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公墓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墓大全

耳朵是脑血管疾病的“警报”!如果出现这三种症状,请不要延迟它们,请尽快寻求治疗!

更新时间:2025 09 06 14:38:53 作者 :庆美网 围观 : 4次

很多人都把耳朵当成一个“边缘器官”,觉得它只负责听觉,出点小毛病也无关痛痒。

有些人耳鸣了、听不清了,甚至感觉耳朵里“轰”的一声响,他们会随口说一句“最近太累了”或者“年纪大了,听力退化”,然后就不了了之。但耳朵有时候恰恰是脑血管病最早的报警器,是我们身体里非常“会说话”的一个部位。

只不过大多数人,听不懂它的语言罢了。

耳朵是脑血管疾病的“警报”!如果出现这三种症状,请不要延迟它们,请尽快寻求治疗!

一位67岁的退休老教师,某天早上起床时突然听到耳朵里“哗”的一阵响,像是电流穿过。她以为是耳朵进水了,用棉签捅了捅也没觉得舒服。

第二天开始耳鸣变得更严重,还伴有轻微头晕。她去耳鼻喉科挂了号,结果医生一检查,没发现耳朵有什么问题,反而建议她去做脑部影像。

最后在MRI中发现,她脑后侧的小脑区域竟然有一个早期的梗塞灶。她差点就错过了黄金治疗时间。

而这个耳鸣,其实是脑供血不足带来的“求救信号”。

很多人可能都没意识到,耳朵和大脑之间的联系有多紧密。

所以别小看了耳朵里的那些异样,它们可能是你身体用尽全力发出的警告。

脑血管病的发展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常常以各种“不起眼”的形式悄悄展开。

耳鸣、听力下降、突发性耳聋,这些表面看起来像耳科问题的症状,实际上背后可能藏着更深层次的脑血管风险。尤其是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或者有脑梗家族史的人群,更要提高警惕。

别等到真的瘫倒在地时,才后悔“原来身体早就说过了”。

耳朵是脑血管疾病的“警报”!如果出现这三种症状,请不要延迟它们,请尽快寻求治疗!

在医学上有一个概念叫做“突发性耳聋”,它是一种在短时间内(通常是72小时内)听力迅速下降的情况,常常影响单耳。有研究显示,这类耳聋患者中,约有30%的人在随访中被发现有脑血管供血异常。

尤其是当耳聋伴随眩晕、走路不稳、说话含糊等症状时,几乎可以肯定,这不是单纯的耳科疾病,而是中枢神经系统出了问题。

那问题来了:耳朵到底会表现出哪些“危险信号”?首先值得注意的是持续性耳鸣,尤其是单侧耳鸣。

很多人以为耳鸣只是神经衰弱、工作压力大,但当耳鸣突然发生并持续不退,特别是伴随头晕、恶心、视物模糊等症状时,就应该高度怀疑脑供血异常。

其次是突发性听力下降。

这种情况往往来得非常突然,前一天还好好的,第二天早上醒来便发现一只耳朵几乎听不见了。这种“猝不及防”的听力丧失,很可能和耳蜗供血的微小动脉被堵塞有关。

而这些微血管堵塞,在机制上跟脑梗死如出一辙,只是“战场”在耳朵而已。

第三种情况是耳内“爆裂音”或“电流声”。

这种声音并不常见,但一旦出现也非常值得重视。它可能是血流在狭窄血管中流速加快所引发的声音,或者是局部神经受刺激时产生的异常放电现象。

尤其是伴随头晕、恶心、面部麻木等症状时,更要警惕是否为椎基底动脉系统的供血障碍。

很多人会问:“如果真的怀疑是脑血管问题,我该怎么办?去哪个科室看?”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

如果你出现了上述症状,建议首先去神经内科而不是耳鼻喉科。神经内科可以安排头颅MRI、MRA(脑血管成像)等检查,及时发现是否有血管狭窄、微小梗塞等异常。

而不是简单地开点“营养神经”的药就打发了事。

耳朵是脑血管疾病的“警报”!如果出现这三种症状,请不要延迟它们,请尽快寻求治疗!

