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公墓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墓资讯

24MEX,24mex是哪个国家的

更新时间:2025 08 11 12:47:10 作者 :庆美网 围观 : 86次

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24MEX,24mex是哪个国家的和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24MEX,24mex是哪个国家的以及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从今年初开始,SSD厂商们的新品不断,通过发布新品的方式扩充产品线,增加市场占有率和影响力,而这种做法有利有弊,影响消费者的是有了更多选择,同时错综杂乱的型号也容易让消费者头晕眼花。

反观这半年多,价格不断走低,让更多的消费者愿意为主流128GB容量SSD买单;ONFI异步闪存的消声遗迹,让消费者不在那么容易掉进坑里;闪存制作工艺依旧停留在19-20nm阶段,让喜欢先天下之忧而忧的用户不必担心“寿命”下降。

当然,新品种打酱油的也不在少数,低规格、低性能的同时价格仅有二三十元的差距,这些产品的定位十分尴尬,没有预算的用户不会上SSD,预算紧张的用户也不差20块钱,预算充裕的就更不用说了。

24MEX,24mex是哪个国家的

本次的评测我们共收到了15款评测产品,测试前我们不会对性能下任何结论,性能的高中低档等成绩出炉后再定不晚,测试前,我们有必要对它们的规格及技术特点进行一部分了解。

主控芯片实则为一颗处理器,在SSD整体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次评测的产品中,光是主控芯片种类就多达10款,而它们出自八家不同厂商之手。

测试产品规格预览

不难看出,JMF667H主控是现阶段最厂商喜爱的主控之一,15款产品中有5款采用了这款主控,随后是慧荣的SM2246EN,但仅有两款产品使用,Marvell主控虽然有三款产品,但分别使用了9187/9188/9189三个不同型号,虽然型号差别不大,但已经是隔代产品。

CPU级别INDILINX Barefoot3 M00主控

其它几款主控分别是三星850PRO的MEX、OCZVector150的Barefoot3、创见370的TS6500、海盗船NeutronGTX的LM87800AA和东芝Q PRO的TC358790XBG。

广为赞誉的东芝19nm MLC颗粒

闪存芯片是SSD的存储介质,容量和寿命均是由它来定夺,目前SSD中所采用的闪存颗粒基本都来自于几家大厂,其中镁光、东芝颗粒应用最广泛,另外还有英特尔、三星、闪迪和SK海力士等品牌颗粒应用在不同的产品上。需要重点提一下的是三星850PRO 128GB SSD是本次评测中唯一一款实用了3D闪存的产品,3D闪存也是除提升工艺外的日后主要发展方向。

购买一款SSD之前,价格往往是用户最关心的,所以本次128GB SSD横评中加入了价格分档,分别为高端的600元以上级别、主流的400~600元级别和入门的400元以下级别,能够让您更清楚的分清各款产品的价位和性能档。

高端组成员

高端档:①三星850PRO 128GB;②OCZVector150 120GB;③浦科特M6PRO 128GB;④海盗船NeutronGTX 120GB;

主流组成员

主流档:①英睿达M550 128GB;②浦科特M6s 128GB;③创见370 128GB;④影驰黑将128GB;⑤影驰黄金战甲128GB;⑥东芝Q PRO 128GB;

入门组成员

入门档:①金速F9 128GB;②创见340 128GB;③FengLei H8066 120GB;④FengLei H8017 120GB;⑤威刚SP600128GB。

下面即将进入测试环节,在测试环节中我们抛开规格、价格和品牌等外力因素的影响,在每个档位进行性能排序,将最真实的成绩展现在您眼前。

■ATTO Disk Benchmark

ATTO Disk Benchmark是一款优秀且免费的磁盘基准测试软件,支持对稳定性/突发性传输速率进行读写测试,适用于常规硬盘、RAID、USB闪存盘、移动存储卡等产品的读写性能测试。

东芝Q PRO 128GBSSDATTO队列深度测试(范例)

ATTO Benchmark读写对比

消费者通常都会遇到自己测试与包装标注成绩不符的现象,原因是硬盘产品在出厂标称中的读取和写入速度都比自己测试的数值大,其实厂商就是通过ATTO Benchmark软件测试得出的最大数值。

点评:没有了SF2281主控产品的加入,ATTO的成绩似乎更有悬念,而三星的新旗舰850PRO 128GB SSD凭借着565.6MB/s的读取速度荣登榜首,它的写入速度为475.8MB/s,仅排在第二名。

排名第二的东芝Q PRO 128GB SSD写入速度达到了惊人的511.3MB/s,同时读取速度为555.3MB/s,是表现最为均衡的产品。

金速F9、FengLei H8066和英睿达M550也均达到了563.1MB/s的惊人速度。

■CrystalDiskMark

CrystalDiskMark是一款简单易用的硬盘性能测试软件,但测试项目非常全面,涵盖连续读写、512K和4KB数据包随机读写性能,以及队列深度(Queue Depth)为32的情况下的4K随机性能。队列深度描述的是硬盘能够同时激活的最大IO值,队列深度越大,实际性能也会越高。

三星850PRO 128GBSSDCrystalDiskMark测试(范例)

CrystalDiskMark持续读写速度PK

从CrystalDiskMark测试看,这里主要考察多线程的读写速度,同步和异步闪存的差距很容易在此项测试见分晓。和ATT0最大读写速度不同,CrystalDiskMark倾向于非压缩算法,因此它的成绩更具有性能鉴别意义。

