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公墓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墓资讯

安徽人死后必须去公墓吗 亲历安徽南部村落丧葬仪式

更新时间:2025 08 06 01:45:42 作者 :庆美网 围观 : 142次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安徽人死后必须去公墓吗,以及亲历安徽南部村落丧葬仪式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1、我是以孙女婿的身份参加安徽南部村落的丧葬仪式的。

2、爷爷于四月廿一(6月1日)辰时仙逝,享年九十岁。岳父是长子,家里有四兄弟,我媳妇是独女,我被通知必须在五月初六(6月15日)必须回来,方可开祭。

3、端午节后工作日是四天,请了四天年休假,端午节后一天五月初六(6月15日)早上7点到媳妇家所在的县城。当天也是媳妇生日,中午在媳妇外婆家吃饭,阿姨一家一起过来吃饭,丈母娘亲自下厨烧的菜,其中有一道媳妇最爱吃的香辣小龙虾——丈母娘的手艺开馆子绝对火爆。午饭后稍事休息,乘姨父的车大约1个小时来到乡下爷爷家。

安徽人死后必须去公墓吗 亲历安徽南部村落丧葬仪式

4、乡下村子分布在乡道两侧,灵棚搭在爷爷家门口。我们到后按照习俗换孝鞋、头顶孝帽,行九叩礼:灵棚口立叩三、跪叩三、立叩三,屋内立叩三、跪叩三、立叩三。我和媳妇是一样的孝帽、孝鞋,孝帽是一大块长方形白布,孝鞋是黑色布鞋在前三分之一上缝着白布,孩子的孝帽是长方形红布,穿着红色鞋子。当天的仪式是九叩礼,放鞭炮,乐器主要是大镲、小镲、锣、鼓等敲击乐器。晚上吃饭,可喝酒。

5、第二天(6月16日),凌晨两点岳父、岳母起床,三点开祭。祭歌缭绕,据说岳父要跪两个小时。我和媳妇、孩子六点起来,开始准备按顺序行礼。这次按身份本批次行礼,从长到幼,只男性行礼,我是被安排在爷爷的弟弟家的孙子行礼后,唯一孙女婿行礼。人较多,早饭前还没行完礼,到八点吃早饭——早饭是米饭和一大桌菜,早饭后接着行礼。每人行礼时有人带领,念着悼词,行礼人跟着行礼,不同身份悼词不同,多者半个小时,我属于少的,十分钟:从屋内出来,到灵前跪下,敬香、敬茶、敬酒、磕头六次,到屋内跪下,听念悼词,大约七八分钟,磕头六次,再到屋外灵前,敬香、敬茶、敬酒、磕头六次,十点前行完礼。这个祭拜需要戴孝帽、着孝衣(长衫)、穿孝鞋,除了“叩首”,其他因为乡音,均听不懂。问一位弟弟,也说听不懂,另一位弟弟,说听得懂。女人不参祭,小孩子参祭。期间乐队加入了女声演唱《父亲》等曲目,加入了大号、小号和萨克斯西洋乐器,还有十分有地域特色打法的“抛锣”,每到尾音敲击锣后抛到天空,无接触则声音悠远。想必有不少初见者会担心演奏者是否真的会“脱手而出”。

6、十点多,所有孝子贤孙(含女眷)从内屋围着灵棚转两圈,叩拜两次。稍事休息,进行上午另一项最重要的祭礼“取水”。“取水”在南方丧葬祭礼中非常重要,水意表为仙逝者在地下天国有水连绵不绝可饮用灌溉,引申为福荫子孙,也意为财源滚滚。取水仪式从灵棚屋内出发,长子手端逝者信物,孝子贤孙跟随,仪仗乐队一路开道,到当地最大的一处池塘,全体跪拜,由道长念辞做法事,取水完毕全体起身,转一大圈回到灵棚。

