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公墓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墓大全

医生坦率地说:在糖尿病的早期阶段,这不是尿液的频繁,而是身体的三个迹象。一定要注意。

更新时间:2025 09 18 03:05:18 作者 :庆美网 围观 : 9次

糖尿病的早期信号,从来不是你以为的“尿多”。真正的危险,常常隐藏在最容易忽略的细枝末节里。

很多人对糖尿病的理解,停留在“喝得多、吃得多、尿得多”这“三多”症状上。

医生坦率地说:在糖尿病的早期阶段,这不是尿液的频繁,而是身体的三个迹象。一定要注意。

但事实是,等你真正出现尿多、口渴等典型表现时,胰岛功能可能已经受损超过70%。在那之前,身体早已发出警告,只是你没有听见。

有研究表明,我国糖尿病前期人群已超过5亿,而其中超过70%的人对此毫无察觉。更令人警觉的是——不少人即使体检查出血糖偏高,也未引起重视,直到出现并发症才匆匆就医。

那么,糖尿病在真正“开始”的时候,到底有哪些隐蔽的信号?它们藏在哪里?又该如何识别?

一、吃得正常,却总感觉疲惫?这不是“累”,可能是胰岛在求救

糖尿病的第一个隐秘信号,不是尿频,不是口渴,而是——异常的疲劳感。尤其是那种“睡再多也不解乏”的疲倦,很多人归咎于熬夜、压力大、缺乏锻炼。但实际上,这种疲劳可能源于葡萄糖在体内无法被有效利用。

糖尿病患者在早期,胰岛素抵抗已经开始,血糖升高,但细胞却“饿”着。这种“高糖饿状态”让身体仿佛背着沉重负担,动一动就累。

西医解释为:在糖代谢异常时,身体无法通过正常方式将血糖转化为能量,反而调动脂肪和蛋白质代谢,产生酮体,进一步加重代谢负担。

中医则称之为“气阴两虚”“脾失健运”。脾主运化,是气血生化之源。一旦脾虚,身体就会表现为乏力、倦怠、头昏、四肢沉重。

这种疲劳,不伴随明显诱因,不因休息而缓解,往往出现在中年人群中,特别是久坐、压力大的人群。

如果你发现自己吃得不多却总提不起精神,别再以为只是“累了”,很可能是糖代谢系统已经在悄悄崩溃。

医生坦率地说:在糖尿病的早期阶段,这不是尿液的频繁,而是身体的三个迹象。一定要注意。

二、皮肤总是发痒,却找不到原因?可能是血糖在皮下捣乱

第二个信号,藏在皮肤——瘙痒却没有明显皮疹,尤其在小腿、踝部、背部反复发作的瘙痒感。

不少人跑遍皮肤科、用了激素药膏也无效,最后才发现问题根源在血糖。

糖尿病患者由于高血糖造成毛细血管病变、微循环不畅,皮肤处于慢性脱水状态,而且免疫力下降,皮肤屏障功能受损,容易瘙痒、干裂,甚至反复感染。

现代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皮肤瘙痒的发生率高达30%以上,尤其在糖尿病前期,皮肤微循环已经受损,但尚未表现为糖尿病典型症状,因此极容易被忽视。

中医对此的认知更为细腻。《黄帝内经》早有记载:“血虚生风,风燥肌肤。”意思是体内阴血不足,风邪内动,导致皮肤瘙痒。糖尿病前期多属阴虚内热,其“热”灼津,皮肤干燥瘙痒,正是外在表现。

特别提示:如果你皮肤反复瘙痒,但无疹、无蚊虫叮咬、无皮肤病史,也未服用新药,请务必检测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

三、视力忽明忽暗,不一定是老花眼,而是糖分堵住了眼底血管

第三个信号,出现在眼睛——视力模糊、眼前浮动黑影、看东西时明暗不定。

不少人一出现视力问题,第一反应是“年纪大了,老花眼”;或者以为是长时间用眼疲劳。但实际上,眼底毛细血管是全身最早受高血糖损伤的组织之一。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在早期就可能表现为视物模糊、眼前漂浮小黑点、夜间视力下降等。这些变化有时持续几天,有时几小时恢复,极为隐蔽。

据《中华眼底病杂志》发布的数据,在糖尿病前期人群中,已有超过12%的人出现眼底微血管异常,而大多数人并未察觉。

医生坦率地说:在糖尿病的早期阶段,这不是尿液的频繁,而是身体的三个迹象。一定要注意。

从中医角度来说,肝开窍于目,糖尿病本属“消渴”范畴,多因阴虚火旺,灼伤肝肾两脏,肝血不足,目失所养,故而视物昏花、干涩流泪。

如果你发现自己近来视力忽明忽暗、夜间看不清东西,尤其是原本没有眼病史的人,请不要掉以轻心,有必要做一个眼底检查。

为什么这些“非典型”症状更值得警惕?

