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 08 11 15:13:50 作者 :庆美网 围观 : 4次
1、四妙丸
成分:薏苡仁、苍术、黄柏、牛膝。
功效及价格:主要功效是清热祛湿,当中的薏苡仁、黄柏都是很好的除湿药材,价格大概在25元左右。
适宜人群:适用于湿气重、湿热下注导致的病症,比如下身筋骨疼痛、足膝红肿。而且黄柏、薏苡仁还有抑菌、镇静的作用,怀牛膝又能镇痛,所以四妙丸对于湿热导致的关节疼痛很有效果。
2、六君子丸
成分:主要成分是茯苓、炒白术、陈皮、制半夏、党参、炙甘草等。
功效及价格:有祛湿、健脾、理气、化痰的功效,价格大概在22元左右。
适宜人群:适用于脾胃虚弱、湿气重的人群,有很好的燥湿、补脾的治疗效果,服用之后因脾胃虚弱、湿气引起的食欲不振、腹泻、大便溏泄、痰多、气虚等症状都能得到很好的调理,一般是一天两次,每一次一袋,服药期间要注意不吃生冷、不消化的食物。
3、金钱草颗粒
成分:主要成分就是金钱草。
功效:有去湿、清热消炎、消肿止痛、通淋的功效,价格大概在20元左右。
适宜人群:适用于有热淋症的人群,比如前列腺炎、尿道炎、前列腺肥大、膀胱炎等泌尿感染疾病,有小便刺痛、有热感、尿频尿不尽等症状的,都可以服用。对黄疸、疖肿、毒物咬伤这些情况也有很好的清热解毒、消肿的疗效,还能治疗肝胆和尿路结石。
4、二陈丸
成分:主要成分就是制半夏、陈皮、甘草、茯苓。
功效及价格:有去湿、顺气、养胃、化痰的功效,价格大概在12元左右。
适宜人群:适用于治疗湿气内积、痰湿引起的痰多咳嗽、胸闷甚至是恶心的症状,对肺热引起的干咳、燥咳就不适合了。一般都是一天两次,一次喝9-15克,但是服药期间也要注意不要吃辛辣、生冷的食物。如果出现有发烧或者咳喘加重的情况,就要停药就医。
5、参苓白术丸
成分:桔梗、茯苓、山药、炒白术、炒薏苡仁、砂仁等。
功效及价格:主要的功效就是去湿、健脾,价格大概在十元左右。
适宜人群:适用于因为湿气重导致有腹泻、食欲不振、身体乏力这些症状的人群。但如果是腹泻的时候有大便不通畅、肛门有下坠的感觉的人群就不适合服用。而且服药期间也要注意不能和感冒药一起吃,也尽量不要喝茶。
6、五淋丸
成分:石韦、木通、栀子、地黄、黄连、海金沙、白芍、川芎、茯苓皮、当归、琥珀、甘草。
功效:主要功效就是去湿、清热、通淋,现在好像比较少见了,所以价格也不是很明确。
适宜人群:适用于下焦湿热的人群,湿热引起的尿痛、尿频尿急、小便浑浊这些症状的都可以服用,还可以搭配抗生素来对尿路感染、前列腺炎来进行治疗。暂时没有明确的副作用,但是孕妇和肝肾功能不全的人禁用。
7、清热祛湿颗粒
成分:茵陈、野菊花、岗梅根、黄芪、党参、苍术等。
功效及价格:主要的功效就是去湿、清热,价格也大概就在十几、二十块钱左右。
适宜人群:经常是在夏季的时候使用,使用于因为暑湿过重导致的食欲不振、烦闷身重、口干等情况,但是如果本身有糖尿病的患者就不适宜用药了。其余适合服药的人群一般是一天两到三次,一次一袋,而且药物成分纯天然的,所以几乎没有什么副作用。
8、湿毒清
成分:主要成分有苦参、地黄、土茯苓、白鲜皮等。
功效及价格:能祛风湿、止痒、清热、润燥,价格也不算很高,就在17元左右。
适宜人群:湿毒清算得上是很常用的中成药了,经常用于治疗因为湿热、血燥导致的一些皮肤瘙痒、脱屑的问题,几乎在药店也是很常见的治疗皮肤的药。如果对药物成分没有过敏情况的话,一般是一天三次,一次3粒,服药期间还是要保证饮食忌油腻、辛辣。
9、健脾丸
成分:主要成分就是党参、炒枳实、炒白术、陈皮、炒山楂等。
功效及价格:主要的功效就是健脾、去湿、开胃,价格大概在14左右.
