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 07 26 01:28:33 作者 :庆美网 围观 : 7次
1.感冒类19味
风寒感冒类(注意没说应用的都是大标题共性的内容)
其实可以分三类下面我只分了二类,还有一类其实也可归纳为暑湿感冒.
1感冒清热颗粒:疏风散寒,解表清热。环A同用可引起血药浓度升高.
2正柴胡饮颗粒:发散风寒,解热止痛。用于风寒感冒初起。孕妇禁用.外感初起.
3荆防颗粒:发汗解表,散风祛湿。主要记单独的能祛湿.
4午时茶颗粒:祛风解表,化湿和中。用于外感风寒,内伤食积。
5参苏丸:益气解表,疏风散寒,祛痰止咳。体弱者适应.
注意共同的使用注意,一般共性的考的较少,都以功效为主,各自的特点为辅来考.
风热感冒类
1羚翘解毒丸:疏风清热,解毒。注意是服用方法是可以芦根汤和温开水服用.
2桑菊感冒片:疏风清热,宣肺止咳。用于风热感冒初起。
3感冒舒颗粒:疏风清热,发表宣肺。使用注意事项中最多的一个,稍留意一下.
4双黄连口服液:疏风解表,清热解毒。
5银翘解毒片:疏风解表,清热解毒。注意是服用方法是可以芦根汤和温开水服用.使用方法同羚翘解毒丸.
6小柴胡颗粒:散热解表,疏肝和胃。用于病邪犯少阳,寒热往来者。
7羚羊感冒片:清热解表。用于流行性感冒。
8感冒退热颗粒:清热解毒,疏风解表。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体炎等。主要用于执毒壅盛所致.
9清开灵口服液:清热解毒,镇静安神。火热内盛,高热所致的.孕妇禁用这一点可以联系记一下.
10清热解毒口服液:清热解毒。用于热毒雍盛。
11清热解毒颗粒:清热解毒,养阴生津,泻火。用于流行性腮腺炎及轻、中型乙型脑炎。
12抗病毒颗粒:清热解毒。用于病毒性感冒。注意同口服液区别,抗病毒颗粒剂在体内有一个崩解在释放的过程,比抗病毒口服液抗病毒的作用肯定要强.
14暑热感冒颗粒:祛暑解表,清热,生津。顾名思义,应用于感冒属暑热型.
2.咳喘类35味
含有婴粟壳类.
1止咳丸:降气化痰,止咳定喘。用于风寒于肺,肺气不宣.
2克咳胶囊:止咳,定喘,祛痰。用于咳嗽。
3强力枇杷露:养阴敛肺,止咳祛痰。用于支气管炎咳嗽。
4咳喘宁口服液:宣通肺气,止咳平喘。用于支气管哮喘。老年人宜.
咳喘药中以上四个药均含罂粟壳,不宜过量或长久服用。
痰多阻肺和痰多类
1蛇胆陈皮胶囊:理气化痰,祛风和胃。用于痰浊阻肺。
2杏仁止咳糖浆:化痰止咳。用于痰浊阻肺。
3桂龙咳喘宁胶囊:降气平喘,止咳化痰。用于外感风寒,痰湿阻肺。
4二陈丸:燥湿化痰,理气和胃。用于痰湿停滞。
5止咳橘红口服液:清肺,止咳,化痰。用于痰热阻肺。
6止咳枇杷颗粒:清肺,止咳,化痰。用于痰热阻肺。
7清肺抑火丸:清肺止嗽,化痰通便。用于痰热阻肺。
8清气化痰丸:清肺,化痰。用于痰热阻肺。
9橘红片:清肺,止咳,化痰。用于痰多不易咳出
风热咳嗽类
1川贝枇杷颗粒:清热宣肺,化痰止咳。用于风热犯肺,痰湿内阻.
2川贝枇杷露:止咳祛痰。用于风热咳嗽.
3风热咳嗽胶囊:祛风解热,止咳化痰。用于风热咳嗽.
4蛇胆川贝枇杷膏:润肺止咳,祛痰定喘。用于外感风热.
5急支糖浆:清热化痰,宣肺止咳。用于急、慢性支气管炎等。用于外感风热.
6止咳平喘糖浆:清热宣肺,止咳平喘。用于急性支气管炎。用于风热感冒.
肺热咳嗽类
1清肺化痰丸:降气化痰,止咳平喘。用于肺热咳嗽,痰涎雍盛等。
2蛇胆川贝胶囊:清肺,止咳,除痰。用于肺热咳嗽。
3祛痰灵口服液:清热,化痰,解毒。用于肺热咳嗽.
4复方鲜竹沥液:清热,化痰,止咳。用于痰热咳嗽.
5牛黄蛇胆川贝散:清热,化痰,止咳。用于外感所致的热痰,燥痰.这个可以归纳到上面一栏,但从功效来说在这一栏要好记一点.
1参贝北瓜膏:平喘化痰,润肺止咳,补中益气。用于哮喘气急,肺虚咳嗽。
2润肺止嗽丸:润肺定喘,止咳化痰。用于肺气虚弱。
3二母宁嗽丸:清肺润燥,化痰止咳.用于燥热蕴肺.
1通宣理肺丸:解表散寒,宣肺止咳。用于风寒束肺,肺气不宣.
2止咳宁嗽胶囊:疏风散寒,宣肺解表,镇咳祛痰。用于风寒咳嗽.
3复方川贝精片:宣肺化痰,止咳平喘。用于风寒咳嗽.
1百合固金丸:养阴润肺,化痰止咳。用于肺肾阴虚,痰中带血等。
2养阴清肺丸:养阴润燥,清肺利咽。用于阴虚肺燥,痰中带血。
3蛤蚧定喘胶囊:滋阴清肺,止咳平喘。用于肺肾两虚,阴虚肺热。
4固本咳喘片:益气固表,健脾补肾。用于脾虚痰盛,肾气不固。
1小青龙合剂:解表化饮,止咳平喘。用于风寒水饮。
以上内容有的可以自己记,如肺肾两虚有什么症状应该知道,肺肾阴虚又是什么症状,如果出一个选择题的形式考用什么中成药时,希望大家都不要丢分了.
3.中暑类5味
1藿香正气水: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的症状.可引起心动过速,心源性休克,过敏性药疹等不良反应.
2十滴水:健胃,祛暑。用于中暑.软胶囊一日用量不得超过8粒.
3六合定中丸:祛暑除湿,和胃消食。用于夏伤暑湿停滞等.
4清暑解毒颗粒:清暑解毒,生津止咳,并能防止痱热疖。用于夏季暑热,高温作业。
5清暑益气丸:祛暑利湿,补气生津。用于体弱受暑。含有人参注意十八反,十九畏,和不能吃白萝卜.下面在提到人参我就不重复了。
4.伤食类9味
1槟榔四消丸:消食导滞,行气泄水。食积痰饮,消化不良所致.含五灵脂.
