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公墓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墓资讯

白事流程第一二三天(陕北农村葬礼流程细节)

更新时间:2025 08 29 02:09:44 作者 :庆美网 围观 : 221次

 

办丧事流程

1.家里客厅东西全部撤到别的房间,变成灵堂。

2.烧香,点长明灯。三天不能灭,家人轮流守夜。

3.家里来人吊唁,小一辈和父辈要跪着和客人一起磕三个头,客人还要在火盆里烧纸。

4.花圈也送,看个人意愿。还有送帐子的。请人吹唢呐什么的。

白事流程第一二三天(陕北农村葬礼流程细节)

5.最后出门去殡仪馆时,要在家里撒硬币,路上在车里也要一直撒纸钱和硬币。

6.火化完回家跨火盆,喝糖水,吃平安干。

7.中午要宴请一起去殡仪馆的亲戚朋友。结束要送给他们每人一份寿碗。

8.从老人家去世到火化入土整三天,然后全部结束

陕北农村葬礼流程细节

第一日:中午:会茶

下午:规矩娘家、熏堂、取水

晚上:奠纸、跑五方、施食、

第二日:上午:严净(8)送疏(9)行道(10)发牒(11)

迎供(12)

下午:大道场(13)奠纸(14)上祭(15)

晚上:大烧夜纸(16)破地狱(17)过桥(18)沐浴(19)游莲池(20)奠茶(21)南施食(22)聒灵(23)奠席(24)

第三日:上午:奠纸(25)醮库(26)动灵(27)大起棺(28)路祭(29)出殡(30)

丧事具体流程

一、入殓

人死后由直系亲属为亡人穿上送老衣。在脚踝处用麻绳绑一下,口内含一块玉石或一枚钱币。然后放入棺木内。棺木内铺黄色褥子,亡人上边盖白色被子,寓意为:铺金盖银。亡人头枕山形枕头,脚下放一个河流形状的物品,寓意为:头枕山,脚蹬河。亡人身下有7个钱币和7朵子棉,寓意为:为下辈子孙留子留财。入殓后棺木前点一盏灯,灯到亡人入土前不灭,寓意为:长明灯在,希望亡人还能复活。长明灯点亮后由亡人的女儿(有几个女儿的话由长女)在棺木前焚9斤9两(9斤9两寓意为:多)草纸(草纸寓意为亡人在阴间花的钱)。焚过的纸灰用亡人生前穿过的裤子装起来,等亡人入土时背到坟地。

注:如果夫妇双方亡一人送老衣为三件,夫妇双方都亡故为四件(送老衣不含裤子)。

二、报丧

人亡故后的当天由本家直系或旁系人员持报丧帖(也称讣告)通知亲属(亲戚)。被通知到的亲属第二天上午来吊唁。在报丧人员通知的时候,到了客人家门口是不能进家门的,站在门口把主人喊出来,向其简叙事情并把报丧帖递给对方。现在简办的也有只口头通知不带报丧帖的。不过显的不够隆重,礼数上有所欠缺。

三、灵棚

人亡故后的当天,入殓完毕以后,在棺木所在的房屋门口搭一座灵棚。灵棚一般宽3-4米,高2米多点。棚内中间挂一帘子,帘子上中间有一个“奠”字,左右有一幅对联。帘子前面放一桌子,上面有亡人的照片和一些贡品、香烛。灵棚的左右两边也有一幅大的对联。搭好灵棚后,男孝子坐在灵棚内桌子的两侧,女孝子在灵棚后边的屋内,坐在棺木两侧,寓意为:守灵。

四、客人吊唁

客人接到报丧帖后,第二天上午前来吊唁。客人来时女的要哭路,即从进村开始哭,一直哭到灵棚内,女客人不在灵棚前祭奠,直接进屋内,坐在棺木周围。男客人不用哭路,直接到灵棚前祭奠,关系比较近的男客人如:女婿,外甥等在灵棚前要哭一阵子,等执事人员劝阻后,在灵棚内面对亡人照片四叩首。来吊唁的客人根据关系按五种孝服做出孝衣。

