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公墓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墓资讯

武汉殡葬用品批发市场在哪里(奇怪吗)

更新时间:2025 08 01 01:39:16 作者 :庆美网 围观 : 202次

 

殡仪学校有哪些

1.殡仪学校有很多。2.因为殡仪学校是为了培养专业的殡葬从业人员而设立的,所以在各个地区都会有相应的殡仪学校。这些学校会提供相关的课程和培训,包括殡葬礼仪、尸体处理、丧葬文化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培养。3.殡仪学校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可能会因地区而异,但总体来说,学生可以学到与殡葬行业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在殡仪学校学习的学生毕业后可以成为殡仪从业人员,为社会提供殡葬服务。此外,一些殡仪学校还会开设相关的研究生课程,为殡葬行业的研究和发展做出贡献。

武汉新冠状病毒疫情过后,有哪些商机和机遇

越是猛烈的危机,越是蕴含更大的商机!

机遇在逆境中也存在,关键是,如何审时度势,把“危机”变成“机遇”,机遇是给有所准备的人准备的。

一波突如其来的疫情,扰乱了人们正常的生活。也给诸多行业带来了消极的影响,

武汉殡葬用品批发市场在哪里(奇怪吗)

首先对第三产业的影响很大,比如餐饮业,旅游业,人流量密集的教育培训业,各种娱乐场所等,由于人们不能出门,就没有消费,所以损失很大。

其次在就业方面,去年本就遭遇了裁员潮,很多人工作难找,再经历这次疫情,等于雪上加霜。

另外,金融业随着二,三产业负面的波动,也会产生连锁的负面影响。

这些看起来确实令人担忧,但是悲观者看到是问题,乐观者看到的是机遇!

那么疫情过后,到底能迎来哪些商机呢?下面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下。

1,医药健康、养生保健行业

近期朋友圈刷的最多的就是口罩、消毒水等卫生防护用品,更有药品双黄连等抢购一夜断货等现象,充分提现了人们对健康防护的迫切需求。即便疫情过去后,人们的卫生安全意识已经觉醒,对此行业来说将支持长期的利好状态。

2,远程协作和办公

疫情期间,所有的企业无法上班,会议无法开,办公人员无法当面交流,一系列的弊端显现。这个时候,一批远程办公软件(例如钉钉、飞书等)大放异彩,远程会议,在线办公。随着这一模式的推广和实践,必将改变新时代的商业行为。

3,线上娱乐、短视频、手游领域

少聚集,多宅家,在很长时期内会影响人们的意识行为,进而形成一种习惯。这为线上娱乐(电影,手游等)及短视频内容创作等领域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4,生鲜电商,在线问诊等服务业

以菜场为例,消费者足不出户,线上订购,便可吃到新鲜的蔬菜食品,这种强制性的订购模式,必然会让人们养成依赖的习惯。

在线问诊,几年前出现的不温不火局面,这次疫情,直接推进了该行业的进展。

5,在线教育、知识付费市场

这个领域可以划分成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学生的线上学习。这段时间,好多培训机构纷纷开始拓展用户,例如好未来、企鹅辅导、猿辅导等也免费开放在线授课平台。

其实这部分在线教育平台,在疫情之前或多或少的发生过发展受阻现象,疫情的出现提供了空前的黄金发展时机。随之相关的周边产品如学习平板,学习机器人等也会出现购买高潮。

第二部分,是成人的在线培训。知识付费已经形成普遍接受的概念,大家宅在家,追求自我提升,也会成为更多人的诉求。如果从业者抓住机遇,打造IP,将会在知识付费的领域斩获更多的收益。

除此之外,还有好多领域有着不错的发展前景,例如自媒体内容创业,同城物流,无人零售,无人餐饮,5G强科技支撑下的智能家居和大数据领域等等

展望未来,互联网线上的生意,要比线下传统生意的发展机会和空间更大。抓住这次机遇,选对方向,持之以恒,愿伙伴们创业成功,为祖国的经济建设添彩!

