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公墓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墓资讯

蚌埠平山公墓张娅(虚静恬淡)

更新时间:2025 08 10 21:34:32 作者 :庆美网 围观 : 36次

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蚌埠平山公墓张娅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蚌埠平山公墓张娅以及虚静恬淡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1、段文杰|艺术研究学者、前敦煌研究院院长

2、画家高山,在敦煌研究院工作九年了。一直从事壁画的临摹工作。由于他的专业是油画,所以素描基础和对色彩的敏感都有较高的修养。临摹壁画也能体会原作的精神。但高山临摹之余,并没有放弃他的油画创作。几年来,积累了四五十幅之多,都是敦煌地区荒漠景象的写生或加想象的创作。有不少作品意境独特,耐人寻味.....大多作品都以朴素的色彩表现了山川自然的静的境界。这与作者修习道家老子,庄子养生之道和探索老庄哲学中美学思想是分不开的。老庄哲学中的美学思想认为:虚静恬淡,寂寞无为是万物之本。因而必须自然无为,无拘无束,恬淡虚无,逍遥自在以达到最大的自由。这样才能获得最高的美。所谓“无为而尊,素朴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老庄美学思想对我国艺术影响极其深远。高山的作品正表现了他对老庄美学思想的探索精神。

3、——摘自(《高山油画》前言,写于1993年)

蚌埠平山公墓张娅(虚静恬淡)

4、绘画作为一种视觉艺术,需要有一个潜在的媒介物。艺术家高山选择了以甘肃敦煌为代表的西域风景。以意抒情,注重事物的灵魂和内在的神韵。以油画的形式表达视觉瞬间的感悟。一个成功的艺术家不是教条的复制客观现实,而是要表达内心的情感。艺术家的经历总是会给他们带来用之不尽的灵感源泉。那些随着城市文明不断扩张后越来越少的自然风光在艺术家心里埋下了种子。高山穿梭在青海、甘肃、西藏那些没有被所谓的人类文明玷污的地方,始终保持着一颗纯净的心。更可贵的是高山并没有停留在模糊的、感悟的阶段。他的画面中表达着一种永不停息的人类精神。这符合人们的视觉习惯,有着无可替代的感染力。但我目前最大的兴趣还是想掌握好曾经感动过我的那种油画特有的语言。”这是艺术家高山在谈自己创作观的一段话。而从这段话也说明了高山在艺术上的不断探索与实践。他用一种多元的或是不满于现状的视角对艺术进行判断和诠释。了解高山或是看过高山作品的人们会相信,他会不断的去打开自己绘画创作的局面,去征服一座座艺术的山峰。而这个打开或是征服的过程也许是漫长的,但绝不是没有尽头的。

5、——摘自《厚德载物——读高山作品有感》

6、油画家、敦煌壁画临摹专家。1962年出生于甘肃省兰州市。1983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美术系油画专业。1985年调入敦煌文物研究所美术室从事壁画临摹工作。1994年至1996年赴日本东京艺术大学日本画科大学院(研究生班)平山郁夫工作室留学。1997年归国返敦煌研究院任段文杰院长秘书。1999年辞职,在敦煌市设立敦煌美术研究所,开始职业画家生涯。现为敦煌市敦煌美术研究所所长、西北师范大学敦煌学院客座教授、兰州交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设计与艺术学院客座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7、绘画的“叙事”和“造境”

8、绘画只能表达一个凝固的瞬间。在这个瞬间里,我们最极限地感知力只能感受到一个境界。这就已经由眼通心了。已经足够了。而西方绘画过去注重用图像描述一个事件的瞬间情节。如果这个情节设计处理的有了境界,即使不知道这图像中的故事也能使人通心而感动。如果这个境界与背后的故事情感很匹配,那就更好。就能够吸引人进一步想深思那艺术背后的文学或哲学了。而中国画中的中流砥柱“文人画”、则是纯粹的“唯境界主义”。但是,“有境界”这一说可不是什么人都具备的。据我的观察,有境界享受(或者说成有境界审美)这种感知力的人在人群中只占很少数。无论是观者还是作者。因为境界这东西只有高,没有低。只有深,没有浅。只有雅,没有俗。甚至我相信还存在先天性。

9、当然,绘画中不是只有境界才能感人的,境界之外还有美观,还有趣味,还有怪异。甚至还有疯狂。各自都有各自的追随者。

10、于1999年建馆的福冈亚洲美术馆,位于博多Riverain内的河滨区内,福冈亚洲美术馆是世界唯一一家专门系统收集和展示亚洲近现代艺术和当代艺术的美术馆。福冈亚洲美术馆积极邀请亚洲艺术家及研究学者来福冈进行创作活动,开展亚洲艺术研究。并通过各项艺术交流,发挥美术馆的交流平台机能,让人们更加近距离地感受亚洲的艺术与文化。

关于蚌埠平山公墓张娅,虚静恬淡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公墓资讯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