客人来吊唁时,要带鞭炮,草纸等物品。在进入灵棚所在的院内前由亡人的家属内年龄(12-16岁)和辈分较小的人跪接。

在客人吊唁时,一般灵棚前(靠右方站着)会有三个男执事人员,在客人来到灵棚前喊:灵前焚纸,家亲祭奠,孝子致哀。客人祭奠完毕后喊:孝子叩谢。孝子在客人祭奠时要陪哭,客人祭奠完毕后听到喊孝子叩谢时要对客人磕头以表谢意。

客人祭奠的一般程序是,在灵棚前站定,先对灵棚前的执事人行打躬礼(执事人同时回礼),然后先对灵棚内的亡人行打躬礼,再行四叩首礼。叩首完毕,起身站定,再对亡人行打躬礼。转身再对执事人行打躬礼(执事人同时回礼)。

五、辞灵

在亡人出殡的头天下午,亲友会再次来吊唁,来时带上贡品、纸箔等,这次的吊唁称辞灵,贡品称辞灵贡。吊唁程序同前时一样。

六、出殡(抬亡人进祖坟的过程)

亡人出殡的头天晚上,孝子会请来吹鼓乐队,在办丧事的院落前打台演出。这是旧时做法事的简略形式。

在出殡前,有一个封棺仪式。仪式内容为:客人到齐后,要让客人看一下亡人的遗容,在瞻仰遗容前孝子要对亡人静面(即用清水为亡人洗脸,一般都是走一下形式)。如果亡者是女的,要让女方的直系亲属(俗称娘家人也称外戚)先看。如亡者是男的,要让男方的叔伯兄弟(称内亲)先看。亲属看过后,由杠会(另注)的人封棺,也称钉棺。

在封棺前,由孝子沿着棺木转一圈,并且往棺木内摸一下,摸的对象是入殓时放进去的子棉和钱币,不管是否摸的出来都是摸一下,寓意为:留子留财。

封好棺后,在杠会人员抬起棺木以前,由长门长媳拿笤帚把棺木上事先放的一些杂粮扫到一个容器里(寓意为:给后辈留下粮食)。

以上进行完毕后,由杠会人员抬起棺木(在杠会人员抬起棺木出门的时候,孝男孝女要放开声音痛哭,以表示对亡者的留恋。)从屋内抬到院落前事先准备好的架子上(架子俗语叫仪杠),棺木的上面罩上用纸糊好的罩子或玻璃罩子。仪杠分大杠和小杠,大的一个角4个人,共有16个人抬,小杠一个角2个人,共有8个人抬。棺木往架子上放的时候,棺木的大头要朝着去坟地的路,称头前脚后。

棺木在仪杠上放好以后,男孝子站在仪杠的前面,女孝子在仪杠的后边。在起殡前,有亡人的长子(长子不在由长孙代替)在仪杠的前面摔盆,所摔的盆是灵前焚纸的盆,摔的时候里面放几个馒头(俗语叫老盆)。一般要摔烂,如果没有摔烂,杠会的人会用棍子捣烂。

在去坟地的路上,男孝子走在灵柩的前面,女孝子走在灵柩的后边。在男孝子和灵柩中间,还有一座主楼。主楼是木质的,里面有空间(前面没有门),放着亡人的照片,前面摆放着几种贡品。主楼一般放在一张大桌子上,有四个人抬着走在灵柩的前面。有时候在路上会有村里的德高者(现在有专业做祭奠的)对亡者进行祭奠,祭奠者是面对主楼进行祭奠的。当有人祭奠的时候,走在前面的男孝子要回身,面对灵柩跪下或者趴下哭泣。在灵柩后边的女孝子,亡人的女儿和儿媳走在前面,儿媳会用手拉着灵柩(俗称捞灵)。后边根据亲疏关系依次后排。

