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 08 14 12:44:12 作者 :庆美网 围观 : 2次
生地黄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原名干地黄。本品鲜者外表色浅红黄,故“黄”意为其色;古时以水浸法检验其品质,有“浮者名天黄,半浮半沉者名人黄,沉者名地黄“之说,且以“入药沉者为佳,半沉者次之,浮者不堪”为标准,故“地”意示其品质。《本草纲目》释名项中有“芐”名,李时珍解释道:“尔雅云:芐,地黄”,即地黄又名芐。之后继续引文解释说:“罗愿云:芐以沉下者为贵,故字从下”。可见,地黄之名含有颜色和品质的双重含义;干则表示炮制加工。此外,本品又有地髓、生地黄、原生地、鲜生地等异名,其中冠以生、鲜等字者均与加工炮制相关。
鲜用或干燥后用的地黄,今古称谓各异。鲜者古称生地黄,今称鲜生地、鲜地黄;干燥者古称干地黄,今称生地黄,简称生地。
中药生地黄是取鲜地黄干燥而成。其制法为取鲜地黄,缓缓将其烘焙至约八成干。本品气微,味微甜。以切面乌黑者为佳。生用。生地黄性味甘,寒。归心、肝、肾经。具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的功效。
注意:地黄性寒而滞,脾虚湿滞腹满便溏者不宜使用。
《神农本草经》所载的为干地黄功用,谓其“味甘,寒。主折跌,绝筋,伤中,逐血痹,填骨髓,长肌肉,作汤除寒热积聚,除痹。生者尤良,久服轻身,不老”,较为全面地记述了干地黄的主治病证。《名医别录》在此基础上对干地黄的功用加以了补充,认为其除能“主男子五劳七伤,女子伤中,胞漏下血“外,还能“补五脏内伤不足,通血脉,益气力,利耳目”。《药性论》进一步强调了干地黄的滋补作用,提出本品能“补虚损,温中下气,通血脉,久服变白延年”,同时也认为干地黄“主凉血止血”,为治血热出血之品。对于干地黄的凉血作用,《日华子本草》则较多地记载了相关的主治证,如干地黄主“吐血,鼻衄,妇人崩中血晕”等。《本草从新》较为准确地概括了干地黄的功效,谓其功能“养阴退阳,凉血生血”。
古称生地黄者为地黄鲜品,据《名医别录》载,其性属“大寒”,主治“妇人崩中血不止,及产后血上薄心闷绝,伤身胎动下血,……鼻衄吐血”等出血证,并特别强调了“皆捣饮之”的服用方法。《珍珠囊》总结了生地黄的功用,曰:“凉心火之血热,泻脾土之湿热,止鼻中之衄热,除五心之烦热”,从中可以看出,鲜品地黄因其大寒,故其功用则多为清热、凉血、止血。
中药鲜地黄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新鲜块根。主产于河南。秋季采挖,去除芦头、须根及泥沙而成。适用于热病伤阴,舌绛烦渴,温毒发斑,吐血衄血,咽喉肿痛。鲜地黄性味甘、苦,寒;归心、肝、肾经。具有清热生津,凉血,止血的功效。
熟干地黄,味甘、苦,日干者平,火干者温,无毒。
洁古云:熟地黄,酒洒九蒸,假酒力则微温,补血虚不足。虚损血衰之人须用。善黑须发。忌莱菔。《主治秘诀》云:性温,味苦、甘,气薄味厚。沉而降,阴也。其用有五;益肾水真阴,一也;和产后血气,二也;去腹脐急痛,三也;养阴退阳,四也;壮水之源,五也。治外治上,以酒浸之。
东垣云:地黄生则性大寒而凉血,熟则性微温而补肾。又云:熟地黄、当归身、牡丹皮,此三味诸经中和血、生血、凉血。
海藏云:生地黄治手足心热及骨蒸热。入手足少阴、手足厥阴。能益肾水而凉血。其脉洪实者宜用生地黄。若脉虚者,则宜熟地黄。假火力蒸九次,故能补肾中元气。仲景制八味丸,以熟地黄为诸药之首者,天一所生之源也。汤液四物汤,以治藏血之脏,亦以熟地黄为君者,癸乙同归一治也。蒸捣不可犯铁器,若犯之,令人肾消。陈藏器云:蒸干则温补,生干则平宣。 《机要》云:熟地黄治脐下发热者,肾经病也,非地黄不能除,补肾也,益阴之剂。二宜丸加当归,为补髓煎。
地黄色与质皆类血,故入人身则专于补血。血补则阴气得和,而无枯燥拘牵之疾矣。
古方只有干地黄、生地黄,从无用熟地黄者。熟地黄乃唐以后制法,以之加入温补肾经中药颇为得宜。若于汤剂及养血、凉血等方,甚属不合。盖地黄专取其性凉而滑利流通,熟则腻滞不凉全失其本性矣。
又,仲景 《伤寒》一百十三方,惟复脉用地黄。盖伤寒之病,邪从外入,最忌滋滞。即使用补,必兼疏拓之性者,方可入剂。否则邪气向里,必有遗害。今人一见所现之证,稍涉虚象,便以六味汤为常用之品,杀人如麻,可胜长叹。