点评:从这款软件的测试成绩看,表现最为均衡的依然是东芝Q PRO,速度最快的是金速F9,读取达到552.3MB/s,超越了贵它一倍的三星850PRO。

没有异步闪存颗粒也让CDM的柱状图看起来比较均匀,读取速度最慢的产品也达到了487MB/s以上,而异步颗粒的表现则不会超过300MB/s。

● AS SSDBenchmark

AS SSD Benchmark是一个专门为SSD测试而设计的标准检测程序,因为它提供了很大的可定制性。它的成绩显示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MB/秒的形式,另一种是IOPS形式。本次测试主要使用这款软件的IOPS随机读写功能,测试4K-64Thrd多任务随机读写IOPS值。

英睿达M550 128GB SSD 读写IOPS值(范例)

AS SSD Benchmark IOPS值对比

随机读写性能是固态硬盘的关键指标,其单位为IOPS,即每秒进行读写(I/O接口)操作的次数。我们从表中看到固态硬盘的每秒进行读写操作的次数是以万为单位进行计算,而传统的机械硬盘不足300 IOPS值。

点评:在IOPS测试中,位列三甲的产品均是刚刚上市不久的新品,其中三星850PRO以97106次/s领先,英睿达M550随后,浦科特M6PRO次之,三者之间的差距不足2000次/s,这对于接近10万的总值来说,是微乎其微的差距。

而我们放眼入门产品,总体表现也很不错,排名垫底的威刚SP600的读写值分别达到了63839次/s和31957次/s,这个成绩在两年前就是高端。

近两年来闪存工艺不断提升,寿命得到了小幅度缩减的同时性能却有了很大提升,并且依然有用户在不断挑新工艺的刺,闪存厂商往往给出的只是理论保守值,比如东芝19nm MLC颗粒的P/E在3000次,我们日常使用中能够将128GB SSD重复擦写3000次意味写入量要到达384TB,如果您还在使用机械硬盘,看看您硬盘的容量有没有装满,用了多久才装满,就知道指着颗粒寿命殆尽就是天方夜谭。

■PCMark7硬盘模拟测试对比

本次测试使用的是Futuremark的另一款“PCMark7”基准测试软件,它更侧重硬盘的真实模拟应用。

浦科特M6PRO 128GBSSDPCMark7硬盘得分:5510分(范例)

PCMark7硬盘得分对比

PCMark7测试选取了PCMark7的Secondary storage score分项分数作为评分对象,Secondary storage score分项着重测试计算机从盘的硬盘性能。

点评:从PCMark7硬盘得分我们清楚的看清得分均在5000分以上,分析起来也很容易理解,那就是低价新工艺闪存的应用,让厂商彻底的放弃了异步闪存的使用。

从得分上来评定5000至5200分是性能良好,5200至5400分可以评定为性能优秀,而5400分以上则视为性能优异。

■AS SSDBenchmark总分对比

AS SSD是基于全方位性能的测试软件,它使用了非常深度的Queue Depth(QD)队列深度,以及非压缩测试。

• AS SSD的连续读写测试,使用了QD32的队列深度,並且使用非压缩数据作为测试标准。

• AS SSD同時提供了非常容易阅读access time分數

• 确认4K对齐后,选择测试SSD并且按下“Start”即开始测试

AS SSD并不仅仅局限于测试SSD的I/0接口吞吐量,它可以根据SSD的整体读写速度、I/0接口吞吐量、access time寻道时间,对SSD进行整体性能评估分数。或者说,它比PCMark硬盘得分更为靠谱。

OCZVector150 120GB SSD“AS SSD”总分(范例)

AS SSD总分对比

AS SSD软件和CrystalDiskMark均运行压缩数据,因此两者得分排名既有相同(读写速度),又有不同(AS SSD需要评估IOPS值)。

点评:AS SSD总分三甲依旧被三星850PRO、英睿达M550和浦科特M6PRO所占据,并且得分超过均超过了1100分,看来今年的新品实力雄厚啊。

得分在1000至1100分之间的也有四款产品,分别是OCZ Vector150、海盗船NeutronGTX、FengLei H8066和东芝Q PRO成绩也相当不错。

800至1000分之间的则有浦科特M6s、FengLei H8017、影驰黑将和影驰黄金战将,表现也是非常抢眼。

创见370、创见340、金速F9和威刚SP600的得分也均在700分以上,而半年前得分600就可以视为主流产品了。

■PCMark 8

PCMark8是全面系统且专业的测试方式,为用户的PC进行性能评定。它对于操作系统的要求至少是Win7,当然作为专为Win8量身定制的软件,对于Win8的支持则是最完美的。诸如Vista及WinXP是完全无法运行该软件的。

FengLei H8017 120GB SSDPCMark8硬盘得分:4968(范例)

PCMark8硬盘得分对比

PCMark8的硬盘测试针对SSD进行了优化,优化并不会带来SSD得分高,而是进一步针对SSD的应用,相比PCMark7更有说服力,而总分就是体现出了综合水平。

点评从PCMark8的得分上不难看出,差距很小,但30分就可以划分出一个档次来。本次最为抢眼的是东芝Q PRO,三星850PRO紧随其后,最令人想象不到的是FengLei H8017名列第三,FengLei H8066仅以1,2分的劣势落后于浦科特M6PRO和OCZVector150。

两款入门级SSD的出色表现让人刮目相看,而综合以上测试来看,能有如此表现也并非偶然。高端组的海盗船NeutronGTX表现有些不尽如人意。

■PCMark 8

PCMark8内置了多个测试项目,其中Storage测试项目针对硬盘性能做出评定,包括两款游戏以及各种办公应用测试。分别为《魔兽世界》和《战地3》的游戏载入测试,Photoshop,Adobe InDesign,Adobe After Effects,Adobe lllustrator,微软Office Word、Office Excel以及Office PowerPoint等十项测试。

