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 08 27 20:39:53 作者 :庆美网 围观 : 4次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达成的《阿联酋共识》强调以公正、有序、平等的方式从能源系统中摆脱化石燃料,但各国路径仍不明确。电力系统净零转型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核心支柱,以风、光为代表的波动性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并网在快速减排的同时带来调峰需求激增,因此,转型仍受到天然气资源匮乏、储能技术成本高昂的制约。与此同时,中国作为煤炭消费大国,面临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紧迫的时间窗口,快速退出煤电会导致巨大的资产搁浅和社会政治风险。因此,亟需探索既能减轻煤电搁浅风险,又能以低成本支撑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发展和电力系统碳中和的转型路径。
为此,该研究在中国省级电力系统优化模型中内生了煤电提前退役、详细的碳捕集与封存技术改造和小时级调度的跨期决策,模拟2025年至2060年不同情景的电力系统低碳转型路径。研究交叉设置碳排放约束与煤电角色两类变量构建六种转型情景:在碳排放约束上,划分参考情景(REF,无额外碳减排政策)、温和减排(MOD,2030年达峰、2060年中和)和严格减排(STR,2025年达峰、2050年中和);在煤电角色上,区分基荷情景(Base,年利用小时数>5000h、最低出力70%)与灵活调度情景(Flex,无利用小时数限制、最低出力40%)。
图1.煤电提前退役、利用小时数和预期寿命损失
图2.不同情景和时期的中国电力系统装机容量和发电结构
研究指出,煤电转型战略必须与整个电力系统的碳中和路径相一致,有序的煤电转型策略在防风险、促减排、降成本等方面发展着关键作用,必须重视考虑煤炭、风光和碳封存资源禀赋的差异确定因地制宜的煤电转型策略,并采用有效的政策组合应对电力系统各主体激励不足的挑战,包括电力市场、容量电价机制、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等,确保激励相容并不断发挥煤电在提供灵活资源方面的价值。
图3.电力系统转型成本动态及其构成
相关研究成果以“重新定位煤电以加速中国电力系统净零转型”(Repositioning coal power to accelerate net-zero transition of China’s power system)为题,于3月8日在线发表于《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
在国家积极践行健康中国战略,全方位推动全民健康事业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体重管理已然成为社会各界聚焦的热点话题。今天,完美保健品健康课堂将化身为大家的健康伙伴,携
步入万家丽建材市场二楼的箭牌卫浴展厅,迎面而来的是一种舒适、时尚的氛围。箭牌卫浴以其出色的设计和卓越的品质,完美诠释了舒适与品质的真谛。 箭牌卫浴在产品设计上
装修房子是一件大事,每一个细节都关乎着未来生活的品质。在寻找家居建材和家具的过程中,我走访了许多地方,而万家丽家居建材广场和万家丽家居生活广场,以其卓越的品质和
2025年5月5日,第33届中国国际自行车展览会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盛大启幕。这场在全球自行车领域极具影响力的行业盛会,吸引了全球近1600家参展商,集中展示自
前言宋家三姐妹中,宋霭龄享年84岁,宋庆龄,享年88岁,而自小体弱多病的宋美龄,两次患癌,抽烟喝酒熬夜的宋美龄却享年106岁。她曾遭遇车祸,阴雨天腿部还有酸痛感
我国传统的一日三餐是符合科学道理的,早餐应当保证,而且要注意吃好,不吃早餐是不可取的。“一日之计在于晨”,上午是脑力和体力劳动的关键时间。 早餐马马虎虎瞎凑合,
用户评论
这确实很关键啊,煤电改造需要技术支持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中国能实现碳中和,科技方面肯定起关键作用的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希望研究成果能尽快转化为实际应用,帮助我们更快转型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清华大学课题组一直都很厉害啊,我对他们的研究很有信心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次的研究方向很对路,未来电力系统必须更加可持续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清洁能源的发展和煤电转型息息相关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碳中和的目标实现离不开各领域的技术创新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们要重视科技发展,才能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希望能看到更多有关该课题的研究成果,推动电力系统升级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清洁能源技术的研发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让我对中国的碳中和目标更加了解了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希望相关政策能够支持研究人员进行更深入的探索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煤电转型是一个复杂的工程,需要多方共同参与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科技创新能带动产业变革,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碳中和目标对每个行业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未来电力系统的发展趋势一定是向绿色、智能化方向发展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个研究很有价值,可以为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相信中国能成功实现碳中和的目标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每个人都能为保护环境做出贡献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政府、企业和个人都需要共同努力,推动可持续发展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