武汉逝者遗体如何处理

武汉针对这块的防控工作也是做的比较到位,对逝者尸体进行消毒之后,然后才送去火化,就是为了防止新冠疫情通过其他途径再次传播。具体细节规定如下:明确规定在本省本市内死亡的新冠肺炎患者遗体应该就近进行火化,并且还要求不能移运遗体,不得采取埋葬或者其他保存遗体的方式。另外为了预防传染不允许进行遗体告别仪式或者利用遗体进行其他方式的丧葬活动。当然还要求依法按照以人为本的原则,妥善科学规范处理逝者尸体。

殡仪馆哪里最可怕

火化师把他缓缓推进火化炉,点火的瞬间竟然“坐了起来”,发出一声长叹!仿佛在告诉活着的人:火化炉里真的很热,能不能快点烧!

殡仪馆里最可怕的地方就是火化炉内,不仅焚烧尸体时的景象让人害怕,单单火葬这种殡葬方式,现代很多人还是难以接受。

1、我们先来看看火葬的历史发展过程

在我国历史上,人们一直奉行的是土葬,讲究入土为安,对保留逝者遗体的完整性非常看重,火葬被认为是对逝者的不敬。

虽然火葬自古有之,但仅存在于少数民族和少数地区之中。佛教传入中国后,火葬现象增多,但也只是在寺庙间奉行。

作为一种现代的殡葬服务设施,殡仪馆诞生于清朝晚期,最早出现在通商口岸和租界之中,是一种舶来品。

早期的殡仪馆是不提供火化服务的,只提供遗体的殡敛和存放服务。民国时期的上海、武汉、长沙、苏州等大城市,均有一定数量的殡仪馆。

上海第一家火葬场建于1898年,位于静安寺公墓,主要用来火化西方国家侨民的遗体,后来也承担无主之尸的焚烧工作,这可能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火葬场了。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以后,虽然致力于殡葬习俗的改良,但是并未积极提倡和推行。

真正让火葬变成迫切需求是在抗战胜利之后,这可能跟战争造成的死亡人口大量增加有关。

尤其在一些大城市,比如1940年时的上海,因为交通受阻,大量的棺柩不能被运回乡下安葬,大多停放在殡仪馆和寺庙之中。

天长日久,棺木和遗体腐烂不堪,臭气熏天,不仅影响市容,给城市卫生安全也带来很大隐患。

上海市卫生局开始探讨应对方案,对未能及时运出的遗体,进行集中火化。到了1947年,更有参议员高叔安等发表宣言,大力提倡火葬。

新中国成立以后,1956年4月27日,151名党和国家的领导干部,联合签名以个人名义倡导火葬,这是领导人带头摒除殡葬恶习,节约国家土地。

1985年2月8日,国务院颁发《关于殡葬管理方法的暂行规定》,首次将火葬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殡葬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节约殡葬用地。

时至今日,除了一些人口稀少、交通不便的偏远地区,全国大部分地区已经实行火葬,人们也普遍接受了火化这种殡葬方式。

但是仍然有很多人接受不了火葬,一方面是因为传统的土葬观念根深蒂固。另一方面是因为殡仪馆传出的一些火化过程,让人难以接受,尤其是过去不够先进的火化机,火化过程让人感到恐惧!

接下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以前不够先进的火化机的火化过程,看完就明白为什么殡仪馆最可怕的地方是火化机内了。

首先说明一下,下面介绍的是过去比较落后的火化方式,这是由落后的火化机造成的,现在大部分火葬场使用的都是高档火化机,不会再出现下面的情况。

2、落后的火化方式让火化过程变得非常可怕!

逝者遗体一般有两种方式来到殡仪馆,一种是在医院去世的,由家属或者医院联系殡仪馆接去火化,在殡仪馆举行吊唁仪式。另一种是在家中去世的,停尸结束后由家属亲自送至殡仪馆,火化之后就直接安葬了。

无论以哪种方式来到殡仪馆,遗体都不会马上进行火化。一般情况下,殡仪馆的入殓师都会按照家属的要求,为逝者遗体进行清洁和化妆。

很多人认为入殓师是最恐怖的工作之一,因为每天面对的都是死人。而且有时送来的遗体因意外而亡,有肢体残缺的情况,入殓师要将破烂不堪的遗体尽量恢复到生前的仪容,一般人做不来。但是对普通人而言,火化过程以及火化机内的场景才是最可怕的。

入殓师整理好遗体之后,会有一个简单的告别仪式,给亲属看看逝者最后一面。有些只是给至亲简单的看一眼,有些则在殡仪馆的灵堂举行完整的告别仪式,主持人年悼词,亲属吊唁等。

