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 08 30 16:32:37 作者 :庆美网 围观 : 3次
什么药口服后悔有肝损害?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几乎人人都知道吃药的危害。但回到现实中,人们就会为“解一时之痛痒”,而习惯按自己的意愿、或人们口口相传的经验,而自行去药店购药,或药店药品导购员的推荐去给孩子买药服药。
因此,许多家长过度依赖药物、或动不动就自行给药、或几种药合起来给孩子服,对其肝、肾造成不同程度的功能损害。下面我们来总结人们常见的伤肝行为,大家来看看自己的孩子有没有中招?
周医生亲自接诊过1例“药物性肝损害”的15岁孩子,1年前的4、5月份,一位妈妈觉得孩子自幼身体虚弱、脾胃不好,长得又比同龄孩子瘦小一些,于是,家里亲戚朋友介绍,找到中医开中药。2个月以后,要中考了,妈妈想提前给孩子做个体检,发现转氨酶倍份增长,这才领上来看。
“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家长:“最近我们家孩子也没外出、也没生病,也没熬夜,做了一个肝功,怎么会这样?”
医生:“那你们给孩子吃了什么?”
家长:“也没吃什么,就想着孩子身体比较弱,吃饭总挑食,快要中考,就找了黄中医给开了中药,每天一副、一天三次,孩子听话,中药道是按时的喝了,有2~3个月吧。”
医生:“这不就结了,也许就是中药造成的药物肝,如果能进行药品不良反应管理部门去把这些草药成分及药理性、毒理学检测”。
家长:“都说这黄中医很有名的,我们不想找着麻烦,医生,有没有什么办法让转氨酶恢复正常?要多长时间?”
医生:“方法是停药、养肝护肝,慢慢地看是不是转氨酶能正常,2个月复检一次,大约半年基本正常”
当然,按照医生的建议,停了中药,口服了保肝药物,补充了维生素C,半年后转氨酶恢复正常。
这张肝功单子家长会看吗?
1、过量服药:
过量给孩子服药
过量服药容易中毒,更不要说对肝肾功能的损害,比如感冒药、安眠药、平喘药、止痛药、抗生素这5类药物最容易用过量使用。
经过调查,我们发现不少患者虽然按说明书服用,一旦症状未达到预期效果,就会重复或加大剂量口服,导致过量。比如解热镇痛类药物对乙酰氨基酚、小儿感冒类药多为中成药,药物成分容易叠加,增加肝肾负担。一般医生都不建议联合同类药口服,最好遵医嘱服药,服药前看说明书。
2、联合用药:
过量服药
其实,大部分药物本身对于肝肾的损害并不大,但如果和其他药物联合应用,那么,势必造成不良反应或肝肾损害。例如影响尿酸的嘌呤类药物合用,加之含乙醇类药物的肝肾毒性,因此,服药物期间医生多不建议饮酒。
3、轻信民间偏方:
来点偏方
中医是祖国医学隗宝,人们普遍认为中药性情温和,对身体的毒性作用较小。但事实上,中药不等于中医,中医需“望、闻、问、听”,通过五行学说,行辨证论治。
中医医师应该了解中草药的属性,合理以配伍减毒,尽量减小对肝肾功能的影响,但有些药材就是用其“毒性”而“以毒攻毒”,未经大量的临床实验,解释其毒副作用的。比如复方制剂壮骨关节丸、消银片(丸)、六神丸、葛根汤、防风通圣散、湿毒清、消咳喘片、牛黄解毒片、天麻丸等,脱离辨病过程自行配方。
因此,中药须经中医师严格辨证,把握好量才能尽可能降低毒性。服用中药或中成药,一定要由有专业资质的中医中药师咨询,不可擅自轻信民间偏方,乱服中草药。
4、儿童服成人药:
没有儿童剂型,服成人药
过去,人们习惯于把孩子当“迷你”版成年人,他们会煞有介事地说:哪有那么多讲究,孩子服大人药减量就行了,其实,这是万万使不得的,因为,儿童尤其婴幼儿各器官功能发育不完善,肝肾的代谢能力较差,如果将成人药用在小儿身上,量较难把握,如果再重复用药,很容易损害患者的肝肾功能;
一些抗菌药物的耳毒性、肾毒性,如氨基糖甙类的庆大霉素、链霉素、四环素,即使专业的临床药师在应用时也是慎之又慎,能不用就不用。所以,急诊不要想当然,随意给孩子用抗菌药物。建议家长在给孩子选择药物时,先遵守医嘱,其次选择“儿童专用剂型”,不要凭经验给孩子用药。
5、保健品也会伤及肝肾:
孩子买点补品吧
当今老年人喜欢吃各种保健品、药膳等来改善自己的身体机能,实际上,许多家长也担心自己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给孩子买补品补脑、补身高。
当今保健品市场的乱象,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诟病和指责,但人们又缺乏判断力,夸大了保健品的功效,还是以为这些补品对身体“吃了比不吃好”、“多吃比少吃好”,以求心理安慰。其实,许多所谓的保健品、补品并不保健,更有可能对你的肝脏带来损伤风险。
据有关药物不良反应研究和调查,我国的儿童药物性肝损害发生率,排在了所有肝病的第4位,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儿科学界呼吁广大家长,孩子有病请到医院就诊,孩子服药,请遵医嘱。不要偏听偏信,不要为了孩子“跑赢起跑线”,给孩子做以上错误的事情,而是要注意一下我们所说的5点:
1、遵医嘱服药:
遵医嘱用药
切忌,孩子的身心健康关系着孩子将来的生长发育和健康,所谓“百年树人”,人来到这个世界就一辈子,不可能重来。儿童用药我们首先考虑的是安全性,一般对患者生长发育有影响的、影响粒细胞减少、中枢性镇咳
因此,孩子生病千万要尊重科学,就医看病、遵医嘱服药,起码按说明书服药,因为,小儿科医生会根据药物作用、疗效与不良反应,权衡利与弊,按照每位孩子体重,进行精准测算药物剂量、频次、间隔时间。那么,体内药物浓度、代谢时间会维持在一个相对安全的范围内,一般是不会出现服药中毒的情况。
2、不过量给孩子服药:
不可过量用药
儿童服药剂量、时间、频次、周期是安全性的基本保障,家长要注意看说明书,如果说明书告诉服药时间<3天,家长不要说为了巩固疗效,多服了7天。如果我们按照医嘱、说明书严格执行,正常服药,药物中毒的情况就基本不会出现了。