2保和颗粒:消食导滞,和胃。用于食积停滞各症.糖尿病忌用颗粒剂.
3加味保和丸:健胃理气,利湿和中。用于饮食不消化.
4健胃消食片:健胃消食。用于脾胃虚弱。
5香砂枳术丸:健脾开胃,行气消痞。用于脾虚气滞。
6开胃健脾丸:健脾开胃。用于脾胃不和,消化不良。
7开胃山楂丸:健脾胃,助消化。应用如药名
8香砂六君合剂:益气健脾和胃。用于脾虚气滞,消化不良。
9木香顺气丸:行气化湿,健脾和胃。用于脘腹疼痛,恶心等,本药宜空腹用温开水服用.
主要包括有三类:1慢性胃炎2胃肠动力减弱3胃肠功能不调
1保济口服液:解表祛湿和中。用于暑湿感冒,还可用于晕车晕船.
2沉香化滞丸:理气化滞。用于食积气滞.含有五灵脂.
3舒肝颗粒:舒肝理气,散郁调经。肝气不舒所致.温开水或者姜汤送服.
4越鞠保和丸:疏肝解郁,开胃消食。用于气郁停滞.
5五味清浊丸:开郁消食,暖胃。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温开水送服.
6六君子丸:补脾益气,燥湿化痰。用于脾胃虚弱.
7舒肝片:助消化,舒气开胃,消积滞,止痛除烦。肝郁气滞各症.
5.胃脘痛类药22味
1六味安消散:和胃健脾,消积导滞,活血止痛。用于脾胃不和,食积内停。
2香砂平胃丸:健胃,舒气,止痛。用于胃肠衰弱。
3良附丸:温胃理气。用于寒凝气滞。
4香砂养胃丸:温中和胃。用于胃阳不足,湿阻气滞。
5小建中颗粒:温中补虚,缓急止痛。用于脾胃虚寒。
6左金胶囊:疏肝,和胃,泻火,止痛。用于肝火犯胃。饭后服用.
7加味左金丸:疏肝和胃。用于嗳气吞酸,胃痛少食。
8舒肝平胃丸:舒肝,消滞。用于胸胁胀满,呕吐酸水等.
9疏肝和胃口服液:疏肝解郁,和胃止痛。用于肝胃不和。
10气滞胃痛颗粒:疏肝理气,和胃止痛。肝郁气滞.胸痞胀满,胃脘胀痛.
12乌贝颗粒:收敛止血,制酸止痛。用于肝胃不和。饭前服用.
13胃逆康胶囊:疏肝泄热,和胃降逆,制酸止痛,用于肝胃不和郁热症所致各症.饭前口服,可见轻度腹泻.
14沉香舒气丸:舒气化郁,和胃止痛。含五灵脂.肝郁滞,肝胃不和.
15胃苏颗粒:理气消胀,和胃止痛。气滞型胃脘痛,偶有口干,嘈杂.
16胃康胶囊:健胃止痛,行瘀止血,制酸。胃脘痛属气滞和血瘀证者.孕妇禁用,其它的有的是忌用有的是慎用.
17养胃舒颗粒:扶正固本,滋阴养胃,调理中焦,行气消导。用于气阴两虚。
18温胃舒胶囊:扶正固本,温胃养胃,行气止痛,助阳暖中。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胃大出血者忌用.单指这一节的22个药。
19阴虚胃痛颗粒:养阴益胃,缓急止痛。用于胃阴不足.
20胃安胶囊:养阴益胃,补脾消炎,行气止痛。饭后2小时服用,用于胃脘嘈杂,上腹隐痛.
21洁白胶囊:健脾和胃,止痛止吐,分清泌浊。用于胸腹胀满,消化不良,小便不利等.含五灵脂
22六味能消胶囊:宽中理气,润肠通便,调节脂肪。胃脘胀痛,高脂血症,肥胖症等.
6.泄泻类药4味
1葛根芩连片:解肌,清热,止泻,止痢。用于湿热蕴结.
2理中丸:温中散寒,健胃。脾胃虚寒,消化不良见泄泻者.
3固本益肠片:健脾温肾,涩肠止泻。30日为一疗程,连服2-3个月.脾虚或脾肾阳虚泄泻.
4补脾益肠丸:补中益气,健脾和胃,涩肠止泻,止痛止血,生肌消肿。30日为一疗程,连服2-3个月.主要用于脾虚泄泻.
7.便秘类药8味
1清宁丸:清热泻火,消肿通便。用于火毒内蕴。
2通便灵胶囊:泄热导滞,润肠通便。用于热结便秘。月经期和孕妇禁用.
3苁蓉通便口服液:润肠通便。用于老年便秘,产后便秘。
4麻仁丸:润肠通便。用于肠热津亏。睡前服,加开水或者蜂蜜后服.
5麻仁润肠丸:润肠通便。用于肠胃积热。
6麻仁滋脾丸:润肠通便,健胃消食。用于年老体弱,久病虚弱,阴虚津亏者。
7便秘通:健脾益气,润肠通便。用于虚性便秘,脾虚或脾肾两虚。个别有口干.
8通乐颗粒:滋阴补肾,润肠通便。用于阴虚便秘。孕妇禁用.
8.实火证类药9味
1复方牛黄清胃丸:清热通便。用于胃肠实热。
2当归龙荟丸:泻火通便。用于肝胆火旺。
3清火片:清热泻火,通便。
4一清胶囊:清热泻火解毒,化瘀凉血止血。用于火毒血热。偶见皮疹,恶心,腹泻腹痛.
5新清宁胶囊:清热解毒,泻火通便。用于实热内蕴。睡前服5粒或者5片.
6上清丸:清热散风,解毒,通便。
7黄连上清丸:清热散风,泻火止痛。用于火热上攻等。
8芩连片: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用于肝脏蕴热。
9清胃黄连丸:清胃泻火,解毒消肿。肺胃火盛.
孕妇禁服的有:黄连上清丸,复方牛黄清胃丸,当归龙荟丸.这个可以选择性记忆.
9.头痛类药7味
1都梁丸:祛风散寒,活血通络。用于风寒之邪引起.
2川芎调茶颗粒:疏风散寒。用于外感风邪引起.
3芎菊上清丸:清热解毒,散风止痛.用于外感风邪引起.
4牛黄上清丸:清热泻火,散风止痛。用于热毒内盛,风火上攻。
1天麻头痛片:养血祛风,散寒止痛。用于风寒头痛,血瘀头痛,血虚头痛。
2养血清脑颗粒:养血平肝,活血通络。用于血虚肝亢。偶有恶心.
