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 07 31 08:45:41 作者 :庆美网 围观 : 4次
异常子宫出血的定义是:超出正常的月经量、持续时间、规律性或频率以外的出血。异常子宫出血是围绝经期的标志性事件,在围绝经期患者的所有妇科咨询中异常子宫出血占70%以上,发生率高。
病因主要是:围绝经期卵巢功能处于衰退过程,卵泡不再周期性发育,导致卵巢不能周期性合成并释放雌、孕激素,子宫内膜失去周期性变化而发生无排卵性月经;另外,其他因素如精神过度紧张,环境改变,气候变化、过度劳累等也可以影响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正常分泌功能,导致功能性子宫出血。
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的出血特点是:月经周期紊乱,经期长短不一,出血量时多时少甚至大出血;有时先有数周或数月时间的停经,然后发生子宫出血,出血量多,有时量正常或少,可持续数周;有时周期尚规则,而经期延长、经量增多或减少。出血量多或时间长者可发生继发性贫血,出现头昏、乏力、心慌、耳鸣等症状。
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的治疗原则:控制急性出血,调整周期,保护子宫内膜,并避免再次的异常出血和重度出血。以药物治疗为主,药物控制不佳或疑有结构异常时,应及时手术治疗,病史超过半年者建议诊刮,诊刮兼具止血和活检病理诊断的双重作用,排除内膜病变后进行药物治疗、调整周期,帮助患者平安度过绝经过渡期。
1、止血
1)药物:主要有孕激素,复方短效口服避孕药(COC)、凝血药以及中药。
2)刮宫:快速有效的止血法,同时还可以了解宫腔情况及对内膜做组织学检查。病程长的围绝经期患者应首先考虑刮宫止血及了解内膜的组织及病理学改变,以决定进一步药物治疗方案。
2、调整月经周期
1)孕激素后半周期:甲羟孕酮、地屈孕酮或黄体酮胶囊,月经后半周期应用,共10~14天,停用后内膜规则地脱落出血。对月经延迟且出血量不多者,药物刮宫可每2个月进行一次,直到停药后不再阴道出血为止。
2)短效口服避孕药:可调整周期、兼具避孕及减少出血量等作用。
3)雌孕激素周期序贯:雌激素水平低者,可用雌孕激素周期序贯方法调整周期。
4)中药周期序贯:补肾调经止血后,根据患者病症,用中药调整月经周期,月经期养血活血,经后期补肾养阴,益气养血。排卵期,疏肝行气,活血破卵,促进卵泡排出。经前期补肾健脾疏肝,维持黄体功能。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薛仁政通讯员 游华玲所谓“动则不衰,用则不退”,近年来“生命在于运动”的理念已深入人心。而民间常有“打羽毛球治颈椎病”的说法,运动对于骨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 陈辉 通讯员 陈晓霖 黄彩强图/视觉中国36岁的小吴是个上班族,平时业余时间喜欢约朋友一块踢球。上周末踢球时不小心被足球击中后背,当时没觉得
有人说,颈椎病是“百病之源”,看完此文,你就知道这话并非夸大。脖子上接大脑,保证血液充沛供给;下接脊柱,是大脑中枢神经的延伸,所以颈椎又有人体“第二大脑”之称。
在硬件配置方面,HTCDesire609D配备了4.5英寸QHD(540x960像素)第二代SuperLCD屏幕,配备了1.2GHz主频率SnapdragonQ
加湿器是属于消费类电器的一种,主要的的作用就是用来增加一下房间空气湿度的作用,特别是现在天气那么的热,房间里面的空气又很干燥的话,这一个时候,那么你就可以去使用
用户评论
我的姨妈周期越来越不稳定了,最近也出现了很多次大出血,好怕是有什么问题.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听说更年期前后容易出现这种状况,想问问有没有什么应对方法。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怀孕期间子宫出血很危险,一定要及时去医院检查!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最近觉得身体总是疲乏无力,还伴随有这方面的症状,该怎么办?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以前听说月经不调就应该去看医生,但一直没有重视,现在看来真的是要好好重视了。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会不会是情绪压力太大导致的吗?这段时间我心里很乱。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也是刚发现自己有这种问题,感觉有点恐慌,不知该怎么办好?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子宫出血确实是很严重的问题吧!要早点去医院治疗才行!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周围好像很少有人谈论这个问题,感觉怪尴尬的...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也最近碰巧有这种情况,想了解一下有哪些解决方法,好怕影响身体健康。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不知道这种症状需要看哪个医生?妇科吗?内分泌科吗?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以前一直以为这种问题很常见,没想到这么严重呢!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看来得好好了解一下自己的身体状况了,以后得多做一些检查。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是不是平时要多吃一些营养丰富的食物,补充身体?...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的朋友之前也遇到这种情况,当时去医院治疗了一下就好了。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妈以前也出现过这样的症状,后来找中医调理好了!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建议大家一旦发现异常一定要及时就医,早发现早治疗!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网络上虽然有一系列信息,但毕竟不是专业医生诊断,还是建议去医院确诊。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希望大家都能保持健康的身体!别把身体搞坏了再后悔!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