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 08 17 16:16:01 作者 :庆美网 围观 : 2次
多巴胺是动机的源泉,而强动机也是冲动冒险行为的一个原因。因此,多巴胺肯定也在风险行为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多巴胺受体分好几类,例如,D1受体,D2受体等,每一种受体在脑内,在神经元上的分布也不一样。因此,它们的功能也必定不一样。
我们先来了解下常见的多巴胺受体类型。
根据结构、药理和信号传导等特点,多巴胺受体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为D1受体家族,以D1受体为代表,包括D1和D5多巴胺受体。另一类为D2受体家族,以D2受体为代表,包括D2,D3,D4受体家族。
多巴胺受体不是离子型受体,而是G蛋白偶联受体。D1受体和Gaolf 或者 Gas蛋白偶联,而D2受体偶联Gai/o蛋白。多巴胺受体跟多巴胺结合后,通过偶联的G蛋白,启动下游的信号通路。
多巴胺受体复杂的下游通路
D1受体更多的时候位于突触后,它被激活后,其最终效果通常是增加神经元的兴奋性和放电。
而D2受体既分布于突触后,也经常分布于突触前,作为自受体(autoreceptor)存在。之所以叫自受体,是因为突触前膜释放多巴胺后,多巴胺会返回来,作用于它的产生地——突触前。而作用位点就是多巴胺D2受体。
D2受体激活后,通常会抑制突触前或突触后神经元。当多巴胺神经元突触前存在D2受体时,D2受体会产生一种负反馈效应,即多巴胺释放越多,突触前的多巴胺神经元会受到越强的抑制,抑制多巴胺的释放。
多巴胺主要产生于中脑多巴胺区域:黑质致密部(SNc),腹侧被盖区(VTA,ventral tegmental area)。这些核团内的多巴胺神经元会伸出很长的轴突,分散地将多巴胺投射至大脑广泛的区域。
纹状体是多巴胺受体最最富集的脑区。背侧纹状体接受腹外侧黑质致密部的多巴胺投射(ventrolateral SNc),而腹侧纹状体接受腹侧被盖区VTA和背侧SNc的多巴胺神经元投射。此外,VTA多巴胺神经元还投射至前额叶、杏仁核和下丘脑等。
大脑多巴胺通路
接下来主要关注伏隔核内多巴胺受体,在风险选择行为中的作用。需要了解的是,伏隔核是腹侧纹状体的一部分,其内的多巴胺来自于中脑腹侧被盖区(VTA)。
不同多巴胺受体和风险行为之间的关系是很复杂的。
风险选择行为实验
我们知道,多巴胺在伏隔核内的释放会让动物产生强烈的渴望和动机。
如果阻断伏隔核内兴奋性的多巴胺D1受体,老鼠会厌恶风险选项。这一结果跟完全损毁伏隔核一样。这一现象似乎可以用动机的缺失来解释。伏隔核受抑制,大鼠没有强动机,也就不愿意冒风险。
SCH为D1受体阻断剂。x轴为选择风险选项,获得奖励的概率。y轴为老鼠选择风险选项的概率
而如果激活伏隔核内多巴胺D1受体,老鼠的风险选择行为会变得“理性”。具体来说,当大奖励的概率相对较高时,老鼠会更乐于冒险。而当大奖励的概率很低时,老鼠冒险的概率会更低。
而伏隔核内,多巴胺的D2受体在风险选择行为却中不起作用。
SKF为D1受体激活剂
老鼠内侧前额叶(medial PFC)的多巴胺受体,也在风险选择中起重要作用。老鼠的内侧前额叶在解剖结构上,大致相当于灵长类的外侧前额叶。
药物是协助人们战胜疾病的武器,目前我们所使用的药物,有西药和中药两个大类,其中西药基本靠人工合成萃取,中药来自世间万物,经各种炮制手段制作完成。植物、动物、矿物
高血压是老年人常见的疾病,但是现在很多年轻人也患上了高血压,治疗高血压一般需要长期服药,这对于年轻人来说十分不便。不过,利用食物来治疗疾病和护理身体是自古以来的
治疗失眠很多人会想到的药材是什么?酸枣仁吗?很多患者说酸枣仁太贵了,这是因为酸枣仁的产量有限,而大家都只知道酸枣仁治失眠,市场需求较大,供不应求价格就自然贵了,
常用的失眠中药材,辨证选用,效果出众,这8味不可多得的失眠中药材,你都用过哪一种?失眠的朋友,不妨交流一下。1、夜交藤《本草再新》:补中气,行经络,通血脉,治劳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快,压力大,很多人都会出现烦躁不安、心火
缬草别名满山香、七里香、拨地麻、猪食菜。属多年生耐寒、开花、草本植物,败酱科。北半球每年的6月至9月是缬草花期,开白色或粉红色花朵。花朵能散发浓烈的香味。缬草的
用户评论
看完这篇文章,感觉我很多冲动的决策背后都是多巴胺在作祟啊!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原来大脑里的化学物质也会影响我们对风险的选择,很新奇。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一直觉得自己容易被诱惑,原来和神经机制有关,这下解释清楚了!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对我了解大脑的功能有很大帮助,原来多巴胺这么重要啊。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感觉生活中很多人都面临着这种冲动带来的风险选择,太现实了。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学习科学知识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避免一些冲动的错误决策。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之前一直觉得我的行为有些任性,看来确实和多巴胺有关啊。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希望以后能通过学习控制多巴胺的分泌,减少冲动行为的影响。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让我更清楚地认识到一些成瘾行为的机制,很有启发意义。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感觉多巴胺确实是一个很神奇的神经递质,会让人难以抗拒诱惑。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下次做决定的时候要先问问自己,是多巴胺在作祟还是理性思考?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原来冲动的背后科学原因这么多!很有意思啊。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让我明白控制好自己情绪很重要,不轻易被诱惑。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想要做出明智的决定,需要理智地思考,而不是单纯被多巴胺支配。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学习关于大脑认知的功能,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引导自己的行为方向。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希望未来能够开发出一些方法,有效控制多巴胺的分泌,改善冲动行为。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让我对神经科学有了更深的理解,很 enlightening!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原来多巴胺和风险取向有关,很有意思。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