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 08 06 18:20:50 作者 :庆美网 围观 : 27次
大家好,关于阿灵顿公墓旅游实拍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金秋十月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10月26日,我们在女儿陪同下第二次前往美国首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旅游。下午6点53分火车从纽约曼哈顿发车(第一次在美国坐长途火车),途经新泽西州、宾夕法尼亚州、特拉华州、马里兰州等8个站,历时3小时15分钟,于晚上10点08分到达。
下火车后,按照网上提前的预订,很快入住东南方向的“CodronHalf”公寓房,2房2卫1厅1厨,有统一的公司管理,附近地铁、餐饮、超市等一应俱全,生活很方便。
华盛顿是美利坚合众国的首任总统,在美国以华盛顿命名的地方很多,最有名的是首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简称DC)和相距数千公里外的华盛顿州(州府西雅图),初来美国容易产生混淆。不过通常说到的地理位置,华盛顿就是指的首都DC。华盛顿市位于美国东北部的马里兰州和弗吉尼亚州之间,毗邻中大西洋,地貌是南北向斜卧长方形,波托马克河流经城市外沿(与弗州划界,相通的潮汐湖畔种植了日本东京赠送的3000余株樱花树),市区面积17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0万,不隶属于任何一个州,在参众两院仅有1名有选举权的代表(众议院),每届总统选举有3个选举人票(从来都是投给民主党)。大多数美国联邦政府机关与各国大使馆以及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美洲国家组织等国际组织总部设在DC,为数众多的著名博物馆(全部免费)和代表国家最高权力象征、美国精神文化的经典建筑是其最大的亮点。由于没有大的工业生产基地,人少地阔,空气清新,环境优美,是一个宜居、有品味,又不失繁华的大都市。
7年前首次到DC,晚上住在邻近弗吉尼亚的酒店,白天在首都活动,走了许多地方,感觉很好,印象深刻。此次再访,强烈的意向是重游“故地”。重点走了位于国家广场中轴线上的国会山大厦(坐东朝西233米长和“出镜率”很高的3层大圆顶)、华盛顿纪念碑(高169.164米,其中1块石料是清朝政府捐献的)、林肯纪念堂(通体洁白花岗岩和大理石建造的古希腊神殿式建筑高23米多)、椭圆形的“二战”纪念碑和喷泉水池(左右2端都有拱形塔楼,刻写“大西洋”和“太平洋”字样,塔楼里面各有3只铜质雄鹰举起象征胜利的花环,中间是带喷泉的水池,周围立着56根花岗岩柱子,代表“二战”期间美国的州或海外领土,正面弯曲的“自由墙”上刻4000颗金星,纪念牺牲的40万美国人)、610米长、100米宽的“反省池”(reflectionpool,水虽浅可以倒影林肯堂和华盛顿碑,寓意反思世界的战争与和平,反思美国的独立与自由,反思总统和国会议员行使权力的公平与正义)。远眺相交90度北向的白宫总统府和潮汐湖边的杰斐逊纪念堂,以及附近的国会图书馆、最高法院等。在国家档案馆内,又一次寻看了“独立宣言”、“美国宪法和权利法案”、“1863解放宣言”(解放黑奴)等原稿(镇馆之宝)。到“DOWNTOWN”的一个面点店再吃同样的龙虾卷面包,店铺的门面、内装修、座位几乎没有变化,单价还是涨了几元。复临DC,没有重游的地方有“国立自然历史博物馆”、“国家航空和航天博物馆”、阿灵顿国家公墓等。时光荏苒,“物是人同”,感觉、感知、感悟,愈益深刻和升华。