东芝Q PRO 128GBSSDPCMark8硬盘带宽成绩(范例)

PCMark8硬盘带宽测试对比

PCMark8硬盘带宽测试成绩非常接近实际拷贝速率,日常使用中少不了复制粘贴,所以这一项目也是非常关键的考量标准。

点评东芝Q PRO出人意料的以280.87MB/s将第二名甩开了半条街,作为一款主流产品其拷贝测试成绩相当惊人,也再次证实了这款产品的过人之处,其成绩排名基本与总分排名相当,没有太大出入。

有超过一半产品的拷贝速度都超过250MB/s,另外有5款产品介于200MB/s至250MB/s之间,仅有两款产品的表现差强人意,仅170多MB/s,但比起普通机械硬盘而言,还是有着非常巨大的优势。

■测试平台介绍

总结:在本次横评的环节,没有绝对的第一,也没有绝对的倒数第一,三星850PRO 128GBSSD凭借着优异的表现,在综合性能上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的第一,但依然在部分测试中败下阵来,而表现差强人意的威刚SP600128GB SSD也在几项测试中有不错的表现。

从整体成绩来看,入门级的SSD性能已经到达了去年同时期中高端产品的水平,而价格也进一步降低,证明了一年来主流SSD的进步之大。

在高端组的成绩中,三星850PRO 128GB SSD的成绩是当仁不让的第一名,而海盗船NeutronGTX 120GB SSD作为一款高端产品,表现的中规中矩,比起另外三款SSD,它上市时间长,没有及时上市的替代品,也是不低其余几款产品的重要因素。

主流组的成绩当中,以英睿达M550 128GB SSD和东芝Q PRO 128GB SSD互有胜负,在绝大部分中占据了前面的位置,浦科特M6s 128GB SSD和创见370 128GB SSD也分别在一项测试中跑到前列,而影驰黑将和黄金战将的性能表现十分接近。

入门组的表现有些惊喜,FengLei H8066 120GB SSD无疑是表现最好的产品,在各项测试中均有出色的发挥,H8017 120GB SSD的表现则不那么稳定,整体表现依然良好。在AS SSD总分测试中,成绩垫底的737分,与去年的成绩相比,也完全是中高端水准了,对于普通用户的需求可以说是绰绰有余。

最后我们按评测的性能再次将这15款128GB SSD来分档:

高端:三星850PRO、浦科特M6PRO、OCZVector150;

中高端:英睿达M550、东芝Q PRO、海盗船NeutronGTX、FengLei H8066

中端:浦科特M6s、影驰黑将、创见370;

中低端:影驰黄金战将、Fenglei H8017、金速F9;

入门:创见340、威刚SP600;

细心的读者会发现多了“中高端”和“中低端”,这样做是为了更好的将这些产品用性能来区分,减少每个档次的性能区间。

昂贵的海盗船NeutronGTX性能上的表现只能说勉强看齐英睿达M550和东芝Q PRO,将旗舰产品及时换代已经是势在必行的了。价格低廉的FengLei H8066表现抢眼,各种测试表现均衡,虽然不及同性能组另几款产品,但明显优于中端组的成绩,让它跻身中高端队列。

零售价格:899元

三星850PRO 128GB固态硬盘

点评:消费级市场首款3D V-NAND SSD,性能强劲,寿命长,单颗颗粒容量大,对大容量SSD的发展至关重要。而这款3D V-NAND SSD的售价惊人,128GB就卖899元,使用对象是高端及行业用户。

相比上代旗舰840PRO,可以说是彻头彻尾的革新产品,不仅使用了3D闪存,主控也更换成了MEX三核主控,也就是840EVO上那款主控。

2、OCZVector150 120GB固态硬盘

零售价格:680元

OCZ Vector150 120GB SSD

点评:凭OCZ和东芝的关系,要用到顶级闪存颗粒并非难事,可惜Vector150上市的时候,东芝还停留在19nm TypeA颗粒上,而最新的A19nm MLC将在Vector150的升级版上使用。这款Vector150依旧采用了之前的Barefoot3 M00主控,与东芝颗粒首次搭配就表现出了非常抢眼的成绩。

从价格和性能比较来看,还真对的起这份价,如果您觉得京东799元的价格太贵,在电商上找到不到700元售价的Vector150 120GB SSD还是相当容易的。

3、浦科特M6PRO 128GB固态硬盘

零售价格:669元

浦科特M6PRO 128GB固态硬盘

点评:相比三星850PRO的升级,浦科特M6PRO的升级动作就小的多,仅仅是将颗粒升级成东芝A19nm MLC颗粒,固件也进行了升级,主控依然Marvell 88SS9187主控。

说它是半年度升级幅度最小的旗舰也不为过,在Marvell 88SS9189都用在入门产品上的今天,这款浦科特的新旗舰还在使用Marvell 9187,这个做法有些让人费解,好在它性能表现不错。

4、海盗船NeutronGTX 120GB固态硬盘

零售价格:720元

海盗船NeutronGTX 120GB固态硬盘

点评:说实话,这款海盗船NeutronGTX 120GB固态硬盘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即使在去年,它的表现也可以说是非常抢眼,而在新品不断的夹击下,还在用这款老产品作对比,确实有些残忍,还在它本次测试中的综合表现良好。