这一系列流程走完之后,遗体就要交到火化师手里了,殡仪馆最可怕的操作开始了。过去的火化过程,火化师有一些不体面的操作,一般不允许家属观看。

火化师在将遗体推进火化炉之前,会对遗体进行“深加工”,他们使用特制的刀具,将遗体的腹部、胸部等划破,并刺穿内脏器官。这主要是为了防止火化时,遗体内部气体,因高温膨胀而发生爆炸,将遗体炸的到处都是就不好了。

遗体推进火化炉之后,喷油管开始喷出柴油,通风管也开始输送空气。火化师按下点火按钮,火化炉内瞬间燃起熊熊烈火。

装敛遗体的一次性火化棺材很快就焚烧殆尽,头发和皮肤瞬间消失碳化。肌肉组织遇到高温开始收缩,有些遗体躯干因为肌肉收缩,出现突然“坐起来”的情况,那场景实在惊悚。不过火化炉内的高度有限,遗体只能轻微“坐起”,很快便倒了下去。

肌肉组织很快也被焚烧消失,裸露出尸骨来,腹部和肺部相对难焚烧。为了提高火化效率,让遗体焚烧的更加彻底,火化师此时会使用勾耙之类的工具,对遗体进行翻动,让空气在遗体内更加流通,让火苗的威力更大。这个动作是不能轻易让他人看到的。

大概两个小时左右,整个火化过程就结束了,在火化机的拣灰台,一堆不到三公斤的骨灰等待冷却。没错,就是三公斤!一具上百斤的遗体火化完之后,出炉的骨灰就这么一点。

所以说,殡仪馆最可怕的地方就是火化炉了,不仅火化师的一系列操作很可怕,炉内的场景也非常可怕。逝者遗体在熊熊烈火的焚烧下,发出噼里啪啦声音,火化师像烤全羊一样对遗体进行“改刀”,还要时不时翻动,就差放点孜然了!

3、现代高档火化机比较先进,惊悚的火化过程不会再出现

现代的高档火化机已经没有那么恐怖的事情发生了,而且有相关规定明令禁止火化师在火锅过程中对遗体进行翻动。

由于现代火化机的密闭性比较好,遗体火化前也不需要做“破坏”处理,火化炉内的遗体即使有轻微“爆炸”,也不会将遗体炸的到处都是。

而且现代火化机的火化效率高了很多,从遗体推进火化炉点火开始,到骨灰推至冷却台冷却,前后只需要半个小时左右的时间。火化机的操作规范明确规定,焚烧遗体的时间不得超过45分钟,一般情况下也不会烧那么久。

不仅如此,一些大城市的殡仪馆,还为逝者家属提供火化观看服务,还可以对火化过程进行录像,当然这都是收费项目。

总的来说

个人认为殡仪馆最可怕的地方就是火化炉,尤其在过去火化机不够先进的情况下,火化过程实在惊悚恐怖。

不过话说回来,人这一辈子总是要经历一次火化过程的,无论是否可怕,都要进一次火化炉,来时三公斤,走时还是三公斤!

医院旁边有殡葬店,奇怪吗

丧葬行业好像是一个隐形的行业。大字招牌、彩色花圈,这一切在城市里本该最为显眼,但大部分人平常都对它的存在视而不见,毕竟谁也不会每天闲来无事突然想消费一点殡葬用品。但如果稍加留意,你会发现殡葬用品店的聚集其实很有规律。在它的分布情况里,藏着辨别一座城市里各大医院医疗水平的秘籍。那些周边围满了殡葬用品的医院,往往就是一座城市里水平最高的医院之一。别不信,这个方法可能比你找人打听或者上网查医院资料来的更靠谱。

越是好医院,死亡越常见

寿衣、花圈、殡葬一条龙服务……输入这些关键词到地图里进行搜索,你会发现城市里殡葬用品店的分布出奇地扎堆。

寿衣、花圈、冥币和五花八门的丧葬用品经常出现在城市内各大知名医院的周边/图虫创意

当然,它们扎堆的地方可不是什么城市CBD,而是那些城市里最大最好的医院周边。由于大量的病患与家属往来,大医院周边一般会形成一个独特的“小商圈”,包括鲜花店、水果店、副食店、盒饭店……等等。而这样的小商圈里,如果有几家殡葬用品店,往往才说明这家医院是当地真正的高水平医院。殡葬行业作为一个高度“专业化”的行业,其从业者的嗅觉其实相当敏锐,如果在一个地方没有足够多的“客源”,他们一定不会去。殡葬用品店纷纷选择在大医院周边驻扎的原因也很简单,这是一座城市里离死亡最近的地方。这和一般人的第一直觉相反——难道好医院不是更能治病救人吗?

