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公墓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墓资讯

阿塞拜疆公墓,在阿塞拜疆写诗

更新时间:2025 07 26 03:31:28 作者 :庆美网 围观 : 27次

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阿塞拜疆公墓的问题,以及和在阿塞拜疆写诗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当我赴任阿塞拜疆首都巴库国立大学执教之前,我只是对里海边的巴库有一个模糊的印象。

来到阿国之后才知道,阿塞拜疆共和国首都巴库是里海边最大的一个港口,也是外高加索的第一大城市。它位于里海西岸阿普歇伦半岛南部,是一座非常古老的城市。它不仅是政治、文化中心,而且也是重要的石油基地和经济中心。以巴库为中心的阿普歇伦半岛及其附近海底成为世界著名的石油产区之一,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了。

巴库一直以“石油城”之美誉而闻名于世。

阿塞拜疆公墓,在阿塞拜疆写诗

飞机在晚上九点多钟进入阿塞拜疆时,我从机窗望下去,巴库湾的风景异常美妙。海面的小岛上,一片片灯光在黑魆魆的里海上闪耀着……就在我踏上这片热土的时候,我写下了这样一首小诗:

像一只执意西行的候鸟,

在无尽的跋涉中慢慢变老。

不寻找春日里南国的美妙,

也不寻找北疆的亲吻和拥抱。

做一个东方的天使飞下九霄,

来到这大海边美丽的半岛。

用满身洁白的羽毛,

在奇思妙想中筑巢。

虽然生命中充塞着一次次风暴,

意志的翅膀却把希望捕到。

用长夜里的明月作向导,

直飞到岁月中最后的拂晓。

背负着红日和时空赛跑,

理想的光芒把前途照耀。

化身融入骄阳的微笑,

让周身的烈火把死神的影子烧掉!

2007年11月3日

第二天当我在巴库湾的岸边漫步时,这里茫茫的海面已看不到那些迷人的岛屿了。

只见海面上粼光闪烁,遥遥耸立着几座油塔。据说阿塞拜疆从16世纪就出产石油了,而且当时阿塞拜疆出产的是一种带有香味的石油。这在过去我还从来没有听说过。古时候阿塞拜疆被叫做“火的国度”,而他的国民被叫做“火的儿女”。因为当地人说,这里的土地到处都能出油,抓一把泥土,点上火就能燃烧。

巴库市内有阿塞拜疆科学院等100多所科研机构,10多所高等院校,最著名的高等学府是巴库国立大学,还有阿塞拜疆石油学院、阿塞拜疆医学院和高等音乐学院。巴库阿洪多夫国立图书馆,建于1923年,馆藏图书300多万册,是阿塞拜疆最大的图书馆

此外,还有许多自然和历史的名胜古迹,有建于11世纪的瑟纳克—卡尔清真寺,建于12世纪的“处女塔”和克孜卡拉瑟塔楼,建于15世纪的希尔凡王宫等。巴库还有许多博物馆,剧院,音乐厅。诗人在这里的民众中享有最高的荣誉。巴库就有一个地铁站是以诗人“尼扎米”的名字命名的,他是该国最著名的诗人。在首都的剧院前和街心花园里也都有许多诗人的塑像。

周末我们常去散步的“名人墓陵园”是一个花草秀美,林木荫翳的去处。最让人难忘的是园中无数精美的石雕和铜像。这里矗立着阿塞拜疆几个世纪以来伟大的诗人、文学家、作家、哲学家和政治家的墓碑,阿塞拜疆人民十分爱戴的已故老总统阿利耶夫的陵墓也安放在这里。这个墓陵园是对外开放的,任何人都可以在这里免费驻足。每当我走进这座墓园时,总是被它厚重的历史感,精美的艺术氛围和自然的美妙所感动。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我在这里的长椅上写下了:

访巴库名人墓陵园

高大挺拔的红松

把蓝天切成块块碧玉

嵌进历史久远的空间

白云驾着时间的翅膀

将片片画面串联

吹拂着不愿黄去的野草

一座座大理石的雕像

使历史如幻影般

终究为人民所爱戴

写下一首首永恒的颂歌

在这和谐的静穆中升华

走进这诗的国度

那歌者顶上的花冠

更有诗人脚下这片热土

2007年12月18日

巴库市内有很多清真寺。从巴库国立大学步行30分钟便可来到巴库湾边伊斯兰教最大的清真寺。每逢周五的中午,会有上百的穆斯林教徒来这里做一周里最隆重的礼拜。在这座清真寺的右侧,就是著名的“英雄山”。

1990年1月20日,曾经被俄罗斯士兵枪杀的许多巴库市民就安葬在这里,山上还安放了无数为保卫阿塞拜疆英勇作战而光荣牺牲的烈士和英雄的墓碑。“英雄山”的山腰上矗立着一座用“里海黄”岩石建造的石塔,在阳光的照耀下,远远望去金碧辉煌,塔中燃烧着告慰亡灵的长明火。

攀上山顶,可以俯瞰巴库湾的全景。岸边的山坡上,耸立着高高的电视塔。渺茫的海面上依稀可以看到兀立的井架(这里从16世纪就已经出油)。铅液般的海面上,一群群白色的海鸥在波浪间追逐嬉戏,它们的叫声随着海风传得很远,很远……在这里我写下了:

魂牵梦绕的大海啊,

如今你就在我脚边。

不息涌动的波涛啊,

如今你就在我面前。

有多少喧腾的河流向着你奔驰,

有多少鸣叫的飞鸟穿梭于你的浪间。

你的怀抱纳百川而汹涌,

你的胸膛里有热血翻卷。

将红日作为冠冕,

把明月别在胸前。

天地为你而合一,

岁月不能使你改变。

魂牵梦绕的大海啊,

今天我把你收进心间,

只有我的胸怀能容得下你的无边。

魂牵梦绕的大海啊,

明天我要归入你的怀间,

只有你的宽广能容得下我的爱恋!

碧蓝的,翻滚的自由啊,

你是我追寻的永远!

众多的名胜古迹为发展旅游业提供了有利条件。这里有豪华的旅馆,健全的体育设施和各种娱乐场所。街道两旁,土耳其餐厅随处可见。其中有一间土耳其人开的大型露天餐厅,有欧式菜肴和本民族菜肴,你可以惬意地坐在那里尽享用烤羊排的美味。

席间伴有音乐和歌舞,在座的客人也可以随意地登台即兴起舞。海边不远处,有一家中国人开的“长城饭店”,虽然面积不大,但这里的菜肴做得很地道,能在异国他乡品尝到家乡菜肴,也是难得的享受。在首都的周边也有许多天然的浴场,那是夏季人们最喜爱的地方

巴库这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使我留连忘返。在离别这座古城的清晨,我久久地站在露台上眺望远空天边的一线海湾,看着一抹霞光冉冉升起,空中无数雨燕在面前回旋,鸣唱,于是我写下了在巴库的最后一首诗:

巴库湾的清风令人爽怀,

巴库湾的白云展翅而来—

面对这良辰美景不知有多少感慨,

难道我们的缘分一别难再?

将这碧空里的霞光采摘,

令云雀的歌声留在天外。

珍藏燃火的情怀,

拥抱燃火的时代。

火的儿女,火的慷慨,

火的大地,火的热爱。

暮春好花独自开,

落照满天红难改。

躬身把永恒的思念深埋,

挥一挥手带走这流光异彩。

2009年6月17日

李佐,1957年7月11日生于北京。1983年,他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俄语系。毕业后,他在北京交通大学教授俄语20多年。其间,他将一系列俄苏诗人的作品译成中文,并发表在杂志上。不久前,他翻译的诗集《李白诗歌精选百首》在明斯克出版,并由白俄罗斯国家图书馆收藏。

从童年起,他就喜爱书法,后来从师多年,研习颜体书法,并在全国书法比赛中两次荣获金奖,多次获得银奖。

来源:好基友CRI俄语广播(CRI-russian)

作者:李佐(CRI驻俄罗斯首席记者)

图片:李佐、张莹

海纳百川,包罗万象。

关注CRI海象,丰富你的世界。

微信订阅号:CRI海象(CRIhaixiang)

OK,关于阿塞拜疆公墓和在阿塞拜疆写诗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公墓资讯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