它也是本次评测中唯一一款实用LM87800AA主控的产品,而这款主控有不少企业级的影子在里边,体现最为深刻的就是稳定的性能发挥和实用表现,在多款同容量SSD暴力擦写测试中,NeutronGTX是当之无愧的坚强帝。

5、英睿达M550 128GB固态硬盘

零售价:525元

英睿达M550 128GB固态硬盘

点评:对于英睿达的产品许多用户并不陌生,从M4到M500,再到现在的M550,性能从高到低,M550的上市再次让英睿达跻身列强当中。

这款英睿达M550 128GB固态硬盘采用了顶级的Marvell 88SS9189主控和镁光20nm MLC颗粒,通过优化,让OP空间降低至极致,同时消费者则可以享受到更大的存储空间,可以说是一箭双雕。

6、东芝Q PRO 128GB固态硬盘

零售价格:429元

东芝Q PRO 128GB固态硬盘

点评:东芝Q PRO 128GB固态硬盘是一款不被看好的产品,许多用户都唾弃它没有缓存,做工粗糙,其实打开外壳我们就会很容易的发现,其做工相当精致,如果它自称第二,恐怕也没谁敢称第一。

而在我们本次的测试中,它却表现出来强劲且均衡的特性,而最吸引人的一点就是它售价仅为429元,难倒还不够有诱惑力吗?

7、浦科特M6s 128GB固态硬盘

零售价格:449元

浦科特M6s 128GB固态硬盘

点评:浦科特M6s 128GB固态硬盘是一款让人眼前一亮的产品,全新升级的规格比起M5s进步非常明显,Marvell 88SS9188主控与东芝A19nm MLC的表现直逼上一代旗舰,M5PRO系列的性能。

全新的规格带来了焕然一新的性能,在列强辈出的时代中,依然能够占有一席之地,加上一个诱人的价格,这款浦科特M6s 128GB固态硬盘相当一段时间内都会是主流市场的万人迷。

8、创见370 128GB固态硬盘

零售价格:约490元

创见370 128GB固态硬盘

点评:创见370 128GB固态硬盘还没有正式上市,但从同系列256GB的定价来看,这款产品应该会打出499元的上市价。这款创见370 128GB SSD采用了自主研发的TS6500主控,与镁光20nm MLC颗粒搭配,性能表现令人满意。

它与340系列采用了相同的模具,规格上仅主控不同,但自主主控的表现可圈可点,让这款创见370的性能表现能够一直保持在中上游。

9、影驰黑将128GB固态硬盘

零售价格:419元

影驰黑将128GB固态硬盘

点评:影驰黑将128GB固态硬盘是最早使用JMF667H主控的SSD之一,当初搭配东芝24nm MLC颗粒性能表现足以让人眼前一亮,但时过变迁,东芝24nm MLC早已停产,而影驰黑将一直在降价销售,相信东芝19nm MLC颗粒已经深入它的。

从性能表现看,这款上市快1年的产品因为更新速度慢,性能表现只能居中,但它所倡导的3年免费换新服务却一直如初不变。

10、影驰黄金战将128GB固态硬盘

零售价格:439元

影驰黄金战将128GB固态硬盘

点评:影驰黄金战将128GB固态硬盘上市之初定位入门级,特点是享受5年换新服务,用服务和性价比来征服用户,就连零售价格都高于定位较高的黑将系列,很容易给消费者的选购带来麻烦。

而这款黄金战将的性能表现来看,还算不错,规格上采用了JMF667H主控与英特尔原厂20nm MLC闪存颗粒,有着主流的性能和便宜的价格,加上5年的超长质保时间,使它成为一款颇具性价比的入门产品。

11、FengLei H8066 120GB固态硬盘

零售价格:390元

FengLei H8066 120GB固态硬盘

点评:FengLei H8066 120GB固态硬盘的表现可以说是非常抢眼,钻石切割造型的A面与850PRO颇为相似,而FengLei H8066系列也是其首款以自主品牌推向市场的消费级SSD。

这款FengLei H8066在测试中的表现可以用惊喜来形容,作为一款价格低于400元的产品,多项测试的性能可以媲美中高端产品,而这并非偶然。而它的规格是在平常不过的慧荣SM2246主控与东芝19nm MLC颗粒,在它身后,离不开一个强大的固件团队的支持。

12、FengLei H8017 120GB固态硬盘

零售价格:约350元

FengLei H8017 120GB固态硬盘

点评:这款FengLei H8017 120GB固态硬盘目前并没有正式上市,但从其规格和型号来判断定位低于H8066,所以我们估测它的价格不会高于350元,外壳上比起H8066从磨砂进化到金属拉丝工艺,而产品厚度也增加到了9毫米。

FengLei H8017 120GB固态硬盘也有着非常不俗的表现,只是性能高低分明,幅度过大,影响了它的最终排名,但作为一款入门产品,价格相近的同时规格将会领先于同级产品,它所采用的JMF667H主控和东芝19nm MLC颗粒,也出现在了不少中端产品上,而这些中端产品也该反思下为什么PCmark8测试中会有如此大的差距。

13、金速F9 128GB固态硬盘

零售价格:359元

金速F9 128GB固态硬盘

点评:金速F9 128GB固态硬盘上市也有一段时间了,它在本次横评中的表现符合其定位,性价比是吸引消费者的重点所在,值得一提的是它在外壳的制作上也下了不小的本。

这款金速F9 128GB固态硬盘的性能表现完全可以胜任我们的日常应用需求,即使频繁的复制拷贝,也并不会难倒它,慧荣SM2246EN主控与事必达20nm MLC颗粒为金速F9提供了足够的稳定性和耐用性,还有就是它只是入门产品,咱对它要求别太高。