其实,比起救了多少人,能“送走”多少人才是更直观的观察医院水准的指标。按照原卫生部颁布的《医院分级管理办法》,我国医院可以划分为三级,三级下还各分为甲、乙、丙等。医院的等级评定越高,就说明医院在医疗服务与管理、医疗质量与安全、技术水平与效率这些方面的表现越好[1]。我们常说的“三甲医院”,也就是在这一等级序列中资质最高的医院[1]。

北京协和医院是中国最顶尖的三甲医院之一/图虫创意

而在调查了全国422家二级医院和151家三级医院后,一项研究发现,我国三级医院的住院患者死亡率要显著高于二级医院。也就是说,越好的医院,住院死亡率反而越高。在东部地区,三级医院的住院患者死亡率达到了0.881%,这一数字是东部地区二级医院住院患者死亡率的两倍还多[2]。

在2008-2011年期间,北京市朝阳区一共有22例孕产妇分娩死亡。其中,有近八成的死者都死在三级医院。且在全部22例死亡中,仅有一例不是在二、三级医院中死亡的。[3]无独有偶,2007年武汉市分娩死亡的14位孕妇中有12位都死在了省级医院。[4]这样的数据让人觉得,似乎送医院比待家里“更危险”,好医院比普通医院“更致命”。

在农村地区,由于高等级的医院距离遥远,加之家庭经济条件制约,死因生前诊断单位最高的是“县级医院”。县级医院相对于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院而言,已经是毫无疑问的高等级、大医院了[5]。

与乡镇卫生院、村卫生所比起来,县级医院已经是农村地区患者眼中的大医院了/图虫创意

而在城市里,大医院多死亡病例的规律体现得更加明显,城市里一半以上死因生前最高诊断单位都是省级医院与地区级医院[5]。这也让人想起很多医患纠纷中患者家属的困惑:为什么人“明明没事”,送到最大最好的医院“反而人没了”?

顶尖医院,承受了太多

其实当然不是好医院把人送走了,而是那些最危急、最难治的患者,总是流向最好的医院。还是说回2008-2011年期间北京市朝阳区分娩死亡的孕妇:在那些最终死在三级医院的17例中,其实有9例原本都不是在三级医院分娩的。只是因为分娩过程中出现了危及生命的紧急状况,因此才转诊到三级医院[3]。

武汉市,2007年分娩死亡的孕妇中,有6例都是从下级医院出现问题后转诊到省级医院的[4]。从患者的角度上思考,这样的情况也很容易理解。平常小病,在哪看病主要取决于方便程度,而凡是遇上了可能危及生命的病症,就一定会不惜一切代价送到最好的医院去治。遇上疑难杂症,先不谈治好,至少得能检查得出来,而这很大程度上就需要医疗设备的帮助。

三级医院的医疗设备配置情况远好于其他医院。以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三种常见的医用设备为例:这三种设备基本上已经全面覆盖了所有的三级医院,CT在三级医院的配置率更是达到100%。但磁共振成像在二级医院配置率还不到一半,血管造影在二级医院配置甚至不足两成。就连CT,也还有4%的二级医院没有配备[6]。

CT是最常见的医疗检查手段之一,但目前只有三级医院全面配备了CT检查设备/图虫创意

这也就意味着,很多病症如果不到三级医院去查,就根本查不出来。别说患者为了治好病会选择更高层次的医院,基层医院的许多医生本着对患者负责的态度,也往往会让患者往大医院转诊。这导致病情稍微复杂一点的病人,就自动会流向资源更集中的“好医院”。三级医院各设备平均检查量、需要服务的门急诊人次和床位数均高于二级医院[6]。一方面,高水平医院承担起了最重的治疗任务;另一方面,它们在绝对数量上来看又是少数。根据卫健委最新的统计公报,我国到2020年有三级医院2996个,其中三甲医院1580个。

