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公墓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墓资讯

巴黎蒙巴纳斯公墓莫泊桑,巴黎文学散步地图

更新时间:2025 07 31 05:24:26 作者 :庆美网 围观 : 48次

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巴黎蒙巴纳斯公墓莫泊桑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巴黎文学散步地图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作者:申鹤国士无双影视工场创始人&CEO

很怀念小时候,那时报纸、杂志、电视和广播是我们的灯塔,图书馆是我们的星辰大海。那时我们的记忆力好于体力,没有云存储,只有脑回路。

这是申鹤公众号第107天的第107篇原创文章

巴黎蒙巴纳斯公墓莫泊桑,巴黎文学散步地图

当很多人都在用照片追忆巴黎圣母院的时候,我很遗憾,没有去过巴黎圣母院,也没有去过巴黎,我对这座古老建筑和城市的印象,一直停留在看了无数遍的电影《巴黎圣母院》里和一本叫做《巴黎文学散步地图》的书中。

纵使沧海桑田,不管世事如何变幻,卡西莫多和埃斯梅拉达的爱情故事仍在这座古老的城市回荡,正如巴黎这座人文浪漫之都,每条街道、每个角落,至今还流淌着多少历史的沧桑故事和群星闪耀的光辉岁月。所有这些,都足以让巴黎这座城市,成为你不得不到访的一座文化之都。

《巴黎文学散步地图》就是一本很好的向导,作者缪咏华,常年生活在巴黎,深谙巴黎与法国的历史风情、人文事故,在这位老司机的带领下,你将会在72张地图、575个地址、485张图片中,在85位文学家、小说家、收藏家、发明家、企业家以及社交名媛的故事里。漫步于完整的巴黎文化之中。

而当时最吸引我的,其实是这本书对巴黎文学脉络的梳理,这很符合我大历史观的知识结构的需求,所以今天这篇文章,我想主要梳理一下,这本书里面介绍的巴黎的八大文学时期和相应的代表人物,让我们再一次从时间和空间上,对巴黎这个城市有进一步的全盘认知。

下面我们就进入正题,以时间为序,走进巴黎的八个文学黄金时代,与此同时,我也把大文豪以及他们的作品整理成清单,分享给大家。

代表人物:埃洛伊兹和阿尔贝拉。

埃洛伊兹和阿尔贝拉。这是一对师生,也是一对情侣,老师阿尔贝拉是11世纪法国著名的神学家和诗人,他的女学生埃洛伊兹比他小21岁,但他们的恋情,不容于当时的社会伦理,最终以悲剧收场。他们的师生恋发生在塞纳河岸的三角地带,二人死后,也合葬于巴黎的拉雪兹公墓。而他们的师生恋则从中世纪流传至今,被称为“中世纪最伟大的爱情”。

代表人物:心想事成的“吉祥物”蒙田

到了16世纪,巴黎的标志性文人是作家蒙田,代表作是《随笔》。他并非土生土长巴黎人,但他给予了巴黎最热烈的爱和礼赞,“巴黎是法兰西的荣耀,是全世界最高尚的装饰。”而他自己也成为了巴黎的文化地标之一。今天,蒙田的雕像位于巴黎索邦大学对面。而之所以说蒙田是心想事成的“吉祥物”,就是因为来往的路人觉得,只要摸一摸蒙田雕像跷起来的右脚,就可以实现梦想,于是蒙田右脚的颜色尤其光亮。

代表人物:法国悲剧之父高乃依、莫里哀、寓言诗人拉·封丹

十七世纪,巴黎开始涌现大量优秀的戏剧作家。有法国悲剧之父高乃依,还有后来更著名的莫里哀。

莫里哀就诞生在巴黎,巴黎还有一处“莫里哀诞生纪念地”这么一个景点,位于今天巴黎新桥街31号,但其实不是真的诞生地,当年买这所房子的人是莫里哀的粉丝,于是卖家就骗他说,这里就是莫里哀出生的地方,结果这位买主不但信以为真买下来,还热心地立了一尊莫里哀的半身像来作为纪念,一来二去,来这里观光凭吊的人多了,也就将错就错,把这当成莫里哀诞生地了。

莫里哀真正的诞生地是在巴黎的圣誉街96号。

而寓言诗人拉·封丹最大的贡献则在于炒热了巴黎的阴宅市场。

这就不得不说回《巴黎文学散步地图》这套书。这套书分为上下两册,上册,着墨在巴黎历史上那些流光溢彩的人与年代;下册则主要介绍巴黎的四大墓园——蒙马特墓园、蒙巴纳斯墓园、拉雪兹公墓和先贤祠,这里面最有名的就是拉雪兹公墓,上文提到的埃洛伊兹和阿尔贝拉这堆师生恋,还有莫里哀、雨果、王尔德都长眠于此。

而这和寓言诗人拉·封丹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为什么要说他很重要呢?原因是在他死后,他的坟墓被巴黎省长下令迁到拉雪兹墓园。可是当年这个墓园离巴黎市区很远,有钱人都不愿意被葬到这个贫困的地方,为了促进墓园的生意,省长下令把前文提到的几位,包括埃洛伊兹和阿尔贝拉,就是那对中世纪的师生恋情侣,还有拉·封丹、莫里哀等的坟墓都迁到那里去。从此以后,拉雪兹墓园的“生意”就蒸蒸日上了起来。