3正天丸:疏风活血,活络止痛。用于外感风邪,瘀血阻络.ALT丙氨酸转移酶,可轻度升高,偶有口干,口苦,腹痛及腹泻.含有附片.
10.郁病类药1味
疏肝止痛丸:疏肝理气,和胃止痛。用于肝胃不和,肝气郁结.
11 .不寐类药6味
1安神补心颗粒:养心安神。用于心血不足,虚火内扰。
2养血安神丸:养血安神。用于头眩、失眠多梦,心悸头晕。脾胃虚弱者宜饭后服
3枣仁安神颗粒:补心安神。用于失眠头晕健忘。睡前服.
4安神健脑液:益气养血,滋阴生津,养心安神。用于气血两亏,阴津不足。含人参.
5解郁安神颗粒:疏肝解郁,安神定志。用于情志不舒,肝郁气滞。孕妇禁用
6泻肝安神丸:清肝泻火,重镇安神。用于失眠,神经衰弱等.
此类药除了枣仁安神颗粒睡前服以外,均宜饭后服用.
12.眩晕类药3味
1清眩丸:散风清热。风热头痛.
2脑立清丸:平肝潜阳,醒脑安神。肝阳上亢.
3眩晕宁片:健脾利湿,益肝补肾。用于痰湿中阻,肝肾不足。
13.虚证类药共46味药
1肾康宁片:益气,温肾,和血,渗湿。用于慢性肾炎,肾气亏损。部分患者有口干,偶见一过性心性失常,宜饭后服.
2诺迪康胶囊:益气活血,通脉止痛。用于气虚血瘀。心绞痛持续发作可加硝酸酯类药.
1补中益气丸:补中益气,升阳举陷。脾胃虚弱,中气下陷,含有人参
2五子衍宗丸:补益肾精。用于肾虚精亏.
3锁阳固精丸:温肾固精。用于肾阳不足.
4活力苏口服液:益气补血,滋养肝肾。用于年老体弱,精神萎靡,或者属气血不足肝阴两虚者.
以上药物除活力苏要睡前服以外均可以在饭前或者进食时同服.初中益气丸也可以空服.
1生脉(党参方)颗粒:益气复脉,养阴生津。用于气阴两亏。含有党参
2生脉颗粒:益气复脉,养阴生津。用于气阴两亏。含有人参
以上3味药均宜饭前服用.
1健脑补肾丸:健脑补肾,益气健脾,安神定志。健忘失眠所致,神经衰弱及性功能障碍等.
2大补阴丸:滋阴降火。阴虚火旺.
3知柏地黄丸:滋阴降火。用于阴虚火旺.
4七宝美髯颗粒:滋补肝肾。肝肾不足.
上述药物除健脑补肾丸睡前服外,均宜饭前服或者淡盐水送服,知柏地黄丸空服也宜.
1参芪五味子片:健脾益气,宁心安神。用于气血不足,心脾两虚。
2归脾膏:健脾益气,养血安神。用于心脾两虚。
3薯蓣丸:益气合营,调理脾胃。用于气血两虚,脾肺不足。
4人参归脾丸:益气补血,健脾养心。用于心脾两虚。
5八珍丸:补气养血。用于气血两虚
6复方阿胶浆:补气养血,用于气血两虚,可以用于升白细胞.
7当归补血口服液:补养气血。用于体弱,气血两亏。
8十全大补丸:温补气血。用于气血两虚
9人参养荣丸:温补气血。用于心脾不足,气血两亏。
10阿胶补血膏:滋阴补血,补中益气,健脾润肺。用于久病体弱,气亏目昏,虚劳咳嗽。
11人参健脾丸:健脾益气,和胃止泻。脾胃虚弱,消化不良
滋补药除了上述我单独说的,一般都宜饭前,或者空腹吃,饭后的只有一个就是第一个药肾康宁片.
1六味地黄丸:滋阴补肾。用于肾阴亏损.
2天麻首乌片:滋阴补肾,养血息风。用于肝肾阴虚,脑动脉硬化.
3河车大造丸:滋阴清热,补肾益肺。用于肺肾两亏.
4左归丸:滋肾补阴。用于真阴不足。用于真阴不足,儿童禁用.
5全鹿丸:补肾填精,益气培元。用于老年阳虚。老年阳虚.
6麦味地黄口服液:滋肾养肺。用于肺肾阴亏.
7归芍地黄丸:滋肝肾,补阴血,清虚热。用于肝肾两亏.
8二至丸:补益肝肾,滋阴止血。用于肝肾阴亏
9补肾强身片:补肾填精。肾虚精亏.
10壮腰健肾丸:壮腰健肾,祛风活络。用于肾亏腰痛,风湿骨痛。肾亏腰痛.
11壮腰健身丸:壮腰健肾。用于腰膝酸软.
12青蛾丸:补肾强腰.用于肾虚腰痛.
1玉屏风颗粒:益气,固表,止汗。用于表虚不固。
2参茸卫生丸:益气补血,兴奋精神。用于气血两亏,思虑过度。
3参芪片:补益元气。用于气虚体弱,四肢无力。
4桂附地黄丸:温补肾阳。含有附片.用于脾胃虚寒,冷痛等.宜饭前服,肾阳不足.
5桂附理中丸:补肾助阳,温中健脾.含有附片,肾阳虚弱,脾胃虚寒等,用姜汤或者温开水送服.
6附子理中丸:温中健脾。用于脾胃虚寒,冷痛等.
7参苓白术散:健脾胃,益肺气。用于阴虚气弱.
8健脾丸:健脾开胃。脾胃虚弱.
9人参固本丸:滋阴养血,固本培元。用于阴虚气弱等.
二外科用药7味
分为虫螫伤类药,冻伤类药,疖肿类药,手足皲裂类药,水火烫伤类和痔疮类药.1连翘败毒丸: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用于疮疖溃烂,流浓水等.
2如意金黄散: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热毒瘀滞肌肤,亦可用于跌打损伤.外用药
3马应龙麝香痔疮膏:清热解毒,活血消肿,去腐生肌。用于湿热瘀阻所致各种痔疮。
4京万红:活血解毒,祛瘀止痛,解毒排脓消肿止痛,去腐生肌。用于轻度水,火,电灼烫伤。外用药
5地榆槐角丸:疏风润燥,凉血泻热。用于脏腑实热,大肠实热。
6槐角丸:凉血止血,清肠疏风。用于血执所致肠风便血,痔疮肿痛.
7消痔软膏:凉血止血,消肿止痛。用于炎性,血栓性外痔。
三妇科用药
1.月经不调类药共15味药
1加味逍遥口服液:舒肝清热,健脾养血。用于肝郁血虚.