干地黄。气味甘寒,无毒。主伤中,逐血痹,填骨髓,长肌肉,作汤除寒热积聚,除痹,疗折跌绝筋。久服轻身不老,生者尤良。
【核曰】地黄,一名芐,名芑,名地髓。罗愿曰:芐以沉下者为珍,故字从下。先人云:天玄而地黄,天上而地下,阳戊而阴己,阳浮而阴沉,则地黄、地髓、芐、芑之义,与情性为用之方,可以想见。古取咸阳川泽及渭城、彭城、同州诸处,今唯怀庆者为上,诸处随时兴废不同耳。江浙壤地者,受南方阳气,质虽光润而力微,不及怀庆山产者,禀北方纯阴,皮有磊砢而力大也。古人种子,今唯种根。二月生苗,初生塌地,高者不及尺许,叶如山白菜而毛涩,又似小芥叶而颇厚,中心皱纹如撮,茎上有细毛,梢头开花,如小筒子而色红紫。亦有黄色、白色者,结实作房如连翘,中子甚细而色沙褐。根如人指,长短粗细不尝,甚有一枝重数两者。汁液最多,虽暴焙极燥,顷则转润。二月、八月采者,未穷物性:八月残叶犹在,叶中精气未尽归根;二月新苗已生,根中精气已滋于叶。不如正月、九月采者气全也。种植甚易,入土即生,大宜肥壤,根肥多汁,法以土壤作坛,如浮屠数级,寸段莳灌,根长滋盛也。但种植之后,其土便苦,次年止可种牛膝。再二年,可种山药。足十年,土味转甜,始可复种地黄。否则味苦形瘦,不堪入药也。作干地黄法:去皮,入柳木甑内,置瓷锅上蒸之。蒸透取出,摊令气歇,拌酒再蒸,又出令干。勿犯铜铁器,恐令人肾消发白,男损营,女损卫也。作熟地黄法:取肥大者三十斤,洗净晒干,更以三十斤捣汁,相拌蒸之。又暴又蒸,汁尽为度,则光黑如漆,味甘如饴者始佳。若入丸散,止可入砂盆内,隔汤荡燥,勿用火焙,以伤药力。
先人《博议》云:地黄,别名地髓,又名芐,名芑。苗不能高,生意在根。味甘色黄,沉重多汁,当入脾,为脾之肾药,以名髓、多汁而气寒也。熟之则色黑,能入肾填髓,反为肾之脾药,以名芐、名芑,味甘色黄,而填为土入之象,然土为水之用神,似土堤所以防水也。形如血脉,《本经》用逐血痹。盖血者,取中焦水谷之汁,变化赤色以行经隧。如中,如汁,如经隧,皆象其形。痹者,闭而不通,随其血之不通而为病。如在目则赤,在齿则痛,在肉理则痈肿,在心则昏烦,在肺则咳血。壅遏而为身热,枯耗而为燥涩痿软,泛滥而为吐衄崩漏。血痹颇广,各以类推。逐者,俾其流通之义也,观其入土易生可知矣。须发为血脉之余,血痹则黄赤易见,可使之黑者,痹去而血华也。性惟润下,功力到时,二便通利,以为外征。《千金方》黑膏用治热积所成之斑,《肘后方》拌鸡蒸汁用治寒积所成之疝,咸从血痹之所生耳。血中有痹,则骨髓不满,肌肉不长,筋脉断绝,均谓伤中。若填满,若生长,若接续,皆克成血液之流通者也。所云寒热积聚,惟从痹字中生,第加一转语耳。因彼不通,所以积聚,若作五积六聚,用地黄以除之,未有不反益其积聚者。如寒中虚人,在所必忌。否则腻膈滑肠,中满减食矣。
如此看血痹,可称遍周根身四大矣。即以此法,类推五痹及六极、五劳之形病,更合八风、五运、六气、四时之气病,与不内、不外因之似形似气者,视根身若见垣,亦若掌中观庵摩罗果。
【参曰】苗叶布地,高不及尺,随地逶迤,生机偏向根荄者也。根截入土,横穿直竖,绝不以坚碍妨活泼,真得色空者耳。其汁深黄,染手不落。其味甘美,着舌不散。吮拔地髓,性颇贪狼,故种植之地,土便憔苦,十年后方得转甜,功德力量,可望而知矣。先人判干者为脾之肾药,熟者为肾之脾药,明显的确。及释《本经》《别录》,精详深邃,读之可比类旁通,颐不更参。
地黄的主要成分是环烯醚萜及苷类,如地黄苷、桃叶珊瑚苷、益母草苷及梓醇等。还含有多种氨基酸、有机酸、微量元素、β-谷甾醇,以及水苏糖等糖类等。
地黄煎剂、水提取物具有抗炎、抑菌、促进免疫作用,能抑制多种致炎剂引起的大鼠关节炎、肉芽肿,以及多种真菌;能显著增加外周血液中的T淋巴细胞。醇浸膏有强心作用;醇提取物能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水提取物有降压作用。其所含多糖对小鼠骨髓造血干细胞有增殖作用;对放射损伤有一定的保护和促进恢复作用。水或醇提取物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水煎浸膏、醇浸剂能明显抑制中枢神经而具镇静作用。还能保肝、抑制脂质过氧化,对实验性胃溃疡有治疗作用,能保护胃黏膜。
时间:2024
