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 08 07 05:09:36 作者 :庆美网 围观 : 88次
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巴黎中国劳工公墓,以及中国劳工在欧洲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1、一战是一场狗咬狗的战争,欧洲的统治者为了扩张自己的势力,打着用一次大战结束永远的战争的口号,发动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2、1914年6月28日(塞尔维亚国庆),奥匈帝国皇储费迪南大公夫妇在萨拉热窝视察时,被塞尔维亚青年加夫里若·普林西普枪杀。奥匈帝国以此为借口,在得到德国的支援后,于1914年7月28日向塞尔维亚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3、此时的人民受到统治者,一群王室的操控,大“一场终极战争结束以后的大战的旗号”走向了战场。但是战场总是不是像想象中那么美好,死亡如影随形。一战的战场上6,500万人参战,1,000万人丧生,2,000万人受伤。
4、原本也没有中国什么事情,但是作为协约国的英法人口大量下降,急需兵源补充。他们将目光放在了遥远的东方,要求当时统治着中国的北洋政府出人口来补充兵源。
5、收到这一信息后,当时的北洋政府也是左右为难,担心不参战的话,将来和会上无一席之地;参而不战的话,势必又受到协约国集团的责难。几经思虑后,“交通系”首领、原袁世凯总统府秘书长梁士诒制定了一个妙计,那就是“明示中立、暗示参加”,途径是“以工代兵,赴欧参战”。这样的话,如协约国战胜,则功在北洋政府;如协约国战败,则罪在商人。
6、在此方针指导下,中国外交部和法国政府于1916年5月创建了一个名为“劳工海外输出公司”(即惠民公司)的招聘机构,其中法方招工团由其军方指定的退役少校陶履德负责,中国方面则以梁士诒、叶恭绰为正副首领,对外以交通银行经理梁汝成为全权总代表。
7、随后,一场大规模的劳工招募运动在中国大地上悄然拉开。据事后统计,从1916年8月到1918年11月,中国共派出超过14万人的劳工前往欧洲,其中英方管理下的中国劳工约10万人,法方管理下的约4万人(除此外,俄国也招募了约5万华工)。这些华工,主要来自北方(尤以山东人为主),此外也有来自湖北、江苏、湖南、安徽、上海甚至香港的。
8、由于报名人数众多,外方对华工的选拔非常严格,凡患有肺结核、眼病、性病及牙病等疾病的申请者均被拒绝。之后,被选中的华工与英法当局签订一份3年到5年的合同,合同注明大致的工作范围及报酬(劳工领一半,另一半发给国内家人)。就待遇而言,赴欧劳工比晚清时前往美洲修建铁路而饱受压榨的同胞似乎要好得多,他们在上船前,先要经过消毒洗澡,之后发放统一制服,其中包括印有编号的外衣、裤子、腰带及内衣、草帽及鞋袜等。此外,每人还发放一个装有毛毯、铺盖、水杯和铁饭碗的工具包,一切都是标准化的。
9、离开中国前,入选的华工被集中在威海等地进行简单的军事训练,等待海轮来接。由于当时地中海受到德国潜水艇的威胁,首批华工约800人从青岛出发,乘坐法轮从好望角绕道前往欧洲,其间历时三个月才到达法国马赛。之后,鉴于德国“无限制潜水艇战”范围的不断扩大,赴欧路线改为经太平洋到加拿大温哥华,之后乘火车穿越北美大陆,再横渡大西洋前往英国,最后转往法国。在战争的阴影下,华工们在离开祖国那一刻起即面临着生死存亡的考验,他们的运输船在接近英法作战海域后,随时都可能受到水雷或德国潜水艇的威胁。其间,德国潜艇在1917年2月24日击中其中一艘邮轮,船上543名华工全部葬身大海。
10、无名者:欧洲战场上的“工蚁”
11、当第一批中国劳工抵达法国马赛港时,法国某报纸即在其头版新闻上兴奋地描述道:“这些华工是通过仔细挑选招来法国的。他们大部分来自中国的北方。他们比安南人更加能忍受我们国家的气候。另外,医疗体检报告结果认为绝大部分的华工身体健壮,这对我们国家继续在那儿招工是一个好消息。”按事前的合同约定,中国劳工是“以工代兵”,并不参战,但执行过程中却并非如此。最初,法方管理的中国劳工多被安排到军工企业或其他重要工业企业如施奈德公司、雷诺公司等,有些则在港口服务。但是,在中国对德宣战后,英法当局对中国劳工的工作安排陡然生变,他们几乎全部被投放到前线。从挖战壕到修工事、从野战救护到掘埋尸体、从筑路架桥到解运粮草弹药,华工从事的都是最艰苦繁重的工作。据中国劳工第十三营的随行翻译张邦永回忆,他们被英军派往法国东北边的阿拉斯挖战壕时,事实上已在敌人的步枪射程之内,有些地方与敌方战壕的距离不过50米;直到中国劳工挖好战壕后,英国兵才进入阵地,换言之,劳工们被顶在了最前线。
