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 09 09 05:13:44 作者 :庆美网 围观 : 2次
提问:新版《职业病分类和目录》新增了腕管综合征和创伤后应激障碍两种职业病,请问这两种职业病有哪些症状?劳动者个人应该如何做好自身防护和早期干预识别?用人单位又能做些什么?
中国疾控中心职业卫生所所长 孙新:
职业性腕管综合征是职业性肌肉骨骼损伤疾患的一种,这类疾病主要是在工作场所中由于长期受力、重复劳动、不良的工作姿势、重体力劳动和振动引起的以肌肉、骨骼、神经系统损伤为代表的一类疾病。一些高强度或者高频率手腕部活动的劳动者容易发生职业性腕管综合征,例如:制造业生产流水线上从事重复作业和用力的劳动者,如装配工。这类疾病的临床表现主要是手腕部长时间重复作业或者是用力作业引起的手部正中神经区域出现感觉或运动障碍,引起了手指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出现的麻木和疼痛,部分患者会出现前臂疼痛,严重还会出现大鱼际肌的萎缩,造成拇指不能完成对等的一些功能障碍。
今年4月3日,《职业性腕管综合征诊断标准》已经正式发布,将配合我们职业病分类目录正式实施。标准中对如何预防这类疾病作出了明确的要求。首先,对用人单位,要改进工艺技术和装备。二是要合理组织安排岗位工作任务,特别是减少劳动者手腕部重复作业和用力操作作业时间、负荷和频率。三是对从事手腕部重复作业或者用力作业的劳动者,及时进行健康检查。配套的标准我们已经发布了。四是要加强宣传教育,特别是要提高劳动者自身的防护意识。
对劳动者本身,一是要减少手腕部过度用力、降低手腕部重复作业的频率;二是工作休息时间,大家可以适当做一些手腕部的放松,例如做一些按摩,来缓解肌肉疲劳,来预防这类疾病。如果大家喜欢运动,应当避免因为手腕部运动过度产生腕部损伤,例如打羽毛球、网球,避免手腕部产生腕部损伤。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院长 王刚:
创伤后应激障碍指的是在严重的创伤事件之后,出现的一系列心理和行为症状。具体表现为,比如侵入性症状,灾难性的场景在脑海中反复出现,我们把它叫作“闪回”、还有“噩梦”。第二类症状,回避,有意回避跟创伤有关的人、地点,拒绝回忆它。第三类症状,警觉性增强,表现为易怒、易激惹、睡眠障碍等。第四类症状是跟认知和情绪相关的症状,比如会出现记忆力障碍,或者出现情感麻木等。
除了这些精神、心理的症状以外,有部分患者还会出现一些躯体的症状,如肌肉的酸痛、头疼,还有心悸等。如果这些症状持续一个月以上,而且严重影响到了劳动者的工作、生活和社交能力,就可以考虑诊断这个疾病。
参与抢险救灾的公安干警、医护人员和消防人员是需要重点关注的人群。根据2025年4月3日国家发布的《职业性创伤后应激障碍诊断标准》的相关要求,用人单位需要在平时做好心理危机干预的预案,并且准备相应的设备,比如说用于心理测量的设备、用于放松训练的设备,而且要定期给职工开展心理相关的培训,甚至演练。当参与抢险救灾工作之后,也要对参与人员进行心理评估,看看他们是否会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相关症状,对于重点关注的人群,可能需要持续关注1到6个月的时间。作为参与救灾的人员,也可以在平时的培训中,用学到的一些放松训练、正念冥想等方法,来进行压力的自我调整,如果调整不了,存在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典型症状,就需要接受精神科医生、心理治疗师的专业帮助。
提问:在生活和工作中,噪声可以说是无处不在的,请问噪声可能对人体造成哪些健康损害?工作中应该如何预防噪声的污染?
