遗骨和二人墓志迁葬到偏离主墓区的小墓中。
怎料,再现玄机。墓群已经清理完毕,正当考古人员准备离开时,一位旁观整个发掘过程的老人突然一语惊人:“这个墓是假的,真正的包公墓你们没有挖到,还在上头。”这位老人名叫夏广宏,是包公墓的末代守墓人,家族世世代代看护包公墓,他自小听祖辈相传:“真正的包公墓在油菜田的田埂底下。”考古人员再详加研究后发现:发掘出的主墓室内仅有棺合,宽度不足以放下包公夫妇两口棺材。为弄清真相,在老人的指引下,大家找到了油菜田所在处,经过勘探后发现路面下确实有一座大规模的石砌地宫。
水落石出。新地宫坐北朝南,与主墓处在同一条中轴线上,形成上一下、一大一小的形态;占地24平方米,条石制作精细规整,错峰平砌,紧密兼顾;两侧留有石门座,门宽1.6米,门外砌有竖立墓志的砖台基座,这与小墓中出土的包公墓志大小完全吻合。从遗迹上看,此墓曾遭受严重破坏,唯一的遗存是一件木雕男俑,头戴平顶冠,冠正面刻一“王”字,身着方领长袍,束腰宽带,双手持物状合于胸前,中有一小孔。据《宋史·礼志》载,此木俑是十二时神之一,宋制二品以上官员死后方有十二时神随葬。
至此水落石出,这座墓才是真正的包公原葬墓,之前发掘的主墓是包公夫人董氏墓。当年金兵侵入庐州时,曾对些墓葬区进行疯狂盗掘,包公夫妇墓显然也遭逢浩劫,后人将包公的遗骨、墓志,连同董氏的墓志一起移至小墓中,避免再遭破坏。
选址重建。经过现场考察,最终选定的墓园新址位于包河东南岸,与包公祠一东一西遥相呼应,同环城公园融为一体。墓园布局根据史籍所载,以宋代二品官葬为制,由我国著名古建筑学家、东南大学教授潘谷西先生按照《营造法式》设计。墓园四周有神墙围护,各处皆有神道贯通。墓区按包公原墓葬的规格修建了地宫,并用上等金丝楠木制成了棺椁安放包公遗骨。包公墓园满园苍松翠柏、芳草如茵、古朴幽静。更有百余位当代书法名家书写的匾额、楹联装点,增添了墓园的历史氛围和文化底蕴,重现包公精神。
墓园落成。包孝肃公墓园建设历时三年,于1987年建成。落成典礼之日,各地包式后裔均来寻根谒祖,香港船王、包公第29世孙包玉刚率家人专程乘机来到合肥,在包公墓前祭拜先祖。
结束语。包公已逝去近千年,但直到今天,他的故事仍在感召和敫励我们,他的精神将流传千古。展览制作以当年主持发掘包公墓的吴兴汉先生所撰写的《合肥东郊大兴集北宋包拯家族墓群发掘报告》为依据,并邀请参与发掘、迁葬、新建包公墓全过程的程如峰先生进行指导,力求还原包公墓的发掘史实。
千年来,众多富有艺术魅力的民间故事和传说,使包公墓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不知道大家对包公墓怎么看呢?欢迎评论留言
关于包公墓3,包公墓之谜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妈妈们都知道,宝宝的成长发育需要良好的营养摄入。但是随着宝宝的生长,奶粉的选择也变得越来越重要。那么,对于十个月大的宝宝来说,究竟应该选择哪种奶粉呢?今天就让我们来探讨一
宝宝十个月后开始需要添加辅食,这是每个父母都需要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但是,你知道吗?不同的年龄段,宝宝所需的辅食也是不同的。那么,十个月大的宝宝适合吃什么样的辅食呢?如何做
嘿,亲爱的爸爸妈妈们,你们可曾想过如何给十个月大的宝宝提供最合适的饮食呢?别担心,今天小编就为你们带来了一份专属于十个月宝宝的饮食指南!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为你详细介绍十个
宝宝的健康成长是每个家长最关心的事情,而营养餐单则是保证宝宝身体健康发育的重要一环。今天,我们将为大家介绍十个月宝宝的营养需求及饮食指南,包括配方奶与母乳的选择与搭配
宝宝的健康成长离不开营养的补充,而辅食在十个月龄的宝宝发育阶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很多父母在给十个月宝宝搭配营养辅食时常常感到头疼,不知道该如何选择食材、制作方
宝宝十个月啦!这标志着他们开始进入辅食阶段,吃饭的方式也从单一的母乳或奶粉转变为多样的营养辅食。那么为什么要给十个月宝宝添加辅食呢?其实有很多好处哦!首先,它可以满足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