14、创见340 128GB固态硬盘

零售价格:380元

创见340 128GB固态硬盘

点评:创见340 128GB固态硬盘过人之处并不在于性能,而是创见多年的生产功底,让这款产品的做工明显优越于同价位的其它产品,遗憾的是这款创见340并没有使用创见自主的TS6500主控,而是是用了JMF667H主控与镁光20nm MLC颗粒。

与之前的金速F9相同,作为一款入门产品,我们对它要求别太高,总体性能表现已经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标准,1年前我们用主流完全可以满足需求,1年后的今天,我们用这款创见340依然可以满足我们的使用需求。

15、威刚SP600128GB固态硬盘

零售价格:369元

威刚SP600 128GB固态硬盘

点评:威刚SP600 128GB固态硬盘是本次评测最为低调的一款产品,因为它一直默默的为其它产品做着衬托,虽然综合性能不敌,但威刚内存所带来的余威在SSD市场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同样是JMF77H主控;同样是镁光20nm MLC闪存颗粒;没有出色的性能却有着可圈可点的做工,如果您熟知威刚SP600 128GB固态硬盘,就应该知道它带来的更多是运行的稳定性和实用寿命。

15款128GB SSD涵盖大部分市面品牌,其中个别大品牌和型号,因为厂家没有送测,对此表示惋惜。现在128GB SSD的性能整体达到去年256GB SSD水准,即使性能表现最差的128GB SSD,其性能也在主流级别,日常应用已绰绰有余

郑兆远

我圈了8亿 还不上 跑路了

赢可能需要很多次,但输光,只需要一次。

币圈又爆雷了!

最近,数字货币交易所FCoin创始人张健在官网发布名为《FCoin真相》的文章,称FCoin目前资金储备无法兑付用户提现,规模介于7000-13000BTC之间(约0.685亿美元至1.27亿美元)。

翻译成人话就是:我圈了接近8亿人民币的资产,还不上,跑路了!

当一个受害者朋友,将群内的各种维权信息给我看时,不禁倒吸一口凉气:币圈割韭菜,不眨眼。

有人全部身家连同30万外债被洗劫一空:

有人负债炒币,如今要卖房解决危机:

有人十年积蓄,毁之一旦:

其中不少受害者,还是此前互联网金融暴雷的受害者,这次又打起了熟悉的报警电话,亏损最多受害者高达上千万。

在受害者的哭诉中,我深刻体会到了中产阶级财富上的脆弱与焦虑:

他们以为自己很有钱,其实只有一点点钱,一次大病,一次暴雷,就让他们一夜返贫;

他们以为自己在做价值投资,其实只是在玩;

他们拼了命追求高收益,做着财富自由的美梦,最终做了别人财富自由的嫁衣。

尤其是在币圈这样一个缺乏监管的市场里,会放大人性的恶,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今天为大家盘点币圈收割韭菜的种种手段。

01 交易挖矿与理财骗局

张健,号称是火币网的前CTO,2018年5月,推出了自己的数字货币交易所FCoin,喊出的口号是“交易挖矿”。

“交易手续费以FT(交易所发行的数字货币)的形式100%返还”,“51%的FT通过交易挖矿返还给用户”、“80%的平台收入返还给FT持有者”……

靠着“模式创新”,大量投资者涌入交易所,FCoin一度跃居全球交易量首位,平台币FT也上涨了近百倍。

交易挖矿本质上是ICO,用有价值的比特币换取交易所发行的0成本平台币FT,手续费分红大部分同样到了交易所手中。

FT涨,参与交易挖矿的人越多,手续费分红也就越多……看似一片繁荣,这也注定了它没有回头路,只能涨不能跌,这是一个资金空转的游戏。

当受益者套现离场、没有新鲜的资金入场接盘,FT大跌,参与交易挖矿的人会减少,分红也会减少,加剧FT大跌。

短暂的喧嚣维持了一周,FT暴跌90%,套牢无数。

一个FT失败了,FCoin开始充当“发币机器”,自成立来,发行了FT、Fcany、FI、FJ、FT1080、GU、Fmex等代币,皆大幅跌破发行价。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一位名为张龙川的投资者投入近200万元买入FT,4个月后离场时只剩10几万,曾试图割腕自杀,后走上漫漫维权路。

除了交易挖矿,跑路的FCoin吸引投资的第二个方法就是,高收益理财,存入数字美元USDT,年化收益可达18%。

一个受害者朋友,因为在币圈炒空气币,50万亏成了20万,想保守一点,谨慎投资,就去FCoin上理财,没想到连这最后的20万也搭了进去。

无论是传统金融还是币圈金融,参与类似的理财投资前,都要问一个问题:高收益从何而来?

FCoin对外宣称,理财的收益是通过平台交易者进行杠杆借贷产生的,但有媒体发现,2019年10月,FCoin理财余额10384个BTC,实际杠杆借贷账户只有3627BTC,平台赚取的利息远远不够支付给投资者,需要平台自己来兑付中间的差额。

这和暴雷的P2P平台如出一辙,没有足够的真实收益,只能搞资金池,拆东墙补西墙,直到彻底暴雷。

除了FCoin,币圈存在的理财骗局还不少:

2019年6月,币圈第一大资金盘PlusToken崩盘跑路,涉案资金高达200亿元,团队6人被逮捕,它的模式简单而有效:不断拉人头,用高收益率和高回扣吸引投资者入金投资,月利率高达10%。