这次新游览的地方,首先去了西北方向的乔治敦。这是一个历史悠久、人文与教育氛围浓郁的地方,建城早于DC(与家乡福州市是“友好城市”)。美国政界许多高官包括刚退下来的总统都曾经住在此地。我们下车后,最先看到的是一幢石头砌成的2层楼房,乃哥伦比亚特区最老的房子。石屋虽然陈旧,还未显衰破,大门紧闭,里面依稀可以看见摆放杂货的货架。街道建在丘陵地带,不同路段错落有致,道路两旁的房子、商铺楼层不高,多是木制结构,保留着100多年前的风格。经过一条小运河时,游船上一群孩子们充满童稚天真的“热情”欢呼声留下了和谐温馨的一幕。1973年拍摄的恐怖电影《驱魔人》在美国反响热烈,影片中的一个重要取景地“驱魔人阶梯”由此出名,每天都有很多人前来攀爬,既健身又祈望博得避邪的好运。我们步行正好经过,抬头望去,目测陡峭度至少50度,虽有“畏惧”,好奇心使然,还是气喘吁吁走完了75级台阶。登上高处的新街道,继续向前不远,就是1789年创建的著名私立教会学校——乔治敦大学(GeorgetownUniversity)。据说联邦政府不少高官包括几任总统以及一些商界领袖都是从该校毕业的。美国的高等院校(包括军校)都没有围墙,完全开放式。步入主校区校园一角,草坪的椅子上零零散散坐着一些年轻人,有的憩息吃零食,有的独自静静读书,有的开心交谈。电瓶车拉着一批游客参观校园。一座暗青色石头砌成的哥特式风格的大楼占地面积很大,估计是教学主楼,楼前安放着大学创始人约翰·卡罗尔主教(JohnCarroll)的铜铸坐姿塑像。进入教学楼一楼,肃穆庄重,前厅左边是很长很高的走廊,紧挨着的是一个个房间,有大小不一的阶梯教室,有折叠椅散放的课堂,有电脑操作和读书阅览屋,少数房内正在上课的学生,多则20来人,少则10几人,师生间有的台上台下正襟危坐,有的围成一圈互相讨论,比较随意。外来参观与正常上课同时进行,互不干扰。离开学校,打车10分钟到都铎广场(tudorplace)——华盛顿妻子(与前夫生)的孙女的庄园参观,总的感觉不如长岛的“百年花园”,主要靠与“华盛顿”的关系扬名,印象深的倒是主建筑一楼中间的半弧形阳台(与白宫很像),讲解员说是全美民居独此一家。
从乔治敦返回DC后,又专门去看了“美国国家艺(美)术馆”(NationalGalleryofArt,简称NGA)。NGA创建于1937年,分东西两个馆(后来加了雕塑园),西馆是约翰·卢梭·派普(JohnRussellPope)设计,带古希腊风格的建筑,1941年开放;东馆是美籍华人贝聿铭设计,充满现代风格的三角形建筑,1978年开放。馆内拥有4万多件藏品,收藏欧洲中世纪到现代以及美国殖民时代以来的重要油画、雕塑、版画和素描等,包括达·芬奇、拉斐尔、马奈、莫奈、梵高、毕加索等大师的作品。时间关系“走马观花”只走了西馆。该馆分上下2层,一楼43个展室,二楼79个展室,主要陈列有13至20世纪初欧洲绘画和雕塑作品,18至20世纪初美国艺术品,考夫曼家俱藏品,以及巡回展出的版画、素描、摄影等作品。置身艺术品的海洋,眼花缭乱,赏心悦目,每一件展品都是那么精巧、创意、唯美,工于细节,韵在传神,耐人寻味。如果能够用上一整天,慢慢观赏,聆听解说(部分展品有汉语导览),那收获会大大增多。
哥伦比亚特区的“DOWNTOWN”紧挨华盛顿国家广场,面积不是很大,此次在市中心步行的时间比较长,多数地方都走到了。漫步街头,发现与西雅图类似,“双轮踏板电动车”很多,颇有代替自行车之势。突出的感觉是市政规划整齐有序,没有特别的高楼大厦(所有建筑不能高于华盛顿纪念碑),道路开阔也比较干净。有点纳闷的是,早在1790年美利坚合众国首都就定点华盛顿,200多年过去了,为什么城市建筑还是显得那么“年轻”?是因为当年英加联军攻陷华府放火焚烧后重建(同为盎格鲁撒克逊后代历史上也是怨恨有加),还是历届政府重视环境保护和美化的结果?反正走在宽敞的人行道上,很轻松,很“养眼”,没有压抑感,罕见“脏乱差”(涂鸦、流浪汉不多)。