适宜人群:适用于脾胃虚寒的人群,对于这类人出现的腹胀腹泻、食欲不振、大便溏泄的症状很有效果,但如果是急性肠炎引起的腹泻,具体表现是腹痛、大便水样,可能还会伴有发热的症状,健脾丸就不适用了。而且如果是火旺的人,像口干、手心热也是不适合服用的。
10、附子理中丸
成分:主要的成分是附子、白术、干姜、甘草和党参。
功效及价格:有温中散寒、健脾的功效,同仁堂的附子理中丸价格大概是13元左右。
适宜人群:适用于脾胃虚寒的人群,当中的干姜、附子都有散寒的功效,然后经常用于治疗脾胃虚寒导致的腹痛、腹泻、胃寒、手脚冰凉一些症状。但如果是感冒发烧的人就不适合吃了,其他情况下是一天吃三次左右,一次1丸,服药期间不要吃难消化的东西。
生活中我们习惯归类,整理,今天也对瑜伽体式进行一下简短的归类。尽管有很大的差异,但一些基本原则适用于所有的体式。从有意识的呼吸开始。呼吸是通过鼻子而不是嘴来完成
近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通过决议,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
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虽说“立了秋,把扇丢”,但也有“早晨立秋凉飕飕,晚上立秋热死牛”的说法。所以立秋后,早晚温差较
引言: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亚健康状态已成为许多人的"隐形伴侣"。据《中国国民健康白皮书》显示,超过76%的上班族存在睡眠障碍、慢性疲劳等问题。其实,养生不是
【春季篇:升发阳气,疏肝养胆】▶️ 核心原则:顺应"春生",唤醒身体生机☀️ 作息:5:30-6:30起床|22:00前入睡 黄金食谱:菠菜猪肝粥+荠菜豆腐羹(
“姥爷72岁体检时,血糖、血脂双双超标,医生让他少油少盐。姥姥变着法儿煮养生汤,半年后再查,指标竟都正常了!这3碗汤成了我家‘传家宝’,食材便宜、做法简单,中老
用户评论
我总是感觉体内湿气重,想试试这些中成药!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冬天家里潮湿,容易生病,看看有没有适合祛湿的方子。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最近 badan 很不舒服,听朋友说中医去湿可以改善!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对中医有很多了解吗?听说这些中成药效果不错哦~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好多人都是湿气问题较多吧?分享一下你们常用去湿的偏方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想问问这些中成药哪个适合长期服用呢?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平时饮食要注意,容易导致体内湿气重积。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中医治病 really 深入,需要慢慢 学习!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以前也尝试过一些去湿的中药材,效果还不错!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湿气问题很常见,希望这些中成药能帮助到大家。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生活习惯也有关系吧?比如运动、睡眠等等都要注意。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冬天太冷了,容易受寒导致湿气加重。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看医生的时候咨询一下是否需要服用去湿的中成药?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对中医的药方很有兴趣!学习一下看看能帮到我吗?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哪些日常习惯可以帮助预防体内湿气积聚呢?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中医治病的方式确实独特,需要用心去体会!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湿气重容易导致皮肤问题,想了解一下具体的治疗方法!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生活节奏快,很容易导致身体各种不平衡,比如湿气。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中医养生,让自己更健康。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