儿童肝肾代谢药物的能力差、对一些药物的耐受性更差,药物半衰期越长、越容易蓄积;也许微量的药物就会让孩子出现中毒反应,如洋地黄中毒的“黄视”现象,那些说明书中标注有【儿童慎用】或【对肝肾受损】字样的,最好在专科医生或药师指导用药后,谨慎应用。
3、抗生素应用前要做过敏试验:
抗生素皮试
个别孩子是过敏体质,对某些药物特别敏感,即使正常剂量,也会产生较大的反应,如家族有对“青霉素”类药物高度过敏史的人,所谓“高敏体质”,即这样的人不但不能用青霉素,即使闻到护士正在配制青霉素制剂,也会发生过敏反应,皮疹甚至过敏性休克,因此,家长要告诉医师,家族药物过敏史及患者的过敏史;严格来说,抗生素应用前均应做皮试,阴性方可应用。
4、联合用药注意药物间隔时间:
掌握用药时间
假如,孩子因病情需要,要联合2种以上药物,家长就要注意药物间隔开时间服药;因为很有可能两种药物里面都含有同一种成分,又或者其中一种药物增强了另一种药物的作用,这有可能造成孩子药物中毒。
5、尽量不用复方制剂:
初春,风寒肆虐,很多朋友都备受困扰。而“小柴胡汤”作为《伤寒论》中的著名方剂,其用途广泛,疗效显著,备受推崇。小柴胡冲剂(或小柴胡颗粒)便是根据这一经典方剂配制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
在中医界,有个万能的方子,能治10多种病!这个方子就是张仲景的小柴胡汤,现在也有中成药叫做小柴胡颗粒,这个药主要就是疏肝和胃,解表散热,和解少阳的,那接下来一起
当电铁工作时,在加热元件的作用下,内部的水会迅速转化为蒸汽。在正常情况下,这些蒸汽将通过铁的空气插座排放,以达到熨衣服的目的。但是,如果空气插座被阻塞或设计不合
小柴胡汤是来源于张仲景的《伤寒论》,也是一个比较有名的经典的方子,主要是来针对伤寒少阳证,症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等症状。但是在临床的应用
在中医的世界里,每一味药都有其独特的作用与用途。提到小柴胡颗粒,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它治疗感冒、流感等症状的神奇效果。然而,你可能不知道的是,小柴胡颗粒还有一个令
用户评论
我家宝宝也经常生病,每次给我喂药我都担心会损伤肝肾。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个标题太重要了,很多家长都没有意识到给孩子服药要注意器官保护!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想了解一下这5件事究竟是什么,应该怎么避免呢?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家孩子小的时候经常闹情绪不愿意吃药,真的担心会损伤肝肾。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现在医疗养生的概念越来越普及了,给孩子服药的安全也变得更重要。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分享一下这5个禁忌,希望能保护更多宝宝的健康!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一直以为给孩子吃一点中药都是很好滴,没想到会伤到肝肾。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希望通过了解这些知识,能让家长们更加理智地帮孩子服药。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现在很多药品都有特别的说明书指示,家长要认真读懂才能安全给孩子服用。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养生之道在于预防为主,给宝宝健康的食物很重要。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给孩子服药确实需要谨慎,医生那里也要多咨询一下专业的建议。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小时候我妈妈也经常给我乱吃药,现在回想起来还是有点害怕。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5件事写得比较具体吗?想看到详细的解释!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每个孩子的体质都不一样,给孩子服药还是要根据自身情况处理。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希望这些信息能帮助到更多家长,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医疗养生的知识确实很重要,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要让孩子明白服药的必要性,从娃娃抓起培养正确的饮食习惯。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个标题太有吸引力了,让我更加了解该如何给孩子安全服药。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医疗养生知识共享很重要,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照顾家人!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