最值得称道的是,27号晚上7点至9点50分,在“中国城”(全美最漂亮的唐人街之一)体育馆,观看了一场“华盛顿队PK明尼苏达队”的冰球比赛。进入体育馆时正值全体起立,奏唱美国国歌。歌毕球赛即开始,居中靠前的位置,观赏效果很好。体育馆内人山人海,很多人都穿着自己购买的红白相间的运动服,给华府队“助威”,估计全场售出的票不会少于8成。第一次莅临现场观看冰球比赛,摸不清“门道”,目不暇接,只知道2支队伍,满员6人对6人,各含1个守门员,围绕小小的黑色冰球(像个大棋子)对阵攻防,奋力拼抢。看了一会,渐渐明白了“规则”:整个比赛60分钟,分为3节,每节20分钟;中间休息2次,每次也是20分钟。冰球在场内滑动(四周围起来)没有边界(有中场和前场罚球区),攻入对方球门得1分。运动员、裁判员全部着冰刀靠“遛冰”运动身体,身轻如燕,“舞姿”优美;用冰球杆前端的杆刃击球,时而如打高尔夫球挥杆猛击,球腾空而起落地对方门前(或底线),时而伸长手臂快速拨动“棋子”,球像粘在杆刃上般贴着冰面穿插过人。太漂亮,太精彩了!由于冰上拼搏,非常消耗体力,双方可随时换人,没有次数限制,所以1分钟甚至几十秒就能够看到运动员上场下场。激烈的竞技,免不了身体冲撞,发生了好几次争执乃至动手,裁判迅速上前平息(严重犯规可判罚队员下场2到10分钟,于是常常出现场上队员不一样多的情况)。场外观众的“亢奋”情绪也是一景。许多看客都是“携家带口”或“成群结伙”来的,手里拿着面包、薯条和啤酒、饮料(标配),边吃边喝边看球赛。每当中场截球快速反击,或冰球到了对方“禁区”,或击球攻门时,场外就嘘声一片,节奏随着球的运行和落点起伏。一旦攻入球门,全场自发起立欢呼雀跃(尤其是华府队进球),声音震耳欲聋。场间休息,志愿者迅速滑进场内,清理冰面粉屑,专用车辆进场给冰面“打蜡”。还有一次是经过批准的一群估计8到10岁左右的男孩子“全副武装”上场“对垒”,现场感受竞赛场景。馆内音响拉升频率鼓励观众呼叫,四面的大屏幕不停地转播(随机捕捉)观众席上的特写画面。就在正面前排1个青年妇女,一有机会就站起来,挥动双手中的彩色纸花,又跳又喊,经过几次“努力”,终于上了大屏幕,高兴得不得了,狠狠亲了亲身边的小儿子。在这样的环境氛围中,我们也被深深感染,情不自禁地跟着呼喊喝彩。终场时间到,“2:2”,打成平手。加时赛5分钟,双方各上3名攻防球员,守门员不变。有过几次惊险进攻,还是没有破门。又加时赛5分钟,双方各上1名球员(相当于足球“点球”),从中场运球攻门,一方一次,经过几个回合,最后华盛顿队攻入1球,以总分“3:2”获胜。比赛结束,观众有序缓缓离场。近3个小时一晃而过,从一开始“不想看”,到“兴趣盎然”,意犹未尽。我对这项运动总结了8个字:“速度,技巧,配合,体力”,缺一不可。真是感受美国体育文化的的一次很好的体验。女儿告诉我们,美国每年都经常有这样的赛事,除了冰球,还有棒球、网球、橄榄球和NBA篮球等比赛,各地都有很多观众,高水平的比赛更是“一票难求”。可见,喜欢剧烈“竞争”的体育竞技,是美国的国民“天性”。
在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短短2天,所见所闻再次丰富了对“美丽国”的一些认识。其一,美国人一直自我标谤对“民主、自由”的推崇。比如,国会大厦从1800年正式使用后不久就对民众免费开放,200多年来“一以贯之”。站在国会最有名的圆顶2层大厅,可以看到8幅巨型油画,分别纪念“独立宣言”、“华盛顿辞职”、“英国将军投降”、“哥伦布登上新大陆”等重大历史事件。名人雕像群中居然有唯一一个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均对美国参战投反对票的众议员珍妮特·兰金(显示对民主的尊重)。