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 08 18 01:20:12 作者 :庆美网 围观 : 35次
很多朋友对于安装公墓碑流程和山东莱西丧葬风俗流程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1、丧礼,也称“葬礼”,是将死者硷、殡、奠、葬的礼节,标志着人生旅途的终结。在莱西民间,丧礼被十分重视。旧时,人们生前就忙着准备后事,年过50岁便开始购置寿衣衣料,而700岁则预做寿衣。无论家境如何,人们都会省吃俭用,攒下“棺材本儿”(即积下一口棺材钱)。富人家则早在死前就已经把棺材、墓室甚至陪葬物品都准备妥当了。
2、在旧时,人们普遍相信有“阴间”存在,认为人死后灵魂可以转世。因此,莱西地区的丧葬礼仪充满了封建迷信色彩和许多陋俗。笔者出于好奇之心,曾向当地人了解过去年间莱西人的传统丧俗。
3、土葬是莱西地区旧时普遍流行的一种葬式,其礼仪复杂、繁琐,要经过多道程序,包括停尸、招魂、报丧、入硷、吊唁、出殡和安葬等。
4、1)停尸与招魂:在人临终前,亲属要为其沐浴更衣,守候在跟前,高声呼喊死者的称谓,这被称为“叫魂”。如果子女都在场,则被认为“儿女双全”、“有福气”。人去世后,由长子抬头,次子抬脚,将尸体移至“停尸床”上。
5、停尸床也被称为“灵床”,通常由木板临时搭建,放在正屋的明间,床头朝向屋门。尸身上覆盖一块白色布料,并压上5块生铁,以防止猫狗等动物触碰导致的“诈尸”现象。头上盖一张黄表纸,口里衔着5枚铜钱,床下放着一盏油灯,为死者在阴间提供照明。
6、如果人在外地死亡,尸身不允许进入家中,需要在屋外搭建小棚停放。这是因为传统上认为,死者的鬼魂进入家中会使家宅不安。
7、当尸身停放妥当后,根据死者的年龄用白纸剪出若干纸条,扎成“招魂蟠”,悬挂在门前,希望召回死者的灵魂,以求复生。这些“幡”也是报丧的一种形式,在送葬时在坟前焚化。
8、2)报丧:人死后,丧家近亲晚辈要前往亲友家报告死讯,说明死因和死亡时间,或写讣告派人送出报丧。同时,在院内南墙或大门内照壁上发布“发丧榜”,即用白纸写上死者的出生年月日和寿命。丧榜的写法很有讲究,例如,如果死者是男性,榜文字数必须是奇数,女性则是偶数。死者不足30岁的,榜文中称“得年”,60岁以上者称“享年”,70岁以上者称“享寿”,80岁以上者称“高寿”。
9、停尸的时间通常为三天,在这三天内,每天要进行三次到土地庙的“报庙”,分别称为“报早庙”、“报午庙”和“报晚庙”。其中,第二天中午被称为“报大庙”,因为这一天亲友最为齐聚。
10、“报庙”的顺序有一定的规定,首先是吹鼓手在前,其次是死者的两位侄子,一人提着汤罐,内盛用生水、面粉和小米合成的浆水;另一人端着木盘,上面放着香纸。随后是手拖一根“哭丧棒”(柳木棍)的孝子(一般为长子),其他亲属则排在最后。
11、到达土地庙后,首先要绕着庙周围浇一圈浆水,然后点燃香纸,口喊“**(孝子对死者的称呼),给您送汤水来啦!”然后每个人都要行礼,并按原路返回。
12、人死后第三天,还需要为死者“送盘缠”,这一仪式在村头的十字路口进行,意思是要给鬼魂路费。盘缠是些纸包袱,里面装着锡箔纸折成的元宝,还有一些扎着金银山、聚宝盆、童男、童女、马匹、车轿等。包袱外面写上死者的名字,这是为了防止别的鬼魂冒领。在十字路口,人们用麸子撒出一个城墙形状的图案,留出西南门,说是引导死者朝西南方向走,回“云南”老家。(莱西地区有些地方的传说是祖先从“云南”迁移而来,这里的“云南”并非指现在的云南省,而是燕云十六州以南的地方)然后,把金银山等纸具放在“城墙”中焚烧。
13、治丧期间,丧主家属要穿孝服。古代,孝服有5种类型:“斩衰”、“奇衰”、“大功”、“小功”、“缌麻”,被称为“五服”。亲属们根据与死者亲缘关系的远近来穿不同类型的孝服,“斩衰”是最重的孝服。
14、3)入殓:也称为“盛殓”。通常在人去世的第二天下午进行,这是向逝者告别的仪式,需要经历“铺棺”、“装尸”和“盖棺”等重要步骤。铺棺是由大孝子用笤帚在棺木上轻轻扫过三次,然后由帮助办理丧事的妇女铺上谷草,棺内的四个角各放置一对铜币和栗子、枣。在将尸体放入棺木之前,死者的子女会为其净面。他们会用棉球蘸水象征性地轻轻擦拭逝者的脸部几下,然后由孝子抱起逝者的头,女儿或女婿抬起脚部,将尸体放入棺木之中。在将棺木放入墓穴之前,需要所有亲属都要到场,并经过其点头才能执行
15、入殓后,会给逝者盖上“寿被”,并放置逝者生前喜欢的物品,然后钉上棺盖,这个过程被称为“封棺”。在封棺的时候,现场的人们会高声呼喊逝者的名字,并大声喊出“躲钉子”。当全部七根钉子都完成钉入后,棺木便被入棺,此后,每天都要朝夕祭奠,出葬后的前一出,守灵的人不能睡觉,称“坐夜”。
16、4)出殡:是葬礼中最为隆重的一道程序。在古代富有的人为了彰显门庭的荣耀,会极力铺张;而一般人家也会尽力而为,以表达孝心。这导致了人力和物力的巨大浪费。
17、据出殡的程序,一般首先会有“闹丧”,即吹鼓手在清晨来到丧家门前吹奏哀乐。
