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公墓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墓资讯

安庆纱帽山公墓网站,清代名臣杨汝榖纪念馆开馆

更新时间:2025 08 10 22:29:26 作者 :庆美网 围观 : 25次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安庆纱帽山公墓网站的一些知识点,和清代名臣杨汝榖纪念馆开馆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1、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新安晚报或安徽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2、杨汝榖的后裔向纪念馆赠送资料。

3、新安晚报安徽网(www.ahwang.cn)讯4月5日10时20分,清代名臣杨汝榖纪念馆在安庆市大观区山口乡纱帽山开馆。杨汝榖后裔从天津、北京、西安汇集安庆市参加了开馆仪式。

安庆纱帽山公墓网站,清代名臣杨汝榖纪念馆开馆

4、杨汝榖((1665~1740),字令贻,号石湖,怀宁县人。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杨汝榖中进士,授浙江浦江知县,后来因政绩突出任京官。

5、中国封建社会朝廷设有专门行使监督职权的机构——都察院,左都御史即为都察院的长官。

6、杨汝榖曾官至都察院左都御史,掌管监察百官、巡视郡县、纠正刑狱、肃整朝仪等事务,权力很大,责任也不小。

7、史料记载,在“康雍乾盛世”被几代皇帝赏识和公开表扬,杨汝榖这个人可不简单。他差不多被皇帝树立为大臣的楷模,好官的典型。在清朝“名臣”中,其形象挺光辉的。

8、乾隆三年(1738年),杨汝榖以年老为由多次申请退休,最后得到了批准。他在离开京城前,乾隆皇帝召见了他,赐了一副亲笔书写的楹联和一顶红绒结顶的帽子。

9、杨汝榖回到老家怀宁后,入住于安庆天台里。杨汝榖晚年家境不太好,等他去世后,儿孙们的日子就过得更是艰难,为了吃饭活命,甚至决定将房子卖掉。就在这时,太平军攻陷了安庆城,杨家人逃难去了他乡,房子落入太平军手中,成为办公用房。

10、咸丰十一年(1861年)八月初,湘军“克复安徽省城”,杨家的房子转而成为湘军的粮台(清代行军时沿途所设经理军粮的机构)。到同治三年(1864年),天台里9号终于有了新主人,他就是赵朴初的高祖赵(状元赵文楷第四子)。

11、2015年初,有关专家在安庆市大观区山口乡纱帽山顶端找到杨汝榖墓时,发现破败荒凉,盗洞裸露,碑刻倒伏。后安庆市民江锡华无偿整修了墓地。安庆市根亲文化研究会精心策划,安庆纱帽山公墓管理处斥资并提供场地,中国人民大学张全海博士提供史料与实物,杨汝穀后裔杨耆荀先生等支持努力,建设了杨汝榖纪念馆,安庆籍海军少将王自定为该馆题字馆名。

好了,关于安庆纱帽山公墓网站和清代名臣杨汝榖纪念馆开馆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

标签: 公墓资讯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