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 08 22 15:02:05 作者 :庆美网 围观 : 2次
那就是保健品行业。
这个行业对所有人都一视同仁,不管你是男女老少,对人家来说都是韭菜,“割”就完了。
如今的年轻人都是一边拼命,一边用钱续命。“啤酒加枸杞,可乐放党参”的“朋克养生”大法风靡一时。哪个年轻人的工位上不摆着几个瓶瓶罐罐?葡萄籽、血橙、酵素、深海鱼肝油和功效不同的维生素……
各互联网大厂,估计是中国人均“含辅酶 Q10”密度最高的区域,这是一种用来保护心脏的保健品,被熬夜党奉为续命圣品,用来预防猝死。
人口老龄化,再加上逐渐沉迷“朋克养生”的年轻人,让保健品市场作为“第四餐经济”迅速发展壮大。
据预计 2026 年规模将达到约 5178 亿,不愧是诞生过中国首富的行业,这么多年过去了,造富能力还是数一数二。
于是,资本磨刀霍霍,营销手段层出不穷。只是再怎么折腾,都是前辈们玩儿剩下的,今天咱就聊聊保健品是如何花式收割智商税的?
1988 年,太阳神用一支口服液从药品中脱离出来,开创了中国保健品行业。
“当太阳升起的时候,我们的爱天长地久”的广告旋律,响彻中华大地。这广告词听起来就振奋人心,有一种高尚的情怀,而且企业名称植入得不动声色,在那个年代堪称是一股清流。
更绝的是,当时的老板(怀汉新)思想非常前卫,提出了超前的CI战略,就是企业形象识别系统。让自己的品牌在一众简陋的国产品牌中鹤立鸡群。
太阳神三个字就是“高大上”的代表,能喝上它家的口服液也成了一件倍儿有面的事。1992 年,太阳神真的成了“永远的神”,营业额突破 13 亿元,市场占有率 63%,迄今为止都无人超越。
当时在南方,还有一家企业和太阳神斗得不亦乐乎,那就是杭州的娃哈哈。
调查结果把广大家长们给吓坏了,有一千三百多名小学生患有程度不同的营养不良症,占比快要一半了。
随后,娃哈哈口服液广告扑面而来,主打的就是“全面促进儿童食欲”。有了前面的权威调查做铺垫,立刻就卖爆了。
太阳神和娃哈哈的成功仿佛一下打开了保健品行业的开关,让后来者看到了广告营销的魔力。各种各样的口服液如雨后春笋,而其中典型代表就是三株药业。
一句“三株口服液,有病治病,没病强身”,把一瓶小小的口服液说的神乎其神。
创始人吴炳新不仅砸钱,在各地电视台、各大主流报纸上大肆宣传。
还想出了一个绝招:因为当时电视机还没有普及,于是他雇佣了 10万大学生,到全国的乡镇打广告,墙上、电线杆上、公共厕所上,只要能找得到的地方,都被印上了显眼且滑稽的广告语:“有病请喝三株”。
此外三株首创义诊推销,表面上是请专家提供免费看病服务下乡,其实就是卖口服液。三株药业靠着这瓶“神水”,创造了保健品史上的奇迹,年销售额突破 80 亿元,那可是 90 年代啊。
与三株药业的发家时间相隔不久的,还有一家保健品巨头,那就是脑白金。
这次创始人史玉柱把品牌推广的重点放在洗脑式广告上。依靠一首“过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就收脑白金”的广告曲,和屏幕上两个蹦蹦跳跳的老头老太太,打响了全国知名度。
这句广告语的神奇之处就是,不知不觉把脑白金受众范围又扩大了一圈,和过年送礼的场景深度绑定。一下就从保健品扩展到礼品消费领域,史玉柱不愧是营销大师。
事实证明,狠砸钱还是看得见效果的,这魔性洗脑广告效果也是惊人的好,推出半年后,销售收入就达到了 2.5 亿元。史玉柱百亿身价就是靠一盒盒脑白金打下来的。
大品牌有的是钱砸广告,小品牌就囊中羞涩了。但它们也找到了一种屡试不爽的营销方式,那就是专家神医带货。
套路很简单,往往都是请来“神医”或者“大师”现场背书,再加上主持人访谈,热线电话配合部分免费名额的引诱。
其中有一位专家因为真实身份是个谜,而成为“网红”,她就是刘洪滨老太太。被誉为“中国最忙碌的虚假广告表演艺术家”,演技秒杀娱乐圈一众鲜肉小花。
她在全国十大电视节目中亮相,比孙悟空都千变万化。
她曾经是“苗医穴位吃药定喘绝技传承人”,还是“中华中医医学会咳喘分会副会长”。行走江湖几十年,“只治咳喘一种病”。
同时,也是中医养生保健专家,对天山雪莲一顿猛吹:包治百病!