12、英国记者韦克菲尔德就说:“每一位华工都是顶呱呱的多面手,能忍难忍之苦,工作风雨无阻、冷热不惧。他们善于学习,对英国远征军的各种工作需求,都能应付自如。”英国陆军部也在一份报告中说:“中国劳工是所有外国劳工中最优秀的……大多数劳工都能熟练地工作或说能很快掌握工作技能,而且他们一直都在铁路、兵工厂和坦克车间高效率地工作。”但是,也有一些欧洲人带着种族主义的优越感看待中国劳工,他们甚至轻蔑地表示:“当黑鬼、中国佬不工作时应被监管起来,在他们被合理使用时就不会引起什么麻烦。他们花样很多,但是既不会知足也不会犯下暴力的罪行。他们很顺从、很听话。”遣散:或死或归或留的中国劳工经历了两年甚至更长的战火洗礼后,“一战”终于在1918年底宣告结束。据统计,英方监管下的中国劳工在停战时约96000人,其中8万人仍在继续工作,从事填平壕沟及破损的路面,或将先前运到前线的大量物资重新装船运回英国等工作。这些劳工,大多待到1920年左右才被遣送回国。而在法国方面,中国劳工直到1922年才得以回国。回国前,一些劳工获得了英方颁发的“一战胜利纪念章”。1919年9月,首批中国劳工在完成任务后开始启程回国,他们仍旧按照来时的路线返回,即先乘海轮到达加拿大的哈利法克斯,之后坐火车横穿美洲大陆前往温哥华,最后横渡太平洋归国。遗憾的是,由于战后国际汇率的急剧变化(尤其是法郎的贬值),加上劳工们的薪水被大量地汇入中国兴业银行,而后者在战后因资不抵债而导致很多劳工未能将薪水取回。如此,经过数年的磨难后,很多幸存的中国劳工在经济上并没有太大的改善。当然,能够安全回国的劳工还是幸运的,毕竟他们活着回到了故乡。与他们一起同赴欧洲的劳工中,大约有一万人死在了这场他们也许从来没有理解过的战争中。在英国加来省的胡明冈和波特尔、法国滨海的努瓦耶尔,英法当局都修建了葬有大量华人劳工的公墓,每年的“一战”纪念日,当地的中英、中法友好协会都会去祭奠那些永远长眠于异国的同胞。除此外,还有数千华工留在了战后劳动力严重匮乏的法国,一些人与当地女子结婚甚至又参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13、这14万劳工为协约国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1918后的巴黎协会上,欧洲诸国不顾中国人的权益,将中国山东转让给日本来为自身谋取利益,将中国与战败国归为一类。
巴黎中国劳工公墓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中国劳工在欧洲、巴黎中国劳工公墓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
唐氏筛查,是一项备受关注的检查,它能给你带来什么?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而对于准父母来说,更是希望能够保证宝宝的健康。那么,什么是唐氏筛查?它有
嗨,亲爱的小伙伴们!今天我们要聊的话题是关于唐氏筛查的。可能有些小伙伴对这个名词还不太熟悉,没关系,我来给你们简单介绍一下。唐氏筛查是一种常见的产前检查方法,它可以帮助我
嘿,各位亲爱的小伙伴们!今天要聊的话题是关于生活百科行业的一个大热门——唐氏筛查。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这个名词,但是你真的了解它吗?别着急,我来给你揭秘!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
嗨,亲爱的小伙伴们!今天我们来聊聊一个和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唐氏筛查。或许你已经听说过这个名词,但是具体是什么意思呢?别着急,接下来我会为大家一一解答。首先,我们会了解什
嘿,亲爱的小伙伴们,最近有关唐氏筛查的话题又开始火热起来了!你们知道什么是唐氏筛查吗?它有什么作用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这个备受关注的话题。别担心,我会用最轻松幽默
唐氏筛查,这个曾经鲜为人知的名词,如今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悉。它是一项针对孕妇进行的检查,旨在发现可能患有唐氏综合征的胎儿。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家庭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