7、中午开席和所有来访宾客吃饭喝酒,都是当地特色,甚是丰盛,不再详述。席后开始最重要的法事。如果说上午开祭行礼、取水是当地丧葬必选动作,下午的“法事”则是当地丧葬可选动作。在灵棚前另辟祭台,以为身着红黑八卦服的道长和三个应和者,一唱三应或者一唱一应,念念有词,加上各种动作,有时道长施展各种手印,有时施以灵符,随着不同环节,逝者子女及其配偶在祭台前行跪拜礼……从下午两点多一直到晚间近九点,道长嗓子都显沙哑,演奏主要是传统乐器镲、锣、唢呐。晚间多为家属、帮忙的用餐,客人多不留下用餐。

8、晚间主要安排明天“出门”安排分工,守夜不表。

9、第三天(6月17日)凌晨两点便有人敲锣,起床洗漱,根据全家生辰八字算准逝者3:08出门,灵车载着逝者遗体、岳父和三位叔叔及岳母和三位婶婶及二叔大儿子手捧爷爷照片同车陪着前往县城火化场,还有一辆中巴载着乐队一路吹打,后面跟着七八辆轿车,大约一个小时到达。这天日子好(五月初八)火化的人非常多,4:20开始火化,火化前我见了爷爷最后一面——身体整体显得很单薄,因为用了冰棺可见肉身如面部保持较好。期间烟囱浓烟滚滚直冲云霄,5-10分钟,大约一个小时,岳父手捧骨灰盒、二叔大儿子手捧爷爷遗照出来了。补一句:县城火葬场正在重新建设,规模得大幅增加,符合老龄化社会发展趋势。

10、在返回途中,亲戚们在路边摆桌子、放礼物、燃鞭炮,四叔跪拜谢礼,小爷爷家叔叔回礼(毛巾和香烟各一),爷爷生前是在县税务系统工作,四叔生意做得大,从县城到乡下一路不绝。

11、大约7点到家。到家后把爷爷的骨灰装进25年前做好的棺椁,棺椁上放着一只公鸡,前面一癞头老者敲锣开道,大姑家儿子和应伟叔家儿子各执一个竹竿白幡,我和小姑家儿子扛着一个竹竿吊着七个绒被,后面跟着中西结合的乐队:三个长号、两个短号、一个萨克斯、两个镲、一个小锣、一个二胡、一位女歌手,后面是爷爷的棺椁,八人抬起,再后面是孝子贤孙,大队人马吹拉弹唱、浩浩荡荡。

12、从村头开始,每走两步,先是作为长孙女婿的我们一家摆桌献礼、放鞭炮,后是二叔、三叔、四叔家小辈们摆桌献礼、燃放鞭炮烟花,霎时间炮仗轰鸣、白烟四起、锣鼓喧天。再后边走几步会有村人燃放鞭炮,家人拜谢回礼……几乎到每家门口,都燃放鞭炮。癞头老者敲锣开道掌握着节奏,整个村子不算太大,大约百十来户人家,送丧队伍行走了近两个小时,九点多到达墓地。期间,应中叔家儿子和应中叔妹妹家儿子来换我和小姑家,我后来换执幡。到墓地,两支幡插在坟地新土堆上,棺材停在土堆边,所有人跪拜(“拜年”)后便把孝服、孝帽摘掉。脱掉孝服,我都上下身都像水里捞出来的,闷热加湿度大,都有点脱水。

13、回到家,灵棚全部撤掉,10点半开始吃饭,既是早饭,又是午饭。

14、下午四点开始,套上孝服、孝帽,开始“烧坟”仪式,乐队开道,全家孝子贤孙到坟地不远的地方,把纸糊的房子、香、纸堆在一起开始焚烧,每个人跪拜,然后脱了孝服、孝帽,拿在手上在焚烧堆上挥舞若干圈,就可以走了,岳父和三个叔叔、表弟围着烧坟堆边跑边敲锣、放鞭炮,足足一个钟头。在此之前,爷爷的棺椁已入土为安。据说,“烧坟”除了房子是给逝者的,其他香火、纸钱都是烧给阴府脚夫、曹役的,以便为逝者安全送达。

