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 09 01 05:49:30 作者 :庆美网 围观 : 90次
苏州的私家园林排行榜如下:
1、曲园
曲园
曲园,位于苏州市姑苏区马医科巷43号,始建于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为俞樾罢官后在苏州的居所。俞樾为道光三十年(1850年)进士,官至河南学政,著名书法家。曲园占地2800平方米,相传为俞樾亲自设计建造;因全园整体大致呈曲尺形,故称曲园;主要建筑有春在堂、乐知堂、认春轩、小竹里馆等;现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交通:乘33路、262路、301路、305路、313路公交车可以到达;免票;建议游览1小时。
2、端本园
端本园
端本园,位于苏州市吴江区黎里镇浒泾街30号,始建于清乾隆年间,现存园林为同治年间(1862—1875)重建;占地仅900平方米,是苏州小园的代表作;主要建筑有双桂楼、平波轩、伴月廊、荷花池、迎宾厅等;现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交通:乘793路、796路、7311路、7312路公交车可以到达;门票:10元;建议游览1小时。
3、残粒园
残粒园
残粒园,位于苏州市姑苏区装驾桥巷34号,始建于清光绪年间(1875—1908);初为一盐商宅院花园,称东园;1929年被画家吴待秋获得,以杜甫诗句“香稻啄馀鹦鹉粒”而始称残粒园。残粒园只有140平方米,是苏州现存最小的古代园林;现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交通:乘1路、5路、8路、33路、54路公交车可以到达;门票:2元;建议游览30分钟。
4、北半园
北半园
北半园,位于苏州市姑苏区白塔东路60号,始建于清顺治年间(1644—1661);最初的主人为顺治朝进士、官至太子洗马的沈世奕;咸丰年间(1851—1862)为江苏道台陆解眉所得,再加构筑,故又称陆氏半园;占地超过1000平方米,主要建筑有船厅、水榭、曲廊、半亭;因面积有限,园中建筑多为半座,“半园”之名由此而得;现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交通:乘301路、305路、9009路社区巴士可以到达;免票;建议游览1小时。
5、怡园
怡园
怡园,位于苏州市姑苏区人民路1265号,始建于清光绪年间(1875—1908);占地6200多平方米,由东西两部分组成,主要建筑有岚漪亭、清青阁、凉洞亭、绿滋斋、适我堂、清止阁、醉石轩等;设计上,在博各园之长的同时,又有所创造。
交通:乘1路、5路、8路、33路、101路、178路、好行1号线公交车可以到达;门票:15元;建议游览2小时。
6、南半园
南半园
南半园,又称史氏半园,位于苏州市姑苏区大石头巷25号;原为俞樾宅院,后为史伟堂所得,清同治年间(1862—1874)渐成今日规模;占地6000多平方米,主要建筑有半园草堂、挹爽轩、不系舟、双荫轩、还读书斋、君子居、安乐窝、风亭等。
交通:1路、5路、38路、101路、933路公交车可以到达;免票;建议游览2小时。
7、柴园
柴园
柴园,位于苏州市姑苏区醋库巷44号;清道光年间(1821—1850)为潘曾琦宅院,光绪年间(1875—1908)转售柴安圃,大规模扩建后始称柴园;占地2150平方米,主要建筑有鸳鸯厅、船厅、楠木厅、水榭、曲廊等。
交通:乘8路、40路、200路、309路、9003路社区巴士、9006路社区巴士公交车可以到达;免票;建议游览1小时。
苏州园林的外观非常精致漂亮;因为这些园林都采用了传统园林的建筑风格,还加入了精美的园林雕塑和精心的景观规划,所以外观十分吸引人;不仅如此,这些园林还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是了解中国传统园林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景点