2固经丸:滋阴清热,固经止带。用于阴虚血热,
3调经活血片:调经活血,行气止痛。主要用于调经.
4复方益母草膏:调经养血,化瘀生新。用于血瘀气滞.
5调经丸:理气和血,调经止痛。用于气郁血滞.
6七制香附丸:开郁顺气,调经养血。用于气滞经闭,湿寒白带,含有人参.
7定坤丹:滋补气血,调经疏郁。用于气血两虚兼有气滞血瘀.含有红参.
8同仁乌鸡白凤丸:补气养血,调经止痛。用于气血不调.含有人参.
9乌鸡白凤丸:补气养血,调经止痛.用于气血不调.含有人参.
10调经止痛片:补气活血,调经止痛.治疗痛经.
11妇科十味片:养血疏肝,调经止痛,用于血虚肝郁.
12女金丸:益气养血,理气活血,止痛。用于气血两虚.
13八珍益母丸:益气养血,活血调经。用于气血两虚兼有血瘀.
14当归养血丸:益气养血调经。用于气血两虚
15四物合剂:养血调经。主要用于血虚.
2.痛经类药7味药
1益母草颗粒:活血调经,行气止痛。用于气滞血瘀型.
2妇女痛经丸:活血调经,止痛。用于气血凝滞含有五灵脂.
3妇科得生丸:解郁调经。用于肝气不舒,孕妇禁用.
4痛经丸:温经活血,调经止痛。用于下焦虚寒所致。
6元胡止痛片:活血,理气,止痛。用于气滞血瘀所致。
7艾附暖宫丸:理气养血,暖宫调经。用于血虚气滞,下焦虚寒所致。
3.绝经前后诸症类药2味药
1坤宝丸:滋补肝肾,镇静安神,养血通络。用于肝肾阴虚,妇女更年期见前症状者.
2更年宁心胶囊:滋阴清热,安神除烦。用于妇女更年期属阴虚火旺者.偶见腹胀,胃痛,可改为饭后服药或停药处理.
4.带下病类药6味药
1妇科千金片:清热除湿,益气化瘀。用于湿热瘀阻。
2抗妇炎胶囊:清热燥湿,活血化瘀。用于湿热各症。
3盆炎净颗粒:清热利湿,和血通络,调经止带。用于湿热带下(白带多)
4千金止带丸:健脾补肾,调经止带。用于脾肾两虚。
5妇炎康片: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清热解毒,消炎止痛。用于慢性附件炎,盆腔炎等。
6花红片:清热解毒,燥湿止带,祛瘀止痛。湿热下注所致各症带下黄稠。
除了千金止带丸孕妇慎用,妇科千金片是忌用外,均为禁用。
5.下乳类药1味药
1下乳涌泉散:养血催乳。用于产后乳少。气血虚弱者慎用。
四儿科用药 :
1小儿感冒颗粒:疏风解表,清热解毒。用于风热感冒。
2小儿退热口服液:疏风解表,解毒利咽。用于风热感冒。
3小儿感冒宁糖浆:疏散风热,清热止咳。用于风热感冒。
4小儿热速清口服液:清热解毒,泻火利咽。用于外感风热
5金银花露:清热解毒。用于小儿痱毒。用于小儿痱毒,暑热口渴。
6小儿解表颗粒:宣肺解表,清热解毒。用于外感风热
7小儿退热宁口服液:清热解表,化痰止咳,解毒利咽。用于外感风热,内郁化火。
2.小儿咳嗽类药6味药
1健儿清解液:清热解毒,祛痰止咳,消滞和中。用于口腔糜烂,咳嗽咽痛。
2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清热解毒,宣肺化痰。用于热邪犯肺。
3小儿咳喘灵颗粒:宣肺,止咳,平喘。用于发热或不发热,咳嗽有痰。
4小儿清热止咳口服液:清热宣肺,平喘利咽。用于外感风热。
5儿童清肺口服液:清肺,解表,化痰,止咳。用于小儿风寒外束,肺经痰热所致。
6小儿止咳糖浆:润肺清热,止咳化痰。用于内热发烧。
3.积滞类药4味药
1小儿消食片:消食化滞,健脾和胃。用于脾胃不和,消化不良。
2健儿消食口服液:健脾益胃,理气消食。用于小儿不节伤食。
3健脾消食丸:健脾消食化积。用于小儿脾胃不健引起积滞。
4香苏调胃片:解表和中,健胃化滞。用于胃肠积滞,外感受时邪。
4.小儿厌食症类药5味药
1小儿化食口服液:消食化滞,泻火通便。用于胃热停食。
2肥儿宝颗粒:利湿消积,驱虫助食,健脾益气。用于小儿疳积。
3肥儿疳积颗粒:健脾和胃,平肝杀虫。。用于脾弱肝滞,面黄肌瘦。
4健儿口服液:健脾开胃,促进消化,增强食欲。用于消化不良。
5儿康宁糖浆:益气健脾,消食开胃。用于脾胃气虚。
5.小儿脾虚泄泻类药4味药
1启脾丸:健脾和胃。用于脾胃虎弱,消化不良。含有人参。
2小儿健脾贴膏:疏通经络,温中健脾。用于小儿消化不良。外用。
3龙牡壮骨颗粒:强筋壮骨,和胃健脾。用于治疗和预防小儿佝偻病,软骨病等。服用时用牛奶冲服。服此药多晒太阳。
4双苓止泻口服液:清热化湿,健脾止泻。用于湿热内蕴,脾虚失健,偶有呕吐不良反应。
一内科用药
1.感冒类19味
风寒感冒类(注意没说应用的都是大标题共性的内容)
其实可以分三类下面我只分了二类,还有一类其实也可归纳为暑湿感冒.
1感冒清热颗粒:疏风散寒,解表清热。环A同用可引起血药浓度升高.
2正柴胡饮颗粒:发散风寒,解热止痛。用于风寒感冒初起。孕妇禁用.外感初起.
3荆防颗粒:发汗解表,散风祛湿。主要记单独的能祛湿.
4午时茶颗粒:祛风解表,化湿和中。用于外感风寒,内伤食积。
5参苏丸:益气解表,疏风散寒,祛痰止咳。体弱者适应.
注意共同的使用注意,一般共性的考的较少,都以功效为主,各自的特点为辅来考.
风热感冒类
1羚翘解毒丸:疏风清热,解毒。注意是服用方法是可以芦根汤和温开水服用.
2桑菊感冒片:疏风清热,宣肺止咳。用于风热感冒初起。
3感冒舒颗粒:疏风清热,发表宣肺。使用注意事项中最多的一个,稍留意一下.
