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 07 08 15:49:05 作者 :庆美网 围观 : 5次
茯苓又名茯菟、云苓、白茯苓,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生于向阳、温暖的山坡,多寄生于较老的马尾松和赤松根部,主要产于云南、安徽、湖北等地,产地云南的茯苓质量最好,又称云苓,是道地药材。
完整的茯苓呈类圆形、椭圆形、扁圆形或不规则团块,大小不一。
整个茯苓,从内到外,分别是茯神、白茯苓、赤茯苓、茯苓皮。下面为您一一介绍茯苓家族的四位成员。
茯神
茯神
茯神乃茯苓中怀抱松根而生的部分。《别录》所言,茯神性平,偏于心经,善治心虚或心脾两虚所致之心悸怔仲、失眠健忘等症。常与酸枣仁、朱砂等安神药同用。
白茯苓
白茯苓
白茯苓是茯苓菌核内部的白色部分。入心经、脾经、肺经和肾经,起到健脾利湿的功效,药效偏补,但它补而不峻,利而不猛。
赤茯苓
赤茯苓
赤茯苓是茯苓皮下的赤色部分。入心经、脾经和膀胱经,起到清利湿热的功效,药效偏利,无补益之力,常与车前子、滑石、甘草等药同用。
茯苓皮
茯苓皮
茯苓皮是茯苓的外衣,其性味与茯苓一脉相承,然偏于行走于肌肉之间,肩负着利水消肿的重任。
在配伍用药时,应根据患者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同时,也应注意药物剂量和使用方法,以确保安全有效。
《本草纲目》记载,五味子味甘、酸,性温。能益气生津,补肾养心,收敛固涩。用于气虚津伤,体倦多汗,短气心悸;肺气不足或肺肾两虚所致的喘咳,或喘咳日久,肺气耗伤;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
五味子木兰科多年生藤本植物,入药用其干燥成熟的果实,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古称玄及。主要产于我国北方,称为北五味子,为传统使用品,它是神经系统的强壮剂,与人参、
收涩药之敛肺涩肠药 收涩药:凡以收敛固涩为主要功效,常用以治疗各种滑脱病证的药物,称为收涩药,又称固涩药。 收涩药分类:可分为固表止汗药、敛肺涩肠药、固
五味子收敛上半部从上往下收【敛肺,用于虚咳多汗】,山茱萸收敛下半部【敛肾,用于尿频多尿】从上往下聚。刚好相对称,上收下引。砂仁作用于中焦脾胃,把外散的气向脾胃收
近来降温明显,如何有效保温暖身成了难题。怕冷和肾相关,肾精、肾气不足容易引发下半身虚冷、畏寒肢冷、夜尿频数等症状。有以上情况,健康君建议用核桃改善。·核桃:温肺
用户评论
茯苓确实很有效果,我年前用过的。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不懂为什么家里人老是拿我跟茯苓对比啊!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一家四口各有特色,听起来挺有意思的。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想知道这四个功效分别是什么呢?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一直觉得茯苓挺好用的,可以舒缓压力。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之前去看中医,他说我有脾虚的问题,推荐我吃茯苓...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听说茯苓还可以帮助睡眠啊,晚上睡不着觉的可以试试看。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真的假的?这篇文章说的那么靠谱吗?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看标题挺感兴趣的,打算去了解一下。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养生保健应该从日常生活开始注意啊。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茯苓听起来好像很古老的东西的样子...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以前家里面还用这东西泡茶呢,感觉味道還可以!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现在的人越来越重视健康了,这种标题还挺受欢迎的。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想买一些茯苓试试看,听说可以促进消化呀。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希望这篇文章能让我更了解茯苓的效果和用法。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其实我个人不太喜欢吃中药这种东西...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但是我朋友说食疗很重要,我还是会尝试一下的。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看来茯苓还是有很多功效的啊!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希望文章能详细介绍每一款茯苓的效果吧,这样比较好理解...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也很好奇这四个茯苓的区别在哪呀?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