中国疾控中心职业卫生所所长 孙新:
噪声在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环境中几乎无处不在。噪声的暴露主要造成了一些听觉系统的损伤,例如导致听力损失,严重者导致噪声聋。噪声的强度越强、接触时间越长,导致的健康损害是越严重的。
那么在工作中如何预防噪声污染?首先对于用人单位来讲,一是要改进工艺,优先采取一些降噪材料,降低工作场所噪声的强度。二是采取一些隔声材料,将产生噪声的部位罩起来,降低噪声在空气中的传播。三是要定期对接触噪声的劳动者开展职业健康检查,做好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期间的听力检查。
对劳动者个人来说,佩戴耳塞和护听器是减少噪声污染、保护我们听觉器官的有效措施。但是,佩戴防护用品并不意味着大家就进了“保险箱”。如果耳塞、护听器选择不对,或者佩戴不正确,也可能出现听力损失或者噪声聋。
所以这里提醒大家,一是要选择符合我们国家标准的耳塞和护听器。二是要掌握正确的佩戴方法,我们劳动者在进入噪声作业场所前,要佩戴好,另外在工作期间要坚持全程佩戴。三是要减少在生活娱乐时的噪声污染,例如要避免长时间佩戴耳机听音乐。大家听音乐时,也尽量把音乐的音量调到适中。
提问: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广泛使用,新的就业形态也在形成,劳动者所处的工作环境和所面临的健康问题更加复杂。请问劳动者应该如何有效预防职业病以及与工作相关的疾病。
中国疾控中心职业卫生所所长 孙新:
当前,劳动力既面临接触粉尘化学毒物、噪声等传统职业病危害引起的职业病,也面临一些新业态、新就业模式可能导致的工作相关疾病。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肠子这东西,真是个“脾气古怪”的角色——平时不声不响,一旦发
慢性阻塞性肺病(俗称“老慢支”“肺气肿”)患者最怕病情突然加重。平时可能只是咳嗽、喘气费力,但如果出现一些特殊变化,很可能已经到了危险阶段。这时候千万不能在家硬
结肠炎在中医看来,多因外感湿热、疫毒之邪,或内伤饮食生冷,损伤脾胃及大肠所致。人体中气的强弱与所感病邪密切相关:素体阳虚者易感寒湿,或湿邪化寒;阳盛者则易感湿热
盆腔炎是指女性生殖器官、子宫周围结缔组织及盆腔腹膜的炎症,多与其他部位感染同时出现。其临床表现通常为下腹痛、寒战或高热,恶心等。盆腔炎的发病往往伴随着许多并发症
由于盆腔感染会造成妇女生理和心理上的影响,所以一旦发现身体有异常现象,应该引起重视。如何自我检查是否患有盆腔炎呢?据吉林省中医院的妇科专家介绍,当女性身体出现以
女性得盆腔炎的情况还是比较多见,盆腔炎患者有时会出现腰酸、腰部坠胀、下腹压痛、心率快、阴道有脓性分泌物、寒战、恶心、腹胀、排尿困难等症状,常在劳累、性生活后、月
用户评论
真的吗?我最近感觉挺累的,不知道是不是职业病初期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两种职业病具体是哪些啊?什么时候公布的规定呢?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工作很稳定,不太担心职场压力吧!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其实很多时候都是自己没注意身体,容易得各种病。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国家新增职业病说明我们的工作环境越来越严峻了...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不知道怎么预防这些新兴的职业病呢?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建议大家多加强锻炼,提升免疫力,抵抗各种疾病攻击!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平时要注重休息和调理身体,不要过度劳累。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上班族压力大,确实容易生病啊, 要注意防范!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有的人天生就比较容易得病,这跟工作环境没关系吧!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应该把预防放在首位,定期体检很有必要哦!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种职业病有什么症状?感觉自己好像有点类似,该去看医生了吗?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希望国家能加强对这些职业病的防治工作,保障我们的健康权益!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的朋友从事一些特殊行业的工作,不知道会不会是这两种职业病中的一种?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个新闻挺有警示意义的,我们要保护好自己身体!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应该多了解一下这些新的职业病,以便及时应对和防治。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国家加强监管才能让我们的工作环境更加安全健康!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建议大家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关注自身健康问题!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还是那句话,多留意身体小状况,早发现早治疗才是最重要的!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保持充足的睡眠和合理的生活习惯也能够有效预防疾病!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