苏州园林以亭,台,楼,阁,假山,九曲桥,花园,金鱼池,青砖绿瓦,飞颜走壁而著称,以私人园林为主,凸显江南水乡,小桥流水而得名。
拙政园始建于明正德初年(16世纪初),距今(2014年)已有500多年历史,是江南古典园林的代表作品。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同时公布的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留园一起被誉为中国四大名园。1991年被国家计委、旅游局、建设部列为国家级特殊游览参观点。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7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首批AAAAA级旅游景区。
拙政园位于古城苏州东北隅(东北街178号),截至2014年,仍是苏州存在的最大的古典园林,占地78亩(约合5.2公顷)。全园以水为中心,山水萦绕,厅榭精美,花木繁茂,具有浓郁的江南汉族水乡特色。花园分为东、中、西三部分,东花园开阔疏朗,中花园是全园精华所在,西花园建筑精美,各具特色。园南为住宅区,体现典型江南地区汉族民居多进的格局。园南还建有苏州园林博物馆,是国内唯一的园林专题博物馆。
其它还有许多不错的园林
苏州园林是中国江苏苏州山水园林建筑的统称,又称“苏州古典园林”,以私家园林为主,起始于春秋时期吴国建都姑苏时(吴王阖闾时期,公元前514年),形成于五代,成熟于宋代,兴旺鼎盛于明清,到清末苏州已有各色园林一百七十多处,现保存完整的有六十多处,对外开放的园林有十九处。1997年,苏州古典园林作为中国园林的代表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被胜誉为“咫尺之内再造乾坤”,是中华园林文化的翘楚和骄傲。苏州园林主要有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网师园、怡园等。
2007年拙政园成为我国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2010年拙政园扩大为苏州园林(拙政园、虎丘、留园)景区一起成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苏州主要园林列表:
私家园林: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网师园、艺圃、环秀山庄、耦园
佛教园林:报恩寺(北寺塔)、西园、寒山寺、双塔、瑞光塔
王家园林:虎丘(吴王阖闾墓)、灵岩山(吴王行宫)
园林名录
折叠留园留园为中国四大名园之一。留园坐落在苏州市阊门外,始建于留园明代。清代时称“寒碧山庄”,俗称“刘园”,后改为“留园”。留园占地约50亩,中部以山水为主,是全园的精华所在。主要建筑有涵碧山房、明瑟楼、远翠阁曲溪楼、清风池馆等处。留园内建筑的数量在苏州诸园中居冠,其在空间上的突出处理,充分体现了古代造园家的高超技艺和卓越智慧。以建筑空间处理得当而居苏州园林之冠。留园全园分为四个部分,在一个园林中能领略到山水、田园、山林、庭园四种不同景色:中部以水景见长,是全园的精华所在;东部以曲院回廊的建筑取胜,园的东部有著名的佳晴喜雨快雪之厅、林泉耆硕之馆、还我读书处、冠云台、冠云楼等十数处斋、轩,院内池后立有三座石峰,居中者为名石冠云峰,两旁为瑞云,岫云两峰;北部具农村风光,并有新辟盆景园;西区则是全园最高处,有野趣,以假山为奇,土石相间,堆砌自然。池南涵碧山房与明瑟楼为留园的主要观景建筑。留园内的建筑景观还有表现淡泊处世之坦然的“小桃源(小蓬莱)”以及远翠阁、曲溪楼、清风池馆等。