“你惦记着别人的利息,人家看中的是你的本金"。世界上没有新鲜事,庞氏骗局生生不息。

用一个大佬的话来说,如果一个商业模式不能给企业带来利润,但能给企业带来大量的正现金流,那么这个企业在搞庞氏骗局。

02 空气币美梦

空气币,年轻屌丝的暴富美梦。

据我了解,大多数进入币圈的人都是被17年币圈的ICO暴富神话所吸引,冲进来都想分一杯羹,成为雷军口中“风口上的猪”,奢望随便投资就赚个上百万。

赚钱真的会这么容易?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就是币圈空气币的K线,拉高个一两倍,吸引散户上车,然后庄家出货,暴跌99%的比比皆是。

一个简单的常识是,对于发币的庄家来说,发币几乎是零成本,卖出去一个赚一个,只要讲好听的故事,包装高大上的概念,或者搞传销模式,发展下线吸引散户投资,那么空气币就是他们财务自由的提款机。

对于散户来说,你想要获益只能期待有新的接盘侠不断以更高的价格来接盘,而当价格被炒上去,还没等你出货,拥有海量零成本的庄家砸盘,恭喜你,成功被套,做了大善人,帮助庄家实现财务自由。

波场创始人孙宇晨卖币套现20亿,做起了币圈贾跃亭,逃到了美国,与巴菲特共进午餐,你也拿他没办法;朋友圈一个所谓的币圈大佬,发的币已经跌了90%,但住豪宅,开跑车,还和老婆离了婚。

这些空气币既不能创造利润,也没有正向现金流,就只是纯粹的收割游戏,我不愿意称他们为,因为这实在是对的侮辱。

如果是,这些投资者能亏这么惨?对自己运气要有自信,这就是诈骗与犯罪。

03 喋血合约

2018年9月,在朋友介绍下,认识了一个新朋友,聊天间隙,他向我展示他在比特币合约上的神操作,空单获利超过60%。

这个新朋友可谓人中龙凤,曾任IBM高级研究员和微软高级产品经理,2008年开始连续创业,后赶上了互联网金融的黄金时期,创办了一家互金公司,名利双收,曾与宜信唐宁、红岭创投周世平等互金大佬一同站上“最佳CEO”的领奖台。

更厉害的是,在互金最鼎盛的2016年,他嗅到了危险的气息,从自己创办的公司里辞职,果然2年后,公司暴雷,而他全身而退。

2017年,加密货币火了起来,他又在区块链领域创业,并拿到了顶级机构的投资。

照理说,这样聪明的人应该前途光明,一帆风顺才是,没想到一年后,我听到的却是他自杀的新闻——比特易创始人惠轶疑似100倍杠杆爆仓自杀身亡。

新闻报道说,他高杠杠做空比特币,一共亏损超过2000个比特币,价值超过1亿元,到了最后,他甚至开100倍杠杆。

5倍杠杆是放大5倍损益,100倍杠杠就是收益和亏损都放大100倍,全仓情况下,1%的逆向波动就会爆仓,而比特币价格一天波动10%属于正常现象。

期货合约的疯狂,不止存在于币圈,合约的故事,比比皆是。

2015年7月24日,中国期货界传奇人物、瑞林嘉驰对冲基金操盘手刘强在北京华贸中心酒店顶楼平台跳楼自杀。他在股灾期间,重仓抄底做多股指期货,最终爆仓破产。

2017年9月29日,中国橡胶圈资深投资人付晓军因爆仓而跳楼身亡,因为橡胶大跌,他管理的客户资产亏空,账面亏损高达1.4亿。

相比之下,币圈合约更加野蛮和疯狂,杠杆最高可达125倍,没有涨跌停,没有监管,合约插针,交易所宕机,定向爆仓、提前爆仓时不时出现,交易者最终都成为了交易所的盘中餐。

我认识不少玩币圈合约的人,有的赌对一两次大行情,赚了几百万,但无一例外,他们最终都把赚的钱全部赔了进去,有的甚至倒欠了一屁股外债。

当你能力配不上你获得的财富的时候,财富不会带来满足感,只会带来痛苦。

就和拆迁户一样,钱来得太容易,他们不会珍惜,怎么来的就会怎么还回去,赢可能需要很多次,但输光,只需要一次。

请相信一点,靠运气发财的赌徒不配拥有巨量财富,如果不提高认知水平,凭运气赚的钱,最终一定也会凭借实力亏回去。

04 人性的弱点

为什么加密货币领域的骗局频频得手?甚至很多人明知道这是骗局还重金参与,说到底都离不开人性的弱点。

男人好色、女人爱美、老人怕死、小孩怕笨,所有人都贪财,这就是人性本质的弱点,有多少人能抵挡一夜暴富的诱惑?

当“xxx投资数字货币爆赚百万”的声音在你耳边响起,看着别人赚钱比自己亏钱还难受,于是你忍不住了,你也想一夜暴富,你也去投机,买各种来路不明的高收益理财,去炒空气币,去赌杠杆合约……

恭喜你,你就是不折不扣的韭菜,收割的就是你!

开的交易所要赚钱,发空气币的项目方要赚钱,谁来亏钱?

加密货币世界里,目前只有数字黄金比特币和数字美元USDT有真实应用和落地,其他的加密货币基本是炒作概念和骗局,号称世界的计算机的以太坊顶多也只能算半个应用,它最大的作用是发币,要说计算能力连1990年的计算器都不如。

直面人性的弱点,请学会克制!