她还有一重身份:“中华中医医学会风湿分会委员”,为宫廷里传出的“药王风痛方”站台。
这还没完,如果你换一个台,她可能又变回了苗药传承人的身份,不过改成推销她家祖传的“苗家活骨方”。
再换一个台,她就变成了“草原老蒙医”,开始卖她家祖传的新药“蒙药心脑方”。
除此之外,她的身份还有专攻糖尿病的北大专家、治疗失眠的著名老中医、7天就能包祛斑的老院长……
这位老太太完美诠释了什么叫“技多不压身”,她不仅身份多变,研究领域多样,连名字都可以随意变化。
就是这样一个江湖骗子,竟然堂而皇之地骗了全国观众好几年。而且像她一样的“卖药广告表演艺术家”还不只一位。神通广大的网友们扒出了“四大神医”,各个都是单挑医学界的人才。
(从左到右依次是:李炽明、刘洪斌、王志金、高振宗)
虚假宣传到都有点无厘头的地步了,星爷看了自愧不如。
比如说,120 岁的老人喝了脑白金,床上功夫如同 20 岁小伙。
脑白金问世三个月,干倒闭了 80% 安眠药厂家。
更离谱的是教皇保罗二世也在服用脑白金。
这哪里是脑白金啊,这比西游记中的人参果还神奇。
2015 年,京华时报终于看不下去了。直指脑白金偷换概念,把国外的褪黑素包装成脑白金。除了能让人更好入眠之外,并没有任何效果,多吃了还有副作用。
而“有病治病、无病保健”的三株口服液,配料表也异常朴素,只有水、大豆胚芽、白砂糖等常见原料。
陈伯顺老汉就是听信广告宣传,购买了十瓶,喝到第八瓶时,他全身溃烂,流脓流水,三个月后撒手人寰。
媒体大肆报道后,三株帝国就此轰然坍塌。
当然,说到坑人,就不得不提智商税鼻祖中华鳖精。号称提取野生鳖为原料,比野生甲鱼更滋补。
更有中国长跑田径教头马俊仁代言,说队员就是靠喝中华鳖精才拿下冠军的。一时间,人们趋之若鹜地购买,动不动就断货,一鳖难求啊!
其实,所谓的中华鳖精的成分就是糖水。更可笑的是全厂只有一只鳖,还是观赏用的。区区糖水却卖出了比甲鱼还贵的天价,不知道买过的人会不会想扇自己两巴掌。
这也不能怪消费者没脑子,只能说防不胜防。谁让这行这么暴力呢,马克思说“当利润达到 10% 的时候,有人将蠢蠢欲动,当利润达到 50% 的时候,有人将铤而走险;当利润达到 100% 的时候,有人敢于践踏人间的一切法律。”
一时间国内保健品企业争相推陈出新。1994 年,3000 多家保健品企业整出了 2.8 万个品种。但第二年卫生部一抽检,合格率竟然只有 30%。
如果说 90 年代诞生的保健品,还停留在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范畴之内。而现在保健品才是玩出了花儿,首先功能上就五花八门,什么排毒减肥、美容养颜、改善脱发、缓解精神焦虑等,无所不有。
除此之外,颜值也蹭蹭上涨。做成软糖、气泡水、果冻、饼干等各种形态,不像是传统的保健品拿出来都觉得丑,现在的倒更像是一种功能性零食,潮流了不少。
虽然功效和形式都大变样,但是营销还是第一位。商家花大价钱请来明星和 KOL 来造势,从图文到短视频,无非是借他人之口,来夸大产品功效。在小某书上搜索“养生保健”,可以搜到 11 万+篇笔记,各种种草层出不穷。
打开手机,铺天盖地的信息流,其中暗藏着大量保健品“广告刺客”,比当年的电视广告更加难以躲避。
甚至没几个粉丝的素人博主都假装自己亲身试用过,不再说短时间内效果超群了,而是换了一种说法,长期坚持润物细无声,消费者们一不留神就会掉入陷阱。
其实,不管什么样的营销手段,万变不离其宗的一点就是制造焦虑。人嘛,难免贪生怕死,怕老,怕丑,怕不行……
以前老人迷信电视购物,保健品一箱一箱往家搬;现在更方便了,年轻人足不出户就能在线“抓药”。
如今,养生已经被资本包装成为了一种商品。它精准定位、制造焦虑、炒作新概念……等待着如惊弓之鸟般的年轻人,自愿地跳进他们的布置好的圈套中。
参考资料:
钛财经:从脑白金到小仙炖,保健品的智商税使命
全天候科技:“智商税”造富,保健品生意的“红与黑”
野马财经:“保健品复兴”:90后迷上双11在线抓药
正解局:中国保健品的30年:神话、金钱与谎言
1、口服药小柴胡冲剂:口服,可治发热,感冒,轻度呕吐。用量:40斤以上1~2包,40斤以下减半使用,20斤10斤递减使用 1日2次藿香正气水/胶囊:可治普通呕吐
第三代头孢菌素药物众多,包括注射制剂与口服制剂,但临床上最被大家所熟悉的还是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头孢哌酮。这四种头孢类抗生素之间有什么区别?头孢菌素分