出殡的时候,男女孝子身穿事先根据亲疏做好的各种孝服,前三种孝服称重孝,不但要穿孝服,腰里要系上麻绳。男女孝子手里都拿着哀杖(用白纸裁成毛边,一圈一圈逐次糊到棍子上)。

亡人的外甥要抗幡。幡的宽度约3寸,长4-5尺,用白纸做成。挂到一根柳树枝上(现在也有用高粱杆代替的)。幡的上面写着:东极太乙真人令金童玉女引领先考(妣)早升仙界。

七、入土

在出殡的当天早上,有杠会的人去亡人的坟地挖墓坑(也叫打墓坑),墓坑宽5尺,长7尺。在挖墓坑前,先由亡人的长子在准备挖墓坑的地方四个角用铁锹各挖一下,寓意为亡人的子嗣亲自动手开的墓坑。

在去坟地挖墓坑的时候,要带上香烛、纸箔、鞭炮等,到坟地后要给坟地内原有的坟墓(也叫祖坟)每一个都点上香烛纸箔,寓意为告知祖灵又有新人入坟,希望接纳的意思。

如果夫妇双方一方已经早亡故,后亡者的墓穴应该挨着前者,挖墓坑的时候一边要挖出前者棺木左边或右边的木板。这种情况叫合葬。

灵柩走到坟地后,由杠会的人把棺木放到墓坑内,棺木的走向一般是头朝西北,脚朝东南。具体的走向都是由看风水的人根据亡人坟地的情况制定的。放好棺木后,执事人会喊来孝子,让孝子看看棺木放的位置是否合适,如果孝子没有异议,由孝子围着墓坑的四个角先埋四下,寓意是由孝子亲手埋葬的。也有让长媳围着四个角各抓一把土,用身上穿的孝服包好,然后头也不会跑回家里,放到大门后边(放好土就不用再去坟地了)。这些进行完毕后,由杠会的人迅速把棺木埋好,埋好后坟墓的形状是四方形的。在杠会的人埋土的时候,孝男孝女要在坟前痛哭以示留恋和伤心。

坟墓整理好后,把外甥抗的幡插到亡人脚的位置(称坟前)。然后在坟上放一个花圈。入土仪式完毕。

注:杠会是从本村找一些年轻力壮的人,帮助亡人家属办理丧事。一般有20—30个人。

海南葬礼流程

一、丧葬程序

1.死亡证明:

当亲人去世后,死者家属或单位必须取得死亡证明:正常死亡的,由医疗卫生机构出具医学死亡证明;非正常死亡的,由区、县以上公安、司法部门出具死亡证明。

2.注销户口:

死者家属持死亡证明书到驻地派出所注销户口。

3.联系火化:

(1)打电话或派人前往殡仪馆或殡葬服务站联系火化,登记死者姓名、住址、年龄、性别、死亡原因、死亡时间、遗体所在地、死者户口所在地;

(2)登记家属姓名、住址、电话、与死者关系等;

(3)预定服务项目,服务时间。

4.接运遗体:按预定时间,家属持死亡证明在指定地点等候灵车接运遗体。

5.遗体火化:

(1)遗体运送到殡仪馆;

(2)遗体整容;

(3)遗体告别;

(4)遗体火化,选购骨灰盒、领取火化证明;

(5)领取骨灰。

6.骨灰安放:

按选定方式安放骨灰,并领取骨灰存放证。此后,家属持此证明来公墓祭扫。

葬礼一般在人死后的第几天举行

人去世后可以3、5、7天出殡。

在过去,中国的葬礼仪式有停尸一说。人死后要在家中停三、五、七日不等。

在中国的传统习俗中,非常重视丧事。丧事是汉语成语,指人死后殓葬、哀悼等事情。新中国成立前,丧事烦琐,讲究封建礼仪。主要过程为:送终——长辈绝气前,晚辈守在身旁,直到咽气,谓之“送终”。更——死者在弥留之际,脱下旧衣,更换寿衣,用白线扎腿,根数与卒年龄相等。

标签: 公墓资讯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