4双黄连口服液:疏风解表,清热解毒。
5银翘解毒片:疏风解表,清热解毒。注意是服用方法是可以芦根汤和温开水服用.使用方法同羚翘解毒丸.
6小柴胡颗粒:散热解表,疏肝和胃。用于病邪犯少阳,寒热往来者。
7羚羊感冒片:清热解表。用于流行性感冒。
8感冒退热颗粒:清热解毒,疏风解表。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体炎等。主要用于执毒壅盛所致.
9清开灵口服液:清热解毒,镇静安神。火热内盛,高热所致的.孕妇禁用这一点可以联系记一下.
10清热解毒口服液:清热解毒。用于热毒雍盛。
11清热解毒颗粒:清热解毒,养阴生津,泻火。用于流行性腮腺炎及轻、中型乙型脑炎。
12抗病毒颗粒:清热解毒。用于病毒性感冒。注意同口服液区别,抗病毒颗粒剂在体内有一个崩解在释放的过程,比抗病毒口服液抗病毒的作用肯定要强.
14暑热感冒颗粒:祛暑解表,清热,生津。顾名思义,应用于感冒属暑热型.
2.咳喘类35味
含有婴粟壳类.
1止咳丸:降气化痰,止咳定喘。用于风寒于肺,肺气不宣.
2克咳胶囊:止咳,定喘,祛痰。用于咳嗽。
3强力枇杷露:养阴敛肺,止咳祛痰。用于支气管炎咳嗽。
4咳喘宁口服液:宣通肺气,止咳平喘。用于支气管哮喘。老年人宜.
咳喘药中以上四个药均含罂粟壳,不宜过量或长久服用。
痰多阻肺和痰多类
1蛇胆陈皮胶囊:理气化痰,祛风和胃。用于痰浊阻肺。
2杏仁止咳糖浆:化痰止咳。用于痰浊阻肺。
3桂龙咳喘宁胶囊:降气平喘,止咳化痰。用于外感风寒,痰湿阻肺。
4二陈丸:燥湿化痰,理气和胃。用于痰湿停滞。
5止咳橘红口服液:清肺,止咳,化痰。用于痰热阻肺。
6止咳枇杷颗粒:清肺,止咳,化痰。用于痰热阻肺。
7清肺抑火丸:清肺止嗽,化痰通便。用于痰热阻肺。
8清气化痰丸:清肺,化痰。用于痰热阻肺。
9橘红片:清肺,止咳,化痰。用于痰多不易咳出
风热咳嗽类
1川贝枇杷颗粒:清热宣肺,化痰止咳。用于风热犯肺,痰湿内阻.
2川贝枇杷露:止咳祛痰。用于风热咳嗽.
3风热咳嗽胶囊:祛风解热,止咳化痰。用于风热咳嗽.
4蛇胆川贝枇杷膏:润肺止咳,祛痰定喘。用于外感风热.
5急支糖浆:清热化痰,宣肺止咳。用于急、慢性支气管炎等。用于外感风热.
6止咳平喘糖浆:清热宣肺,止咳平喘。用于急性支气管炎。用于风热感冒.
肺热咳嗽类
1清肺化痰丸:降气化痰,止咳平喘。用于肺热咳嗽,痰涎雍盛等。
2蛇胆川贝胶囊:清肺,止咳,除痰。用于肺热咳嗽。
3祛痰灵口服液:清热,化痰,解毒。用于肺热咳嗽.
4复方鲜竹沥液:清热,化痰,止咳。用于痰热咳嗽.
5牛黄蛇胆川贝散:清热,化痰,止咳。用于外感所致的热痰,燥痰.这个可以归纳到上面一栏,但从功效来说在这一栏要好记一点.
1参贝北瓜膏:平喘化痰,润肺止咳,补中益气。用于哮喘气急,肺虚咳嗽。
2润肺止嗽丸:润肺定喘,止咳化痰。用于肺气虚弱。
3二母宁嗽丸:清肺润燥,化痰止咳.用于燥热蕴肺.
1通宣理肺丸:解表散寒,宣肺止咳。用于风寒束肺,肺气不宣.
2止咳宁嗽胶囊:疏风散寒,宣肺解表,镇咳祛痰。用于风寒咳嗽.
3复方川贝精片:宣肺化痰,止咳平喘。用于风寒咳嗽.
1百合固金丸:养阴润肺,化痰止咳。用于肺肾阴虚,痰中带血等。
2养阴清肺丸:养阴润燥,清肺利咽。用于阴虚肺燥,痰中带血。
3蛤蚧定喘胶囊:滋阴清肺,止咳平喘。用于肺肾两虚,阴虚肺热。
4固本咳喘片:益气固表,健脾补肾。用于脾虚痰盛,肾气不固。
1小青龙合剂:解表化饮,止咳平喘。用于风寒水饮。
以上内容有的可以自己记,如肺肾两虚有什么症状应该知道,肺肾阴虚又是什么症状,如果出一个选择题的形式考用什么中成药时,希望大家都不要丢分了.
3.中暑类5味
1藿香正气水: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的症状.可引起心动过速,心源性休克,过敏性药疹等不良反应.
2十滴水:健胃,祛暑。用于中暑.软胶囊一日用量不得超过8粒.
3六合定中丸:祛暑除湿,和胃消食。用于夏伤暑湿停滞等.
4清暑解毒颗粒:清暑解毒,生津止咳,并能防止痱热疖。用于夏季暑热,高温作业。
5清暑益气丸:祛暑利湿,补气生津。用于体弱受暑。含有人参注意十八反,十九畏,和不能吃白萝卜.下面在提到人参我就不重复了。
4.伤食类9味
1槟榔四消丸:消食导滞,行气泄水。食积痰饮,消化不良所致.含五灵脂.
2保和颗粒:消食导滞,和胃。用于食积停滞各症.糖尿病忌用颗粒剂.
3加味保和丸:健胃理气,利湿和中。用于饮食不消化.
4健胃消食片:健胃消食。用于脾胃虚弱。
5香砂枳术丸:健脾开胃,行气消痞。用于脾虚气滞。
6开胃健脾丸:健脾开胃。用于脾胃不和,消化不良。
7开胃山楂丸:健脾胃,助消化。应用如药名
8香砂六君合剂:益气健脾和胃。用于脾虚气滞,消化不良。
9木香顺气丸:行气化湿,健脾和胃。用于脘腹疼痛,恶心等,本药宜空腹用温开水服用.
主要包括有三类:1慢性胃炎2胃肠动力减弱3胃肠功能不调
1保济口服液:解表祛湿和中。用于暑湿感冒,还可用于晕车晕船.
2沉香化滞丸:理气化滞。用于食积气滞.含有五灵脂.