代表人物: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狄德罗四分天下

时间到了十八世纪,启蒙运动是这个时代的法国最显著的标志,而这个时代几乎所有知名的启蒙思想家和大作家都住在巴黎——不管是写出了《论法的精神》的孟德斯鸠,还是被称为“法兰西思想之父”的伏尔泰,甚至是那个热衷于自我批评和自我忏悔的卢梭,当然,更不能忘记了“百科全书”派的启蒙思想家狄德罗。

这四个人之间也是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

代表人物:雨果、缪塞、大仲马、小仲马、巴尔扎克、司汤达、波德莱尔、兰波、龚古尔兄弟、莫泊桑、福楼拜

如果说十八世纪的巴黎文学圈,主要还是由大师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和狄德罗四分天下,那接下来的十九世纪,巴黎就迎来了“人类群星闪耀时”,雨果、缪塞、大仲马、小仲马、巴尔扎克、司汤达、波德莱尔、兰波、龚古尔兄弟、莫泊桑、福楼拜……这些法国文学史上的明星,生命中都和巴黎紧紧相连。

比如大文豪维克多·雨果,83年的生命历程里在巴黎可谓处处都留下了足迹,他在巴黎搬了二十来次家,足足可以写成厚厚一本“巴黎搬家史”。而和雨果的巨著《巴黎圣母院》齐名的,还有他多次移情别恋的爱情史。

不过,若是你问法国人:“谁是法兰西最伟大的文家?”十个人中有九人会说:“维克多·雨果!”如果你问所有人:“谁是法兰西最伟大的文学家?”答案还是:“维克多·雨果!”

1881年7月12日,雨果八十大寿,整个巴黎给他过生日,从中午到午夜,六万多人浩浩荡荡从雨果家门口整齐地走过去,雨果就站在窗口向他们挥手致意,群众们走过的那条路原来叫做埃罗大道,这一天后改名为维克多·雨果大道,雨果成为法兰西第一个生前就以其姓名命名街道的伟人。

再比如大仲马、小仲马父子。大仲马写出了《三个火枪手》《基督山伯爵》这样的巨著,小仲马则写了《茶花女》,这对文坛父子兵在儿子人生的前二十年两不相认,父亲抛弃了小仲马母子,小仲马作为私生子完全不被认同。但是《茶花女》的戏剧公演后,小仲马给父亲拍电报,说:“《茶花女》的成功,能跟您最好的作品相比。”父亲大仲马回复:“孩子,我最好的作品就是你啊。”

代表人物:普鲁斯特

20世纪初的巴黎,是意识流、超现实主义、存在主义、自然主义、科幻混杂的时期。

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普鲁斯特,这位写出了惊人的意识流巨著《追忆逝水年华》的作家,成为开启二十世纪巴黎文6.坛新声音的标杆性人物。1906年,普鲁斯特搬进巴黎奥斯曼大道102号,在这里完成了《追忆逝水年华》。患有哮喘病的他,为避免花粉的影响,总是关着窗户,并拉上沉重的窗帘.在这间屋子里,他有一张著名的小黄铜床,《追忆逝水年华》就是在这床上完成的。事实上,他家里到处都是床,他就喜欢在床上思考。

此外,他家里灰尘特别多特别厚,因为他不准仆人掸灰尘,怕引起哮喘。普鲁斯特死后,巴黎为了纪念他,就把他经常出入的玛德琳一带的玛德琳地铁站改为了玛汀·普鲁斯特站,意思是普鲁斯特的玛德琳。去巴黎的人们不妨前往这个地方去看看。

作者:申鹤国士无双影视工场创始人&CEO

代表人物:美国作家菲茨杰拉德、海明威、英国作家奥威尔,他们都曾在巴黎居住。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到五十年代的巴黎,已经完全不同于不久前普鲁斯特的那个巴黎。这个时代里,巴黎更国际化了,不光是法国本土的文化名流,更多了很多来自异国的大文人,比如美国的菲茨杰拉德和海明威。由于巴黎意见领袖太多,自由表达意见的风气盛行,这座城市所有的咖啡馆都坐满了全世界最好的头脑。

奥威尔(英国著名小说家、记者和社会评论家):

最后要说的是当下,上世纪二十年代开始繁盛起来的巴黎咖啡文化,今天余韵犹存,走在今天的巴黎,有故事的咖啡馆实在是太多了,一不留神,你就会走进一段历史里。

比如1972年开张的蒙巴纳斯的圆顶咖啡馆: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和波伏娃在这里讨论存在的意义;写出惊世骇俗的情色文学《北回归线》的亨利·米勒,曾经戴着小眼镜在吧台吃早饭;野兽派画家马蒂斯喜欢来这里喝啤酒;写出那本超级难懂的意识流巨作《尤利西斯》的爱尔兰作家乔伊斯,则会把威士忌排成一排;而第149号桌子那边,写出了存在主义小说《局外人》的哲学作家加缪,曾经站在旁边,举杯庆祝自己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更远的街区上,海明威和菲茨杰拉德在丁香园咖啡馆的露天座位上,讨论后者的作品《了不起的盖茨比》……

说到今天仍然存在的巴黎文化地标,它就是坐落在巴黎左岸的莎士比亚书屋,全世界文艺青年来到巴黎,必不能错过的朝圣地。

整个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巴黎几乎所有伟大的文学头脑,海明威、菲茨杰拉德、乔伊斯、庞德、纪德等等都得到过这家书店的帮助。

别急,你想要的,都是迭代出来的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标签: 公墓资讯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