18、接着是“背棺”,在鼓乐声中,十几名背棺人走进灵堂,分前后左右将灵枢背出,放在彩架上,并围上棺罩。背棺的要求是四平八稳,不能有任何倾斜。
19、随后进行的是“发引”,八个人(多至三十二人)将灵枢缓缓抬起,而在灵柩离地的一刹那,“摔老盒”的仪式由专人执行,将一个瓦盆摔得粉碎。意指将瓦盆摔碎。人们认为瓦盆是死者的锅,只有将其摔得粉碎,死者才能在阴间使用。送殡的队伍按照固定的序列向村外的墓地走去,队伍最前面的是一个纸扎的面目狰狞的“开路神”,也被称为“打鬼神”用于驱赶沿路的鬼魂
20、紧随其后的是铭旌、挽联、纸活(纸扎的器具),以及孝子和灵柩。孝子头戴孝帽,身穿孝服,耳垂棉纱,一手执“招魂幡”,一手拄哭丧棒,由两个人搀扶走在灵柩前。灵枢后则是身穿孝服、头戴孝带的女儿和其他亲族。沿途是死者生前好友设立的“路祭”,如同在道路中放置的一张张桌子,供奉着祭品。每当遇到路祭,灵柩都会停下,亲友们进行祭拜,孝子们答谢。路祭过后,妇女们返回,其他人则陪伴灵柩前往墓地,标志着仪式顺利完成。
21、5)吊唁:民间更愿意称之为“吊孝”。一旦死者入殓,将会停灵在家中,丧家的亲属会在家中设立灵堂。有的人家还会搭建灵棚。在灵前,会有一张桌子,上面摆放着死者的牌位、香炉、蜡台和供品。当亲友前来吊唁时,死者的亲属会陪着哭泣,随后向他们屈膝跪拜,称为“谢孝”。有些人家还会为过早离世的丈夫或妻子写一面牌位,由子侄前往墓地迎回灵堂,与死者的牌位并列,共享祭祀。
22、6)安葬:也被称为“下葬”,指的是到墓地后,将灵柩撤去棺罩,连同陪葬品一起放进墓穴内。陪葬品多为纸扎或泥塑的车马器皿。在莱西的一些地区,人们会放与死者年龄相等数量的小枣勃勃。随后铲土掩埋,筑起坟堆。下葬仪式结束后,丧主会回家祭拜死者的牌位,设家宴招待亲友,答谢客人。
23、圆坟,是在殡葬后的第二天上午进行的。丧者的亲属会带着高粱、谷子等种子来到墓地,将种子与土搅拌后,绕着坟墓左转三圈、右转三圈,边撒种子边念叨:“一撒金,二撒银,三撒骡马成了群,光要做官为官的,不要喝酒赌钱的。”这被称为“圆坟”。至此,丧俗礼仪全部结束。
24、7)烧七:是指在“圆坟”后的每七天,子女们会上坟祭扫一次,这被称为“烧七”。其中,“五七”为大祭,亲友们需要参加,直到“七七”为止。百日祭扫称为“烧百日”。此后,每年在死者去世之日进行祭扫,称为“烧周年”,这个习俗持续三年为止。
25、在新中国成立后,推行了丧事的简化,并逐渐废除了旧式丧礼。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后期,莱西人民政府号召破除迷信,移风易俗,拆除土地庙,清除坟墓。1974年春天,莱西县政府向全县人民发布了《推行火葬的宣传通知》,废除了土葬,开始普遍推行火葬。最初在绕岭乡率先推广,将逝者的遗体送至指定场所火化。1976年8月,莱西火化场建成,全县推广火葬。
26、随着火葬的普及,殡葬仪式也开始改革。废除了棺椁,将披麻戴孝改成佩戴黑纱为节哀致悼,改烧香纸为敬献花圈和挽联。许多村庄也开始召开追掉会,以寄托哀思之情。同时设立公共墓地,将骨灰统一埋葬。最近几年,人们还开始将亲人的骨灰撒入大海中,以实现归海宴宾的愿望。
好了,关于安装公墓碑流程和山东莱西丧葬风俗流程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
备孕生男孩,是许多夫妻梦寐以求的事情。但是,如何成功率高达90%呢?今天我就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备孕生男孩的最佳方法!首先,我们要了解男孩和女孩的生理特征及产生的原因。其次,在备
备孕生男孩,是许多夫妻期待的愿望。但是,男孩和女孩的受孕概率有什么不同呢?饮食习惯是否会影响生男生女的结果?又有哪些遗传因素会影响宝宝的性别呢?还有,备孕时采取什么姿势可以
备孕生男孩的几率有多大?2023年是否会有变化?这是许多准父母们关心的话题。男孩和女孩,每个家庭都希望能够拥有两种不同性别的宝贝。但是,备孕生男孩的几率究竟有多大呢?又有哪些
备孕生男孩的几率是许多夫妻关心的话题,毕竟男孩在传统观念中被认为是家庭的继承人,也给父母带来更多的骄傲。但是,要提高生男孩的几率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今天我们就来聊聊
备孕生男孩必备,想要实现这个愿望的准爸妈们一定不能错过!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些关于碱性食物的小知识,它们与生男孩的关系竟然如此密切。想知道哪些常见的碱性食物可以帮
今天小编要和大家聊一聊备孕生男孩的话题,最近备孕生男孩成为了很多准爸妈们关注的焦点。据说吃一些碱性食物可以提高生男孩的概率,是不是真的有这么神奇呢?别急,我们一起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