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公墓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墓资讯

十三陵的风水被谁破的(却不敢动明十三陵)

更新时间:2025 07 18 10:58:34 作者 :庆美网 围观 : 235次

 

北京蟒山的传说

北京蟒山因山势起伏如大蟒故名蟒山,其最高峰659米。

传说,元朝末年,在蟒山盘踞着一条大蟒蛇,经常危害过路行人,后来来了一位阿訇叫筛海巴巴,他自告奋勇穿上一件缀满刀子的衣服,一下钻进大蟒的肚子里把大蟒杀死了,筛海巴巴不久也死了,就埋在昌平男邵乡何营村,现在那里还有他的墓和祠堂。人们为纪念筛海巴巴,便称此山为蟒山。

又据明十三陵选址,实为古人所合风水而言:左青龙,右白虎。其左龙则指蟒山,右白则为虎峪。蟒山又因其依山傍水,状如怀抱而被宗祯选为其陵寝所在,却因李自成破京师,自缢而死草草掩于现思陵,而蟒山则在社会主义建设,全民义务植树大潮下愈来愈美。“松柏浮云千秋画,青山绿水万古音”成为后人对其的赞誉评述。

北京的十三陵,都是哪位皇帝的陵寝

明朝自开国以来,一共传了16位皇帝,其中两位不在明十三陵:明太祖朱元璋和建文帝朱允炆?后来,明成祖朱棣将明朝都城迁到了北京,一共传了14帝?(明太祖朱元璋)(建文帝朱允炆)

十三陵的风水被谁破的(却不敢动明十三陵)

可这北京的14位皇帝却只有十三座皇陵墓,也就是我们我们今天所说的明十三陵,它坐落在北京西北郊昌平区境内的燕山山麓的天寿山?(明十三陵)

那到底是哪位皇帝没有葬入这皇家陵园呢?

是之国之君朱由检吗?

难道他在煤山上吊之后,尸体没人管,所以没有葬入这皇家陵园?答案不是的,这位亡国之君也葬入了这皇家陵园?

李自成攻破北京后,为安抚百姓,将他与周皇后合葬于田贵妃的陵园内,由此成了“思陵”?其实,没被葬入十三陵的是明朝的第七任皇帝~~明代宗朱祁钰?(明代宗朱祁钰画像)

明十三陵分别为:

1.明成祖的“长陵”;2.明仁宗的“献陵”;3.明宣宗的“景陵”;4.明英宗的“裕陵”;5.明宪宗的“茂陵”;6.明孝宗的“泰陵”;7.明武宗的“康陵”;8.明世宗的“永陵”;9.明穆宗的“昭陵”;10.明神宗的“定陵”;11.明光宗的“庆陵”;12.明熹宗的“德陵”;13.明思宗的“思宗”?(明孝陵)

古代哪个皇帝风水葬得最好

都是风水绝佳之地,集古代先贤之精华,一个王朝的陵墓与皇宫,必然是穷尽当时所能用的人力物力之极。不要觉得那这好的风水怎么还是亡了国,还是风水有问题,其实明十三陵你去看过就知道了。因埋葬皇帝众多,最后埋葬的皇帝,已然不是那么完美了,但无法改变,这也许就是天道!

为什么明代皇陵都存的都比较好相比与清代的皇陵却却被大肆盗掘呢

明清皇陵被盗掘的程度确实是不同的。清朝皇陵被盗掘、损毁的更严重,尤以清东陵为甚。其中一个历史性的事件,就是孙殿英的东陵盗掘。

清朝于1912年结束,按照优待条例,民国政府答应保护东陵。然而世事维艰,战乱纷仍,优待条例就是一纸空文。1928年,军阀孙殿英冒天下之大不韪,悍然盗掘了清东陵中乾隆皇帝的裕陵,以及慈禧的定东陵。(为什么是这两个陵?因为珍宝最多。)

孙殿英盗掘皇陵,并未受到应有的惩罚,平安无事。当时社会混乱,政府腐败可见一斑。这就为清东陵后续的盗掘行为开了一个坏头。

1945年8月,日本刚投降,东陵发生了第二次盗掘。这次盗掘的罪魁祸首是地方土匪,被盗的主要有景陵,定陵,慈安的定东陵,惠陵等,损失比第一次更大。

1949年底到1950年初,地方土匪又对清东陵已经被盗过的陵墓,进行彻底的清洗,又盗走一批珍宝。

清东陵之所以被盗最为严重,一是地方军阀争斗频繁,无暇管理;周边地区匪患严重。二是孙殿英不但开了一个坏头,而且盗挖清陵,使得清陵的建筑结构为人所知,再进行盗掘,相对容易。

(清东陵昭西陵(孝庄皇太后陵寝))

(清东陵神道)

(慈禧定东陵石刻(凤上龙下))

(慈禧陵被盗掘时金刚墙旧照)

清西陵的被盗情况要好一些。目前确定的是光绪帝崇陵和瑾妃墓被盗,道光帝的慕陵是否被盗尚未确定。而且崇陵的盗墓贼比较外行,没有盗取金井中的珍宝,此事万幸。光绪帝已处清末,崇陵修建的比较简陋,对盗墓贼来说,相对容易盗掘。

(清西陵)

(棂星门)

(方城明楼)

(泰陵石碑)

相对而言,北京的明十三陵,保护情况要好的多。主要原因一,无论是北京,还是改名北平,都是国内大城市,管理相对完善。有封疆大吏坐镇,地方军阀不敢染指。日本人统治期间,估计初期没想过掘陵盗宝,后期战事不利,更加无暇顾及。傅作义将军坐镇北平期间,比较开明,治理也较好,因此明十三陵比较安全。

二是明陵宝城比清陵的要大,地宫更深,墓道弯曲(清陵墓道笔直,相对比较容易发现入口),更难挖掘。

(十三陵大红门)

明皇陵没被盗掘,不代表没有盗墓的。解放前,宪宗皇帝朱见深的万贵妃(比他大十八岁的那位)的陵寝(俗称万娘坟),就被土匪给盗掘了。

不过总的来说,明十三陵的建筑确实机巧神秘。1955年,新中国成立了长陵发掘委员会,这是新中国第一次主动发掘皇陵,也是最后一次。专家们先是打算发掘朱棣的长陵。后来觉得太难,转而准备发掘朱高炽的献陵。再后来发现还不行,又准备发掘万历皇帝的定陵。然后又用了一年的时间才找到定陵地宫入口……明皇陵的发掘难度,可见一斑。

上图是长陵发掘委员会的名单。

注意,并非名单上的人都是赞成主动发掘皇陵的,比如郑振铎先生,夏鼐先生。只是,少数服从多数,个人服从集体,那个时代就是这样的。

孙殿英为何要断大清龙脉,却不敢动明十三陵

因为他是大明帝师孙承宗之后,为大明报国仇,为自己报家恨。

而且当时风水大家看满清帝陵,算出满清会复辟。孙殿英才以盗墓名义断满清龙脉,把康熙乾隆尸体扔进污水沟里,彻底断了龙脉。就像泼黑狗血一样。

他本来就是大明忠臣之后,为什么会动明十三陵。

标签: 公墓资讯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