3舒肝颗粒:舒肝理气,散郁调经。肝气不舒所致.温开水或者姜汤送服.
4越鞠保和丸:疏肝解郁,开胃消食。用于气郁停滞.
5五味清浊丸:开郁消食,暖胃。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温开水送服.
6六君子丸:补脾益气,燥湿化痰。用于脾胃虚弱.
7舒肝片:助消化,舒气开胃,消积滞,止痛除烦。肝郁气滞各症.
5.胃脘痛类药22味
1六味安消散:和胃健脾,消积导滞,活血止痛。用于脾胃不和,食积内停。
2香砂平胃丸:健胃,舒气,止痛。用于胃肠衰弱。
3良附丸:温胃理气。用于寒凝气滞。
4香砂养胃丸:温中和胃。用于胃阳不足,湿阻气滞。
5小建中颗粒:温中补虚,缓急止痛。用于脾胃虚寒。
6左金胶囊:疏肝,和胃,泻火,止痛。用于肝火犯胃。饭后服用.
7加味左金丸:疏肝和胃。用于嗳气吞酸,胃痛少食。
8舒肝平胃丸:舒肝,消滞。用于胸胁胀满,呕吐酸水等.
9疏肝和胃口服液:疏肝解郁,和胃止痛。用于肝胃不和。
10气滞胃痛颗粒:疏肝理气,和胃止痛。肝郁气滞.胸痞胀满,胃脘胀痛.
12乌贝颗粒:收敛止血,制酸止痛。用于肝胃不和。饭前服用.
13胃逆康胶囊:疏肝泄热,和胃降逆,制酸止痛,用于肝胃不和郁热症所致各症.饭前口服,可见轻度腹泻.
14沉香舒气丸:舒气化郁,和胃止痛。含五灵脂.肝郁滞,肝胃不和.
15胃苏颗粒:理气消胀,和胃止痛。气滞型胃脘痛,偶有口干,嘈杂.
16胃康胶囊:健胃止痛,行瘀止血,制酸。胃脘痛属气滞和血瘀证者.孕妇禁用,其它的有的是忌用有的是慎用.
17养胃舒颗粒:扶正固本,滋阴养胃,调理中焦,行气消导。用于气阴两虚。
18温胃舒胶囊:扶正固本,温胃养胃,行气止痛,助阳暖中。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胃大出血者忌用.单指这一节的22个药。
19阴虚胃痛颗粒:养阴益胃,缓急止痛。用于胃阴不足.
20胃安胶囊:养阴益胃,补脾消炎,行气止痛。饭后2小时服用,用于胃脘嘈杂,上腹隐痛.
21洁白胶囊:健脾和胃,止痛止吐,分清泌浊。用于胸腹胀满,消化不良,小便不利等.含五灵脂
22六味能消胶囊:宽中理气,润肠通便,调节脂肪。胃脘胀痛,高脂血症,肥胖症等.
6.泄泻类药4味
1葛根芩连片:解肌,清热,止泻,止痢。用于湿热蕴结.
2理中丸:温中散寒,健胃。脾胃虚寒,消化不良见泄泻者.
3固本益肠片:健脾温肾,涩肠止泻。30日为一疗程,连服2-3个月.脾虚或脾肾阳虚泄泻.
4补脾益肠丸:补中益气,健脾和胃,涩肠止泻,止痛止血,生肌消肿。30日为一疗程,连服2-3个月.主要用于脾虚泄泻.
7.便秘类药8味
1清宁丸:清热泻火,消肿通便。用于火毒内蕴。
2通便灵胶囊:泄热导滞,润肠通便。用于热结便秘。月经期和孕妇禁用.
3苁蓉通便口服液:润肠通便。用于老年便秘,产后便秘。
4麻仁丸:润肠通便。用于肠热津亏。睡前服,加开水或者蜂蜜后服.
5麻仁润肠丸:润肠通便。用于肠胃积热。
6麻仁滋脾丸:润肠通便,健胃消食。用于年老体弱,久病虚弱,阴虚津亏者。
7便秘通:健脾益气,润肠通便。用于虚性便秘,脾虚或脾肾两虚。个别有口干.
8通乐颗粒:滋阴补肾,润肠通便。用于阴虚便秘。孕妇禁用.
8.实火证类药9味
1复方牛黄清胃丸:清热通便。用于胃肠实热。
2当归龙荟丸:泻火通便。用于肝胆火旺。
3清火片:清热泻火,通便。
4一清胶囊:清热泻火解毒,化瘀凉血止血。用于火毒血热。偶见皮疹,恶心,腹泻腹痛.
5新清宁胶囊:清热解毒,泻火通便。用于实热内蕴。睡前服5粒或者5片.
6上清丸:清热散风,解毒,通便。
7黄连上清丸:清热散风,泻火止痛。用于火热上攻等。
8芩连片: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用于肝脏蕴热。
9清胃黄连丸:清胃泻火,解毒消肿。肺胃火盛.
孕妇禁服的有:黄连上清丸,复方牛黄清胃丸,当归龙荟丸.这个可以选择性记忆.
9.头痛类药7味
1都梁丸:祛风散寒,活血通络。用于风寒之邪引起.
2川芎调茶颗粒:疏风散寒。用于外感风邪引起.
3芎菊上清丸:清热解毒,散风止痛.用于外感风邪引起.
4牛黄上清丸:清热泻火,散风止痛。用于热毒内盛,风火上攻。
1天麻头痛片:养血祛风,散寒止痛。用于风寒头痛,血瘀头痛,血虚头痛。
2养血清脑颗粒:养血平肝,活血通络。用于血虚肝亢。偶有恶心.
3正天丸:疏风活血,活络止痛。用于外感风邪,瘀血阻络.ALT丙氨酸转移酶,可轻度升高,偶有口干,口苦,腹痛及腹泻.含有附片.
10.郁病类药1味
疏肝止痛丸:疏肝理气,和胃止痛。用于肝胃不和,肝气郁结.
11 .不寐类药6味
1安神补心颗粒:养心安神。用于心血不足,虚火内扰。
2养血安神丸:养血安神。用于头眩、失眠多梦,心悸头晕。脾胃虚弱者宜饭后服
3枣仁安神颗粒:补心安神。用于失眠头晕健忘。睡前服.
4安神健脑液:益气养血,滋阴生津,养心安神。用于气血两亏,阴津不足。含人参.
5解郁安神颗粒:疏肝解郁,安神定志。用于情志不舒,肝郁气滞。孕妇禁用
6泻肝安神丸:清肝泻火,重镇安神。用于失眠,神经衰弱等.
此类药除了枣仁安神颗粒睡前服以外,均宜饭后服用.
12.眩晕类药3味
1清眩丸:散风清热。风热头痛.