亚马逊创始人贝佐斯问巴菲特,他一直公开他的投资原则,而且也不是很难,那为什么没有几个人能学会并赚到钱呢?巴菲特回答说:因为没有人希望自己慢慢变得富有。

巴菲特30岁赚到人生第一桶金100万美元,37岁身家1千万美元,47岁以后财富开始呈指数级增长,99%的财富是在50岁以后赚到的。

人生是一场马拉松,关键是找到属于自己的跑道,认清自己的能力圈边界,并乖乖的呆在里面,坚持跑下去。

其次,人生,请不要爆仓。

千万富翁倾家荡产是爆仓;高官达人变身阶下囚是爆仓;赌徒赔光身家妻离子散是爆仓……

以前,靠着中国经济的红利,有的人爆仓之后,依旧能够在新的领域东山再起。

如今,中国经济增速放缓,赚钱愈发艰难,存量竞争也更加残酷,一次爆仓失败就可能让你永无翻身之地。

人总是高估自己的能力,喜欢把成功归咎于自己的才能和努力,殊不知,我们大多数人都不过只是时代洪流下的寄生虫,躺在时代红利与浩瀚国运中吸血。

北京孩子无法感受索马里孩子的饥饿,索马里出生的孩子无法体会北京孩子不知“今晚吃什么”的忧愁。

请珍惜自己眼前所拥有的一切,切勿作死!

本文源自功夫财经

官司缠身,加密货币交易所FCoin消失半年又卷土重来,债务该怎么还?

华夏时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冉学东 见习记者 王永菲 北京报道

曾因“交易即挖矿”而引发市场高度参与热情的加密货币交易所FCoin,时隔宣布“破产、跑路”半年后,再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近日,前有投资者起诉FCoin以及相关投资人案件,后有其旗下合约交易所FMex重启、还债事件,再次将FCoin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

随着比特币价格的上涨,各种加密货币的玩法又重出“江湖”。让业内投资者“疯狂”参与的FCoin“交易即挖矿”早已凉透了,其曾经的热度相比今年非常火热的去中心化金融(DeFi)项目Compound的“借贷即挖矿”,有过之无不及。Compound凭借“借贷即挖矿”,其通证COMP一举超过Maker成为DeFi市值最高的项目,也是在这波激励下,DeFi市值成“指数式”增长,两个月市值翻倍。

FCoin“交易即挖矿”模式吸引了大量投资者进场,甚至不少投资者选择了“倾家荡产”式的玩法,一位曾因此试图选择自杀的玩家在获救后接受采访时表示:“即使再来一次,可能很多人也会参与,那种财富诱惑也太难抵制了。”

官司缠身

2018年3月成立以来,在2017年与2018年初牛市的加持下,加密货币交易所FCoin就以其独特、创新的玩法,劫持了相当大的币圈流量,也使得业内人士因它争论不休。

FCoin的创办者张健以其出色的布道能力成功吸收了来自头部资本的投资。本报记者查询天眼查发现,FCoin是北京博晨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晨)旗下的产品,而博晨从2016年—2017年共收到了5轮投资,包括冉立之、杜均以及用友网络等公司进行了多次投资。

图片来源:天眼查

与传统的中心化交易所不同,张健给FCoin赋能称之为社区,凭借“交易即挖矿”的流量模式,FCoin一时风头无限。所谓的“交易即挖矿”,指的是FCoin会将用户支付的交易手续费,在次日以其通证FT的形式100%返还,但是这些FT是要锁仓在其交易所中。

“免费交易”的模式让FT流动性以及价格都出现了暴增,但是人人都免费,交易所的盈利模式何在呢?每天巨大资金的流入流出,让FCoin成为业内交易所“顶流”。据统计,2018年6月13日,正式运营仅15天的FCoin交易量超过 OKEx+币安+火币等6家交易所之和。

“当你在注视深渊时,深渊也在注视着你”,疯狂的背后,没有人去在意这个模式背后的风险,其实大家很容易想明白,这个模式下一旦资金被挪用或者被黑客盗走,整个资金链就断裂了。

本报记者采访到当时的参与者何平(受采访者要求,这里采用化名):“我是从项目上线就开始投资,当时的FCoin是当之无愧的最火的交易所,当时我和几个朋友进去玩了半个月,觉得这钱来的太容易了,我们逐渐加大了,很快账面资金就翻了翻,后来赚了钱有的朋友不敢玩了,就退出了。可是我还是在持续投入,我相信张健说的‘FT将暴涨到100元’,可能现在大家都会说我傻,但是当时财富在眼前,想着自己就要跨越阶级了,根本无法说服自己停下来。到2019年初,FCoin出了大问题,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交易者的钱被套在里面出不来了,当时发生了很多维权事件。他们也有出面和投资者说要解决,但是根本没有任何行动。”

何平接着说:“到了2019年5月,FCoin好像有一些恢复的迹象,但是如昙花一现。大家一直在维权,在等待团队给说法,但是始终没有等到。2020年2月17日晚上,张健在FCoin官网发布的名为《FCoin真相》一文正式宣告了FCoin的破产了。所有人的心都凉了,据说在公告发出前,张健已经跑路到新加坡了。在维权群里,不少投资者都在哭诉自己妻离子散的遭遇,钱也没了,家也没了。”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在暴雷后,社区里有人评论FCoin是“在区块链的新式语境中规避了监管空白区,在灰色的运作中将自金融庄家的收割本性发挥到极致,最终难逃崩盘的命运。”

身为创始人的张健以及各投资方被搞得官司缠身,2020年7月23日宁波市北仑区人民法院的裁定书《李克鹏与北京博晨技术有限公司、张健财产损害赔偿纠纷一审民事裁定书》虽然表示,本案移送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审理,却也再次给了维权者一次希望。

图片来源:中国裁判文书网

FMex重启为还债?

