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公墓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墓资讯

风水宝地千金难求的局面,你知道几个?

更新时间:2025 07 03 09:22:35 作者 :庆美网 围观 : 43次

中国自古就重视风水理论。 在为皇室选择百年居住地时,皇室必须先让风水师看一下,仔细考虑后再定下,更何况是那些一心要巩固自己荣耀的世家和财富。 不过想要风水宝地的人有很多,但是风水宝地的数量并不多。 这种情况就造成了好风水宝地难求的局面。

宋太祖赵匡胤也未能免俗。 他为自己选择了一个好地方,而他的“邻居”都是历史上的著名人物。 宋太祖选择的土地有着很大的背景。 很多名人都曾想葬在这里或者已经葬在这里,希望能利用这里的风水运势,保佑家族世代兴旺。

这块地就在河南,具体位置不难找到。 它位于北邙山最高峰首阳山上。 海拔只有359.1米。 它的外观并不起眼,看起来就像一座普通的小山。

然而就是这么一座小山峰,却以其独特的风水运气,“俘获”了一大批名人,其中包括吕不韦、曹丕、苏秦、司马懿等当时叱咤风云的人物。 其他墓葬不能一一列举。 因为整个首阳山上,大大小小的坟墓有数十万座! 在书法大师颜真卿眼中,死后葬于这座山上是无上的荣耀!

风水宝地千金难求的局面,你知道几个?

晋人陶渊明有诗云:“一到百岁,相会归北邙”。

唐代王建有诗云:“北邙山顶空地少,却满是洛阳人的旧墓。购买堆积如山的黄金。”

邙山上有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后唐各代皇帝的陵墓及陪葬墓24座,交错毗邻。 这些陵墓往往高数十米,周长数百米。 他们如山矗立,历尽沧桑,也不失傲气。

因为埋在这里的人,身份要么是富贵,要么是出身稍差的人,都不好意思说要埋在首阳山。 然而,这么一座小山,这么小到你用地图上的放大镜仔细寻找都不一定能找到的山,真的有极好的风水吗? 难道仅仅凭借“风水”的理论,就吸引了那么多王公将相在此建造阴宅吗?

古人云:“生于苏杭,葬于北邙”。 第一句话是毫无疑问的。 有句话叫“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出生在苏州、杭州这样美丽的地方自然是好事,但后一句是怎么来的呢?

一座小小的北邙山,却成为了世界上古墓葬最密集的地方。 除了所谓“风水极佳”的原因之外,还有其他原因吗?

古人缺乏科学思想,认为风水好的地形有灵气,埋在这里的人可以保护还活着的亲人。 而且,他们认为人是有灵魂的,所谓的死亡只是肉身的寿命已经达到了极限。 人类的灵魂还生活在世间,所以他们之所以向往风水宝藏,可能也是因为想要沉浸在灵气之中。 万一有机会复活呢?

这么多强者想要葬在北邙山,也不是没有道理的,主要是郭璞先动了这个念头。

郭璞是晋代著名的风水大师。 他非常有效率。 他还写有《葬礼书》。 书中提到,埋葬死者的最佳风水地形是“头靠山,脚踩河”。 。 巧合的是,北邙山恰好就是这样的地形,郭璞最后也葬于此。 除了专业人士,普通人可能很难判断“头枕山脚踩河”是什么意思。 不过,其他人也不傻。 不管北邙山的边界是什么,你郭璞自己都葬在这里,所以这个地方的风水一定是一样的,跟着你也是一样的!

于是,后来的人们争先恐后地在这里抢占一块土地,作为一百年后的居住地。

光武帝刘秀趁机在此修建陵园。 在保护子孙后代的前提下,他还将一些开国英雄埋葬在陵园附近,让他们能够和他一起享受这片风水宝地。

而且从刘秀开始的东汉历代皇帝都在芒山修建了陵墓,可见这处风水宝地的魅力。 随着蟒山的名气越来越大,想要安葬于此的人也越来越多,甚至一些外国人也产生了蟒山的想法。

例如,唐代为李氏立下赫赫战功的帕西人安溥,生前曾向朝廷奏请安葬于邙山。 唐朝也答应了英雄的请求,来了三个高丽人——权南星、权敖、权。 贤成因为仰慕中华文化,放弃了自己国家的显赫地位,来到了我国,想葬于邙山。

这些人大多身份显赫,却一心想葬在邙山。 然而,埋在风水宝地里真的能保证家族永远兴盛吗?

不必要。 虽然埋葬在这里的一些朝臣后裔无处可去,但埋葬在这里的皇帝并没有永远保持统治的繁荣。 所以,风水宝地对人的运势是否有影响,已经是确定的了。 答案是,人们对风水宝地的向往只是一种心理安慰。

事实上,“蟒山热”直到现在还没有平息,因为蟒山上已经有墓地了,价格大概在两万以上,而且价格可以飙升到100万以上,而且没有上限。 更重要的是,墓地的价格每年都在上涨,而且价格几乎没有下降。 可见,在中国,风水宝地的魅力确实很大。

但当地文物部门从2003年开始对邙山陵墓群进行普查,到2007年底,原来960座封存的墓葬只剩下330座,三分之二已经消失。

破坏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保护不力。

标签: 公墓资讯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