15、爷爷顺利“出门”,全家回家吃晚饭。晚饭期间,电闪雷鸣,瓢泼大雨。众人皆言爷爷有福,荫护儿孙。当晚回家,路上时有降雨,不表。

16、第四天(6月18日)在县城家里待一天,中午陪岳父喝了二两小酒。期间大雨间或中小雨不断。

17、第五天(6月19日)早六点半起床,四叔7点来接,近8点到乡下老家,期间下起小雨。8点半,全家齐聚,着孝鞋,沿着特定路线到爷爷坟地“拜年”,手持芝麻杆回家,放在奶奶家厨房,孝鞋必须在进屋前换掉。这是“三七”仪式,丧葬告一段落。据说,爷爷“出门”当天可离开远行,若不走则必须参加“三七”仪式,所以,今天“三七”队伍少了2/3的人。9点回到家,不多时倾盆大雨。众人又言爷爷有福,庇佑儿孙,财源滚滚。全家一起吃早饭,期间发生了若干口角,不表。

18、对我而言,亲历丧葬仪式结束;对岳父而言,还要在家守丧,至少要过“五七”,7月初方可远行。

19、整个丧葬仪式和规模,可谓当地较为完整和繁缛。包含吃喝用度、礼仪法事,从6月1日爷爷仙逝至19日“三七”,耗资约8万(餐食约2万,酒水香烟2-3万,法事乐队约1万,灵棚利事杂务约2-3万)。

20、“人生一世,草木一春。来如风雨,去似微尘。”

关于安徽人死后必须去公墓吗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

标签: 公墓资讯
相关资讯
  • 哪种牙刷最适合你的口腔健康?

    嘿,小伙伴们!想要拥有健康的口腔,除了每天刷牙外,选择一款适合自己的牙刷也是非常重要的哦!但是面对琳琅满目的牙刷种类,你是否也感到头疼呢?别担心,今天我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关于口

    2025-08-05 18:57:29 公墓资讯 
  • 哪种牌子的奶粉不容易上火?有什么喝奶粉的小窍门?

    想必大家都知道,奶粉是宝宝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营养品,但是有时候会出现奶粉上火的情况。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奶粉上火呢?如何选择适合自己宝宝的奶粉品牌?又有哪些小窍门可

    2025-08-05 18:53:29 公墓资讯 
  • 哪种汤能最快最有效地促进乳汁分泌?

    当宝宝出生后,母乳喂养是最理想的喂养方式。然而,有时候新妈妈们会面临乳汁分泌不足的问题。究竟是什么因素影响了乳汁分泌?如何通过饮食来增加乳汁量?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哪种

    2025-08-05 18:42:29 公墓资讯 
  • 哪种有机奶粉是最好的?排行榜前十强揭晓!

    有机奶粉,是现在很多父母选择给宝宝喝的一种奶粉产品。但是,面对市场上琳琅满目的有机奶粉品牌,我们如何选择最适合宝宝的呢?今天就让我们来揭晓排行榜前十强,看看哪种有机奶粉是

    2025-08-05 18:37:29 公墓资讯 
  • 哪种学生奶粉排名第一?最好的学生奶粉推荐

    嘿,小伙伴们!今天我们要聊的话题是关于学生奶粉的。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选择给孩子喝学生奶粉,以补充他们日常所需的营养。但是市面上琳琅满目的品牌和种

    2025-08-05 18:33:29 公墓资讯 
  • 哪种婴儿羊奶粉排名第一?有什么特点?

    婴儿羊奶粉,作为宝宝最重要的食品之一,一直备受关注。但是在市场上琳琅满目的婴儿羊奶粉品牌中,哪种才是排名第一呢?它有什么特点?今天我们就来揭秘这个备受瞩目的话题!从婴儿羊奶

    2025-08-05 18:25:29 公墓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