临床实际工作:患者青霉素、头孢类、喹诺酮类、磺胺类过敏如何选择抗菌药物?临床实际案例,患者中年女性头痛1天,主要表现,入院1天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伴头昏
本文来自网络,媒体转载请联系作者!文丨网络现代社会压力太大,而且都缺乏运动,很多人白天是亚健康状态,晚上头疼欲裂,还偏偏睡不着觉,结果恶性循环。睡不好觉,人的精
日常生活中伴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学习的压力越来越大,睡眠质量越来越低,很多人经常浅睡或者是很难入睡等,这很可能是失眠,那么,失眠是怎么一回事,失眠有哪些症
VR资源如何下载?直接下载相关应用:下载VR资源的最方便方法是直接下载有关VR资源的相关应用程序。这些应用程序包括Android和iOS版本,还包括视频和游戏资
用户评论
我觉得有些保健品确实太夸张了广告宣传, 根本没有标榜的那种效果。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自己就是不相信那种一吃就见效的保健品,还是健康饮食规律运动最重要吧。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老年人容易上当受骗,商家这种说法真该打个注意啊。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现在很多保健品的成分其实很一般,价格却高的离谱,不值这个钱啊!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的朋友吃了好多保健品感觉没啥变化,他觉得就是浪费钱,反正身体状态没变好。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保健品确实不能取代健康生活方式,要相信科学,不要盲目追求速成。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其实很多时候体质问题才是根源,吃保健品可能效果有限,最好咨询医生建议。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一些人是真的对自己的身体很重视,为了健康愿意尝试各种方法,也不排除保健品能帮到一部分人吧。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商家要诚实宣传,不要以虚假宣传蛊惑消费者啊!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想吃就买着试试看呀,反正每个人体质不一样,效果可能也各不相同。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家老人吃了好多保健品,感觉还是老毛病没少,好像没什么用。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建议在购买保健品前一定要仔细阅读说明书,了解成分和功效等信息。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对一些特殊人群来说,比如孕期或生病的人群,确实需要补充特定营养,这时保健品可能有所帮助。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还是以营养均衡为主,多吃蔬菜水果才能真正促进健康。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很多人的身体状况可以通过日常锻炼和调整生活习惯来改善,未必非要依赖保健品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个人建议理性看待保健品,不要盲目相信或者过度依赖。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保健品只是辅助,最终还是要科学养生,才能长寿健康。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有些保健品可能对一部分人有用,但并不是万能的药,也不能替代正规医疗手段。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