2脑立清丸:平肝潜阳,醒脑安神。肝阳上亢.
3眩晕宁片:健脾利湿,益肝补肾。用于痰湿中阻,肝肾不足。
13.虚证类药共46味药
1肾康宁片:益气,温肾,和血,渗湿。用于慢性肾炎,肾气亏损。部分患者有口干,偶见一过性心性失常,宜饭后服.
2诺迪康胶囊:益气活血,通脉止痛。用于气虚血瘀。心绞痛持续发作可加硝酸酯类药.
1补中益气丸:补中益气,升阳举陷。脾胃虚弱,中气下陷,含有人参
2五子衍宗丸:补益肾精。用于肾虚精亏.
3锁阳固精丸:温肾固精。用于肾阳不足.
4活力苏口服液:益气补血,滋养肝肾。用于年老体弱,精神萎靡,或者属气血不足肝阴两虚者.
以上药物除活力苏要睡前服以外均可以在饭前或者进食时同服.初中益气丸也可以空服.
1生脉(党参方)颗粒:益气复脉,养阴生津。用于气阴两亏。含有党参
2生脉颗粒:益气复脉,养阴生津。用于气阴两亏。含有人参
以上3味药均宜饭前服用.
1健脑补肾丸:健脑补肾,益气健脾,安神定志。健忘失眠所致,神经衰弱及性功能障碍等.
2大补阴丸:滋阴降火。阴虚火旺.
3知柏地黄丸:滋阴降火。用于阴虚火旺.
4七宝美髯颗粒:滋补肝肾。肝肾不足.
上述药物除健脑补肾丸睡前服外,均宜饭前服或者淡盐水送服,知柏地黄丸空服也宜.
1参芪五味子片:健脾益气,宁心安神。用于气血不足,心脾两虚。
2归脾膏:健脾益气,养血安神。用于心脾两虚。
3薯蓣丸:益气合营,调理脾胃。用于气血两虚,脾肺不足。
4人参归脾丸:益气补血,健脾养心。用于心脾两虚。
5八珍丸:补气养血。用于气血两虚
6复方阿胶浆:补气养血,用于气血两虚,可以用于升白细胞.
7当归补血口服液:补养气血。用于体弱,气血两亏。
8十全大补丸:温补气血。用于气血两虚
9人参养荣丸:温补气血。用于心脾不足,气血两亏。
10阿胶补血膏:滋阴补血,补中益气,健脾润肺。用于久病体弱,气亏目昏,虚劳咳嗽。
11人参健脾丸:健脾益气,和胃止泻。脾胃虚弱,消化不良
滋补药除了上述我单独说的,一般都宜饭前,或者空腹吃,饭后的只有一个就是第一个药肾康宁片.
1六味地黄丸:滋阴补肾。用于肾阴亏损.
2天麻首乌片:滋阴补肾,养血息风。用于肝肾阴虚,脑动脉硬化.
3河车大造丸:滋阴清热,补肾益肺。用于肺肾两亏.
4左归丸:滋肾补阴。用于真阴不足。用于真阴不足,儿童禁用.
5全鹿丸:补肾填精,益气培元。用于老年阳虚。老年阳虚.
6麦味地黄口服液:滋肾养肺。用于肺肾阴亏.
7归芍地黄丸:滋肝肾,补阴血,清虚热。用于肝肾两亏.
8二至丸:补益肝肾,滋阴止血。用于肝肾阴亏
9补肾强身片:补肾填精。肾虚精亏.
10壮腰健肾丸:壮腰健肾,祛风活络。用于肾亏腰痛,风湿骨痛。肾亏腰痛.
11壮腰健身丸:壮腰健肾。用于腰膝酸软.
12青蛾丸:补肾强腰.用于肾虚腰痛.
1玉屏风颗粒:益气,固表,止汗。用于表虚不固。
2参茸卫生丸:益气补血,兴奋精神。用于气血两亏,思虑过度。
3参芪片:补益元气。用于气虚体弱,四肢无力。
4桂附地黄丸:温补肾阳。含有附片.用于脾胃虚寒,冷痛等.宜饭前服,肾阳不足.
5桂附理中丸:补肾助阳,温中健脾.含有附片,肾阳虚弱,脾胃虚寒等,用姜汤或者温开水送服.
6附子理中丸:温中健脾。用于脾胃虚寒,冷痛等.
7参苓白术散:健脾胃,益肺气。用于阴虚气弱.
8健脾丸:健脾开胃。脾胃虚弱.
9人参固本丸:滋阴养血,固本培元。用于阴虚气弱等.
二外科用药7味
分为虫螫伤类药,冻伤类药,疖肿类药,手足皲裂类药,水火烫伤类和痔疮类药.1连翘败毒丸: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用于疮疖溃烂,流浓水等.
2如意金黄散: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热毒瘀滞肌肤,亦可用于跌打损伤.外用药
3马应龙麝香痔疮膏:清热解毒,活血消肿,去腐生肌。用于湿热瘀阻所致各种痔疮。
4京万红:活血解毒,祛瘀止痛,解毒排脓消肿止痛,去腐生肌。用于轻度水,火,电灼烫伤。外用药
5地榆槐角丸:疏风润燥,凉血泻热。用于脏腑实热,大肠实热。
6槐角丸:凉血止血,清肠疏风。用于血执所致肠风便血,痔疮肿痛.
7消痔软膏:凉血止血,消肿止痛。用于炎性,血栓性外痔。
三妇科用药
1.月经不调类药共15味药
1加味逍遥口服液:舒肝清热,健脾养血。用于肝郁血虚.
2固经丸:滋阴清热,固经止带。用于阴虚血热,
3调经活血片:调经活血,行气止痛。主要用于调经.
4复方益母草膏:调经养血,化瘀生新。用于血瘀气滞.
5调经丸:理气和血,调经止痛。用于气郁血滞.
6七制香附丸:开郁顺气,调经养血。用于气滞经闭,湿寒白带,含有人参.
7定坤丹:滋补气血,调经疏郁。用于气血两虚兼有气滞血瘀.含有红参.
8同仁乌鸡白凤丸:补气养血,调经止痛。用于气血不调.含有人参.
9乌鸡白凤丸:补气养血,调经止痛.用于气血不调.含有人参.
10调经止痛片:补气活血,调经止痛.治疗痛经.
11妇科十味片:养血疏肝,调经止痛,用于血虚肝郁.
12女金丸:益气养血,理气活血,止痛。用于气血两虚.
13八珍益母丸:益气养血,活血调经。用于气血两虚兼有血瘀.
14当归养血丸:益气养血调经。用于气血两虚
15四物合剂:养血调经。主要用于血虚.
2.痛经类药7味药
1益母草颗粒:活血调经,行气止痛。用于气滞血瘀型.
