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 09 09 19:56:53 作者 :庆美网 围观 : 1次
荨麻疹俗称“风疙瘩”、“风疹块”,是一种由于过敏引起的皮肤小血管扩张及渗出增加导致的皮肤水肿反应。本病的特点是皮肤上出现瘙痒性风团,发无定处,骤起骤退,消退后不留任何痕迹。任何年龄、季节均可发病。
诱发引起荨麻疹的因素很多,如药物、食物、衣物、花粉、化妆品等,还有是与冷、热、日光、摩擦等物理性刺激有关,其他如蚊虫叮咬,动物的皮屑羽毛等。春天的花粉、柳絮以及春风扬起的粉尘等都是导致荨麻疹的诱因,而且荨麻疹最害怕这种冷热交替、频繁变换的天气情况。还有一些人可能对日光过敏,在春天,到达地面的中长波紫外线会数十倍地增加,对日光敏感的人群就会出现“日光性荨麻疹”。
1.荨麻疹首先应尽可能找出发病诱因并将之去除。如慎防吸入花粉、动物皮屑、羽毛、灰尘,避免接触致敏原,禁用或者禁食某些机体过敏的药物或食物等。
2.对于出游者来说,预防荨麻疹最好是在旅游时戴上口罩,可以过滤空气中的不良致病粉尘,使荨麻疹的发生率大大降低。尤其是在野外或农村,花粉和动物羽毛较多的地方,更应该引起足够的注意。
3.可到正规医院行过敏原检。
4.饮食清淡,避免刺激及易致敏食物。
1.减少搔抓,避免热敷、热水泡澡,以上做法能够暂时缓解瘙痒,因搔抓或热刺激会使局部血管扩张,渗出增多,从而加重荨麻疹的病情。
2.抗组胺药物:第一代抗组胺药物(赛庚啶、氯苯那敏、去氯羟嗪等)和第二代抗组胺药物(如西替利嗪、咪唑斯汀、依巴斯汀、氯雷他定等)。值得注意的是,第一代抗组胺药物有较强的嗜睡副作用,服用后不宜驾车及高空作业。第二代抗组胺药物嗜睡副作用较轻,但有些女性较敏感,嗜睡副作用较明显。对于慢性荨麻疹的患者应遵医嘱每日服药,一段时间皮疹有所控制后,再缓慢减少用药,而不是根据自身瘙痒与否间断用药或自行停药,这样不能够有效地控制病情,还可能使病情迁延。
3.糖皮质激素:对于慢性荨麻疹的患者一般不使用激素治疗,仅仅对于严重的特别是伴有全身症状的急性荨麻疹,才应用糖皮质激素静脉滴注或口服,但应避免长期应用。
儿童过敏性鼻炎(AR),是主要由免疫球蛋白E介导的鼻粘膜慢性非感染性炎症疾病。在我国儿童过敏性鼻炎发病率达7.83~28.5%,并且有逐年攀升之势。其临床常见症
据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 急救科侯任昉 副主任医师介绍近日,急诊科每天收治约500例呼吸道感染的患者不光是呼吸道疾病霜降一过,天气持续转凉预防宝宝感冒又成了各位家长
过敏性疾病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21世纪需要防治的三大疾病之一。过敏反应本质上是一种病态的免疫反应,所以也称为变态反应。据世界变态反应组织统计数据显示,全
马来酸氯苯那敏,就是我们大家所熟悉的“扑尔敏”,而马来酸氯苯那敏是一个“通用名”,就是世界上都认可的名称,扑尔敏是之前在中国约定成俗的“俗名”。马来酸氯苯那敏片
小儿手足口病早期症状小儿手足口病是由多种人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经常发生在5岁及以下儿童,尤其是1-2岁的儿童是高发期。现目前手足口病全年皆可发病,
#夏日生活打卡季#下午我睡醒,习惯的去摸摸宝宝的脚,发现脚冰凉冰凉的,又去摸头结果有点烫,心里就在想不会是生病了吧。到了晚上,头还是烫烫的,精神不错,不肯量体温
用户评论
春天出去踏青真是舒服呀,景色宜人!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要注意防护,别被蚊虫叮咬了,还有那些野生的植物。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清明前后确实容易过敏,外出的时候得多带些护肤霜啊。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荨麻疹真是太难受了,瘙痒难忍!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春天出去踏青的草地上要注意一些,可能会有虫子什么的。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春风暖阳出来散散步就感觉整个人都精神了!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皮肤要好好护理,尤其是那些容易过敏的人群。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出门注意防晒,还有蚊虫叮咬防护措施。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春天万物复苏,但也有一些植物需要小心接触。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感觉今年春风真是不错,空气清新让人舒适!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外出踏青要注意衣着轻便透气,避免捂汗引病痛。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天气越来越暖和了,出去踏青的氛围真好!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春天是好季节,但也要谨防各种病菌感染哦!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记得带几句蚊驱液出门,防止被虫子咬过敏。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健康安全出行要注意一些细节,预防荨麻疹的发生。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春天的景色真美,但也要注意身体的舒适度。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外出踏青需要注意自身安全,别走到危险的地方。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春天是过敏季,提醒大家留意自己的身体状况哦!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阳光明媚的日子出门锻炼身体,真是太好了!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保持心情愉快,积极应对生活中各种挑战。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