折叠艺圃艺圃是一座建于明代的名园。最初为明代学宪袁祖庚所建,初名“醉颖堂”苏州艺圃,后归文征明的曾孙、明末礼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相当于副宰相)文震孟,改名“药圃”。明亡后,在清初为明崇祯进士姜埰(号敬亭)所有,改称“敬亭山房”,后其子姜实节更名“艺圃”。至道光年间为绸缎业七襄公所所在地。
艺圃为一颇具明代艺术特色的小型园林,全园布局简练开朗,风格自然质朴,无繁琐堆砌娇捏做作之感,其艺术价值远胜于晚清之园林作品。从山水布局,亭台开间到一石一木的细部处理无不透析出古朴典雅的风格特征,以凝练的手法,勾勒出造园的基本理念。艺圃始建于明,名药圃,清初改为艺圃。
折叠耦园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内小新港巷,因有东、西二园,故名。东园始建于清初耦园,原名涉园,后扩建而今的局面。住宅大门在南,经门厅、轿厅,至大厅前西墙小门,即可进入西园。园中主厅为织帘老屋,南北各有庭院,都置假山。北院东北隅有藏书楼,与住宅相通,是书室与庭院结合较好的范例。自住宅大厅往东,经小院二重和小客厅,即达东园。东园面积较西园约大一倍,西北置石假山,东南为水池。北端主厅城曲草堂,为一重檐楼屋,下有主厅三间,上为重楼复道,与住宅毗连,为苏州园林的罕例。堂前的黄石假山堆叠手艺高超。分为东西两部:东部较大,有石级可登临池石壁,气势峭伟;西部较小,逐渐下降,两山间为“邃谷”。[4]
折叠沧浪亭沧浪亭位于苏州城南,是苏州最古老的一所园林,始建于北宋庆沧浪亭历年间(公元1041~1048年),南宋初年(公元12世纪初)曾为名将韩世忠的住宅。沧浪亭造园艺术与众不同,未进园门便设一池绿水绕于园外。园内以山石为主景,迎面一座土山,沧浪石亭便坐落其上。山下凿有水池,山水之间以一条曲折的复廊相连。假山东南部的明道堂是园林的主建筑,此外还有五百名贤祠、看山楼、翠玲珑馆、仰止亭和御碑亭等建筑与之衬映。
全园布局,自然和谐,堪称构思巧妙、手法得宜的佳作。与狮子林、拙政园、留园列为苏州宋、元、明、清四大园林。
此园数易其主,历经沧桑,但多是建物的倾毁修复,而园中假山,园外池水,大多保持旧观。
折叠狮子林狮子林为苏州四大名园之一,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位于苏州城内东北部,始建于元至正二年(公元1342年)。因园内石峰林立,多状似狮子,故名“狮子林苏州狮子林小品”。狮子林平面呈长方形,面积约15亩,林内的湖石假山多且精美,建筑分布错落有致,主要建筑有燕誉堂、见山楼、飞瀑亭、问梅阁等。狮子林主题明确,景深丰富,个性分明,假山洞壑匠心独具,一草一木别有风韵。
园内建筑以燕誉堂为主,堂后为小方厅,有立雪堂。向西可到指柏轩,狮子林秋景为二层阁楼,四周有庑,高爽玲珑。指柏轩之西是古五松园。西南角为见山楼。由见山楼往西,可到荷花厅。厅西北傍池建真趣亭,亭内藻饰精美,人物花卉栩栩如生。亭旁有两层石舫。石舫备岸为暗香疏影楼,由此循走廊转弯向南可达飞瀑亭,是为全园最高处。园西景物中心是问梅阁,阁前为双仙香馆。双香仙馆南行折东,西南角有扇子亭,亭后辟有小院,清新雅致。
折叠网师园网师园位于苏州城东南部。始建于南宋时期(公元1127~1279年),当时称为“渔隐”。清代乾隆年网师园间(公元1736~1796年)重建,取“渔隐”旧意,改名为“网狮园”。网狮园占地约半公顷,是苏州园林中最小的一座。园内主要建筑有丛桂轩、濯缨水阁、看松读画轩、殿春簃等。网师园的亭台楼榭无不临水,全园处处有水可依,各种建筑配合得当,布局紧凑,以精巧见长,具有典型的明代风格。
网师园旧为宋代藏书家、官至侍郎的扬州文人史正志的“万卷堂”故址,至清乾隆年间,退休的光禄寺少卿宋宗元购之并重建,定园名为“网师园”。网师乃渔夫、渔翁之意,又与“渔隐”同意,含有隐居江湖的意思,网师园便意谓“渔父钓叟之园”,此名既借旧时“渔隐”之意,且与巷名“王四(一说王思,即今阔街头巷)”谐音。园内的山水布置和景点题名蕴含着浓郁的隐逸气息。
折叠退思园