而二级医院、一级医院则多得多,都有上万家,这还不包括近万家未定级医院[7]。而在医院等级评定中,最首要也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其配备的床位数。一级医院床位数为20-99张,二级医院为100-499张,而三级医院的床位数至少应达到500张[8]。仅仅在住院规模上看,高等级医院就注定要承受起更多的死亡风险。毕竟一家三甲医院的床位要超过许多家基层医院床位数的总和。

三级医院的床位数至少在500张以上,这决定了三级医院的住院患者数量远超其他医院/图虫创意

高级别医院数量少而规模大,低级别医院数量多而规模小。在我国,仅占医院总数三成的公立医院,占有七成以上的床位数,更是收治了八成的入院病人。在医院总数中仅占8.4%的2996所三级医院,拥有总数四成以上的床位、收治了半数以上的入院病人[6]。而我国一家医院内患者的住院时长越长,医院的死亡率就越高[9]。因为那些需要长时间住院的患者本身疾病更加严重或复杂。在这种情况下,收治住院患者数远远多于普通医院的顶尖医院,必然要面临最多的死亡风险。

转院只转火葬场

在民间,对于当地最好的医院往往会流传一些独特的“赞美”,比如:xx医院转院只转火葬场;阎王要你三更死,xx留你到五更;从xx医院出来的,要么穿鞋,要么装盒;xx医院告诉你能治,你就可以放心了,xx医院告诉你不能治,你也可以放心了……此类黑色幽默式的调侃,说明了顶尖医院在治疗危急病患上的专长,其实也反映了一种各类不同医院高度分化的现状。

基层医院遇到棘手的病例,会毫不犹豫地让患者往大医院转院,患者往往也愿意转诊。但当大医院里遇到轻症病人,或者住院患者的病情好转时,却只有不到四成的病患愿意下转,最终真正实现下转的病人更是不到7%。除了不愿意来回折腾,有半数患者直言不信任下级医院的医疗水平[10]。这就使得人力资源和医疗设备等各种医疗资源越来越集中,大病、重病和急病患者也都齐刷刷奔向了这些顶尖医院。这也是我国三级医院独有的“虹吸效应”的必然结果[11]。在国外,研究普遍显示,每位护士护理的住院患者数越多,医院的住院死亡率会越高[12]。

这很容易理解,即护士越忙,落到每位患者身上的护理就越少。但在我国,情况却恰恰相反,不论是三级医院还是二级医院,护士人均出院患者数增加,住院患者死亡率反而降低[9][12]。

与国外的普遍情况相反,在我国,每位护士护理的患者数越多,住院患者死亡率反而越低/图虫创意

这样的情况看上去奇怪,但细想却有迹可循:一方面,在我国由于医院的分化比较严重,那些护士特别繁忙的医院往往就是“好医院”,资源和患者都非常集中;另一方面,在同等条件下,长期护理大量住院患者的护士们积累了更多的经验,能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9]。大部分二级医院和几乎所有的三级医院的床位使用率都高于原卫生部《综合医院分级管理标准(试行草案)》中的床位使用率标准,其中以三级医院的床位使用率尤为紧张,很多三级医院的床位使用率都超过100%[13]。上级医院的患者不愿意下转,使得很多急诊危重病人滞留,大量的医疗资源无法及时挪出,最终导致危重患者的流入、急救过程受到影响[14]。

上级医院病人不愿意下转的情况,可能会造成急诊危重病人的滞留/图虫创意

很多基层医院则长期担任给好医院开转诊单的角色,一方面造成顶级医院最终不堪重负、一年忙到头,而基层的医疗资源则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我国大小医院“旱的旱死,涝的涝死”的局面正在随着分级诊疗制度的完善逐步改进,但总体上说基层医院的服务水平仍然有待提高[15][11],想要建立起患者对于不同等级医院的信任和合理就诊习惯,尚需时日。“转院只转火葬场”因此有几分无奈,但更多地是一种夸耀。周边花圈和寿衣的生意兴隆,总是以一种醒目的方式说明,从这医院里踏出来的人要么回了家,要么回了老家。

[1]王华,史自强,王羽.(1998).论我国医院分级管理与评审的特色.医学与社会(05),44-48.