然而,过度的“民主、自由”,却带来屡禁不止的“枪击”伤害无辜民众的案件;2021年1月6日数百名暴徒袭击国会山震惊世界;不久前,声援哈以冲突中的巴勒斯坦再次重现一群人冲进国会大厦。正可谓“利弊得失皆有因,孰优孰劣看国情”。其二,一年一度的万圣节前夕,许多住宅区的门前装饰得非常恐怖,有骷髅,有僵尸,有墓碑,有毒蜘蛛,有黑白纱披挂的妖魔鬼怪,怎么奇装异样,怎么来。听说在过节正日,更是“群魔乱舞”狂欢作乐。国人乍一看,浑身起鸡皮疙瘩。其实,这也反映了西方人对死亡的“坦然”认知。其三,晨起走在大街上,看到很多跑步锻炼的人。吾辈穿着衬衣、夹克、外套,可是多数“老外”仍然是短裤(裙子)和短袖体恤(背心),特别能抗冻(会不会与其喜欢高热量饮食习惯有关)。其四,人与动物和谐共存随处可见,不分男女、年长年轻,牵绳遛狗是常态化景观(家庭养狗的很多),湖面上各种野鸭、天鹅、水鸟群居生活自由安逸。同样,各国籍、各种族人群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大多数时候都相安无事。国家广场旁边还专门建有“国立美国原住民博物馆”,用文物、图片缅怀纪念美洲大陆上的“主人”。社会在方方面面尽可能体现出“包容性”(种族歧视的言论和行为属违法),但由于历史、自然等原因,种族差异的问题客观存在,保安、司机、服务人员中黑人就占相当大的比例(据说此现象越往南方越明显)。其五,要说在“美丽国”,最爽的感觉是什么?28号早上在租住公寓房不远处“WholeFoods”的经历又一次强化了之前的“判断”——无条件“退货”。只有亲身去办过手续,才能深刻感知,一个社会,遵规守约、自觉信誉,是多么的难能可贵!
28号晚上我们乘火车原路返程,打开手机看到一祯照片,是拜登总统在白宫会见王毅时的“坐次”。心中暗笑,美国政客的“心眼”不过如此,这与世界第一强国的外交惯例——讲“对等”,倒也吻合。2023.10.30.
关于阿灵顿公墓旅游实拍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一聊关于生活百科行业的一个话题——唐氏筛查。相信很多人对这个词并不陌生,但是具体是什么意思,又有哪些重要性和适用人群呢?别着急,接下来我会为大家一一解
大家好!今天我们要聊的话题是关于唐氏筛查的结果。作为生活百科行业的一部分,唐氏筛查是孕妇必须要做的一项检查。那么,你知道唐氏筛查结果需要多久出来吗?如果不了解这些,可能会
嘿,亲爱的小伙伴们!最近有关唐氏筛查的话题又开始热议起来啦!你们知道吗?唐氏筛查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产前检查,它能帮助我们及时发现宝宝是否患有唐氏综合征。不过,除了这些基本信息
嘿,亲爱的小伙伴们,今天我们来聊一聊生活百科行业中的一个热门话题——“唐氏筛查结果如何判断正常?”别担心,我不会像医生那样严肃地给你讲解,而是用我们年轻人喜欢的俏皮语言来
你是否也曾经关心过唐氏筛查结果出来需要多久?又或者想知道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唐氏筛查的结果?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讨一下这个生活百科行业的话题。什么是唐氏筛查?为什么要进行唐
想必大家都听说过唐氏筛查,但是费用是多少?有哪些影响因素呢?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揭开这个生活百科行业的神秘面纱!咱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唐氏筛查,为什么要进行唐氏筛查。接着,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