慢性盆腔炎是女性常见的妇科疾病,常有顾客临店咨询用药事宜,妇科千金片是被提及最多的药物之一。除了妇科千金片外,还有很多中成药都可以用于治疗慢性盆腔炎。 慢性盆腔
坐骨神经痛就是指坐骨神经通路及其分布的疼痛,即在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和足外侧的疼痛。疼痛多呈反复性发作,而且易在劳累后出现或加重,稍事休息后可缓解,病程较久
许多人容易出现下背、屁股痛,就会认为自己是坐骨神经痛,其实,并不是绝对的,这些疑似坐骨神经痛的症状很可能是由软组织发炎或者痛症引起的,而且也很普遍,因此,如果长
中孔M300是中孔公司开发的射频卡出勤机。其存储容量和注册容量达到30,000/50,000,数据存储时间大于3,000小时。内置的WebLinux服务器浏览器
坐骨神经痛是指坐骨神经病变,沿坐骨神经通路即腰、臀部、大腿后、小腿后外侧和足外侧发生的疼痛症状群。坐骨神经是支配下肢的主要神经干。那么,坐骨神经痛的主要症状有哪
什么是坐骨神经痛由于坐骨神经出现炎症而引起疼痛、麻木症状称为坐骨神经痛。导致坐骨神经出现炎症的疾病有很多,所以坐骨神经痛不是病名,而是症状名。从腰延伸到腿人体最
用户评论
我一直觉得地黄降火效果很好,感觉身体凉爽多了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对经常上火的朋友来说,地黄确实是个很好的选择,试试看吧!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以前不知道地黄也能清热,听朋友说喝一点可以舒缓一下身体的燥热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最近工作压力太大,总感觉有点烦躁不安,想尝试用地黄看看有没有效果。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记得小时候妈妈经常用地黄泡水给我喝,那时就觉得很清凉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对于一些体质较弱的人来说,地黄可以帮助调节身体的阴气,增强抵抗力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不知道地黄的味道如何?有人试过吗?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感觉自己最近皮肤暗沉,想找点补血东西试试看,地黄好用吗?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中医书籍里经常提到地黄,听说功效很厉害,想学习一下相关知识。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妈妈年纪大了,血压有点高,医生建议用地黄来降压,想知道效果如何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朋友跟我说过地黄可以健脾胃,真的吗?我可以试试看吗?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想了解一下地黄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以免误服。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地黄听起来像是一种药材,对身体有什么好处呢?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有没有人知道地黄的种植方法?我想自己种一些看看效果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朋友说他喝地黄后皮肤变白了,是真的吗?能改善皮肤状况吗?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地黄适合所有人吗?哪些人不适合吃呢?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想了解一下地黄的副作用,服用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