[2]岳阳阳,郑黎强&郭启勇.(2017).我国二三级医院住院患者死亡率影响因素.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11),1005-1007+1011.doi:10.16770/j.cnki.1008-9985.2017.11.002.

[3]高凌云,刘秀玲&易旻.(2012).2008~2011年北京市朝阳区医疗机构孕产妇死亡情况分析.中国妇幼保健(19),2938-2940.

[4]姜申易,吴彬&于晓松.(2020).我国城乡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地点分析.中国卫生统计(03),448-451.

[5]丁玎,张丹,杨少萍,程梦婕,姜朵生&彭碧芳.(2010).2005~2007年武汉市孕产妇死亡原因分析及干预措施.中国妇幼保健(29),4176-4178.

[6]郭佳凯,郑黎强,岳阳阳,纪超,王卓非,柴英杰...&郭启勇.(2016).中国大陆二、三级医院大型医疗设备配置与使用情况分析.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02),127-130.

[7]中国政府网.(2021).2020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8]中国政府网.医政医管局.关于下发《医疗机构基本标准(试行)》的通知

[9]岳阳阳,郑黎强,郭佳凯,柴英杰,纪超,王卓非...&郭启勇.(2017).我国二级医院住院患者死亡率的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医院(02),27-30.

[10]章豪.(2018).合肥市某三级综合医院患者诊疗机构选择及影响因素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安徽医科大学).

[11]高和荣.(2017).健康治理与中国分级诊疗制度.公共管理学报(02),139-144+159.

[12]岳阳阳,郑黎强,郭佳凯,柴英杰,纪超,王卓非...&郭启勇.(2016).我国三级医院住院患者死亡率的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医院(03),20-23.

[13]裴冬梅,郭启勇,郑黎强,王毅&王斐.(2016).我国二、三级综合医院床位使用率现状对比分析.中国医院(01),20-22.

[14]计光跃,胡立安,史明秀&朱永松.(2016).上海市某区分级诊疗制度实施现状分析.中国卫生资源(04),315-317+322.

[15]周贵龙,谢民民&程志刚.(2022).某市基层医院全科医生急诊服务能力现状调查.中医药管理杂志(10),72-73.

标签: 公墓资讯
相关资讯
  • 哪些清淡不上火奶粉在排行榜上名列前茅?

    在现代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宝宝的营养需求也越来越高。而在各种奶粉中,有一种特殊的奶粉备受关注——清淡不上火奶粉。它被称为“排行榜上的明星”,备受妈妈们的青

    2025-07-31 18:57:32 公墓资讯 
  • 哪些深度水解奶粉被评为排行榜前十名?

    想必各位家长都知道,奶粉是宝宝成长中必不可少的营养品。而近年来,深度水解奶粉备受关注,被认为是最适合宝宝的奶粉之一。那么,什么是深度水解奶粉?它有什么特点和优势?目前市场上

    2025-07-31 18:53:32 公墓资讯 
  • 哪些深度水解奶粉品牌在市场上受欢迎?

    在如今的市场上,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提升,深度水解奶粉逐渐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但是面对众多品牌,究竟哪些深度水解奶粉在市场上备受欢迎呢?如果你也想了解关于深度水解奶粉的一

    2025-07-31 18:42:32 公墓资讯 
  • 哪些深圳月嫂公司是最好的选择?

    嗨,亲爱的小伙伴们!想必大家都听说过月嫂这个行业吧?那么你知道什么是月嫂吗?它的职责又是什么呢?如果你还不太了解,别担心,今天我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毕竟在选择月嫂公司之前,我们

    2025-07-31 18:37:32 公墓资讯 
  • 哪些法国奶粉品牌在市场上受欢迎?有什么区别和特点?

    嘿,亲爱的小伙伴们,你们知道吗?最近在法国奶粉市场上有哪些牌子最受欢迎吗?它们有什么区别和特点呢?今天我们就来揭秘一下这个备受关注的话题!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法国奶粉市场的

    2025-07-31 18:33:32 公墓资讯 
  • 哪些水解奶粉品牌在市场上备受推崇?

    嘿,宝妈宝爸们!你们有没有听说过水解奶粉?它是一种备受推崇的奶粉品牌哦!不知道有没有人跟我一样,对于这种新兴的奶粉类型还不太了解呢?别担心,今天我就来带你了解一下这个生活百科

    2025-07-31 18:25:32 公墓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