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公墓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墓资讯

重庆女卫兵墓地图片(重庆遗属补助金领取条件)

更新时间:2025 08 09 01:13:17 作者 :庆美网 围观 : 149次

 

南京大屠杀里面的图片

我们来看看屠杀者的照片吧!1937年12月13日,《东京日日新闻》(即现在《每日新闻》)报道两名日本军官的「杀人竞赛」。日军第十六师团中岛部队两个少尉军官向井敏明和野田毅在其长官鼓励下,彼此相约「杀人竞赛」,商定在占领南京时,谁先杀满100人为胜者。他们从句容杀到汤山,向井敏明杀了89人,野田毅杀了78人,因皆未满100,「竞赛」继续进行。12月10日中午,两人在紫金山下相遇,彼此军刀已砍缺了口。野田谓杀了105人,向井谓杀了106人。又因确定不了是谁先达到杀100人之数,决定这次比赛不分胜负,重新比赛谁杀满150名中国人。

这些暴行都一直在报纸上图文并茂连载,被称为「皇军的英雄」。日本投降后,这两个战犯终以在作战期间,共同连续屠杀俘虏及非战中人员「实为人类蟊贼,文明公敌」的罪名在南京执行枪决。

重庆遗属补助金领取条件

根据不同的情况,补助是不一样的,而且各个地区的经济条件不同,标准也是不一样的。下面就将其整理如下:

1.伤残军人(因病致残7-10级的不享受定期抚恤补助)

重庆女卫兵墓地图片(重庆遗属补助金领取条件)

一级因战:每人每年80140元;

一级因公:每人每年77610元;

一级因病:每人每年75060元。

2.带病回乡退伍军人(农村籍)

带病回乡后生活困难的可以申请补助,标准为每人每月550元。

3.烈士老年子女

居住在农村和城镇无工作单位、18周岁之前没有享受过定期抚恤金待遇,且年满60周岁的烈士子女。

4.农村籍老义务兵

从1954年11月1日试行义务兵役制后至《退役士兵安置条例》实施前入伍、年龄在60周岁以上(含60周岁)、未享受到国家定期抚恤补助的农村籍退役士兵,补助为每人每月35元x军龄。

5.烈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军人遗属

烈属:每年25440元;

因公牺牲军人遗属:每年21850元;

病故军人遗属:每年20550元。

6.在乡退伍红军老战士、在乡西路军红军老战士、红军失散人员

在乡退伍红军老战士:每人每年55570元;

在乡西路军红军老战士:每人每年55570元;

红军失散人员:每人每年25070元。

7.在乡老复员军人

在乡复员军人,1954年10月31日开始,国家实行义务兵役制以前入伍,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后经批准从部队复员,现居住在农村的复员军人。在现行基础上每人每年提高1200元。

8.部分地区补助标准

陕西:因战致残的补助标准为每年8910-80140元;因公致残的补助标准为每年7620-77610元;因病致残的补助标准为每年25440-75060元。

贵州:州优抚对象补助最新标准为退役军人每年补助55570元。

2019年退伍军人的优抚补助对象包括哪些人?

根据国家下发的《军人抚恤优待条例》规定,民政部门抚恤优待对象以及优抚对象,总共包括以下15类人群:

在乡退伍红军老战士、在乡西路军红军老战士、红军失散人员、回乡务农抗战老战士、在老复员军人、带病回乡退伍军人、残疾军人、伤残人民警察、伤残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伤残民兵民工、烈士遗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军人遗属、参战退役人员、参核退役人员。

符合条件的可以呈报相关材料,带民政部门审核后便可领取相应的补助了。

你有好看的植物图片嘛发出来大家一起欣赏

你好,图片发出了,这是小区外围的图片,随手拍的,风景还不错,一时高兴、就拍下了,分享与大伙,欢迎观看谢谢啦!

重庆抗战诗词

1、《赞陈纳德将军和他的飞虎队》现代诗作者:艾国斌

远渡重洋匡正义,长天飞虎斗倭狼。

昆明空战奇勋树,重庆鏖兵浩气扬。

穿越驼峰连国脉,奔袭日阵卫滇疆。

将军事迹传千古,日月同辉姓字香。

译文:远渡大海显示正义,飞虎与日本狼作战。昆明空战奇勋树,重庆战役失去了气势。士兵们通过驼峰保卫国家,进攻突袭日军保卫云南。一般的事迹传遍了各个时代,日月同辉姓字香。