在临床中,有一类被称为“脑干小梗”的病人,他们早期的症状就很“耳朵化”。

比如耳鸣、听力下降、走路一歪一晃,甚至一侧脸感觉不太对劲。这些微妙的信号常常被忽略,一旦病情进展,患者就可能出现意识模糊、吞咽困难、甚至昏迷。

脑干是人体的“生命中枢”,一旦出问题,后果极其严重。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个被广泛误解的观念。

很多人觉得“耳鸣就是老年病”,其实耳鸣从来不是一个“正常老化”现象。它是一种病理状态,尤其是单侧耳鸣,必须高度重视。

就像车子开着突然发出“哒哒哒”的怪声,你不会忽视它继续开下去吧?身体也是一样,任何“异常声响”,都值得我们放慢脚步去检查。

医学研究也早就注意到耳朵与脑供血之间的微妙联系。2021年《中华神经科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指出,突发性耳聋患者中约有17.5%在半年内发生脑梗死,而这些人原本并没有明显的脑血管病史。

这说明耳朵的“先兆信号”非常真实,只是我们缺少对它的理解和重视。

除了听觉异常,还有一个容易被忽视的信号是“耳朵发闷”。

有些人描述为“像有东西堵着,听不清”,有时候还会伴随耳压感。这可能是中耳炎,也可能是耳蜗供血不畅引起的。

尤其是当这种闷塞感突然发生、伴随头部不适,就更需要警惕脑部问题。

如果你问我: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预防这些事情发生?我会说,有,而且必须从现在开始。首先是对高危因素的控制: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吸烟、久坐不动——这些都是脑血管病的“孪生兄弟”。

别等到耳朵出问题了才后悔,平时就该好好管住它们。

其次是养成良好的“耳朵意识”。凡是突发的、持续的、单侧的耳部症状,都不能掉以轻心。

耳朵是脑血管疾病的“警报”!如果出现这三种症状,请不要延迟它们,请尽快寻求治疗!

不管是耳鸣、耳聋、耳闷,尤其是伴随头晕、走路不稳、恶心呕吐等症状时,一定要尽快就医,首选神经内科。

很多患者在就诊时最常说的一句话是:“我以为就是上火,没当回事。”这正是最可怕的误区。

医学上讲究“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脑血管病在发病的头几个小时内是可逆的,一旦错过治疗窗口期,就只能接受不可逆的后果——偏瘫、失语,甚至生命危险。

从古至今,中医也有“耳为肾之窍,通于脑”之说,虽然说法不同,但背后的道理是一样的:耳朵与大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它不是孤立存在的,它的“非正常表现”往往是全身性疾病的一部分体现。

耳朵,真的是听声音的地方。

它是个“感知器”,一个“报警器”,甚至是一个“预判器”。它用它独有的方式告诉我们,大脑正在承受怎样的压力。

我们要做的,就是学会倾听,并采取行动。

不要等着耳朵“喊破喉咙”才想到去医院。

别让一个耳鸣,变成一场脑梗;别让一次忽视,换来一生遗憾。

参考文献:

1. 《中华神经科杂志》2021年第54卷第3期,《突发性耳聋患者脑血管事件随访研究》

2. 《中国卒中杂志》2020年第15卷第6期,《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与耳部症状的临床相关性分析》

用户评论

ー半忧伤

我以前听过耳朵也可能和大脑有关,看来是真的啊!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你那刺眼的温柔

难怪有些人耳朵不舒服就开始头痛了,原来是脑血管状况发作。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_心抽搐到严重畸形っ°

一定要重视耳朵的健康,平时也要关注身体其他的变化。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君临臣

这3种症状如果出现确实应该及时就医,不能拖延症!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肆忌

听力下降我也算比较常见吧,看来要好好检查一下了,别等到脑血管病来不可收拾。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娇眉恨

耳鸣这种感觉真的很烦人,也不知道会不会是这些信号的征兆。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西瓜贩子

平时要注意休息,避免压力过大,才能保护好耳朵和大脑的健康。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心已麻木i

医生说要关注听力变化,看来还真是重要的指标啊!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看我发功喷飞你

我最近耳朵感觉有点闷,不知道是不是信号?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追忆思域。

耳痛虽然是比较常见的,但也要看看是不是其他原因引起的,不能忽视。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花开丶若相惜

原来健康如此奇妙,每个部位都息息相关。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搞搞嗎妹妹

看完新闻真的让我对身体健康有了新的认识,要更加重视了!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蔚蓝的天空〃没有我的翅膀

下次去医院检查的时候,问问医生关于耳朵和脑血管的知识吧。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面瘫脸

希望更多人能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做好健康养护工作!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素颜倾城

看来耳鸣、听力下降是不可忽视的症状,要及时就医解决问题比较好啊!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安好如初

这个标题说的很有道理啊!平时还是要多关注身体的变化。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蝶恋花╮

医学知识越来越丰富了,让人也更加了解自己的身体了!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标签: 公墓大全
相关资讯
广告 广告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