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 08 17 06:54:18 作者 :庆美网 围观 : 0次
现在上海近郊的墓地价格,说实在话,已经不算低了。像嘉定、青浦、松江、奉贤、浦东(原南汇区域)这些地方,稍微有点规模、环境打理得不错的经营性公墓,一个普通的单穴艺术墓位(占地不到1平米),起步价普遍在5万到10万这个区间了。双穴的基本都在10万以上,好点的位置、材质、设计,上到20万、30万甚至更高都不稀奇。生态节地葬(壁葬、草坪葬、花坛葬等)价格相对亲民,普遍在1万到5万之间,但总量有限,位置选择也相对受限。这价格,对普通家庭来说,确实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了。
那么,2025年这个价格是涨是跌?我的判断是:稳中有升,而且是持续性的温和上涨。这不是危言耸听,是基于几个实实在在的因素:
头一个,也是最根本的:土地。上海的土地,寸土寸金。近郊可供开发成墓园的土地,那是真正的稀缺资源,用一块少一块。政府对新增墓地用地的审批极其严格,基本是“零新增”的状态。现有的墓园都在内部挖潜,比如开发立体式的壁葬、推广更节地的生态葬式。但传统立碑墓位始终是主流需求,存量土地卖一块少一块。土地成本摆在那里,墓位作为“不可再生资源”,价格怎么可能往下走?
第二个,刚性需求摆着。上海的老龄化程度在全国都是排在前列的。1949-1957年、1962-1973年这两个生育高峰出生的人口,未来十年正是进入高龄的阶段。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这意味着未来几年,对墓地的需求是实打实的、持续增长的。需求旺盛,而供应有限甚至收缩,价格走势不言而喻。
第四个,政策和观念的影响。政府一直在大力提倡生态节地葬,也给予了一定的补贴。这对控制整体墓位需求和引导价格结构是有作用的,部分缓解了土地压力。但必须看到,传统立碑葬法在老百姓心中的根深蒂固不是一朝一夕能改变的。很多人还是希望为亲人选择一块“有地气”的墓地,这种观念支撑着传统墓位的核心需求。同时,一些政策规范(比如对墓穴面积、墓碑规格的限制)在某种程度上也“固化”了合规墓位的稀缺性价值。
第五个,墓园自身的定位与发展。现在很多近郊的墓园都在提升品质,打造园林化、艺术化、个性化的墓区。新建的区域,环境更好,设计更讲究,用的石材、绿化档次更高,相应的价格自然也就水涨船高。这种“品质溢价”在未来会越来越明显。想选环境好、位置佳、有特色的墓位,就得做好多掏钱的准备。
所以,综合来看2025年的趋势:
1.传统立碑墓位(单/双穴)价格继续温和上涨:年涨幅可能在5%-10%甚至更高一点(具体看墓园位置和定位)。10万以下的普通双穴墓位在近郊主流墓园会越来越难找,15万以上将成为更普遍的门槛。
2.生态节地葬价格相对稳定,但选择更丰富:政府倡导,价格本身基数较低,涨幅会小很多,甚至部分基础型产品价格可能保持稳定。但墓园会推出更多元化、艺术化的节地产品(如精致的艺术壁葬、景观花坛葬),这些新产品的价格也会相应提升。
3.“好位置”溢价显著:同一墓园内,位置(如是否靠水、是否在主干道旁、是否在所谓“风水”好的区域)、朝向、视野、周边绿化环境等因素带来的价差会进一步拉大。好位置越来越稀缺,价格自然坚挺。
4.“老墓区”资源更显珍贵:一些开发较早、口碑好、地段相对更优的成熟墓园(哪怕在近郊),其剩余墓位或者转让的二手墓位(需符合政策允许转让条件),价格会非常坚挺甚至高于同区域新开发墓区。
给想在上海近郊置办墓地的朋友一点实在建议:
需求明确,尽早规划:* 如果家里有高龄老人,或者有这方面的考虑,真的别拖。提前了解行情,多跑几家对比,锁定意向区域和墓园。看中了相对合适的,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考虑提前购置(有些墓园允许寿穴预售)。拖几年,同样的预算可能选择就少很多,或者位置差很多。
量力而行,理性选择:* 墓地是表达哀思的场所,心意最重要。不必盲目攀比面积、排场。充分考虑自身经济能力,在预算范围内选择。现在生态节地葬做得也很庄重美观,值得考虑。
实地考察,关注细节:* 一定要亲自去墓园看!看环境、看管理、看服务、看交通便利度。感受一下氛围,跟工作人员聊聊,了解清楚费用构成(墓位费、管理费、刻字费、安葬费、维护费等等,一次性费用和长期费用都要问清)。
了解政策,合法合规:* 务必通过正规陵园购买,签订正规合同,索要正规票据。了解清楚墓地的使用性质(使用权年限,通常是70年,到期后续费规则)、转让规定等。千万别图便宜买所谓的“小产权”墓地或农村公益性墓地(按规定不能对外销售),后患无穷。
总而言之,上海近郊的墓地,在土地严控、成本上升、需求刚性的多重因素下,2025年的价格大概率还是会沿着温和上涨的通道走。早了解、早规划、理性选择,才能在这个不得不面对的事情上,多一份从容,少一些被动。
Q:现在都说土地紧张,那上海近郊墓地的使用权到期后怎么办?真的要“续费”吗?费用会不会是天价?