退思园退思园位于江苏吴江同里镇东溪街,为古镇的主要风景点,由清任兰先罢官归乡所建,含“退则思过”之意,故名退思园。退思园总面积为九亩八分。此园一改以往园林的纵向结构,而变为横向建造,左为宅,中为庭,右为园。
全园格局紧凑自然,结合植物点缀,呈现出四时景色,给人以清朗、幽静之感。退思园简朴淡雅,水面过半,建筑皆紧贴水面,园如浮于水上,是全国唯一的贴水园建筑。
退思园住宅分内外两部分。外宅三进——轿厅(门厅)、茶厅、正厅,沿轴线布置,等级分明。外宅主要用于会客、婚嫁盛事、祭祖典礼。内宅建有南北两幢五楼五底的跑马楼,名曰“畹香楼”,楼间由双重廊贯通。廊下设梯,既遮风雨,又主仆分开。内、外宅可分可合,布局紧凑。
折叠环秀山庄
环秀山庄位于苏州城中景德路262号,今苏州刺绣博物馆内。此园本是环秀山庄五代吴越钱氏金谷园旧址,明、清时期成为私家园林。现占地面积2179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754平方米。园景以山为主,池水辅之,建筑不多。园虽小,却极有气势。
该园园内湖石假山为中国之最,为叠石名家戈裕良所作。占地仅半亩,而峭壁、峰峦、洞壑、涧谷、平台、磴道等山中之物,应有尽有,极富变化。池东主山,池北次山,气势连绵,浑成一片,恰似山脉贯通,突然断为悬崖。
而于磴道与涧流相会处,仰望是一线青天,俯瞰有几曲清流;壮哉美哉,恰如置身于万山之中,全山处理细致,贴近自然,一石一缝,交代妥贴,可远观亦可近赏,无怪有“别开生面、独步江南”之誉。
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梁和柱子以及门窗栏杆大多漆广漆,那是不刺眼的颜色。墙壁白色。有些室内墙壁下半截铺水磨方砖,淡灰色和白色对衬。屋瓦和檐漏一律淡灰色。这些颜色与草木的绿色配合,引起人们安静闲适的感觉。花开时节,更显得各种花明艳照眼,五彩缤纷。
苏州园林基本现状是得到了较好保护,但有一定的人为损坏因为苏州园林属于中国传统的园林文化,历史悠久,具有独特的艺术和文化价值因此,政府及相关部门一直在保护和修复,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受到人为开发、污染和恶意破坏等因素的影响,苏州园林仍然有一定的受损情况存在随着人们对历史文化的重视和旅游业的兴起,苏州园林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重视,也得到了更多的资金和技术保障未来,应该能够更好地保护和修复苏州园林,彰显其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
而反观国外企业,他们对“OA”这个概念往往一脸困惑:“OA?是新出的咖啡品牌吗?”这就奇怪了,说起来OA还是国外传进来的,在中国火了差不多20年,为啥在国外却很
“听闻贵公司正在招经纪人,我是来应聘的。”前台警惕地打量着面前身材姣好的男人,不敢松懈:“不好意思,我们公司暂不收人。”公司艺人才刚传出来丑闻,光辉上下员工都处
1。通过路由器管理接口进行修改大多数家庭路由器都配备了管理接口,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访问该界面以修改其WiFi密码。1。在计算机或手机的浏览器地址栏中输入路由器的
正因如此,第一代PCIe5.0固态硬盘上市后出现了短暂的“冷静期”,而作为消费级存储行业的标杆,三星PCIe5.0的固态硬盘的动向深受业界和消费者的同时关注,虽
电信用户可以通过发送短信查询流量使用。特定的操作步骤如下:1。在手机上打开SMS应用程序。2。输入“10001”(电信客户服务编号)。3。在短信内容中输入“cx
三款新品外观设计基本无变化,只是配色更丰富一些,有金、银、灰、粉、蓝与红六种配色。新iPodtouch硬件配置有比较大的提升,搭载了与iPhone6相同的64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