除了官司之外,与FCoin同属于北京博晨技术有限公司的合约交易所FMex 停摆后的重启,也印发了市场关注。

本报记者发现,从FMex官网左下的链接进入FCoin官网打开显示“FCoin涅槃重生,携手同行,将透明进行到底”。7月30日,FCoin官网还发布了《关于第一届平台冷钱包多签持有席位的公投》的文章,文章表示《第一届平台冷钱包多签持有席位竞选公告 》发出后,本次共有25位社区用户/机构报名参选,经平台初步筛选有16位社区用户/机构符合条件。

公投出6位社区用户/机构持有平台冷钱包签名,保障平台资金安全。这是完全秉着社区治理的模式发展了。

改次投票的结果将显示:票数最高的6位将成为FCoin/FMex第一届平台冷钱包多签持有人,其他人为本届候补多签持有人。本次公投投票时间:2020年8月2日18:00——8月7日18:00;本次公投投票地址显示为https://fmex.com/vote。

FMex的介绍是交易者自己的合约交易所,数字资产的衍生品交易平台。根据FMex官网显示,FMex不是私人公司,没有传统意义上的股东。FMEX通证是FMex平台的唯一权益代表(基于FT公链发行)。同时,FMEX持有者还拥有真正的社区治理权利。

FMex 的亮点在于最新推出的解决方案:100%兑付能力,也就是说通过零知识证明的方式证明平台具有100%兑付能力。每日每人均可验证公开数据库,可与公开钱包做对比。每一位用户的资产绝对安全。本报记者登陆FMex发现,FMex平台准备金264.6418 BTC(折合),准备金率为133%。

某新锐交易所投资人表示:“这摆明了是为了告诉用户,我们绝对公开透明,我们绝对安全,不会再出现像FCoin一样的事件了。”

据悉,FMEX发行总量10亿,35%归FT社区所有并锁仓3年,35%归FMex社区所有,30%开放申购,是与FCoin一样的可持续挖矿机制。FMex还在号召“全民皆为市商”以及征集第三方量化策略供应商等运营方式。

本报记者发现,FMEX的24小时交易量为2098.7982 BTC(约合2300万美元),相较于主流交易所来说,这个交易量相对较小。但对于一个正在官司缠身,有“重大前科”的公司来说,旗下交易所有这个交易量也颇令人诧异了。

社区中有言论认为FMex重启是为了还债,也有人认为FMex只是为了再割一次韭菜。对此,外界无从得知。而从FMex重启的勇气以及发布的公告“由临委会牵头,现有用户的资产转债或转股方案尽快完成制定,并向社区公示”来看,这次重启或许有望给众多债权人一个答复。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冉学东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用户评论

墨城烟柳

终于找到答案了!我一直好奇"24MEX"是什么意思,原来是来自墨西哥的某种代指啊!我还以为是什么新技术或者游戏的名字呢,这个贴子让我涨姿势了。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咆哮

我经常在社交媒体上看到“24MEX”这个词,很多人都用在分享墨西哥文化或美食的文章里。现在明白了吗,原来是缩写啊!以后不用再问别人的意思了,哈哈!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浅巷°

标题很直接清晰,就是想问问"24MEX, 24mex是哪个国家的“这个问题。其实这种代称的来源很多网站上都能找到答案,不用专门发个帖子询问吧?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发型不乱一切好办

墨西哥文化越来越吸引人,各种产品、音乐和电影都让人觉得很有特色。这个“24MEX”应该是表达对墨西哥文化的喜爱吧,挺好很有创意的!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煮酒

其实很多缩写都是比较模糊的,就像这种"24mex",不知道具体是哪个国家的,可能是一个特定人群使用的专用名称?<br> 不太清楚他的含义,希望大家能多解释一下。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像从了良

我最近在玩一款手机游戏,里面出现过“24MEX”这个词语,可是没找到任何关于它的信息,真搞不懂什么意思啊!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堕落爱人!

看来"24MEX"的确是墨西哥的意思啊,我之前总觉得像什么英文缩写,这下清楚了!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羁绊你

有点奇怪诶,为什么会有这么明显的国家代称呢?我们不是应该用正式的一些名字吗?这"24MEX"听起来不太官方的感觉...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暖瞳

哈哈,这“24MEX”听着像一个墨西哥小城市的名称一样!如果真的有的话,我倒觉得挺有趣的。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清原

我觉得这种网络用语越来越多了,有时候看不懂他们到底在干些什么。 “24MEX”就是个例子,希望以后大家都能明确表达意思,避免产生误会。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枫无痕

墨西哥文化丰富多彩,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24MEX"或许就是一种表达对墨西哥文化的热爱和支持吧?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昂贵的背影

我之前还以为是某种新的科技产品或者品牌呢,没想到只是一些人用来表示墨西哥的缩影。有点失望啊...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别在我面前犯贱

我觉得这种用符号或缩写来代表国家还是太随意了,可能会造成误解吧?应该更规范一些。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情深至命

"24MEX"到底是什么意思?我翻遍所有信息都没找到答案!是不是一种比较隐秘的网络语言啊?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还未走i

墨西哥人的文化生活真是很独特!这个"24MEX"可能就是他们的一种特殊表达方式吧,我们应该更多的去了解和包容不同的文化。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逾期不候

我记得看过一篇文章,提到“24MEX”是某个墨西哥电影里的一个小角色名字。 不过这也不确定是不是真的...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漫长の人生

其实我觉得这种网络缩写并不能代表国家的意思,很容易产生歧义,还是要用标准的语言来交流比较好.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标签: 公墓资讯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