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公墓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墓资讯

北镇宝山公墓价格表查询 上的古驿站

更新时间:2025 08 24 15:04:52 作者 :庆美网 围观 : 29次

今天给各位分享北镇宝山公墓价格表查询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上的古驿站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1、前期介绍张作霖墓地“石山镇、驿马坊”的名字来历时,多次提到北镇的医巫闾山、闾阳镇,也提到闾阳镇又称闾阳驿,虽然地方不大,但历时却很悠久,虽经战火以及文革冲击,基本没有保留较完整的古迹,但当地有些地名仍旧能看出当年的辉煌,清代曾被视为门户重地。驻防八旗兵丁200人。官长称佐领,负责军事训练。闾阳后城之西辟有武场,当地仍有“西箭场”之称,是驻防兵丁演武习射之地。至今仍留有后城小学、后城村的名字。

2、实际上,写萧太后时也提到,医巫闾山为辽代皇家的陵墓所在地,故此,闾阳也不可避免的与辽代皇陵发生渊源。

3、北镇庙,曾经也是满清皇帝祭祖的地方

北镇宝山公墓价格表查询 上的古驿站

4、闾阳镇又称闾阳驿,明置,当时属广宁卫。即今辽宁北镇满族自治县西南五十里闾阳回族满族镇。地处医巫闾山南麓,102国道穿越境内。距沈山铁路沟帮子站5公里。闾阳历史悠久,在辽代属于乾州,金大定二十六年(1186年)移奉陵县治于此,置闾阳县,属广宁府。明初废为闾阳驿。驿,就是驿站,是古代为传递官府文书和军事情报的人或来往官员途中食宿、换马的场所。因驿城正当闾山之南,故名闾阳。属于九边上的古老驿站之一,是陆路进山海关的必经之路。

5、闾阳由于地处交通要道,历史上清朝皇帝东巡祭祖,曾多次在闾阳驻跸。直接促成了当年闾阳的繁华,至今仍有传统的闾阳驿大集,镇境内有吕祖庙、清真寺、五佛寺等旅游景点。

6、明《辽东志》卷2“驿传”:闾阳驿在“广宁城南五十里,千户潘英重修”。清高士奇《扈从东巡日录》卷上: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东巡,“二月丙午过杏山,驻跸闾阳驿”。即此。

7、闾阳驿虽然不大,但在历史上却还有一点儿小名气。与一般驿站不同的是,闾阳驿还是清王朝康熙等皇帝东巡祭祖的驻跸之地。

8、爱写诗的乾隆皇帝还写了一首与闾阳驿有关的诗——《闾阳驿望十三山》。诗云:当前谁展十三屏,古县荒凉考奉陵。百载堠台烽火息,山青云白自层层。诗中的十三屏是指十三山,十三山是即介绍张作霖墓地时多次提到的现今凌海市石山镇的十三座山峰,也是石山名字的由来(十三山、与闾阳镇接壤)

9、奉陵,闾阳镇在辽金时代曾经叫奉陵。所谓奉陵的意思:奉是伺候,侍奉,陵是陵墓,即前期提到的医巫闾山在辽代成为辽代的龙兴之地,辽代帝王陵墓所在地,因陵设城,逐渐形成如今的北镇市。奉陵为辽代设置,为乾州治。治所在今辽宁北镇县城西南十二里。《金史·地理志》广宁府闾阳:“辽乾州广德军,以奉乾陵故名奉陵县。”金天会八年(1130)改名闾阳县。堠台,指烽火台。

10、乾隆皇帝这首诗的大意:站在闾阳驿,看看远处的屏障一样的十三座山峰,虽然古驿站略显荒凉,烽火台狼烟已经熄灭,山青云白,海晏河清,朕此刻的心情不错。

11、当前谁展十三屏,古县荒凉考奉陵。

12、百载堠台烽火息,山青云白自层层。

13、闾阳古道向幽燕,北镇岧峣耸碧天。

14、五日行过山一角,九秋旅望月三圆。

15、园亭寂寞堆残叶,云树苍茫隔暮烟。

16、老马归途如故识,何须分付著先鞭。

17、整理不易,资料查找及验证太难,可能有些有失偏颇,但应该偏差不大。

关于北镇宝山公墓价格表查询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公墓资讯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