A:这是个非常实际且普遍担忧的问题。目前上海正规经营性公墓售出的墓位,签订的是《墓地使用合同》,约定的是20年的一个缴费周期(管理维护费),并非土地所有权,而是长期租赁性质的使用权。合同里会写清楚使用年限(一般是70年,起始时间通常是从土地被批准作为墓地使用开始算,而不是从你购买那天算)。到期后怎么办?国家层面的《殡葬管理条例》对此有原则性规定,要求续期,具体细则由各地制定。上海目前尚未有非常详细的公开实施细则。业内普遍的理解和操作预期是:到期后,家属需要续缴土地租赁费和管理费。费用标准?现在谁也说不好几十年后的事,但参照其他城市已有的探索和房地产土地使用权续期的思路,不太可能是“天价”一次性买断,更可能是制定一个相对合理、可承受的周期性(比如再10年或20年)缴费标准。关键点:购买时务必看清合同条款关于使用年限和到期处理的约定,保留好所有凭证。政策明朗后,正规陵园也会按规操作,不会乱收费。
Q:都说双穴墓贵,那买两个紧挨着的单穴是不是更划算?
A:乍一看好像有道理,但实际操作中行不通且不划算。首先,墓园在规划和销售时,通常不允许客户随意将两个独立的单穴墓位“拼”成一个双穴使用。墓位排列、间距、朝向都是统一规划的,你买两个单穴,它们就是两个独立的、中间有间隔的墓位,无法合并碑文、共享基础(像双穴那样一个碑下面两个穴)。其次,算经济账:两个单穴的占地面积总和通常会大于一个标准双穴(因为每个单穴都包含独立的间距和基础),而单价上,单穴的每平方米价格往往还高于双穴的折算单价。再者,两个单穴的墓碑、基础、安装费都是双份,加起来的总价几乎肯定会超过一个同等档次的双穴墓。更重要的是,分开的两个墓位,破坏了“同穴”的象征意义和整体美观。所以,除非特殊情况,否则不建议这样操作。
Q:听说有些外地(比如苏州、嘉兴)靠近上海的墓地价格比上海近郊便宜很多,值得考虑吗?
A:这个确实存在,像江苏的昆山、太仓,浙江的嘉善、平湖等地,有些墓园主打“上海后花园”概念,价格可能比上海近郊同类型低30%甚至更多。是否值得考虑,得看实际情况:优点:价格优势明显;部分墓园环境可能更新、更大。缺点/风险:交通距离远,尤其对于需要经常祭扫的家庭,时间成本、交通成本(油费、高速费)长期累积不小;跨省市管理可能存在不确定性,未来政策衔接、服务保障等不如本市墓园清晰便捷;文化习俗可能存在细微差异(虽然同属吴语区);最重要的一点:购买前务必极其严格地核实该外地墓园是否具备合法对外销售的资质(必须是当地民政部门批准的经营性公墓),其销售对象是否包含上海户籍居民(有些公益性公墓或限制销售范围)。警惕非法中介和炒卖。如果家族成员普遍能接受较远距离祭扫,且能确保购买的是正规、有保障的外省市经营性公墓,性价比确实是一个考量因素。否则,还是优先考虑上海近郊,图个长久安心和便利。
现在上海近郊的墓地价格,说实在话,已经不算低了。像嘉定、青浦、松江、奉贤、浦东(原南汇区域)这些地方,稍微有点规模、环境打理得不错的经营性公墓,一个普通的单穴艺术墓位(占地不到1平米),起步价普遍在5万到10万这个区间了。双穴的基本都在10万以上,好点的位置、材质、设计,上到20万、30万甚至更高都
大家好,我是老王,一个在墓地行业摸爬滚打二十多年的老手。这些年,我跑遍了全国各地的陵园和殡葬项目,从传统的土葬到现代的生态墓园,啥都见过。今天,咱们聊聊上海铂绅投资中心(有限合伙)在2025年的新机遇与策略。作为投资界的熟面孔,铂绅这几年在墓地领域动作频频,我亲眼见证过他们的项目落地,比如在上海郊区
作为一名在墓地行业摸爬滚打十几年的老手,我对上海长安公墓的点点滴滴都熟稔于心。记得去年陪一位老客户去选地,他感慨地说:“这地方的价格,比房价涨得还快!”确实,长安公墓作为上海的老牌公墓,地段金贵,风水讲究,2025年的行情肯定不便宜。今天就聊聊这个话题,帮您少走弯路。说到2025年的最新价格,我得先
长安墓园在嘉定区,靠近苏州那边,环境打理得确实不错,绿树成荫,管理也相对规范。2025年的价格,整体来看,跟2024年下半年比,普遍有个小幅上调,这也是预料之中的事,人工、材料、土地养护成本都在涨。根据我了解到的最新情况(截至2025年初),长安墓园不同区域、不同款式的墓位,价格差异还是挺大的,我给
说到在上海附近选墓地,这几年帮不少朋友参谋过,确实是个需要静下心来琢磨的事。上海本地的墓地,尤其是正规公墓,价格这些年水涨船高,说实话,对普通家庭来说压力不小。2025年的价格走势,结合这几年的行情和政策来看,稳中有升基本是定局。咱们今天就聊聊上海及周边,特别是交通便利、上海人常选的几个区域,最新的
最近不少朋友来问我上海周边墓地的事,确实,市区里的公墓价格让人望而却步,而且可选余地越来越小。很多人把目光投向了上海周边,想着距离不远,价格或许能实惠些。我这些年跑了不少地方,帮人参谋选址,也亲眼见证了周边墓地的价格变化。今天就把我了解到的、相对实时的上海周边主流区域墓地价格情况,以及一些实实在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