因为它们出现在真正的血糖飙升之前。

糖尿病并不是一夜之间发生的,它的前奏,往往是一场持续数年的“代谢混乱”。而这场混乱,不会通过“三多”来提醒你,而是以更隐蔽的方式,慢慢侵蚀你的身体。

身体已经给出了信号,只是你听得太晚。更令人担忧的是,很多人在出现这些早期症状时,往往选择“再观察看看”,等到确诊时,胰岛功能已经接近枯竭。

而根据《2024年中国糖尿病防控蓝皮书》数据,一旦确诊为2型糖尿病,患者平均寿命将缩短6-8年,且有40%以上在5年内出现并发症。

中医与西医的联手,让预警更早一步

现代医学通过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水平等指标来判断糖尿病风险,而中医则擅长从“未病”角度出发,通过望闻问切,察觉身体微妙变化。

比如:舌红少苔、口干咽燥、尿黄便干、情绪烦躁、夜间多梦,这些在中医看来,可能是“阴虚”体质的表现,而阴虚正是糖尿病前期常见体质。

将两者结合使用,不仅可以早发现,更可以早干预。

如何做?3条实用建议,远离糖尿病边缘

每年做一次糖化血红蛋白检查,比空腹血糖更准确

医生坦率地说:在糖尿病的早期阶段,这不是尿液的频繁,而是身体的三个迹象。一定要注意。

糖化血红蛋白能反映过去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避免了偶然偏高或偏低的干扰。

正常值应<5.7%,若超过6.0%,需引起高度警惕。

每周3次“饭后快走30分钟”,比空腹运动更有效

饭后运动可有效降低餐后血糖峰值,改善胰岛素敏感性。研究显示,饭后45分钟内步行30分钟,可将血糖峰值降低约20%。

适当使用中成药调理“阴虚火旺”体质

如玉泉丸、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等,均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改善口干、心烦、便秘等“糖尿病前期”常见表现。

结语:糖尿病的陷阱,从不在显眼处

它悄无声息地潜伏在你疲倦的背后、皮肤的瘙痒中、模糊的视线里。

真正聪明的人,不是等到确诊后才去应对,而是在身体微妙变化时就能察觉并调整。因为一旦进入糖尿病轨道,生活质量、寿命、心理压力,都将被彻底改写。

请记住,糖尿病不是老年病,也不是胖人才有。它是现代人生活方式的产物,是身体对“过度消耗”的沉默反击。而识破它的机会,只有一次。

参考文献:

[1]王伟,赵丽娟,刘庆,等. 糖尿病前期人群早期干预的研究进展[J]. 中华糖尿病杂志,2024,16(2):85-89.

[2]李志刚,韩雪. 糖尿病性皮肤病变的临床特征及机制探讨[J].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23,37(10):1022-1025.

用户评论

﹏櫻之舞﹏

我朋友去年检查出来是血糖偏高,还好发现得早,现在严格控制饮食效果还不错!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残留の笑颜

确实,以前总以为血糖升高就是肚子饿的时候才会血糖偏高,真是没想到还有这些症状哦。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你很爱吃凉皮

糖尿病早期真的不容易察觉啊,还是要多关注身体的信号。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不识爱人心

看来很多人都和我一样,把血糖高的表现都忽略了,要改改懒惰的生活习惯了!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ヅ她的身影若隐若现

三个信号,一个都不能少!医生说的很有道理,要注意身体健康哦。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眼角有泪°

这个医生说得太对啦,早发现早治疗才能控制病情,不要小瞧这些微小的征兆。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默默的爱

我之前也出现过这几个症状,幸好及时就医!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还未走i

原来糖尿病还有这些表现啊,看来要定期身体检查了!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墨城烟柳

真的,很多时候我们都把自己的健康忽视了,要像医生说的那样,留心观察身体的变化。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笑叹★尘世美

信息量很大,收藏起来以后仔细看看,提醒我好好 menjaga kesehatan!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沐晴つ

我觉得每个人都需要了解这些知识,提前做好预防措施比较好!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可儿

糖尿病真的很多人都容易得啊,平时要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笑傲苍穹

医生真是太专业了,这种早发现的知识特别实用!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该用户已上天

现在各种疾病都越来越常见,一定要注重保健!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暮染轻纱

学习了,以后要多关注身体状况的变化!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ok绷遮不住我颓废的伤あ

糖尿病确实要重视,特别是对于偏高血糖的人来说更要注意饮食控制!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爱你心口难开

健康真的需要从日常生活做起,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真的很重要!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标签: 公墓大全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