2、《和董必武同志七绝其一》现代诗作者:朱德

敌后常撑亦壮图,三师能解国家忧。

神州尚有英雄在,堪笑法西意气浮。

译文:计划打击敌人的宏图壮志,海陆空三军能为国解忧。神州大地英雄咋,笑话法西斯敌人的浮躁。

3、《和董必武同志七绝其三》现代诗作者:朱德

朋辈志同意自投,团成砥柱止中流。

肃清日寇吾侪事,鹬蚌相争笑列侯。

译文:志同道合的朋友们意气相投,团结起来形成抗战的中流砥柱,肃清日寇是我们共同的事业。

历史上有哪些女将军

我军1955年的那次大授衔,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其实难免受到苏军模式的影响,苏联顾问的意见被格外重视,因此关于“女军人”的授衔问题,时任国防部长的彭老总承受了极大的压力。在他主持下通过的文件和办法,让当时许多女同志非常难以接受,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处理和留用妇女工作人员》文件,不仅用词较为不妥,也制约了女将军的产生数量,留下了历史的遗憾。

(李贞少将)

个人感觉苏军内部是有些性别歧视的,所以我军在制定军衔制度框架时,苏联顾问特别提出了一个意见,即应该参考苏军的军衔体系,对女军人的授衔条件和授衔人数进行严格限制。这个意见被重视起来后,1952年12月年军队专门召开了一次会议,做出了陆续转业或者复员10万名女军人的决定,这对三年后的授衔范围影响非常之大。

尤其是55年初的那个《处理和留用妇女工作人员》文件,不仅硬性规定大部分女军人都必须限期退役,即便是没有退役的同志,也只是“被留用的工作人员”,意味着不能正式参与授衔,大约等于现在“文职”的意思。处理、留用和“妇女工作人员”的用词,都让一部分女军人感到难以接受,对彭老总的意见是很大的。

(李贞将军)

由于做出了这样近乎苛刻的规定,一大批经历了革命战争血火洗礼的女军人,在正式授衔之前就陆续离开了部队,有的直接转业到地方工作,有的进入地方院校学习,其中也包括了一批著名的女革命家,包括蔡畅、张琴秋等同志,而朱老总的夫人和周公的夫人,也带头执行了规定。实是求事地说,她们当中许多人的贡献一点也不比男军人差,比如四方面军的著名女战将张琴秋等。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55年参与授衔的女性军官总数不足5000人,还不到整个授衔人数的1%,其中授予校官的只有几十人,女将军却只有一人!尽管有一定的历史原因,但还是比较遗憾的。而这个唯一的女将军,正是湖南浏阳籍的开国少将李贞,一个传奇女性,几年前还看过一部专门描述她事迹的电影,就是导演有点烂。

李贞同志1908年出生于湖南浏阳的农村,家境贫寒,6岁就被送人做了“童养媳”,少时受尽了苦难,1927年3月冲破牢笼参加革命,年仅15岁。“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以后,湘军何键部大肆捕杀革命群众,李贞没有选择后退而是勇敢地参加了红军浏东游击队,并且在很短的时间内成为了智勇双全的游击队长。

当年的游击战争环境是非常残酷的,李贞也经历了九死一生,有一次战斗中,她和最后的几名战士被大队敌人逼上了一道悬崖边,在坚决不当俘虏的信念下,队长李贞带头跳下了十几米的悬崖,其他几个战士全部壮烈牺牲,而她却因为卡在崖边的树丛上侥幸生还。当然也是伤得不轻并且付出了极大代价,因为当时她正怀着身孕。

从1932年起,李贞同志历任湘赣边区红军妇女团的团政委、湘赣军区医务学校政委、红六军团政治部组织部部长,长征后期再任红二方面军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革命资历的确深厚。抗日战争时期曾任八路军妇女学校校长、120师教导团组织科科长、师直属政治处主任等职务。解放战争时期历任晋绥军区政治部秘书长、西北野战军政治部直属政治部主任等职。

新中国成立后,李贞转任西北军区政治部秘书长,并于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战争,担任志愿军政治部秘书长,可以说,她参加了所有革命战争时期的军事和政治工作。1955年大授衔时,李贞时任防空军政治部部长,无论是资历和军队职务,都符合授将军衔的标准,因此被授予了少将军衔,成为开国将帅中唯一的女性。

李贞将军当然也因此创造了另外一项纪录,即与丈夫甘泗琪(开国上将)成为当时唯一的一对将军夫妻,在授衔仪式结束后的酒会上,将帅们都不停地举杯向他们夫妻二人表示祝贺。获授少将军衔的同时,李贞将军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不久出任军事检察院副检察长。

上个世纪80年代,李贞将军已经是大军区副职的级别,担任总政的顾问,1990年因病逝世。

(将军夫妇)

标签: 公墓资讯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