2妇女痛经丸:活血调经,止痛。用于气血凝滞含有五灵脂.
3妇科得生丸:解郁调经。用于肝气不舒,孕妇禁用.
4痛经丸:温经活血,调经止痛。用于下焦虚寒所致。
6元胡止痛片:活血,理气,止痛。用于气滞血瘀所致。
7艾附暖宫丸:理气养血,暖宫调经。用于血虚气滞,下焦虚寒所致。
3.绝经前后诸症类药2味药
1坤宝丸:滋补肝肾,镇静安神,养血通络。用于肝肾阴虚,妇女更年期见前症状者.
2更年宁心胶囊:滋阴清热,安神除烦。用于妇女更年期属阴虚火旺者.偶见腹胀,胃痛,可改为饭后服药或停药处理.
4.带下病类药6味药
1妇科千金片:清热除湿,益气化瘀。用于湿热瘀阻。
2抗妇炎胶囊:清热燥湿,活血化瘀。用于湿热各症。
3盆炎净颗粒:清热利湿,和血通络,调经止带。用于湿热带下(白带多)
4千金止带丸:健脾补肾,调经止带。用于脾肾两虚。
5妇炎康片: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清热解毒,消炎止痛。用于慢性附件炎,盆腔炎等。
6花红片:清热解毒,燥湿止带,祛瘀止痛。湿热下注所致各症带下黄稠。
除了千金止带丸孕妇慎用,妇科千金片是忌用外,均为禁用。
5.下乳类药1味药
1下乳涌泉散:养血催乳。用于产后乳少。气血虚弱者慎用。
四儿科用药 :
1小儿感冒颗粒:疏风解表,清热解毒。用于风热感冒。
2小儿退热口服液:疏风解表,解毒利咽。用于风热感冒。
3小儿感冒宁糖浆:疏散风热,清热止咳。用于风热感冒。
4小儿热速清口服液:清热解毒,泻火利咽。用于外感风热
5金银花露:清热解毒。用于小儿痱毒。用于小儿痱毒,暑热口渴。
6小儿解表颗粒:宣肺解表,清热解毒。用于外感风热
7小儿退热宁口服液:清热解表,化痰止咳,解毒利咽。用于外感风热,内郁化火。
2.小儿咳嗽类药6味药
1健儿清解液:清热解毒,祛痰止咳,消滞和中。用于口腔糜烂,咳嗽咽痛。
2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清热解毒,宣肺化痰。用于热邪犯肺。
3小儿咳喘灵颗粒:宣肺,止咳,平喘。用于发热或不发热,咳嗽有痰。
4小儿清热止咳口服液:清热宣肺,平喘利咽。用于外感风热。
5儿童清肺口服液:清肺,解表,化痰,止咳。用于小儿风寒外束,肺经痰热所致。
6小儿止咳糖浆:润肺清热,止咳化痰。用于内热发烧。
3.积滞类药4味药
1小儿消食片:消食化滞,健脾和胃。用于脾胃不和,消化不良。
2健儿消食口服液:健脾益胃,理气消食。用于小儿不节伤食。
3健脾消食丸:健脾消食化积。用于小儿脾胃不健引起积滞。
4香苏调胃片:解表和中,健胃化滞。用于胃肠积滞,外感受时邪。
4.小儿厌食症类药5味药
1小儿化食口服液:消食化滞,泻火通便。用于胃热停食。
2肥儿宝颗粒:利湿消积,驱虫助食,健脾益气。用于小儿疳积。
3肥儿疳积颗粒:健脾和胃,平肝杀虫。。用于脾弱肝滞,面黄肌瘦。
4健儿口服液:健脾开胃,促进消化,增强食欲。用于消化不良。
5儿康宁糖浆:益气健脾,消食开胃。用于脾胃气虚。
5.小儿脾虚泄泻类药4味药
1启脾丸:健脾和胃。用于脾胃虎弱,消化不良。含有人参。
2小儿健脾贴膏:疏通经络,温中健脾。用于小儿消化不良。外用。
3龙牡壮骨颗粒:强筋壮骨,和胃健脾。用于治疗和预防小儿佝偻病,软骨病等。服用时用牛奶冲服。服此药多晒太阳。
冬瓜是人们喜爱的夏季蔬菜。殊不知,冬瓜的瓜皮还是一味常用中药,用来治疗一些常见疾病,既简便又显效。冬瓜皮为葫芦科植物冬瓜的干燥外层果皮。全国大部分地区有产。均为
白露将至,冬枣进入销售高峰,全国各地商超、水果店陆续上架,电商平台也及时上线。记者通过搜索发现,淘宝、拼多多等平台,5斤冬枣售价在30—60元之间,店铺销量可达
本期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经开区院区 综合内科 副主任医师 白桦金秋果实累累,冬枣鲜美可口。冬枣皮薄肉脆、甘甜多汁,一口一个特别过瘾。但你以为它只是好吃而
这是屏幕截图最常见的方法,几乎所有智能手机都支持。用户只需要同时按电源按钮和手机的音量减少按钮(某些手机添加音量按钮)即可完成屏幕快照操作。屏幕截图成功后,手机
方物云农林牧网:解析冬枣的生态价值与产业前景正文:作为聚焦农林牧产业发展的综合性服务平台,方物云始终致力于整合行业资源、传播农业技术、推广优质产品。冬枣作为我国
翻翻台历,这不知不觉间就到了立冬时节,虽然温度还不十分明显,但固定的节气就这样到来了。对北方人来说,立冬后降水明显减少,空气也越发干燥,时不常就会刮起西北风,寒
用户评论
我一直想了解不同中成药的效果!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学习传统知识真好,对中医很感兴趣。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希望这本书能解释清楚每个药的功效和副作用!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养生是我的日常,这本指南非常实用。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想了解更多中药材的特性,这本书看起来不错啊!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对于学习中医的人来说,这份资料应该很宝贵。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以前就读过一些中药方面的书籍,希望能补充更详细的信息。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了解中成药的药性可以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进行养生。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有好多中药我都不太熟悉,希望这本书能有所帮助!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对中药一直好奇,这本百科全书很有吸引力。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想要健康的生活方式,学习中成药的知识很重要!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平时偶尔会用到一些中成药,想要更深入地了解它们的功效。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本书能让我了解到不同中成药的相互关系吗?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希望能看到针对不同体质和病症的中成药推荐。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中医食疗也蛮有趣的,看看这本能不能提供更多信息!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做一些传统的养生保健方法,这本书应该是很好的参考。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学习中成药的知识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健康!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对传统文化和养生学都很有兴趣,这本百科全书应该很丰富!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想要了解更多中医养生的方法,这本书肯定能满足我的需求!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